3600點,終究是沒站穩!
1月13日A股回調,主要指數飄綠,大盤報收3598.65點,失守3600點,2900多隻股票下跌。
A股主要指數表現 20210113
儘管今日回調,但2021年開年以來,A股主要指數還是「牛」了一把,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排名靠前,深證100指數甚至領漲全球主要股指。
2021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表現 20210101-20210112
A股主要指數很「爭氣」,個股表現卻參差不齊,一言難盡。
截至1月12日,在A股4140隻股票中(2021年1月1日之前上市,下同),3035隻下跌,下跌股票數佔比超過73%。
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四分之三的個股是跌的。
果然 「拿對了是牛市、拿錯了是熊市」。
少數行業龍頭「螺旋式上漲」和眾多小股票的「落葉式下跌」同時上演,被形象地稱作「抱團行情」。
今日,還有人感嘆,抱團龍頭欺人太甚。因為在2900多隻股票下跌的情況下,某白酒龍頭企業又漲了。
看著別人吃肉,心裡那個癢啊!
然而,「抱團」是個技術活兒。
抱團並持續獲利背後,最終還是要落腳到對市場的整體判斷以及選股能力上。眾所周知,挑選牛股的難度有多大……
可能對很多散戶來講,沒及時抱到團、追著想抱團,才是常見操作。
而且單純追求抱團快感,還會陷入「該板塊永遠會漲,永遠會跑贏」、 「躺著賺錢這麼簡單,為什麼要調倉?」的誤區。
這種想法,已經超出了業績或基本面範疇,很容易讓大家麻木。
如果你現在運氣爆表,成功「抱到團」,也會碰到一個難題:
這個「團」,什麼時候會破?要不要減倉?會不會前功盡棄?如果跑,會不會要重新抱回來?如果不跑,大家都在跑怎麼辦?
對於沒上車的人,更焦慮:
那個「團」在哪裡?現在上還是不上?上了接盤怎麼辦?不上後悔怎麼辦?
抱團也許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什麼時候該出來。
對普通投資者來講,超級牛股難尋,但假以時日,能跟上市場平均收益,也是筆不錯的投資。
比如,目前很多人把「抱團行情」和美股「漂亮50」聯繫起來。
「漂亮50」公司曾經取得過輝煌戰績。
然而從中長期看,「漂亮50」公司的後續收益率表現,其實是與市場基本持平的。數據顯示,從1972年12月到1995年5月,「漂亮50」公司的年化收益率為11.0%,同期市場總體的收益率約為11.2%。
也就是說,「漂亮50」公司的收益也「均值回歸」了。
有時候,與其苦苦糾結個股、抱團,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
一隻均衡配置,市場風格、熱點如何切換都有機會跟得上的指數,對普通投資者來講,可能更容易「上手」。
深證100指數,就是其中代表。
01
今年以來漲幅超90%個股
截至1月12日,深證100指數漲9.38%,漲幅跑贏92%的A股股票(3792隻);當日亦創指數推出以來新高(2002年12月31日推出),也超過2007年10月高點、2015年6月上輪牛市高點。
深證100指數發布以來走勢圖 20021231- 20210112
深證100指數的優秀,不僅是今年的事情。
從2003年上市以來的19年中,「漲多跌少」:
深證100指數有11個年度上漲,其中8個年度的漲幅超過20%。
與之相對,只有三個年度的跌幅超過20%。
如果和滬深300指數PK,深證100指數有13個年度都更勝一籌。
深證100指數 PK 滬深300指數(2003-2020年年度漲幅)
02
一隻均衡的指數
如果說滬深300指數的標籤是「藍籌」,創業板指數的標籤是「成長」,深證100指數最大的特點就是均衡。
這個均衡體現在三個方面:
藍籌與成長風格均衡
從深證100指數的前20大成分股可以看到,這裡面既有藍籌股的龍頭公司,也有成長股的優秀代表,而且這兩者數量相當。
深證100指數前20大權重股(2021.1.12)
板塊分布均衡
目前,深證100共有100隻成分股,其中32隻來自主板,46隻來自中小板,還有22隻來自創業板。
不僅有深市主板中的藍籌股,還有來自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優質成長股。
對比其他主要跨市場指數,深證100成分股在各大板塊的分布非常均衡。
行業分布均衡
深100的指數結構與美股中的標普500指數接近,在消費、科技、金融、周期四大主要板塊均衡分布。
深證100指數行業分布(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
像深證100這樣的成分指數,它的成分股基本都是各個行業的龍頭。本身就受益於當下「二八分化」行情。
如果之後板塊開始輪動、熱點切換,行業分布均衡的深證100也很難落下。
即使是抱團瓦解,行情調頭向下,你也可以通過長期定投,不斷攤薄買入成本,等待下一次上漲。
深證100指數已經用穿越多輪牛熊且能不斷創出新高的歷史表現,證明了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