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喜歡買一些在低價位的股票,這裡的低價位是指除權後,價格處於歷史低位的股票。而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買完之後放在那,結果一段時間不漲,還跌了不少。然後過兩天又遇新歡,將其割棄,就這樣周而復始的反覆這種交易模式,導致一直跑輸大盤,甚至大盤大漲情況自己卻還在賠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很多股民在入市前讀了一些關於「價值投資」的書後,總喜歡買一些處於歷史低價位的股票,然後安慰自己,這是價值投資。殊不知這已經陷入了一個誤區。首先你買的票有沒有價值,怎麼判斷?其次是即使有價值,你能等他嗎?等多久?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開頭說的那種情況。
回顧一下前期漲得好的股票和跌的多的股票。你會發現白酒、光伏、新能源汽車以及A股的一些核心資產龍頭公司就是漲了很多還在漲。反過頭來,在看看那些處於歷史低價位的股票是不是又屢創新低了呢?
這就是股市給股民們上的重要一課,那就是漲得再多還會漲,跌的再多還會跌,這是股市中一個非常常見,且又不被大家接納的一種情況。因為喜歡買便宜貨是所有人天生的一個心理行為。總想著抄底,搶反彈更是股市中很大一部人常見的操作。孰不知,這樣做,常見的結果就是,你錯過了西瓜,也丟了芝麻,搞得你狼狽不堪。
都明白現在A股屬於結構式行情,就是行業和個股的漲跌跟大盤沒多大關係,結構式行情對散戶來說挺難的,總會被機構牽著鼻子走,但一旦遇到這個行情,也沒別的招數。就是選擇就是順勢而為,機構買什麼,你買什麼。切記不要跟機構對著幹。馬上機會就來了。
1月份,公募基金又募集了3000多億資金要進場了,後面還會陸續發行,有點供不應求了。其實基金的大批量發行,對於散戶投資者也是個好機會,原來抱團的股票漲得太多了,如果這些資金繼續選擇抱團,可能沒有那麼多籌碼給他們。散戶打心裡是不願意去買高位票的,他們認為這是接盤。但65%的持倉要求讓新發行的基金必須在規定時間買到一定籌碼,那怎麼辦呢?這可能會有第二波抱團取暖的股票出來。投資者一旦抓住,可順勢而為之。
這裡要注意兩點:
1. 確定是結構式行情了,才選擇順勢而為。有些時候,行情轉變的很快,要有應對策略。
2. 順勢而為,偏向於右側交易,有風險,要記得止損,切莫貪婪。這跟價值投資,左側交易不一樣。
說完這些,很多投資者可能還會按照自己以前的模式去交易。因為交易模式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而且順勢而為也不是那麼好操作的,首先必須戰勝貪婪和恐懼,其次還要做一些反人性的操作。至於貪婪和恐懼帶來的問題,我上一篇文章已經解釋了,產生的原因和心理,以及解決辦法。有興趣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