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泡上網這一科技幻想,為何沒能真正「發光」?

2020-08-28 紫金山科技

2020年5G狂奔,從科研到產業,留給這項技術的機會還多嗎?

2010年5月,在中科院半導體所,幾家媒體的記者第一次近距離地了解了一項被視為可以對抗Wi-Fi的神秘技術——由LED燈泡帶來的光無線網,那也是他們第一次聽說這個技術。

當時,該研究所副所長提出了一種Wi-Fi無線通信的尷尬場景:例如在一個載人數量超過500人的大型飛機內,乘客們在座位上用筆記本上網、開視頻會議、下載高清視頻節目時,單個座位需要很高的帶寬才能實現。儘管一些航空公司已推出了Wi-Fi空中上網,但速率低,帶寬窄,價格昂貴,不足以支持這些需要,並且其射頻信號對飛機與地面通信仍有影響,而且當飛機飛行高度低於海拔3000m時,空中Wi-Fi服務會自動停止。

那麼,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技術來解決這類問題呢?

該研究所給出的答案,就是把LED燈的光,變成一個無線網,讓機艙內無線上網的「最後一米」,僅僅通過座位上方的LED照明燈就可以實現。

有燈的地方就能上網?在場的記者一頭霧水。

面對記者們的面面相覷,該副所長介紹,這是中科院半導體所依託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半導體照明信息網(S2-link)的研究」研發的「半導體照明通信技術」,是一種完全避免射頻接入產生電磁幹擾的通信新技術,於2009年1月首次實現了採用LED燈作為接入點的網際網路接入,隨後,該技術於2009年11月在上海工博會獲得了展示。

記者們參觀之前的2010年2月,該半導體所成功研製出了該半導體照明通信系統的第三代樣機,網絡帶寬達到2Mbit/s,5月,即在上海世博會的「航空館」和「滬上·生態家」又進行了展示。

一時間,這一新興技術吸引了產學研界不少目光,甚至被帶上了「PK掉Wi-Fi」的帽子。

十年來,Wi-Fi已發展到了Wi-Fi 6時代,移動通信更大步邁入了5G,而「燈泡上網」從未被停止探究,甚至在2019年底的媒體報導裡,還被喻為「可能是5G請來的救兵」。

2020年5G狂奔,從科研到產業,留給這項技術的機會還多嗎?

無線通信,為何要在「光」上做文章?

在2011年英國愛丁堡大學電子通信學院移動通信系主席、德國物理學家Harald Hass一次「用LED光源擔當無線傳輸數據」的TED演說被廣泛報導後,國內媒體才發現,其實這個被定義為Li-Fi(light fidelity)的燈泡上網技術,是從2003年開始由這位教授領銜開始研發的。

通俗講,和無線電波一樣,光波也是電磁波,因此在普通的LED 燈泡上加裝一個微晶片後,可以控制燈泡以每秒數百萬次的頻率閃爍,亮了表示1,滅了代表0,二進位的數據就被快速編碼成燈光信號,人的肉眼並無法識別到這種高頻變化。

這些包含二進位數據的燈光信號通過特定的光敏傳感器,就可以傳輸到燈光下的手機、平板等設備上。

那麼,Li-Fi是如何連接外部網絡的?據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解釋,半導體照明通信系統由接入控制器、照明LED燈和用戶適配器三部分組成,通常安置在LED燈上方的接入控制器通過乙太網、衛星網絡(例如在飛機上)等方式連接外部網絡。

被不少媒體報導後,業界紛紛探究其Li-Fi與Wi-Fi方式的具體區別。

在技術上,相對於Wi-Fi採用無線電信號進行信號傳輸,半導體照明通信系統下行信號採用連續的可見光傳送信號,而上行採用猝發紅外線傳送數據,另外,在通信協議上也不盡相同,半導體照明通信系統通信協議雖然在設計時部分參考了現有網際網路通信協議,但是在編碼方式、調製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

簡言之,有2個優點但也有2個缺點。

優點是不會像Wi-Fi一樣容易收到射頻接入的電磁幹擾,且最初研發出來的區域網傳輸速率比Wi-Fi更高;另外,Li-Fi最受關注的一大特點是安全,在LED燈的光照射範圍內才能通信,而光線照射不到的地方沒有信號,所以具有高度保密性,有可能在某些保密場所得到應用。

當然,「無光就無網」這一保密性高的特點,同樣是其一大缺點,不能在室外陽光下或任何不穩定的條件下使用,也不能在沒有LED燈泡的情況即黑暗中工作,隔著牆更不能使用。而且,就覆蓋距離來說,Li-Fi遠遠小於Wi-Fi。

在這樣明顯的劣勢下,為何科研界還早早投入了研發?早在2007年12月,國際通信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就成立了IEEE802.15委員會,以推進近距離通信技術標準化的工作,設立了可見光通信研究小組。並且引得日本、美國和韓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來參與?

在科研界看來,比起其缺點,該技術的潛力和未來商用似乎更值得探究,相比傳統射頻無線技術,LED照明通信具有更大的帶寬潛力,隨著器件的改進,未來能夠達到每秒幾百兆到上G的接入速度。

2015年11月,愛沙尼亞一家創業公司在小型環境中部署了名為Jungru的Li-Fi技術,第一次成功完成了對Li-Fi在「現實生活中的測試」,在LED燈照射範圍內,數據傳輸速率達到了Gbps級別。

事實上,在2013年10月,復旦大學就成功將網絡信號接入1W的LED燈珠,在燈光的照射下就已實現了最高速率達到為3.25Gbps的四臺電腦的聯網。

不過由於通信介質空間存在反射、漫射光等各種幹擾光源,導致「燈泡上網」通信誤碼率偏高。因此,為了保證可靠通信,科研界在改進驅動電路、接收電路、光學系統及一些糾錯編碼技術上也做了不少努力。

但與5G一步一個階梯的道路不同,Li-Fi近十年來的發展,用舉步維艱來形容也不為過。

風口,或許還在遙遠的未知

從Hass教授的TED演講,到國內外科研界踴躍投入研發,到陸續出現可用於實際場景的Li-Fi解決方案,「燈泡上網」在全球掀起了一陣熱潮,不少LED生產廠商也開始進行可見光通信領域的研發,但長期以來卻仍然停留在學術討論階段。

軍事、水下通信、物聯網、路燈、汽車通信、保密通信,都一度被列為Li-Fi的重點應用領域。

例如在軍事方面,Li-Fi的覆蓋範圍可以限制在一個小的照明區域,在特定光線下和不能使用行動電話的區域實現(如彈藥房)中對敏感信息的訪問。

水下通信,是鑑於光可以在水中傳播,而Wi-Fi的無線電信號會被水吸收。這可能會改變水下航行器之間的通訊方式。

而代替Wi-Fi,則Li-Fi吸引眾多企業參與、最被給予厚望的一個前景。當時曾有企業代表說,當智能門鎖、健康手環、攝像頭跑步機等等都被串聯在同一個Wi-Fi系統下,一旦單個硬體的漏洞被攻破,所帶來的連環風險恐怕是很大的。

而Li-Fi的吞吐量也遠遠超過Wi-Fi,理論上可達到200+Gbps,被認為可以支持上億物聯設備,在汽車通信、交通信號燈等方面可大有作為。

甚至在5G技術快速成熟的幾年中,Li-Fi也出現在不少ICT企業的研發課題中,除了超高的吞吐量被看好,與5G需要建立大量通信基站的規模化投入不同,Li-Fi幾乎不需要很高的運營成本,將城市的可見光源更替成帶有傳輸晶片的LED就可以,這樣的低成本前景顯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但要想替代Wi-Fi,顯然不是技術特點能決定了的。數十年來,Wi-Fi的發展已經盤根錯節無所不在,到2020年,市面上支持Wi-Fi 6的路由器和手機等終端越來越多,以雙頻並發、500M 以上的網絡帶寬等特點,把家庭、企業、商家的Wi-Fi網絡體驗又提升了一大截。

但Li-Fi要想獲得超大帶寬,首先在技術穩定性上就給研發者提出了不少難題。

例如在反向傳輸上,Li-Fi終端設備如何反射信號給LED燈,需要專業的集成晶片來支撐,多年來尚沒有突破性進展。

例如在傳輸距離上,要在各種場景中保證一個無死角、不間斷、無遮擋的LED光源,每一個場景都需要仔細打磨,學習和適應成本較高。

即便是「有光就有網」,但現實中每個場景出現的遮擋物遠比科研預想的要多得多。

再加上一直沒能很好解決原型機體積龐大、不利於集成化微型化設計的問題,「有光就有網」的長板難以彌補上述各類短板,落地和商業變現的道路依舊漫長。

如文章最前面提到的,軍事、機艙裡等特殊場景,加上其沒有頻譜限制,或許是Li-Fi在5G、Wi-Fi日益成熟的無線通信舞臺上,可發揮作用的小眾戰場。

但至少現在看來,並不是一個有能力揮舞大棒驅趕Wi-Fi的神秘大將。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搜索關注「紫金山科技」微信【zijinshan2013】

★紫金山科技:聚焦5G,關注人工智慧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報導新產業、新公司、新業務、新商業模式,探索5G+AI的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真正的節能燈泡:發光二極體燈泡
    現在推出的第一批發光二極體燈泡,亮度相當於普通白熾燈泡的60瓦(大約800流明)。過去那種發出藍光、燈絲過熱和光束過於集中等問題已不復存在。
  • 誰說沒電電源就不能發光?自製無電源發光燈泡圖文教程
    誰說沒電源就不能發光?自製無電源發光燈泡圖文教程,下圖為最終效果,無需電源,低碳節能,用途廣泛。一技在手,天下我有!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5530.htm  準備材料:  矽膠槍,玻璃膠,膠水,刀子,發光顏料
  • 石墨烯焦耳熱發光,國防科大打造史上最薄電燈泡
    半導體矽是一種間接帶隙半導體,發光效率很低;III-V族化合物直接帶隙半導體又面臨著難以和矽基工藝集成的挑戰。石墨烯焦耳熱光源有望解決這一難題:由於石墨烯具有超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和熱導率以及極小的熱容,其熱電子的弛豫時間僅為皮秒量級,可以實現100 GHz的高速光通信和光互連,而且石墨烯可以通過範德華力和矽基襯底進行高度集成。
  • 抗老先抗氧,自然堂小燈泡麵膜讓肌膚發光
    當我被種草了這款自然堂小燈泡麵膜,我就get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神奇的自然堂小燈泡麵膜,肌膚好狀態讓我更自信自然堂小燈泡麵膜是自然堂今年推出的新產品,大品牌的背景讓這款面膜的品質更有保障,使用起來放心,效果也更值得期待。
  • 節能燈泡廠家
    ,A泡,LED飛碟燈泡,塑包鋁燈泡,充電燈泡,智能感應燈泡,低壓燈泡,手持充電燈等。隨著科技的發展,Wi-Fi無線網際網路技術給我們帶來了便捷高效的網絡體驗。相比之下,Li-Fi技術鮮為人知,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技術呢?
  • 點亮未來世界 發光二極體為何能得諾貝爾獎?
    為何何倫亞克這麼牛呢?我們說Biard他們是最早的LED專利,但是當時發生出來的是紅外線,而何倫亞克的專利發射出來的是可見紅光!這個發現發表於1962年,當時他在GE(通用電氣)的研究機構工作,具體的原理比較複雜,名字叫做III-V合金半導體。這個紅色發光半導體開啟了一扇大門,半導體照明的大門。
  • 美國學者稱發光二極體將可能取代燈泡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加州大學的一個科學家本周表示,發光二極體(LED)將在未來幾年內取代燈泡,而這將會節省大量的照明能源消耗。    做出上述預測是的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科學家史蒂芬·登巴爾斯,他是該校的材料學教授。
  • 日立3500流明亮度的LED投影機將真正實現讓換燈泡成為歷史
    打開APP 日立3500流明亮度的LED投影機將真正實現讓換燈泡成為歷史 發表於 2019-08-02 15:56:08 3500
  • 拜登聲稱是黑人發明了燈泡,這是真的嗎?
    為了向非裔示好,便在當地一次公開演講中,質問美國歷史課堂不講黑人發明了燈泡(bulb)。 在我們印象中一直是白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也就是拜登所說的bulb。
  • 【科技日報】螢火蟲為何發光 問問它們的祖先吧---中國科學院
    【科技日報】螢火蟲為何發光 問問它們的祖先吧 2019-09-11 科技日報 趙若蘋 趙漢斌 中 小】 語音播報   螢火蟲為何會發光
  • 有些海灘為何在夜晚會發光?真的不是"幽靈"作怪
    哪些海洋生物能發光?具有發光能力的生物不只限於藻類,某些種類的細菌、水母、蠕蟲、甲殼類動物和魚類等其它海洋生物,也有這種獨特的發光能力。在許多情況下,一些海洋動物吞食細菌或其他發光生物後,也獲得發光能力。夏威夷的短尾烏賊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中未知電源,未知滑變,小燈泡發光問題的解析
    例題: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小燈泡標有「6V 3W」字樣(阻值不隨溫度變化),閉合開關後,滑片P移動至某一點時,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滑變的功率為P1。當滑片P移動至某一端時,電流表示數為0.3A,電壓表變化了3V,此時,滑變功率為P2。且P1/P2=5/6。
  • Algae Bulb——微藻燈泡
    設計師GyulaBodonyi設計了一款可謂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燈泡,利用燈泡內的藻類來發電,點亮燈泡內的小LED燈。
  • LED燈泡發光量達450流明 最符合需求
    LED燈泡發光量需達到多少才能符合取代傳統40W白熾燈的亮度要求?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1854.htm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LED燈泡都標示可用於取代40瓦傳統白熾燈泡,發光量需達到多少才能符合取代傳統40W白熾燈的亮度要求?
  • 簡單粗暴 用三問看懂燈泡的發展史
    而火的使用,結束了這「飲毛茹血」的時代,除了驅散昆蟲和野獸,也消減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和後顧之憂。人類逐漸意識到火源對生存的重要性,這時候的照明就是為了生存。在這之後,科技高速發展,人類不再滿足於單一的照明環境,於是霓虹燈、螢光燈、彩燈、裝飾燈等照明設備的出現,充分滿足了人類對生存環境的需求。  【第四代照明只為提高生活質量】LED燈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光源的設計方法與思路,是照明技術發展的新方向。
  • ...lm/w的320度LED燈泡與高效天井燈 - TILS 2013臺灣照明科技展場...
    在球泡燈系列,臺達整合在電源、散熱的優勢,推出全球首顆符合日本電器安全法(Product Safety of Electrical Appliance & Materials, PSE)、發光效率為全球最高整燈效能130流明瓦、亮度高達1,600流明的全周LED燈泡,且尺寸完全符合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C78.20 A21之要求
  • 第一個電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嗎?
    現代電燈泡這項發明有三大核心:通電發光的燈絲;其次是真空或低壓惰性氣體防止燈絲高溫氧化;第三是長時間發光。  翻閱電燈的發明史,有一個人不可不提: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約瑟夫·威爾森·斯旺。1860年,斯旺比愛迪生早20年製成了一個碳絲電燈。遺憾的是,他未能獲得使碳絲保持長時間工作的良好真空環境。
  • 白熾燈的發光原理
    他發明出的第一個燈泡雖然不是歷史上的第一盞電燈,但愛迪生卻是第一個發明並使用燈泡的人。所以普遍地大家稱他是「電燈的發明者」。2電燈泡的結構圖一顆電燈泡的結構可以簡單地分為這就是白熾燈的基本構造以及它的發光原理。
  • 科學有意思 | 電燈泡要是沒有外面的玻璃罩還能發光嗎?
    2020-12-15 18:34:19 來源: 大潘科學實驗站 舉報   燈泡我們大家都見過
  • 提到愛迪生就想到燈泡,其實留聲機才是他發明的,而燈泡不是
    於是他苦苦尋找能通電發光的材料,但這些做燈絲的材料效果都不理想。愛迪生為了發明燈泡,嘗試了6000多種材料,7000多次試驗,最終如願以償,找到能堅持45小時之久的燈絲材料,製成了可供大家使用的電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天才是百分十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