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時候,都在語文課本上學過有關愛迪生的故事,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對愛迪生的描寫都不太一樣。比如人教版的是愛迪生救媽媽,在《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中,說愛迪生在7歲時,就利用鏡子反光的原理來照明,使醫生在家裡為媽媽緊急做了急性闌尾炎手術。
但實際上,世界上對闌尾炎手術最早的論述是1886年。愛迪生出生於1847年,1886年的愛迪生已經是一個40歲的中年大叔了。
還有一個版本說,愛迪生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只上過三個月的學,但是他熱愛科學。愛迪生很早就下定決心,要發明一種比煤油燈更好的照明燈。於是他苦苦尋找能通電發光的材料,但這些做燈絲的材料效果都不理想。
愛迪生為了發明燈泡,嘗試了6000多種材料,7000多次試驗,最終如願以償,找到能堅持45小時之久的燈絲材料,製成了可供大家使用的電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天才是百分十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勵志是真勵志,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學,卻擁有一千多項專利的成功人士。
小學課本裡,愛迪生的畫像總是和燈泡在一起,老師也一再告訴我們,如果不是他,或許我們現在還在用著蠟燭呢。那時候我就一直在想,小學沒畢業的愛迪生,怎麼就知道電流能讓導體發光呢?事實的真相就是電燈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
約瑟夫·斯旺是英國知名的化學家、物理學家和發明家,他最為著名的事跡是在1878年,在英國獲得的第一個白熾燈專利,他的住所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電燈照明的私人住所。
早在1848年,20歲的約瑟夫·斯旺就開始著手研發電燈,並在燈絲的材質選擇上有重大突破,然而這一年愛迪生才一歲。約瑟夫·斯旺一直在改進自己的電燈,陸陸續續研究了12年之久,但是受限於當時的其他技術發展落後,比如真空技術。因此他的電燈始終無法突破耐用性這個瓶頸,於是他在1860年徹底放下了實驗工作。
1854年德國人亨利·戈培爾使用一根碳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中通電發光。當時戈培爾實驗的燈泡,已經可以維持400個小時的照明,但是戈培爾並沒有申請設計專利。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發明了一種技術,在玻璃泡中充入氮氣,用通電的碳杆發光,但是他們沒錢了,做不下去了。然後他們做了一件事兒,在1875年把這項專利賣給了愛迪生,而愛迪生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才開始對電燈發起挑戰。
這個時候的愛迪生已經是發明了留聲機、自動電報機的大發明家。雖然人家自己小學沒畢業,但在他的實驗室裡有很多大學生和科學家。
1878年,在愛迪生「發明」電燈的前一年,由於技術發展原因放下電燈研究的約瑟夫·斯旺,因為真空等技術的進步,他研發出了一個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他立刻申請了英國的專利,並開始在英國建立公司,在各個家庭安裝電燈。
1879年,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做了幾千次實驗,終於找到了碳化的棉絲,作為最好的材料,可是這個材料約瑟夫·斯旺早在1860年就發現了。
1880年,愛迪生又經過數千次的實驗,發現了碳化的竹絲比棉絲更好,可是這個材料德國人戈培爾早在1854年就發現了。
1883年,愛迪生試圖把電燈推廣到英國,立刻遭到了約瑟夫·斯旺的侵權官司控告,愛迪生輸掉了官司,被迫讓約瑟夫·斯旺加入愛迪生在英國的電燈公司擔任合伙人。直到後來,愛迪生花錢買下了約瑟夫·斯旺的專利。
當然,在美國愛迪生其實也沒有取得電燈泡的專利權,經過了多年的官司之後,最終只是取得了「碳絲白熾燈」的專利。
雖然電燈不是愛迪生第一個發明的,但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有聲電影等,仍然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發明,愛迪生依舊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有著重要貢獻的企業家和發明家。
為了紀念愛迪生,美國政府曾下令全國停電一分鐘。在這一分鐘裡,美國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燈的時代。一分鐘過後,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又燈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