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院等通過調控網絡數學建模揭示幹細胞分化關鍵轉錄因子

2020-12-07 中國科學院

數學院等通過調控網絡數學建模揭示幹細胞分化關鍵轉錄因子

2019-03-01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期,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美國史丹福大學科研人員合作的幹細胞分化的基因調控網絡建模成果。這一成果提出了利用匹配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刻畫轉錄因子和調控元件結合調控下遊基因表達的數學模型,構建了描繪細胞狀態轉化的染色質調控網絡,通過網絡分析鑑定出TFAP2C和p63分別為表面外胚層起始和角質形成細胞成熟的關鍵因子,並揭示了譜系定型過程中TFAP2C-p63對表觀遺傳轉換的反饋調節機制。

  幹細胞為人類疾病治療帶來了希望,然而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普通醫學科學研究所幹細胞生物學基金監管人Marion Zatz說:「幹細胞研究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調控幹細胞轉變為一種特異的細胞類型」。針對這一重要的科學問題,數學院研究員王勇與史丹福大學統計系教授Wing Hung Wong、醫學院皮膚系教授Anthony Oro、Howard Chang、博士李令傑等緊密合作,設計實驗獲取了從全能性幹細胞向表皮角質細胞分化期間匹配的染色質可及性和基因表達時間序列數據,提出了針對轉錄因子-可及調控元件-靶基因三元組的網絡推斷模型,揭示了幹細胞分化過程中的兩個關鍵的過渡期:表面外胚層起始階段和角質形成細胞成熟階段,並分別將TFAP2C和p63鑑定為譜系起始和成熟的關鍵轉錄因子。通過功能實驗發現TFAP2C而非p63足以啟動表面外胚層分化,TFAP2C啟動的祖細胞能夠成熟為功能性角質形成細胞。機制上,TFAP2C引發表面外胚層染色質狀態變化並誘導p63表達,從而允許成熟因子p63正向自動調節其表達並關閉TFAP2C早期啟動的部分原始基因,推動分化過程的完成。該工作提供了一個總體建模框架來推斷控制染色質狀態轉換的調控網絡,有望促進未來再生醫學的進步。

  王勇長期關注對基因表達水平進行精準控制的調控網絡的數學建模,之前與合作者發展了轉錄因子TF、染色質調控因子CR和調控元件RE相互作用網絡推斷的新方法PECA。PECA重點對轉錄調控的三個關鍵環節進行建模:一,基於CR與序列特異性TF 的相互作用推斷CR 在RE 上的結合位點;二,基於CR 的結合和RE 的可及性,預測RE 的激活狀態;三,基於激活RE 上結合的TF 預測目標基因的表達。PECA應用到「DNA元件百科全書」計劃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簡稱ENCODE)中的多細胞類型匹配的染色質狀態和基因表達數據上,構建了細胞特異的調控網絡。此次針對幹細胞分化的時間序列數據的建模,發現重要轉錄因子及其反饋調控機制,是該建模框架的又一成功應用。用數學模型來解讀這些重要的數據,將極大促進對後基因組時代基因調控網絡的理解。

  這項研究得到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國家自然基金委的經費資助。數學院研究生都仁扎那、信晶雪、陳浪參與了數據建模與計算。

  論文連結

 

  (左):基於幹細胞分化過程的轉錄因子-可及調控元件-靶基因三元組的網絡推斷模型;(右):表皮角質細胞分化起始和成熟階段的調控網絡。

 

  近期,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美國史丹福大學科研人員合作的幹細胞分化的基因調控網絡建模成果。這一成果提出了利用匹配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刻畫轉錄因子和調控元件結合調控下遊基因表達的數學模型,構建了描繪細胞狀態轉化的染色質調控網絡,通過網絡分析鑑定出TFAP2C和p63分別為表面外胚層起始和角質形成細胞成熟的關鍵因子,並揭示了譜系定型過程中TFAP2C-p63對表觀遺傳轉換的反饋調節機制。
  幹細胞為人類疾病治療帶來了希望,然而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普通醫學科學研究所幹細胞生物學基金監管人Marion Zatz說:「幹細胞研究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調控幹細胞轉變為一種特異的細胞類型」。針對這一重要的科學問題,數學院研究員王勇與史丹福大學統計系教授Wing Hung Wong、醫學院皮膚系教授Anthony Oro、Howard Chang、博士李令傑等緊密合作,設計實驗獲取了從全能性幹細胞向表皮角質細胞分化期間匹配的染色質可及性和基因表達時間序列數據,提出了針對轉錄因子-可及調控元件-靶基因三元組的網絡推斷模型,揭示了幹細胞分化過程中的兩個關鍵的過渡期:表面外胚層起始階段和角質形成細胞成熟階段,並分別將TFAP2C和p63鑑定為譜系起始和成熟的關鍵轉錄因子。通過功能實驗發現TFAP2C而非p63足以啟動表面外胚層分化,TFAP2C啟動的祖細胞能夠成熟為功能性角質形成細胞。機制上,TFAP2C引發表面外胚層染色質狀態變化並誘導p63表達,從而允許成熟因子p63正向自動調節其表達並關閉TFAP2C早期啟動的部分原始基因,推動分化過程的完成。該工作提供了一個總體建模框架來推斷控制染色質狀態轉換的調控網絡,有望促進未來再生醫學的進步。
  王勇長期關注對基因表達水平進行精準控制的調控網絡的數學建模,之前與合作者發展了轉錄因子TF、染色質調控因子CR和調控元件RE相互作用網絡推斷的新方法PECA。PECA重點對轉錄調控的三個關鍵環節進行建模:一,基於CR與序列特異性TF 的相互作用推斷CR 在RE 上的結合位點;二,基於CR 的結合和RE 的可及性,預測RE 的激活狀態;三,基於激活RE 上結合的TF 預測目標基因的表達。PECA應用到「DNA元件百科全書」計劃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簡稱ENCODE)中的多細胞類型匹配的染色質狀態和基因表達數據上,構建了細胞特異的調控網絡。此次針對幹細胞分化的時間序列數據的建模,發現重要轉錄因子及其反饋調控機制,是該建模框架的又一成功應用。用數學模型來解讀這些重要的數據,將極大促進對後基因組時代基因調控網絡的理解。
  這項研究得到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國家自然基金委的經費資助。數學院研究生都仁扎那、信晶雪、陳浪參與了數據建模與計算。
  論文連結 
 
  (左):基於幹細胞分化過程的轉錄因子-可及調控元件-靶基因三元組的網絡推斷模型;(右):表皮角質細胞分化起始和成熟階段的調控網絡。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轉錄因子Oct4與Erk/MAPK信號通路在胚胎幹細胞分化中的調控機制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幹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金穎課題組的研究論文Stk40 links the pluripotency factor Oct4 to the Erk/MAPK pathway and controls extraembryonic endoderm
  • 植物幹細胞發育調控關鍵機制被山東農大科研人員揭示
    PNAS | 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團隊揭示植物幹細胞發育調控關鍵機制調控植物莖端分生組織發育的WUSCHEL(WUS)、SHOOTMERISTEMLESS (STM) 和CLAVATA3 (CLV3)三個關鍵因子已被國內外科學家發現20餘年,學術界對
  • PNAS:轉錄因子Oct4與Erk/MAPK信號通路在胚胎幹細胞分化中的調控機制
    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細胞)來源於著床前囊胚的內細胞團,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多能性的特點,這使得其具有巨大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價值。ES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受到細胞內轉錄因子與細胞外分子介導的信號通路的共同調控。
  • 揭示先鋒轉錄因子在細胞凋亡表觀遺傳中的關鍵作用 | Cell Research
    fate 期刊:Cell Research 作者:Rui Gao, Xingqun Liang, Sirisha Cheedipudi, Julio Cordero, Xue Jiang, Qingquan Zhang, Luca Caputo, Stefan Günther, Carsten Kuenne, Yonggang
  • 山東農大張憲省團隊揭示植物幹細胞發育調控關鍵機制!!
    調控植物莖端分生組織發育的WUSCHEL(WUS)、SHOOTMERISTEMLESS(STM)和CLAVATA3(CLV3)三個關鍵因子已被國內外科學家發現20餘年,學術界對WUS和STM蛋白調節CLV3轉錄和幹細胞活性維持的關鍵作用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它們如何相互作用以調節幹細胞命運的調控機制仍不十分清楚。
  • Cell Stem Cell:一種關鍵的轉錄因子或能促進幹細胞分化形成心血管...
    ,最終發現名為Tbx6的轉錄因子或能在人工培養的幹細胞中單獨刺激中胚胎的形成,同時其還能促進幹細胞轉變成為心血管細胞或肌肉骨骼細胞。cells)能為研究人員闡明細胞分化的機制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而細胞分化時人類和其它動物機體組織發育和維護的關鍵過程,其對於再生醫學的框架形成至關重要,儘管近些年來科學家們在理解並指導幹細胞分化領域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誘導中胚層形成及隨後特異性分化為組織特異性的細胞類型其中涉及的總體分子機制,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因為這一過程是動態變化的,此前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規模較小,而且並沒有提供一些決定性的數據
  • 科學家揭示整合單細胞和群體細胞轉錄組數據推斷細胞分化時間的作用
    該研究通過開發計算工具包(iCpSc)用於整合單細胞和群體細胞轉錄組數據,來預測細胞分化過程中單細胞的分化時間和路徑,並通過基因調控網絡分析尋找重要調控因子和信號通路。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作為強大的方法應用於分析發育和重編程過程的細胞異質性。分析細胞間異質性的關鍵目標就是尋找未知的細胞狀態或重構細胞譜系的發育軌跡。
  • 上海生科院揭示決定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的分子機制
    研究還發現,FGF、TGF-β、WNT、HEDGEHOG和NOTCH等重要細胞信號通路在hESCs神經分化過程中次序活化。進一步將這一數據與已經發表的轉錄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對應於分化至第8-10天的Module 3階段,是多能幹細胞神經命運決定的關鍵時期。有趣的是,這一階段並沒有已知信號通路的活化,通過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找到了對神經命運決定起關鍵作用的轉錄因子。
  • MicroRNA調控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的研究進展
    而MSCs分化為成骨細胞是成骨細胞形成的主要途徑,其在骨形成和功能維持中起著關鍵作用。大量研究表明,miRNA可直接或間接地調控MSCs成骨分化過程。因此,本文通過對MSCs成骨分化過程中miRNA的作用和機制進行總結,有助於我們全面認識miRNA在這一過程中的調控功能,同時對於我們深入理解與此過程相關的骨代謝疾病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1.
  • PNAS 報導基因調控網絡建模新進展
    ,提出了利用匹配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刻畫順式調控元件和反式調控元件相互作用的數學模型,將基因調控網絡的建模研究從編碼基因推進到了非編碼區域的調控元件,有望用來注釋疾病等表型相關的遺傳變異。 一個基因被轉錄為RNA時,我們稱之為「表達」。基因調控網絡,即對基因表達水平進行精準控制的蛋白與DNA間相互作用。基因調控網絡是幾乎所有生物過程的核心。在特定的條件下,特定基因表達的啟動或停止,增強或抑制,是細胞選擇基因組中的調控元件和相互作用完成基本生命活動以及對外界刺激作出應答的分子基礎。而且組織和細胞特異的基因調控塑造了不同的表型,是健康和疾病研究的基石。
  • Cell Stem Cell | 蘇大張文勝組揭示小鼠胚胎幹細胞三胚層分化調控機制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小鼠胚胎幹細胞ESC分化期間特定BAF和PRC2亞基的不同機製作用。胚胎幹細胞(ESCs)能夠自我更新和分化成身體的所有細胞類型,這是由關鍵因子,包括轉錄因子(TF),多聚複合物,microRNA和組蛋白修飾物調控的。
  • 上海藥物所等發現去泛素化酶USP21調控Nanog轉錄因子機制
    Nanog是胚胎幹細胞全能性維持和重編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核心轉錄因子。最近的研究提示泛素化修飾系統在幹細胞乾性維持和分化中有重要作用。Nanog的穩定性的維持同時受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的調控,如泛素連接酶FBXW8可以促進Nanog的泛素化降解進而誘導細胞分化。
  • 微生物所張福萍研究組在效應性Treg細胞分化的轉錄調控方面取得...
    E蛋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調控胸腺細胞發育的轉錄因子,可以結合到靶基因的「E-box」區,作為轉錄激活因子或轉錄抑制因子,進而調控靶基因的轉錄。E蛋白的活性主要受Id蛋白的調控,Id蛋白可以抑制E蛋白的功能。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先前研究表明,高濃度生長素、非生物脅迫或過表達細胞全能性轉錄因子(如LEC1、LEC2和BBM等)均可促使植物體細胞發生命運轉變形成體細胞胚,在此過程中伴隨著體細胞表觀組和轉錄組的改變。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利用ATAC-seq技術發現外植體的發育年齡階段位於體細胞胚發育轉錄調控等級網絡的最上層。
  • 生命科學學院宋豔研究組揭示轉錄因子通過相分離驅使神經元終末...
    然而,在生理條件下細胞分化過程中H3K9me3+異染色質凝縮、擴展的分子調控機理還尚不明晰。在終末分化的細胞中,異染色質如何調控特定基因的永久沉默更是未解之謎。該文揭示了果蠅發育過程中,一個轉錄因子通過液-液相分離「植入」神經前體細胞有絲分裂期染色體,通過促進H3K9me3+異染色質凝聚確保神經元終末分化的新現象和新機制。
  • 研究揭示miR-133a的轉錄調控機制及其在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miR-133a表達的上調促進了線粒體生物發生和肌細胞分化,並進一步通過「定向染色質構象捕獲」(CAPTURE)技術找到了調控miR-133a表達的上遊調控因子KAP1,從而加深了對miR-133a轉錄調控機制及重要功能的了解。  microRNA(miRNA)在多種生理及病理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 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
    在雌性生殖系發育過程中,卵母細胞成為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類型,並形成母體細胞質儲存的關鍵因子。卵母細胞的生長是在原始卵泡向初級卵泡的轉變中觸發的,並伴隨著基因表達的動態變化,但控制卵母細胞生長的基因調控網絡仍不清楚。
  • 《Nature》報導T細胞功能調控的關鍵轉錄因子
    本研究通過轉錄組及表觀組學手段,發現功能缺陷的T細胞 [Dysfunctional T cell], 包括免疫耐受T細胞 [Tolerant T cell] 和慢性感染和腫瘤微環境導致的耗竭T細胞 [Exhausted T cell], 都特異性穩定高表達轉錄因子NR4A1。NR4A1對於自身免疫疾病和腫瘤免疫都起著關鍵負調控作用。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近年研究發現,轉錄因子、轉錄中介體Mediator和RNA聚合酶等轉錄組份通過液-液相分離形成轉錄凝聚體(transcriptional condensates),激活下遊基因轉錄【1-3】。但是當沒有受到轉錄信號刺激時,這些液-液相分離的轉錄因子與其他轉錄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調控的尚未被闡明。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根尖分生區幹細胞的不斷分裂分化保證根的持續生長PLT1可以在細胞間移動,產生PLT1蛋白的濃度梯度,高濃度的PLT1抑制細胞分裂,維持根端幹細胞的穩態;中間濃度的PLT1促進細胞分裂;低濃度的PLT1促進細胞分化。儘管PLT1濃度梯度的建立已較為清楚,但是其上遊轉錄調控機制以及PLT1濃度梯度的維持機制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