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孫作東推翻生命科學經典理論霍奇金的「離子學說」

2020-09-03 網際網路商業聞


近日,在美國醫學科學期刊Journal of US-China Medical Science (UCMS)同期刊發黑龍江省亞歐腦科學研究院孫作東研究員的二篇論文——Enlightening Point of View Based on Potassium Channel 「Origami Windmill」 Model(基於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的啟發性觀點)、Interpret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Generation Mechanism in Cardiomyocytes by Potassium Channel 「Origami Windmill」 Model(用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闡釋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發生機制)。其中,《啟發性觀點》一文用了23個版面對1902年以後有關細胞生物電產生機制的基礎理論研究與經典基礎實驗結果進行了梳理與批註,從根本上推翻了Hodgkin學派創立的「經典」理論——離子學說,徹底否定了依據離子學說建立的數學模型——Goldman-Hodgkin-Katz(GHK)方程與Hodgkin-Huxley(H-H)方程。

細胞的生物電現象,是細胞的基本特徵。1939年,Hodgkin與Huxley測出了神經纖維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差。目前,解釋細胞生物電現象的理論基礎就是Hodgkin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以及依據離子學說所建立的GHK方程與H-H方程。事實上,人類對細胞的生物電現象的理解,並不清楚甚至出現了顛覆性的認知。自1902年Bernstein膜學說提出至今的118年間,細胞的生物電現象一直是生物學領域未解世界之難題。

論文作者孫作東研究員自1994年始,應用經顱電、經顱磁電刺激技術發明的系列腦病康復治療設備——腦功能康復治療儀(1995)、抑鬱症治療儀(2011)、帕金森病治療儀(2011)、阿爾茨海默症治療儀(2014)等,均為世界首創,被廣泛地應用於腦神經疾病臨床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康復治療效果。作為發明人,為了闡明儀器設備治療機理和重大腦病的發病原因,應用物理生物學原理,從細胞分子水平相繼提出了「腦細胞激活論」(2015)、「鳩子論」(2019)以及「K+通道『摺紙風車』模型」(2019)。K+通道「摺紙風車」模型的建立,經歷了實踐—理論—再實踐—再理論的推演過程。應用「摺紙風車」模型原理,已經合理地闡釋了神經纖維細胞與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發生的全過程,因此得出的核心觀點與傳統理論離子學說背道而馳,即:細胞動作電位下降相,由K+內流所主導。離子學說則認為,細胞動作電位下降相,由K+外流所主導。面對如此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作者追根溯源,對原有知識體系進行了梳理和批註,認為:

離子學說存在先天性不足。離子學說的基礎是膜學說,離子學說對膜學說可能正確的觀點沒有明確肯定,對膜學說可能錯誤的觀點也沒有明確否定。無論是膜學說還是離子學說,都忽視了離子通道的結構與特點——進出口分別獨立、離子進出通道「同向共享」,沒有發現細胞動作電位的本質和膜內外離子交換的規律——膜面積守恆而離子數量不相等,致使後來的一系列實驗研究工作誤入歧途,使解決問題的方法變得越來越複雜和讓人難以理解了。應用離子學說,正向推演,邏輯上無法自洽,而且與實驗結果相矛盾;逆向推演,在下一時程前無法還原到動作電位的初始狀態。離子學說現在的處境,就如同當年託勒密的「地心說」一樣,科學家們為了維護地心說,在理論計算結果與實測數據不符的情況下,將幾十個「本輪」「均輪」加到了既有體系上,結果是地心說依然無法自圓其說。

「同向共享」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

引自UCMS論文:基於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的啟發性觀點

GHK方程與H-H方程存在原則性缺陷。GHK方程,引用Gibbs-Donnan平衡原理、定場學說是錯誤的,更不適合應用Nernst方程進行計算,而H-H方程引用歐姆定律和膜電導,看似合情合理,實則犯了方向錯誤,並誤導了之後的科學家們,而將Na+、Cl-、K+、Ca2+等離子的濃度的變化量作為模型的主要參數,更是GHK方程與H-H方程的致命缺陷。非常矛盾的是,這些原理和公式不適合被引用的原因,卻被當成了引用的理由。在此基礎上,推演出的GHK方程、H-H方程是缺少科學依據的。「四個參數畫大象,五個參數鼻子晃」,用缺少科學依據的數學模型解釋一個自然科學現象,無論這種解釋多麼完美多麼神秘,其科學性及適用性都應存疑。起步於歐姆定律,結果卻不能與歐姆定律自洽,這不符合奧卡姆剃刀原理——若無必要,勿增加實體。

基於離子學說及GHK方程、H-H方程存在的不足與缺陷,所產生的一系列啟發性觀點,牽涉到了生命科學的根本問題。離子通道可能「同向共享」,H2O通道、K+通道、Na+通道、Ca2+通道可能同屬於一類通道,四種通道蛋白立體結構,很可能是同一個或同一類通道在不同狀態時所表現出的四種不同「構象」,而不是或不代表是四種不同的離子通道。鈉-鉀泵、鈣泵、鈉鈣交換體等可能根本不存在,應用離子學說正反向推演的結論都證明了鈉-鉀泵、鈣泵、鈉鈣交換體的存在是不合理的;應用「摺紙風車」模型原理,對細胞動作電位實驗結果給出了十分合理的解釋,不涉及鈉-鉀泵、鈣泵、鈉鈣交換體,說明了鈉-鉀泵、鈣泵、鈉鈣交換體的存在是不必要的;如果K+漏通道能夠單獨存在,相當於否定了離子學說,K+漏通道應歸屬於「L通道」。

這些觀點涉及到的問題,不但與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病原因、治療原則與方法密切相關,而且還可能深刻地影響到生命科學領域科研人員今後的科研方向。論文的觀點均可證偽,如果能夠證明「細胞動作電位下降相,由K+外流所主導」,本文的所有觀點都將是不成立的。反之,本文的系列啟發性觀點將會不可避免地引發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場革命。

論文中明確指出,今天的生物科學家多以數學模型為基礎來研究生物學問題,並把數學模型當成是生物世界的真實存在。當數學模型與實驗測得的結果不一致的時候,不是首先懷疑數學模型的錯誤,而是用削足適履的方式讓實驗結果去附和數學模型,這種做法的後果就是一場災難,導致了現代生物科學陷入到了一個非常難以自拔的困境,且越陷越深。

論文中也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科學未來的擔憂。認為,1902年至今生命科學知識的累加,似乎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如果基礎理論從根本上就已經存在缺陷,將如何糾正?由誰來糾正?這是生命科學共同體必須面對且無法迴避的一個現實問題。這些尚存異議的「基礎知識」卻被美國當成了「公認」的理論,寫進了世界「最具權威」的優秀生命科學高等教材中和高中主流理科教材裡。例如,美國貝爾主編的《神經科學:探索腦》,美國埃裡克R.坎德爾等著的《神經科學原理》,美國B.艾伯茨等著的《細胞生物學精要》,美國伯魯塞爾等著的《細胞的分子生物學》,美國R.菲利普斯等著的《細胞的物理生物學》,美國奧爾頓·比格斯等著的《生物:生命的動力》……這些世界「最具權威」的生命科學教材,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是深遠的。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面臨教材更改問題。現在,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可以說,美國誤導了全世界。

論文通過對細胞生物電的基礎理論與基礎實驗的梳理,讓學界同仁基本看清了細胞生物電解釋的來龍去脈,其中關鍵性人物是Hodgkin,Huxley,Eccles,Katz,Skou和Agre P.,Mackinon等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同時批判性地引用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顏寧(Nieng Yan)有關Na+通道、Ca2+通道以及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冷凍電鏡三維晶體結構的論文,使問題變得日益複雜的關鍵時間節點是1949年、1957年、1960年和1988、1998年。作者因此建議,生命科學領域學者對現有生物電知識體系進行再梳理——去偽存真、正本清源,特別要重點關注Hodgkin和Huxley在1952年發表的論文:A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Membrane Curr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nduction and Excitation in Nerve。

作者認為,離子學說及依據離子學說所建立的GHK方程與H-H方程,已經沒有修補的價值,被徹底否定和摒棄是一種必然。同時有必要基於Bernstein膜學說提出新的學說和建立細胞動作電位新的數學模型,對細胞生物電發生機制重新做出科學的合理的解釋。同期刊發的《用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闡釋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發生機制》論文,對當前乃至今後心臟的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際,具有深遠影響和重大意義,因為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研究與神經纖維細胞的研究同等重要,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理論基礎就是神經纖維細胞所形成的「離子學說」。

孫作東研究員介紹,在「新冠」疫情期間,他共撰寫了三篇論文,除了在UCMS同期發表的二篇論文外,還有Conservation Law of Cell Bioelectricity Membrane Area and Ion Inequality Equation Based on Potassium Channel「Origami Windmill」 Model(基於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的細胞生物電膜面積守恆定律及離子不等量方程),也將擇期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此三篇論文與2015年發表的The Theory of Brain Cell Activation(腦細胞激活論)、2019年發表的The Theory of Dove-like Particles(鳩子論)、Potassium Channel Origami Windmill Model(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Interpret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Generation Mechanism in Cells by Potassium Channel 「Origami Windmill」 Model(用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闡釋細胞動作電位發生機制)等論文一脈相承,均涉及到了生命科學的基本問題。

這些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與實踐成果相輔相成,縱向得到了國家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支持,特別是國家科技部;橫向得到了企業的支持,尤其是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相關論文中英文版分別在zenodo.org、vixra.org、osf.io以及中國科技論文在線、NSTL國家科技文獻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腦科學網上公開發布。(愛麗/文)

相關焦點

  • 學者孫作東推翻生命科學基礎經典理論霍奇金的「離子學說」
    其中,《啟發性觀點》一文用了23個版面對1902年以後有關細胞生物電產生機制的基礎理論研究與經典基礎實驗結果進行了梳理與批註,從根本上推翻了Hodgkin學派創立的「經典」理論——離子學說,徹底否定了依據離子學說建立的數學模型——Goldman-Hodgkin-Katz(GHK)方程與Hodgkin-Huxley(H-H)方程。細胞的生物電現象,是細胞的基本特徵。
  • 學者孫作東建議國家教育部 緊急叫停細胞生物電教與學
    摘要:近日,美國醫學科學期刊UCMS刊發了我國學者孫作東撰寫的論文——細胞生物電膜面積守恆定律及離子不等量方程,論文對細胞生物電現象產生機制進行了科學合理地闡釋,從根   近日,美國醫學科學期刊UCMS刊發了我國學者孫作東撰寫的論文——細胞生物電膜面積守恆定律及離子不等量方程,論文對細胞生物電現象產生機制進行了科學合理地闡釋,從根本上顛覆了霍奇金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以及依據離子學說建立的
  • 破解生物學領域百年未解之難題 學者孫作東闡明細胞生物電現象
    近日,美國醫學科學期刊UCMS刊發了我國學者孫作東撰寫的論文——細胞生物電膜面積守恆定律及離子不等量方程,論文對細胞生物電現象產生機制進行了科學合理地闡釋,從根本上顛覆了霍奇金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以及依據離子學說建立的GHK方程和H-H方程,開闢了一種科學量化描述細胞動作電位新的方法和途徑。
  • 我國在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研究領域又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美國醫學科學期刊UCMS刊發了我國學者孫作東撰寫的論文——細胞生物電膜面積守恆定律及離子不等量方程,論文對細胞生物電現象產生機制進行了科學合理地闡釋,從根本上顛覆了霍奇金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以及依據離子學說建立的GHK方程和H-H方程,開闢了一種科學量化描述細胞動作電位新的方法和途徑。
  • 面對被推翻的生物電理論:高中老師怎麼教 高考學生怎麼答
    其中,《啟發性觀點》一文用了23個版面對1902年以後有關細胞生物電產生機制的基礎理論研究與經典基礎實驗結果進行了梳理與批註,從根本上推翻了Hodgkin學派創立的「經典」理論——離子學說,徹底否定了依據離子學說建立的數學模型——Goldman-Hodgkin-Katz(GHK)方程與Hodgkin-Huxley(H-H)方程。細胞的生物電現象,是細胞的基本特徵。
  • 我國學者創建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 合理闡釋細胞動作電位...
    這種解釋,與膜學說、離子學說的核心觀點,以及國際學者對動作電位、靜息電位發生機制的理解「背道而馳」,否定了選擇性過濾器原子模型和船槳模型,關係到是否有助於從源頭上回答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基本生物學問題,涉及到了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病乃至癌症等世界性醫學難題的科研方向和治療方法
  • 黑龍江學者合理闡釋動作電位發生全過程
    近日,黑龍江省亞歐腦科學研究院孫作東研究員在美國醫學科學期刊Journal of US-China Medical Science(UCMS)同期刊發3篇論文——《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用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闡釋細胞動作電位發生機制》《鳩子論的修訂與補充》,首次對細胞動作電位與靜息電位產生機制和鈉-鉀泵作用的基本理論提出質疑
  • 經典物理學才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
    經典物理學才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蘇鍾麟摘要:1推翻相對論就是要恢復經典物理;2 科學不是爭名奪利的工具;3自然科學必須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原理,相對論(狹義)完全背離客觀實際,廣義相對論不是研究方向,量子力學尚有問題;4經典物理被萬千實驗實踐證明為符合客觀實踐,符合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科學理論
  • 為什麼有人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
    「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我不清楚為什麼會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這個想法並不準確。量子力學確實有它的獨特性,但是它並沒有推翻任何理論;並且,並不是只有量子力學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實際上,整個20世紀的科學都圍繞著「不確定性」展開討論的。
  • 地心說被取代,證明科學可以被推翻?你的理解錯了
    地心說被取代,證明科學可以被推翻?你的理解錯了。為地心說正名:雖然落敗,但它依然是科學理論。經常看見某些不懂科學概念的朋友在說,「科學可以被推翻」,既然科學可以被推翻,則科學也不一定靠譜:「今天的科學推翻昨天的科學,明天的科學推翻今天的科學,所以科學也是不能被信任的」。
  • 那些被推翻的物理學說,你學過幾個呢?
    這種質疑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產生,而絕不僅僅是從現代開始,在很早之前,人們首先對腳下的大陸產生懷疑時,義大利一位地質學家提出地球膨脹說,這種觀點認為正是由於膨脹,地表崩潰分離才會出現不同大陸,但是不久後就被推翻了,目前最受歡迎的是大陸漂移說。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呈直角凹進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
  • 探索生命界的原子——細胞學說
    一般來說,人們不難區分什麼東西是有生命的,什麼東西是沒有生命的。但給生命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卻又是千百年來的一個困難問題,至今也沒有完全解決。在科學史上,首先把生命界統一起來,並提出了科學的生命定義的是19世紀的施萊登和施旺。他們創立了細胞學說,從而揭開了生命科學的新紀元。
  • 為「地心說」正名:雖然落敗,但它依然是科學理論
    地心說被取代,證明科學可以被推翻?你的理解錯了。為地心說正名:雖然落敗,但它依然是科學理論。經常看見某些不懂科學概念的朋友在亂說,「科學可以被推翻」,既然科學可以被推翻,則科學也不一定靠譜:「今天的科學推翻昨天的科學,明天的科學推翻今天的科學,所以科學也是不能被信任的」。
  • 聞名的四大反證物理實驗,推翻了主流學說,第一篇:泊松亮斑
    在物理史上,通過實驗來驗證一個物理理論的預言現象,實驗得到否定的結果,再推翻了這一理論,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這四大物理實驗卻不同尋常,非常聞名,都是推翻了當時主流和權威性的物理理論,顛覆了人們的固有觀念,把物理學帶入了一個新篇章。限於篇幅,今天講第一個,下篇待續第二個。
  • 為什麼科學理論需要證偽?
    為什麼科學理論需要證偽?可是到現在為止,對於「科學」概念還是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學者,對「科學」有著各不相同的理解和解釋。在大多數人認為,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知識體系,是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 被大眾廣泛認可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即將被推翻
    最近聽說宇宙大爆炸作為宇宙起源最靠譜的理論要被推翻了,甚至有激進的天文學家稱宇宙大爆炸理論其實是一個混淆民眾視聽的「陰謀」。宇宙大爆炸理論的首次提出是在1927年,由比利時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提出此假說,如今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力的一種學說。
  • 「史前文明」被證實,「進化論」或將被推翻?看看考古界的新發現
    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人類的起源也早就被進化論學說所研究出結果。宇宙洪荒,開天闢地,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有人質疑過進化論學說,而這一切都成為了經典的謎團。達爾文作為進化論的奠基人,對人類的起源做過深入的探究。在初中課本裡就會為學生普及進化論,進化論是生物科學統一認可的學說,其中人類的起源也是人們所公認的猿猴。
  • 50個孩子一定要知道的世界科學奇蹟-46.細胞學說
    細胞學說揭示了生命結構的共性,表明細胞生物有著共同起源,生物彼此之間有著親緣關係。這一學說的建立有力地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並為辯證唯物論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學依據。恩格斯曾把細胞學說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另外兩大發現為達爾文的進化論和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  ⊙奇蹟探秘:  1.細胞學說的創立人是誰?是在什麼時候創立的?
  • 生命起源學說——奧巴林
    然而,由於生源論無法真正說明生命的起源問題,到了20世紀初,科學界渴望建立一種科學的生命起源學說。這樣,蘇聯科學家奧巴林綜合當時許多相關學科成果的生命起源學說就誕生了。1924年,他出版著作性生命的起源》。在該書中,奧巴林對生命演進過程的化學問題進行了基本闡述其實,在奧巴林之前,恩格斯就曾敏銳地指出:關於生命的起源,自然科學到目前為止所能肯定它的只能是: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過化學的途徑實現的。
  • 進化論是否被推翻?院長告訴你答案(這篇文章有點料)
    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包括四個子學說。一是一般進化論,即物種是可變的,現有的物種是從別的物種變來的,一個物種可以變成新的物種。二是共同祖先學說,即所有的生物都來自共同的祖先。三是自然選擇學說,即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主要機制。四是漸變論,即生物進化的步調是漸變式的,是一個在自然選擇作用下累積微小的優勢變異的逐漸改進的過程,而不是躍變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