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莫餒
學術上的動態平衡可以分許多,如物理動態平衡、經濟動態平衡等等,我們這裡提到的「人生的動態平衡」,具體是指:生活上的動態平衡,感情上的動態平衡,事業上的動態平衡,內心的動態平衡、行為的動態平衡等。
由上可見,動態平衡是由多方面的平衡組成的,想要保持人生的動態平衡著實不易,但保持人生的動態平衡應該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目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追求人生的動態平衡:
保持初心,勿迷失自我
首先,初心是什麼?初心指的是最初的願望,最初的希望,同時筆者認為初心也可以代表最初的那份心境。
丟失初心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達不到初心的要求,草草放棄,然後再盲目地去追求其他東西卻又無果,以此往復;第二種是達到了初心的要求,沒有本著將初心做大做強的理念,而是越發貪婪,想要得到多方面的成功,於是去涉及各個領域,卻再也無法突破。
人人網的失敗與第一種情況十分類似,它最初目標用戶是校內的學生,以大學生為主體,然而當「它」發現自身跟不上時代節奏時,其不顧最初目標尚未達到:壯大和發現社交功能,而是去盲目跟風,轉型做起了直播、轉型做起了金融、又轉型做起了全球無人駕駛...
最終導致人人網社交功能沒有發展起來,其想要涉及的各個領域也沒有做成功。這警示我們,不要一而再地改變初心,我們要做的是保持初心,找到屬於自己領域的自我。
追求卓越而不鑽牛角尖
我認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美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得優秀,變得卓越,於是我們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往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舉個例子,追求卓越是你不滿意考試後某一科的成績,拼命刷題、埋頭苦幹,只為了提高這一門成績;而鑽牛角尖是你不會做一道題,冥思苦想了一整天,還是想不出來,然後一直苦苦糾結於某一道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卻也沒得出個究竟。
又如,追求卓越是你接到上司下達的工作任務,完成過程中或完成後仍然覺得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為了將任務完成得更好;而鑽牛角尖是你接到上司下達的任務,在任務進行過程中遇到了不那麼盡善盡美的地方,苦苦糾結,到了任務完成的最後期限了,任務卻始終沒有完成。
追求卓越固然是沒有錯的,只是需要注意不要將這一優點「逼」成了阻礙你前進的缺點,秉承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才是最好的走向卓越的助推器。
接受不完美並盡力改善
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比皆是,正所謂「人無完人」,人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我們沒必要因此而自卑、苛責甚至討厭自己。怎樣做到接受不完美呢?我認為答案是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可以試著去描述你身邊的人。
例如,媽媽非常聰明,有自己的見解,但是她身材微胖,脾氣有一點暴躁,同樣的你試著去形容自己你會發現自己既有缺點,也有優點。
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他們最大的不完美是身體上的殘疾,但是他們有的在舞臺上盡情歌唱,唱出自我;有的在遊泳場揮灑汗水,演繹不一樣的人生;有的在用雙腳彈琴,奏響一曲優美的樂章...
如果你的不完美只是「有點胖」、「容易怯場」等等的小問題,那麼要為你的不完美感到慶幸,慶幸它們給你帶來的困擾小得多。面對身上的不完美之處,我們要做的就是淡然接受,盡力改善。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這句話出自莊子的《逍遙遊》,意思是即使天下人都稱讚他,他也不為之而更加得意;縱使天下人都責備他,他也不為之而更加沮喪。
身處社會中,對所遇的大事小事,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能人云亦云。
大家都認同的不一定是對的,早在馬雲創業初期,沒有一個人認同馬雲的創業理念,人人都覺得這個年輕人簡直異想天開,居然想在中國搞網上購物。馬雲得到的只有輕蔑的態度和不屑的眼神,但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一步一步走來,他最終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想要保持人生的動態平衡,很重要的一點是「不為所動」,即擁有自己的判斷,不因為他人的取笑而鬱鬱寡歡,也不因為他人的稱讚而飄飄然、驕傲不已。
人生就像是一段長途旅行,有時候是擁有著明確目的的,正如你下定決心做某事;
有時候前方是有著模糊的道路,正如你不知道你的決策是對是錯;
有時候是漫無目的的,正如你在艱難階段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
要保持人生的動態平衡確實不易,會嘗盡酸甜苦辣,又要欣然接受。
難過了沒關係,可以調整心情;
失敗了沒關係,可以繼續追求成功;
成功了不要緊,需要冷靜思考。
人生就是這樣,走走停停,抑揚頓挫,盡我們所能,保持人生的動態平衡吧。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 轉載請聯繫「正心正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