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了短暫的繁榮。
舉個例子,以小見大吧。柳五兒的舅舅,得到了「粵東的官兒」送的「兩小簍子茯苓霜」的附帶贈品、一小包茯苓霜,這個不經意的小細節,就可以反映一些問題。
賈府之中,現任官員不少。賈赦是世襲的「將軍」,賈璉是「捐了個同知」,只有賈政,先是主事,後來做到員外郎。是哪個部門的主事和員外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顯然不是那種大權在握、權傾一時的那種。
既然不是大權在握,為什麼「粵東的官兒」要上門來拜訪呢?有求於人嗎?顯然不是。如果有求於人,不會只送「兩小簍子茯苓霜」這種稀罕少見、卻絕不是價值連城的禮物。是親朋故舊嗎?顯然也不是,甄家來請安時送了各種紗、綢、緞、綾七十二匹,那才是親友送禮的套路。
再者,如果是從前有來往的故舊,連下人也會知道「江南甄府時家眷」或是「舅太太」之類的身份,不會用「粵東的官兒」來稱呼來人。
這「粵東的官兒」,顯然是與賈府沒有什麼交往,至少是沒有密切交往的,類似於「路人甲與路人乙」的關係。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來拜會賈府,並且送上稀罕的、卻未必十分昂貴的「土特產」?
只能是聽說過賈府的「大名」,公事之餘,順便送點禮物,所費不多,卻能聯絡感情,以求將來萬一有用。
但是前面分析了,賈府的官位並不高,權力並不大。最拿得出手的,就是「貴妃母家」這個名頭了——外路的官員,誰知道元春在宮裡如何,是否得寵?只知道幾年前,有過一次曠世盛典的「貴妃省親」罷了。
如果經營得好,賈府可以與各路人等結交關係,對以後的仕途發展肯定是有好處的。就好像為奧運而修建的「鳥巢」與「水立方」,在2008年絕對沒有收回成本。但是長遠來看,兩個宏偉建築成為固定資產,以後還會發揮作用,向世界展示大國氣象,提升我國「軟實力」。
可惜的是,賈府「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上至賈母,下至寶玉,都只盡情享受元春封妃省親帶來的巨大繁榮,卻不肯利用這契機,為以後創造一點布置和考慮。這才導致了賈府日後的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