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倫琴醫生集團洽談合作的機會來了!2020上海醫交會

2021-01-21 網易

  作為國內領先的影像醫生集團和醫療影像賦能者,倫琴醫療擁有一支以原復旦大學副校長、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名譽主委、華山醫院終身教授馮曉源掛帥的數百位核心專家團隊,領銜各三甲醫院放射科、超聲科、核醫學科、放療科。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國內領先的影像醫生集團和醫療影像賦能者

  作為國內領先的影像醫生集團和醫療影像賦能者,倫琴醫療擁有一支以原復旦大學副校長、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名譽主委、華山醫院終身教授馮曉源掛帥的數百位核心專家團隊,領銜各三甲醫院放射科、超聲科、核醫學科、放療科。公司還是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生集團分會的會長單位,並牽頭承擔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新型服務模式解決方案」。

  

  倫琴醫療創始人、原復旦大學副校長、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名譽主委、華山醫院終身教授馮曉源

  倫琴醫療的願景是賦能醫療影像生態圈、打造「產學研用」融合平臺。目前倫琴醫療已經擁有了一批最具水平和數量的醫學專家團隊;線上、線下並重的醫療服務平臺;高質量醫學影像大數據科研平臺;智慧醫療的全鏈閉環式應用場景的核心優勢。

  線上線下相結合,促進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

  倫琴醫療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業務模式,在上海、福建等地自建或託管影像中心,打造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創新科技的影像平臺,與醫療機構對接,提供全天候、跨地域的精準診斷服務,並將延伸到影像引導下的治療服務。

  倫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以頂尖影像學專家、高端的設備、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優質的服務和優美的環境為受檢人群提供人性化、高質量的醫學影像診斷服務,包括醫學影像檢查(包括超聲、數字X線、DR、CT、MRI等),心電檢查和診斷,影像遠程診斷和遠程會診,醫學影像相關諮詢等。

  影像中心彌補了區域內高端影像診斷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促進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與區域級醫學影像分級診療網絡全面對接,實現醫療數據互通、診斷結果互認;學術科研攻關和人才教學培訓合作。此外,影像中心還能通過網際網路為全國更廣泛區域提供遠程診斷、遠程會診等服務。綜上,倫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在助力分級診療的同時也大大減輕了各級財政的相關投入,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的社會效益。

  倫琴醫療的8大競爭優勢!

  1、擁有最大規模的影像醫生專家團隊

  倫琴醫療擁有國內最大規模的影像醫生專家團隊,數量最多、層級最細、分布最廣、學科最全、地位最高。

  

  2、獲取稀缺性大、價值高的醫療機構牌照

  倫琴醫療已經獲得了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等醫療機構的牌照。

  3、首創性地在全國鋪設「以點帶面」的倫琴影像專家工作室

  倫琴醫療已在湖北省醫院收入第三位的十堰市太和醫院內建立了首家工作室,並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川、重慶、河南、福建、江西等地陸續建立幾十家。

  4、與醫學影像生態夥伴達成深度合作,形成線上與線下、多元化的營收來源

  倫琴醫療的客戶和合作夥伴包括:公立醫院、非公立醫療機構、海外醫療管理集團、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人工智慧公司、新藥試驗信息化公司、影像設備廠商等。

  5、以醫學影像為入口,打造影像引導下的治療諮詢服務

  倫琴醫療開展影像引導下的放療、介入等治療諮詢服務,形成閉環服務鏈。

  6、建立科研發展和智慧財產權成果轉化平臺和產學研究院

  倫琴醫療通過與生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醫學影像軟硬體產品,實現智慧財產權收益。

  7、整合專科領域的權威醫生專家和醫療資源形成「影像+專科」的業務協同

  

  作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醫生集團分會會長單位,倫琴醫療已與20多個專科領域的業內領先的醫生集團形成業務協同合作關係。

  8、搭建覆蓋面最廣的醫學影像遠程教育和學術交流平臺

  倫琴醫療製作最貼近臨床實踐、學術性高、覆蓋面最廣的醫學影像教育培訓課程。

  2020年新增兩家醫學影像診斷中心

  倫琴上海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位於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楊浦區長陽創谷的園區內,交通和地理位置較好,周邊人口稠密、高校林立與商業繁華,整體面積1,500平方米,內設「海信智慧閱片室」。

  

  上海醫學影像診斷中心

  倫琴福建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位於福建莆田媽祖健康城示範中心內,毗鄰市中心,整體面積約2,000平方米。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加入醫聯體,實現報告互通互認,為當地醫療機構賦能;周邊新建醫療機構不設影像科,委託倫琴提供影像檢查;託管莆田遠程影像平臺,包括報告審核、遠程會診等。

  

  福建醫學影像診斷中心

  2020年10月24-25日,倫琴醫生集團將參與2020上海醫交會,在品牌醫生集團展區設置展位,同參會嘉賓交流,洽談合作,歡迎參會、參展交流!

  END

  與倫琴醫生集團洽談合作的機會來了!2020上海醫交會

  超千人規模的全國醫界年度合作交流盛會:「2020上海醫交會(第三屆全國醫交會)暨第三屆中國共享醫療大會、2020中國醫生集團技術合作大會 、2020中國醫院診所賦能大會」將於10月24-25日在上海舉行,大會展區將開設品牌醫生集團、醫療機構、共享醫療、智慧醫療|藥械設備等展區,為您對接優質合作資源,歡迎報名參會、設展。(長按下方圖片二維碼諮詢登記)

  

  報名方式:點擊文末下角「閱讀原文」連結了解詳情及提交報名信息,會務組將及時與您取得聯繫!您也可以直接點擊上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疫必有大醫 倫琴醫影在行動
    作為國內頂級的影像醫生集團,春節期間倫琴醫療在為眾多醫療機構提供遠程閱片服務的同時,也迅速組建了一支由董事長馮曉源教授掛帥,呼吸影像學專家、醫學部主任葉劍定教授以及感染影像學專家、高級顧問施裕新教授擔綱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工作小組
  • 銳珂醫療與倫琴醫療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2020年8月15日,銳珂醫療與倫琴(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倫琴醫療)在上海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開啟全面、深入合作的新篇章。銳珂醫療與倫琴(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整合各自專業技術與人才、營銷網絡等優勢資源,共同為廣大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學科建設、人才培訓、遠程醫療等醫學影像綜合解決方案,並基於影像醫學的精準診斷服務推廣和醫療科技的創新產品研發
  • 海信醫療、倫琴醫療聯手組建「海信倫琴(青島)智慧醫療研究院」
    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在海信總部青島,海信醫療與倫琴醫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聯合組建「海信倫琴(青島)智慧醫療研究院」,圍繞著「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方向合力拓展智慧醫院、醫學影像等領域的「產學研銷」生態鏈合作
  • 倫琴醫療:肺結節鈣化灶都是良性的?
    2020-12-10 11:59:11 來源: 醫小號 舉報
  • 栽好梧桐引鳳來——我市抓好招商引資推動倫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落戶
    搭載人工智慧等尖端功能模塊的3.0T MRI,128排CT……1月2日,記者在倫琴莆田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看到,這裡配備了許多國際國內一流品牌的尖端醫療設備。目前,該項目一期的影像中心已進入試運行前的最後準備階段;後期的體檢中心和商業醫療綜合體正在積極對接高端醫療服務機構、名醫團隊等入駐。
  • 萬通集團來洛洽談北玻矽巢項目合作
    原標題:萬通集團來洛洽談北玻矽巢項目合作   11月25日,北京萬通地產
  • 香港銅鑼灣集團來我市洽談合作 發揮各自優勢 共謀雙贏發展
    本報訊(記者周萬榜)11月30日,香港銅鑼灣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智一行來我市洽談項目合作。市委書記王剛與陳智一行座談,雙方就有關項目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共謀雙贏發展。  座談會上,香港銅鑼灣集團介紹了公司情況和投資意向;我市相關部門單位就項目合作事宜作了發言。  王剛對陳智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福建萬恆潤投資集團來我縣洽談項目
    田文靜講話萬恆潤投資集團董事長陳建安講話紅網嶽陽縣分站6月27訊(記者 李雨桑)6月27日,福建萬恆潤投資集團董事長陳建安一行來我縣,就世界風情文旅產業園項目進行洽談對接,縣委書記田文靜,縣領導王保林、湯小娥、袁陸保、吳光文、蘇紅琳、胡秉陽參加洽談。
  • 新華聯集團與中國世紀文旅集團展開戰略合作洽談
    8月17日,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在北京新華聯大廈會見了來訪的中國世紀文旅集團董事長王茂亮一行,雙方就開展文旅項目的戰略合作進行了深度洽談。新華聯文旅發展公司獨立董事丁明山,總裁苟永平,常務副總裁楊雲峰,副總裁杭冠宇、劉華明,助理總裁楊朝偉、朱君良以及中國世紀文旅集團副董事長許明,常務副總裁丁銳,副總裁左陽、左濤等一同參加會談。中國世紀文旅集團成立於2003年10月,是一家綜合型投資控股公司,在全國布局文化、旅遊、康養、體育、商業和城市開發等產業。
  • 校領導赴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洽談全面戰略合作
    2020年11月09日 責任編輯:張江校區建設指揮部
  • 義大利RDM集團佛羅倫斯奧萊小鎮董事長蒞臨華南城考察洽談
    2020年1月14日中午,義大利RDM集團佛羅倫斯小鎮董事長Jacopo Mazzei、總經理Maurizio Lupi一行再次蒞臨華南城集團考察並洽談合作事宜。Jacopo Mazzei一行首先參觀考察了深圳華南城一號交易廣場,隨後在華南城集團總部大廈10樓辦公室與華南城控股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趙立東、商管集團常務副總裁陳衛國、商管集團招商運營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展建國、深圳投開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錢文貴會面洽談。
  • 新華集團一行與國星宇航進行深入合作洽談
    10月19日,新華集團川渝區董事兼總裁吳發強、新華大灣區產業投資總裁廖戈、新華集團川渝區副總裁官琳、周濤等一行來到國星宇航進行投資合作洽談。國星宇航董事長陸川、國星宇航高級副總裁熊文軒、國星宇航副總裁郭勇等公司領導參與接待交流。
  • 上海遠程醫療醫教研「援建」升級 吳孟超獎學金在同濟醫院啟動
    醫教研「一個都不能少」  「1900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來到上海,創立了當時的同濟醫院,1907年創立德文醫學堂,是為同濟大學前身。作為同濟大學的附屬醫院,我們始終不忘『同舟共濟,博醫精誠』的理念,一方面作為普陀東部醫聯體牽頭單位發揮區域引領作用,帶動醫療實力整體提升,服務上海百姓;同時,去年成立的上海同濟醫療集團建設,同樣也是秉承這一初心和理念,既解決外地患者遠程異地問診上海專家的需求,同時更加注重幫助外地醫療機構尤其是醫療能力相對薄弱的醫療機構全面提升其醫教研的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程黎明教授說。
  • (多圖+視頻)冬交會來了!帶你「雲打卡」海南這場年度盛會→
    12月18日上午,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展。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12月18日,冬交會現場,阿里巴巴集團工作人員給農戶講解大數據應用。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值得注意的是,12月18日,僅開放專業客商入館。12月19日至22日,普通觀眾、市民可攜身份證現場掃碼入館,確保入場人員衛生防疫安全。
  • 醫美界「諾貝爾獎」終於揭曉 讓好醫生展翅「飛翔」
    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
  • 楊維俊考察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對接項目合作事宜
    (集團)有限公司,就風力發電等方面開展項目合作進行深入對接洽談。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殿俊,副市長於永梅,市委秘書長楊喜軍,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傳勝、副總裁許士麗及相關縣區、部門、企業負責人參加考察活動。
  • 楊維俊考察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對接項目合作事宜
    楊維俊考察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對接項目合作事宜11月4日,市委書記楊維俊走訪考察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就風力發電等方面開展項目合作進行深入對接洽談。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殿俊,副市長於永梅,市委秘書長楊喜軍,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傳勝、副總裁許士麗及相關縣區、部門、企業負責人參加考察活動。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民營企業,長期致力於陸地和海上MW級風力發電機葉片的生產、銷售和服務,已在西北酒泉、東北(蒙東)、華北張北建立了區域性倉貯式服務中心。
  • 開啟了現代物理學的大門—倫琴發現X射線
    剛才螢光屏並未啟用,放電管又是用黑紙包裹著的,哪來的螢光呢?他尋思會不會是自己眼睛的錯覺,於是再定神試驗觀察。神秘的螢光又出現了,隨著感應圈的起伏工作,放電管前方忽如夜空深處飄來一小團淡綠的雲朵,在躲躲閃閃地飄動,忽隱忽現,神秘莫測。倫琴大為震驚,隨手撤下檯燈開關,電燈光下看到,原來在離實驗臺1米遠的地方立著一個鉑氰化鋇小屏,螢光是從這裡發出的。
  • 麗水市人民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籤署醫企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7月3日下午,麗水市人民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在醫院會議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籤署醫企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她說,本次兩家合作是雙方共贏、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對我市醫療衛生領域推動新型個體化生物治療產品標準化、規範化應用,打造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產業集群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她希望雙方要積極探索和溝通,建立高效合作協調體系和共贏機制。同時,切實履行合作協議,認真實施「原能方舟計劃」的推廣項目,共同促進幹細胞技術和產品的臨床轉化應用,充分發揮「高尖精」技術優勢,為麗水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 醫生評職稱要改了
    2017年甚至發生過107篇中國醫學論文被國際期刊《腫瘤生物學》一次性撤回的事件,涉及504名全國名校名院醫生。科技部表示,該事件嚴重損害了我國科技界的國際聲譽和廣大科技人員的尊嚴。對於愈演愈烈的論文造假風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與唯論文論的評審體系分不開,醫生對此也苦不堪言——既要忙臨床,又要寫論文,身心俱疲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