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第一風尚自媒體 |
範主說:你可以更懂自己
(文 |清醒貪心記,授權商務範發布)
對星座與血型類的測試,我抱著一種遊戲的心情,但是對MBTI性格測試,我深以為然,職場十餘載,也覺得確實非常有用。兩周前,我自費請了一位專業老師來給團隊做MBTI培訓;為了尊重老師,儘量克制不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實在覺得老師講得不太過癮,遂有此篇。
在麥肯錫,MBTI是一門必修課。從入職培訓到升級培訓,我在麥府大約被培訓了四五次。麥府每一個諮詢項目伊始,攢成一個新團隊,先互相交代一遍自己的MBTI類型,以便在後面幾個月非常燒腦的工作中能更好地相互合作。
❶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指標),是由美國一對母女心理學者制定的性格測試指標,分為4個維度,每個維度2個類型傾向,每個類型傾向用一個字母表示。在每個維度上,人的傾向未必非黑即白,只是離哪個傾向更靠近一些。
我是,ISFJ。
❷
第一個維度:EXTROVERT vs. INTROVERT(外傾 vs 內傾)
它指我們與外部世界或內心世界相處時,獲取能量的方式。
外傾的小夥伴下班後累得要死要活,也需要在熱鬧的酒吧喝一杯,周末從來不在家呆著(比方滷道夫同學)。在外部繽紛的世界裡、在與人的互動中,ta們的電池在咔咔咔充電。
內傾的人也可以熱愛旅行、派對、交流,ta們也可以是活躍氣氛的段子手、侃侃而談的話題主導者,然而這是ta消耗能量的過程。在靜靜地呆著、閱讀、與少數密友喝杯咖啡的過程中,ta們獲得寧靜與能量。
我和先生都是強內傾,要打起精神、鼓起勇氣才可以出門去見朋友。我們倆吃飯的時候,永遠各自低頭看書,因為那是我們一天中神聖不可侵犯的「自己的時刻」。我常開玩笑,別人看這對夫妻感情破裂了。但是我們都無比感激對方和自己一樣。而對我媽媽來說,吃飯時不跟她說話,是一種精神虐待。
在職場上,E的人常常需要在討論中碰出火花。而I的我,必須強迫自己在會議上集中精神才能給出現場反饋,因為我需要靜靜地呆著思考。
第二個維度:SENSING vs. INTUITION(感覺 vs 直覺)
它指接受信息與認知世界的方式。感覺傾向者,通過具象的事實與細節;直覺傾向者,通過抽象的概括與意義。
在麥府的培訓中有個經典的環節,一張圖片,畫著一片楓葉。S組描述的方式是——手掌性、枯黃色、葉脈紋路清晰、有斑點;N組寫下的詞語是——加拿大、秋天、衰落。
我是強S,關注細節,也通過具體的事物進行認知。用我自己的話來說,「你不舉個例子我聽不懂,我不舉個例子我講不明白。」我很好奇N的人怎麼思考,曾經問我閨蜜,身為N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她告訴我,「你說了一堆,我抽象出一個結論,這個事情是這樣的。至於我是怎樣抽象出這個結論的,我並不知道。要我復盤你說了什麼,我也做不到。」
在職場上,身為S印象最深的就是曾經被我老闆打斷,「說重點!」嗚嗚嗚。而我N的團隊成員,最大的痛苦恐怕是被我問,「然後哪?」「醬紫不夠solid啊。」
第三個維度:FEELING vs. THINKING(情感 vs 思維)
這是我們做決策的方式,用感性還是理性。
在麥府有一次培訓時,老師叫上來三個同學(老師事先知道他們傾向,強F和強T)。提出的問題是,「一輛疾行的列車載著數十個死囚,這時鐵軌上出現了一個孕婦,列車員是否要選擇避讓孕婦,後果可能是火車出軌的慘劇。」
兩個T的同學開始分析生命價值的判定標準。一個 vs 一車,孕婦 vs 死囚……這是複雜的倫理問題。輪到那個F的同學,他面部表情痛苦地糾結幾秒,然而雙手遮臉吶喊出來,「為什麼要讓我做這種決定!」
在職場上合作,F更傾向關注對方的感受,也更容易被對方的情緒影響。一點溫暖和鼓勵,可以點燃;一點嚴肅和直接,可以低落很久。
身為強F的我,被回復「嗯」和「嗯嗯」的時候,心情不一樣。T們一定覺得我們很難搞、太敏感,明明在就事論事還要關注你情緒好累啊。但是團隊裡有F,是一件很暖、利於溝通的事。
第四個維度:JUDGEMENT vs. PERCEPTION(判斷 vs 知覺)
這個維度的名詞非常不直觀,因為它通常被闡釋為,「生活方式的偏好」或者「你希望你的外部世界如何組織」。J是有序、有計劃、有條理。P是自在、隨機、創新的。
前者出去旅行時做好安排,後者興之所至,隨意改變行程。在職場上,前者沒有方案規劃會渾身不安,後者面對不確定性更容易調整適應。
我其實不知道自己是J還是P了。我在工作中是一個異常喜歡周密計劃的人,列to-do list,有未完成事項就不安心,對不確定性惴惴不安。而我在生活與旅行中,是個亂七八糟、last minute的人。我不知道,是長期的職業訓練讓我表現得像J,還是實在忙碌的生活逼迫著我放棄了秩序?
❸
我感念麥府的MBTI培訓,不僅僅是因為它工具性的一面——幫助我了解自己與異己,從而更好的合作。我感激麥府在這些培訓中,幫助我確立的價值觀。
第一,這些傾向沒有好與壞的價值判斷。並不是像人們以為的,外向、直覺、理性、有計劃的人更容易成功。
例如,我們通常有社交壓力。去念商學院的時候,似乎不捏著杯雞尾酒穿梭於party上認識一堆人,學費就白交了似的。(對我是巨大的折磨)其實在E與I之間,記得麥府是I多。
所以,我們可以更加隨性一點,接受自己,發揮所長。我永遠不能歡快地去維護那些人脈,我不逼著自己去見人了。
第二,它教會我了解與尊重別人的方式,don’t judge。
沉默寡言的I,並非沒有想法。
直言不諱的T,並非冷酷無情。
熱淚盈眶的F,並非是想「作」。
重度拖延的P,並非習性懶散。
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給予個性的空間。我未必總能做到,但是如果試試去了解、去諒解,會發現接受ta,會讓對方舒服很多。讓I不必去飯局,對F微信時加個表情包,耐心聽S囉嗦完,這就是愛。
這麼多年了,這依然是我的修行。
第三,它確實是一個工具,幫助我們管理上下左右的人。
雖然可以隨性一點,我們還是可以嘗試讓自己「拗個造型」的。面對N(直覺)的同事,我會更刻意提煉一些關鍵信息,克制展開細節的衝動,儘管我老覺得自己沒有講清楚。面對T(理性)的同事,我也常常要跟自己說,他(是的,大部分是男生),是T,是T,是T,不要往心裡去。
老實說,我努力了這麼些年,每次拗造型還是蠻痛苦的。能夠肆無忌憚地表現自己的自然傾向,並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是多麼幸福的事。
所以對於受不了我這樣F與S型的號主碎碎念的親,請盡情取關好啦。讓我們快快樂樂地做自己吧。
ps:在諮詢行業工作,穿衣很重要,範主寫過一篇《員工不穿高跟鞋被開除?四大女怎麼才能穿成職場女神》,分享了在四大工作的穿衣時尚經。關注商務範,在對話框回復「四大女」就可以查看啦。
(本文經授權商務範發布|來源:微信公眾號「清醒貪心記」;公眾號ID:qtnotes)
『 新浪微博@ 商務範範主』
每日逼格養成計劃請長按此QR碼:
投稿、商務合作,聯繫郵箱 bfane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