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逐漸臨近12月,美國總統大選這每四年一次的國家級真人秀也要走向劇終。已經明確輸了選民票的川普,直到現在還沒有承認自己的敗選,這給接下來的總統權力和平交接增添了變數。
不過好在事情終於還是出現了轉機,有著"聯邦房東"之稱的美國總務管理局已經正式通知拜登團隊,他們已經做好啟動權力正式過渡進程的所有準備,總務管理局局長墨菲對此已經予以確認。雖然川普在這個時候依舊嘴硬,不過輿論已經看穿,這將是川普承認自己敗選的"第一步"。
而就在此時,拜登團隊宣布了自己的內閣名單。據美國媒體公開的資料來看,國務卿一職將由前副國務卿布林肯擔任,而前國務卿克裡將以總統氣候特使的身份,進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此外,拜登將任命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家情報總監艾薇兒·海恩斯,以及歷史上第一位拉丁裔國土安全部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
另外常駐聯合國代表將由非裔女性琳達·託馬斯-格林菲爾德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將由傑克·沙利文擔任。值的關注的是,美媒還特意點出,華裔人士楊安澤將出任商務部長。而此人曾大放厥詞表示對自己的亞裔身份感到羞恥,因為其曾在疫情期間被美國人以異樣的眼神看待。
不過在目前這份名單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國務卿布林肯。他曾經擔任過兩屆白宮高級外交顧問,在歐巴馬時期更是擔任副國務卿一職,因此和拜登之間的合作可以稱得上是駕輕就熟。因此也被外界普遍認為,拜登團隊更多像是歐巴馬時期的延續,尤其是在外交事務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而這其中就不可避免的觸碰到歐巴馬時期的"重返亞太"。表面上看是美國為了強化在亞太的存在感,但實質上是將更多的精力集中於對付我們,至於重啟自己當年的部分老班底,拜登的算計也就已經顯現出來。
雖然拜登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不斷提及自己上任之後的頭等大事為"整頓美國",這就意味著內務將是他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環保等需要多邊主義框架的重大議題上,中美之間的合作將成為必然,因此對華壓力勢必會有一定程度的減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華盛頓決策圈的對華態度就出現了放軟的轉變,甚至可以說,在經歷了川普四年的胡亂折騰之後,美國精英層的"對華焦慮症"要比四年前更甚。
"川普主義"已經非常明確的在華盛頓決策圈紮下了根,無論是兩黨哪個派系的候選人成為總統都必須面對這一現實。因此美國的對華策略今後只有明顯和隱晦之分,而高度對抗的強硬姿態將是唯一的主軸,"既競爭又合作"的中美關係已經宣告結束。任何幻想著美國會減輕對華壓力的主張都是愚不可及的,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只有變得更加強大才能讓美國徹底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