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能源》雜誌 武魏楠
隨著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總統的時間臨近,新一屆的內閣成員也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據報導,拜登已經準備提名前密西根州州長詹妮弗·格蘭霍姆擔任新內閣的能源部部長。
由於美國能源部的最主要職責是維護美國核武器庫及對核電站進行監管、處理核汙染事件,因此過往的能源部長中,大多具有核物理學及相關學科背景——例如歐巴馬政府時期的歐內斯特·莫尼茲和朱棣文。
同時具有政客和學術背景的詹妮弗·格蘭霍姆為何能進入拜登的視野?這個新任能源部長的過往政績,會預示著美國能源政策走向何方?
可再生能源信徒2003年至2011年期間,詹妮弗·格蘭霍姆連任了兩屆密西根州州長。密西根州是美國汽車產業最發達的地區,這裡的底特律更是三大汽車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的所在地。
2008年的經濟危機極大地打擊了美國汽車工業,密西根州自然未能倖免。詹妮弗·格蘭霍姆一方面積極推動普通工人接受再教育培訓,增加工人的就業能力;另一方面,對密西根州龐大的汽車工業,詹妮弗·格蘭霍姆積極推動傳統汽車製造商轉向電動汽車產業。
2009年,歐巴馬政府推出了《2009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其核心內容就是對企業減稅並以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據外媒報導,拜登政府過渡團隊內部透露,詹妮弗·格蘭霍姆在密西根州執行《2009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期間,對汽車工業復甦和就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因此獲得了進入新內閣的機會。
除此之外,詹妮弗·格蘭霍姆多年以來堅持不懈地推動及推廣可再生能源發展,也是其獲得能源部部長提名的重要原因。
在緩解2008年金融危機的過程中,詹妮弗·格蘭霍姆就引進了大量的風電和光伏製造業企業進入密西根州,並在2008年就提出密西根州到2015年實現10%的可再生能源佔比,到2025年實現25%的比例。
卸任州長之後,詹妮弗·格蘭霍姆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持公共政策教學,並主導了多項清潔能源計劃項目研究。2013年,詹妮弗·格蘭霍姆在TED演講中指出美國正缺乏全國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計劃,並認為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投資是解決就業和氣候變化的關鍵。
除此之外,她還先後加入了Chargepoint公司(美國最大的充電樁公司之一)和Proterra公司(電動巴士和充電樁製造商)的董事會。可以說詹妮弗·格蘭霍姆充滿了可再生能源的背景。
新部長的實踐難題看起來似乎詹妮弗·格蘭霍姆是崇尚清潔能源的拜登政府能源部部長最完美的選擇。但詹妮弗·格蘭霍姆想要實現自己口中的「全國性可再生能源政策」並不容易,而且她在密西根州推行的政策與吸引來的大量清潔能源投資,最後也是無疾而終。
按照詹妮弗·格蘭霍姆的設想,聯邦政府可以仿效教育力爭上遊刺激計劃,設立超過40億美元的資金,激勵各州說服州議會,加強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技術研發和產業規劃。例如加州等光照條件好的州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密西根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州發展電動汽車、鋰電池,東部沿海地區發展海上風電等等。
但詹妮弗·格蘭霍姆自己也承認,國會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和傳統能源的代表州,會是這個可再生能源激勵計劃的阻礙。
除了雄心勃勃的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不那麼容易推行,詹妮弗·格蘭霍姆在密西根州擔任州長期間,許多清潔能源投資的「爛尾」也是她走上能源部長職位的阻礙。
首先是大手筆的電池項目。為了促進密西根州傳統汽車企業向電動汽車轉型,詹妮弗·格蘭霍姆引進了許多電池製造商。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A123 Systems和LG化學公司。前者是歐巴馬執政時期經濟刺激政策的典型,後者是全球動力電池領導企業。
A123 Systems從美國能源部拿到了超過2億美元的補貼,從通用等汽車企業拿到了約1億元,而詹妮弗·格蘭霍姆則大方地給出了稅收減免優惠。但A123 Systems除了讓歐巴馬驕傲的跟工人們宣布「你們所做的工作將在未來很多年裡促進美國經濟」之外,並沒有將輝煌延續。2012年,經歷了連續虧損和電池召回之後,A123 Systems宣布破產,被中國的萬向集團收購。
LG化學的命運稍微好一些,但拿了密西根州1.25億美元資金的工廠並沒有讓密西根成為世界現金電池之都。對於LG化學來說,這個工廠現在最大的價值就是提供幾百個工作崗位,然後繼續獲得聯邦政府的撥款。
除了這些失敗的電池企業,獲得超過1.2億美元補助、但從未建成工廠的Mascoma生物質燃料公司,投資2.5億美元、但未能投產的Solar sore spots……詹妮弗·格蘭霍姆當年留在密西根的失敗遺產可以說並不鮮見。
Mackinac 公共政策中心的Jarrett Skorup認為,一旦詹妮弗·格蘭霍姆成為能源部長,密西根州的這些失敗很可能在美國大範圍上演,而且代價要更加昂貴。
縱觀詹妮弗·格蘭霍姆的過往執政履歷,不難發現她對於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青睞。既有利於解決就業、又符合解決氣候變化的大趨勢,這大概是她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的本質原因。但對於密西根州來說,缺乏足夠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是大量可再生能源項目失敗的內因。
詹妮弗·格蘭霍姆自稱「政策實驗型」的政治科學家,如果主政能源部,無疑有了足夠的空間來施展她對於可再生能源投資的政策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