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月8日宣布商務部和勞工部部長擬任人選,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已基本完成其新政府內閣部長和內閣級官員的人事布局。
資料圖:美國當選總統拜登。
注重經驗和族裔背景多元化成為拜登人事布局的鮮明特點。「讓經驗豐富者履新第一天就能投入工作」,是拜登在過去一個多月介紹其執政團隊時最常見的表述。
特色鮮明:多元班底創造歷史
如果提名人選獲參院確認,拜登新政府將誕生美國歷史上首位女財長、首位非裔防長、首位拉丁裔國土安全部長、首位擁有原住民血統的內政部長和首位女性國家情報總監。
從性別來看,在15名拜登內閣部長人選中,女性佔三分之一。如果加上白宮幕僚長等內閣級別官員,拜登內閣中的性別比例基本相當。候任白宮新聞和通訊團隊的7個主要職務,更是全部由女性擔任。
從族裔背景來看,拜登擬任的內閣部長和內閣級官員,涵蓋非裔、拉丁裔、猶太裔、華裔、印度裔等少數族裔。
「這是一個看起來像美國的內閣。」在完成「組閣」之際,拜登表示,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男女比例相當、有色人種佔多數的內閣」。
美國政治分析網站「FiveThirtyEight」認為,美國新內閣「數量空前」的多元班底,表明拜登決心改變美國政府女性和少數族裔代表性不足這一歷史性問題。
不過,《華爾街日報》也提醒,如果拜登在執政中過分強調身份政治,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反而造成新的政治分歧。
注重經驗:老將新用回歸專業
與川普政府內閣人選多為商人或富豪不同,拜登注重專業和經驗的用人傾向明顯。他不僅大量啟用歐巴馬政府時期的「老將」,而且在外交、國安、內政團隊中,任用了一批具有專業知識背景或地方治理經驗的資深官員。
經驗豐富是拜登外交團隊的鮮明特徵。候任國務卿布林肯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和副國務卿;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人選沙利文,有著國務院「智囊」之稱;前國務卿克裡擬任美國總統氣候變化特使,並升格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這些安排都顯示出,拜登希望藉助「老將」,儘快恢復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拜登在商務、勞工、能源、交通等部的部長提名人都擁有州長或市長履職經歷。從中也可看出,注重地方治理經驗是他在內政方面的一大考量。
「現在讓一群新人加入沒有意義。」白宮前高級顧問埃裡克·舒爾茨認為,在川普政府期間,美國許多政府部門的預算和人員都被「掏空」,經驗豐富的「老兵」有助於讓空心化的聯邦機構和部門迅速恢復運作。
也有評論指出,拜登擔任參議員30多年,他的白宮幕僚和智囊團隊多為長期追隨自己的顧問,依賴「熟人」「身邊人」的做法,有可能讓拜登在政策制定上缺乏想像力。
當地時間2021年1月4日,美國紐約,護士桑德拉·林賽在長島猶太醫院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第二針。
優先事項:抗疫第一經濟並重
距離拜登宣誓就職還剩10天。美國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突破2240萬,單日新增病例在2021年初突破30萬例。遏制疫情已成為拜登就職後的「頭等大事」。
拜登去年12月攜擬任醫衛團隊首次公開亮相時,宣布了上任後的三大百日抗疫計劃。他計劃要求美國民眾在這100天內戴口罩,至少接種1億劑疫苗,並儘快讓學生返校複課。
拜登當時表示,100天並不足以結束疫情,但可以控制病毒蔓延的進程。他預期在未來一年裡,美國「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有很多困難」。
介紹經濟團隊時,拜登表示,在幫助抗擊疫情的同時,他們的工作將為美國民眾紓困,並解決經濟中的結構性不平等問題。
美國《政治》雜誌認為,財長候選人耶倫的美聯儲主席任職經歷,以及她對貨幣政策的了解,對於美國在疫情中重振經濟至關重要。也預示著美國將從更宏觀的視角去處理政府赤字與經濟發展的老問題。
「拜登的第一輪人事選擇,呈現出一幅熟悉、務實、基本秉持中間立場的畫面。」《紐約時報》評價稱,他的經濟和環境團隊中間偏左,外交政策符合民主黨主流,白宮幕僚是一群華盛頓「老兵」。
美國媒體也注意到,此前「入閣」呼聲頗高的沃倫和桑德斯,並未進入拜登的用人名單。NBC分析稱,沒有選擇這兩位政策立場激進的前競選對手,表明拜登試圖跨越黨派,建立起更廣泛的政治聯盟。
在拜登搭建完成內閣架構之際,他卻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程序性問題。由於參議院將休會至1月19日,拜登有可能面臨自己履新之時沒有內部成員獲得國會批准的尷尬。
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稱,新任總統的國安團隊通常會在就職日之前就位,但參議院目前只安排了候任防長奧斯汀的提名確認聽證會。「拜登將是美國近代歷史上第一位面臨此類人事問題的總統」。(記者 陳孟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