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割地賠款」這幾個字都不陌生,鴉片戰爭後割地賠款幾乎貫穿了整個清王朝的末期,但是大清都已經消亡上百年了,竟然還有人對中國提出割地賠款四個字,不覺得這是笑掉大牙的笑話嗎?世界還是那個世界,而中國已經不是那個中國。
在全球疫情爆發之後,澳大利亞要求中國割地賠款作為疫情的補償,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句話都覺得心中是無比的憤怒,這也分明是一件不可能的時期,而澳大利亞也知道是不可能,但是為什麼要大放厥詞呢?
隨後不久澳大利亞很快便露出了它們真實的嘴臉,澳大利亞官方表示作為疫情的補償,應當讓中國割地賠款但考慮中國做不到,提議收回收達爾文港和中國公司租用的農地,此話一出全球譁然,原來澳大利亞最終的目的是達爾文港。
今天在這裡就來說說中國租借了99年的澳大利亞港口達爾文港。
達爾文港位於澳大利亞西北海岸的達爾文市,是澳大利亞北海岸的大型港口之一,素來被人們稱之為「通向亞洲之門」。
2015年中國以5億澳元的價格租借達爾文港99年,價格折算成人民幣的話租賃費用接近24億,坦白說這個價格並不高,中國隨便建一條公路或者架設跨海大橋的價格也不止於此,那麼澳大利亞為什麼會同意將位置如此重要的達爾文港租借給中國呢?而且一租就是99年呢?
很多人不明白澳大利亞不是巴基斯坦,也不是斯裡蘭卡,它與美國的關係比較親近,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就不用描述了全地球人都知道,那澳大利亞把達爾文港租借給中國,美國願意嗎?
畢竟在達爾文港不遠處還有一個達爾文美軍軍事基地,基地裡面駐紮這數千名美軍士兵,其實答案是非常明確的美國是強烈反對的,但是澳大利亞為了利益依然把港口租借給了中國,坦白說澳大利亞是非常精明的,它之所以願意出租港口是因為能給澳大利亞帶來不少好處。
首先現如今澳元非常疲軟,澳大利亞政府要想維持澳元的貨幣值穩定就需要一些熱錢,而24億人民幣的租金是澳大利亞政府所急需的。
其次達爾文市屬於澳洲北領地,這裡是一片荒涼的地方,準確說是又破又荒涼,在上世紀70年代還爆發過大海嘯,所以北領地整體經濟非常落後,澳大利亞政府一直沒有開發這片區域更沒有開發達爾文港,在中國開發之前達爾文港根本沒有任何的戰略價值,也不是澳大利亞的主要港口,因此澳大利亞才會把這個不重要也不起眼的地方租借中國。
除此之外一個世紀的租賃期也並不是很長,到時候中國對達爾文港進行全方位的開發後,澳大利亞政府可以一勞永逸直接接手現成的。
另外一個好處把達爾文港租借給中國還能給當地帶來巨大的後期效益,比如達爾文港周邊的房地產,旅遊等,中國開發達爾文港之後迅速將該港口打造成了國際戰略性的港口,每年的貨運總量非常高,且很多亞洲國家的輪船,遊輪前往澳大利亞都是選擇達爾文港,這為澳大利亞達爾文市以及整個北領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再一個重要的好處則是「牆頭草效應」,就好比說印度這個國家購買的武器大多來自美國或者俄羅斯,誰對印度好印度就買誰的武器,在很多年裡印度一直在兩個大國之間搖擺,這也讓印度賺足了利益。
澳大利亞也開始模仿印度當起了「牆頭草」,而澳方這麼做的意思非常明顯,如果美國人不再支持澳大利亞,那麼澳大利亞或許就要變成紅色的了,然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中國與澳大利亞籤訂了租賃合同之後,才過去了4年澳大利亞便反悔了。
早在2019年8月澳大利亞一名聯邦議員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希望澳大利亞政府能夠取消中資公司對北領地達爾文港的租賃,該議員的提議也得到了澳大利亞政府的重視,然而考慮到高達數百億的違約金,澳大利亞政府最終拒絕了這項提議,但是後來在美國的教唆下,澳大利亞對於回收達爾文港的呼聲一直沒有停過。
它們曾經寄希望於美國,渴盼這美國能夠從中調停或者時候分擔一部分違約金,但是以美國的性格就是無利不起早的主,自然不會為了一個港口而且得罪一個國家或者去承擔賠償費,儘管美國也迫切希望澳大利亞能回收達爾文港,因為達爾文港不但經濟價值強其戰略位置更是毋庸置疑,作為澳大利亞本土通向東南亞的北大門,達爾文港距離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僅僅只是一片海之隔。
達爾文港距離中國南海有2000多公裡,中國掌握達爾文港之後美國所謂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封鎖計劃就變成了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