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中國96億煤炭大單!印尼被澳大利亞視為威脅,為何卻難成大器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散落著一顆被眾神遺忘的珍珠。曹雪芹曾在《紅樓夢》一書中描述此地:島雲蒸大海,嵐氣接叢林。這個四面汪洋、雲煙蒸騰、雨林茂盛、嵐氣瀰漫的地方就是印度尼西亞,它還有個別稱,叫「萬島之國」。

盤踞在赤道之上的印尼,東西跨度5300公裡的範圍內,足足遍布了17508個島嶼。這是什麼概念?哪怕一天去一個島,也要48年才能走遍。但這樣一個由島嶼拼湊起來的「散裝」國家,卻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公認的亞洲第三大經濟體,GDP總量僅次於中國和日本。

過去5年,印尼經濟維持5%以上的穩定增長,其不俗表現外界皆是有目共睹。因此印尼許下宏願,到了2045年,即是印尼獨立100周年的時候,該國將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經濟總量達到7萬億美元,貧困率接近零,邁入全球發達國家行列。然而,印尼的快速崛起,對澳大利亞而言卻是極大的威脅,這是為何?

印尼,澳大利亞曾經的夢魘

望一望世界地圖,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的大海上,仿佛孤懸海外。與周邊一群國小力弱的島嶼國家相比,這個領土面積達768.2萬平方公裡、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整塊大陸、幅員遼闊的國家,簡直就是無所忌憚的巨無霸。

正是獲益於地理位置較為孤立的特點,澳大利亞幸運地躲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事實上,澳洲自被殖民以來便幾乎未受到國際戰爭波及。遠離世界中心,周邊又無強敵,澳大利亞人的日子一向過得舒坦愜意,逍遙自在。

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向東南亞猛烈進軍,一時間菲律賓、馬來西亞諸國紛紛淪陷,連澳大利亞北部的印尼群島也不可避免地被攻佔。隔年2月,上百架日本飛機從印尼東北面直逼澳洲本土,投下炸彈轟炸了澳北部城市達爾文市,這是澳大利亞建國以來首次遭受的最嚴重的空襲,舉國震驚。

此次事件之後,日本以印尼群島為基地,1942年至1943年間還對澳大利亞實施了約一百次空襲,徹底打碎了澳洲長年的「和平夢」。

雖說,二戰後期在美國的攻擊下,日本力量日漸式微到完全敗北,讓澳大利亞成功熬過這一劫難;但是,這次經歷也讓澳洲對僅有一水相隔的印尼繃緊了神經,因為這位看似「散漫」的鄰居,實則隱患重重。一旦印尼崛起,其勢力或將滲入到南太平洋,很有可能再次成為澳洲北方巨大的威脅。

天生冤家,澳洲和印尼哪裡出了問題?

作為隔海相望的鄰居,澳大利亞和印尼兩國的關係複雜多變,波折不斷。甚至可以說,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天生冤家,雙方的矛盾主要體現在歷史對抗、文化差異、利益糾紛。

首先,澳洲和印尼因為複雜的歷史和地緣政治關係,輪番上演各種愛恨情仇。

回顧歷史,二戰期間澳大利亞曾經與荷屬印尼並肩作戰,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1945年,經過八月革命後,印尼人宣布脫離荷蘭的殖民統治,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但是遭到英國和荷蘭的入侵,經過印尼人民的英勇抵抗和多次談判,1949年,荷蘭與印尼互相妥協,以荷印聯邦的形式存在。不過在1950年,印尼再次宣布建國,並成功加入聯合國。

需要一提的是,在1945~1950年印尼為獨立建國的鬥爭期間,澳大利亞選擇支持印尼人獨立,贏得了印尼人的好感。

然而,1950年兩國正式建交之後,澳大利亞借著荷蘭與印尼之間的西伊裡安問題懸而不決的時機,站在了荷蘭的一邊,藉此打壓印尼。澳大利亞作為印尼敵人的支持者,嚴重影響了兩國關係。直到1963年,在美國甘迺迪政府的施壓下,荷蘭、澳大利亞才被迫從西伊裡安撤出。

但1965年澳大利亞又抓住了打壓北方鄰居的機會。這一年,印尼與馬來西亞在加裡曼丹島爆發領土爭端。澳大利亞與馬來西亞是大英國協成員,直接派兵支持,與印尼對峙。最後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印尼、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三方才達成和解,避免了一場硝煙。

在1975年,印尼企圖合併東帝汶的行為又引起了澳大利亞的強烈不滿。該國譴責印尼這一行為,並拒絕承認印尼對東帝汶的主權。1999年東帝汶獨立公投後,澳大利亞手持安理會的尚方寶劍,率領大部隊進駐東帝汶震懾印尼。印尼與澳大利亞關係就此宣告破裂。

雖然2006年以後,澳洲和印尼重修舊好,關係有所緩和。但是一系列對抗的歷史事件留下來的巨大傷痕,一時之間恐怕難以癒合,雙方之間始終存在隔閡。

其次,印尼和澳洲兩國文化差異巨大,宗教信仰完全對立。

作為世界最大的香料產地,印尼也是古時阿拉伯商人輾轉流連之地,13世紀以後,通過阿拉伯商人的積極傳教,伊斯蘭教終於在印尼落地生根。直至今日,有著2.67億的龐大人口的印尼,其中超過86%的人都信奉伊斯蘭教,這也意味著印尼是世界上擁有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這恰好和承繼西方歐美文化的澳大利亞,所信奉的基督教相對立。

作為英國罪犯的流浪地,最初澳大利亞人口主體一直是英國移民,盎格魯-撒克遜族群。這個族群非常排斥亞洲人,對東南亞移民懷有深刻的戒心,高度嚴格地忠誠於母國,奉行白人至上主義,信奉主流的基督教。

後來英國勢力雪崩,澳大利亞失去原先的保護傘,但該國也做出了新的選擇:追隨美國,任憑差譴。延續了跟著頭號世界強國「抱粗腿」的百年傳統。

澳大利亞被茫茫大洋隔離在南半球,離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太過遙遠,在以西方白人為主的澳大利亞社會,周邊卻是文化、人種都截然不同的東南亞。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帶來的孤立感,逼著澳大利亞人下意識地主動親近西方主流社會,渴望得到後者的認同。

這樣的歷史情境下,澳洲和印尼就是錯誤的配對,一直格格不入、矛盾重重。

再者,澳大利亞視印尼為競爭對手,擔憂在華生意被搶。

澳大利亞歷來屬於外向型經濟體,極度依賴國際市場,其出口支柱產業主要是礦業、農業、旅遊業等等,但近來澳洲這些「吸金」產業正被崛起的印尼分流。

中國已經連續10年成為印尼最大的貿易夥伴,2020年上半年,中國與印尼非油氣產品貿易額為309.7億美元,其中印尼向中國出口額為128.3億美元,佔印尼對外出口總額的17.71%,居印尼出口目的國首位;印尼自中國進口額為181.4億美元,佔印尼進口總額的28.63%,居印尼進口來源國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是中印尼雙邊貿易中的重要商品,2015年到2019年,中國從印尼進口的煤炭從7300萬噸增至1.38億噸,增長近90%。近日在中印尼煤炭採購對接會上,中國煤炭進口企業與印尼煤炭出口企業籤訂了一項為期三年的煤炭供應協議,採購煤炭數量2872萬噸,金額14.67億美元(約合96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自2016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印尼最大的國際遊客來源國。2019年印尼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611萬名遊客,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國際遊客入境量的12.9%。對於中國遊客來說,峇里島是印尼旅遊的代名詞。印尼人的平和、團結、友善、重視家庭觀念與中國社會的價值觀非常一致。

與之相反的是,澳洲煤炭在華市場遭遇「滑鐵盧」,今年11月前三周澳洲煤炭對華出口已經暴跌了96%,目前滯留在我國近海的澳洲運煤船已升至82艘,這些貨物運載著880萬噸煤炭。

分析指出,2019/2020財年澳大利亞對華資源出口總值將損失340億澳元。另外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數據,僅是今年7月份,中國赴澳遊客數量就暴跌了99.9%。僅是拿礦業和旅遊業出來做對比,可替代性強的澳大利亞就已經輸給了印尼。

而眼看印尼「起高樓」,賺得盆滿缽滿,自己卻一敗塗地,心理不平衡的澳大利亞怎麼可能會對印尼好聲好氣?

進擊的小巨人,印尼卻註定難成大器?

話說回來,猶如一個小巨人般存在的印尼,該國領土面積有190多萬平方公裡,是東南亞國土最大的國家,也是全球新興經濟體和萬億美元GDP俱樂部的重要代表。更別說,印尼還控制著馬六甲海峽這個世界級的戰略通道。但在國際社會中,印尼的存在感其實很低,這又是怎麼回事?

第一,印尼是個內向型經濟體。該國國內家庭消費和投資貢獻了約90%的經濟增長,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相比,印尼並未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這也造成了以內需為主導發展經濟的印尼存在感較弱。

第二,印尼人活得太過「兩極」,沒有凝聚力。印尼有五大島: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婆羅洲(加裡曼丹島)、紐幾內亞島和蘇拉威西島,不過該國53%的人口,都擠在僅佔國土面積7%的爪哇島上。

於是出現這樣的景觀,位於爪哇島的印尼首都雅加達,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到處都是金光閃閃的金融中心,十分現代和開放。但其他島嶼卻是極度落寞:尚未開發的土地,大片的原始森林,泥濘不堪的小路,破舊的村莊,與首都脫節的發展,甚至處於「失語」的狀態。

不在爪哇島生活的居民,常常自嘲自己是「被遺忘的國民」。更重要的是,散漫自由的印尼人對集體榮譽感也不太強,比如沒有任何印尼人獲諾貝爾獎;躋身國際組織高層的印尼人也屈指可數;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擁有過億人口的印尼只派出了22位運動員......

第三,印尼經濟的發展無法擺脫地緣結構和氣候條件的雙重製約。印尼的國家地理結構呈帶狀分布,東西國土間直線距離長達5000餘公裡,跨越了三個時區,海岸線那麼長,島嶼那麼多,不愁沒有良港發展外貿,但偏偏印尼就是靠內需撐起一片天。

而且印尼四分五裂的地理格局卻潛藏了很多危機,比如各個島嶼間交通不便,經濟上自成一體等等。另外,位於赤道附近的印尼,一年四季溼熱多雨的氣候也制約了其工業發展。在此情況下,印尼就算有再大的體量,也不能最大限度轉化為經濟實力,在現實中印尼的國際影響力自然也排不上名。

文 | 李澤鈽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審 | 凌明

相關焦點

  • 剛剛,中國和印尼籤了一個15億美元的煤炭大單!澳大利亞「上火了」
    ,中國剛剛和印尼籤了一個15億美元的大單。  因為很簡單,籤的是煤炭大單,印尼在未來三年內,供應中國2872萬煤炭,金額14.67億美金。  別忘了,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一個重要商品,就是煤炭。    中國的市場在那裡,澳大利亞放棄了,其他國家抓住了機會。現在,印尼籤了大單,那可能意味著,澳大利亞的一些市場就要黃了。
  • 又來100億!印尼與中國籤下超大訂單,澳洲網友:中國才是上帝
    很多國家都和中國有著良好合作的貿易往來,並且只要拿下了中國市場,那絕對是一筆穩賺不虧的大生意,所以很多國家都搶著與我們合作,前段時間中國和印尼就籤了一份價值100億的大訂單,澳大利亞的一些網友對此表示:中國才是上帝。
  • 為何不放過澳大利亞?國際評論:中國正打造反華國家代價的樣板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澳大利亞顯然是被打痛了。最近,中方又公布一項最新舉措,澳大利亞人最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澳大利亞被錘死? 據美媒彭博社報導稱,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籤訂了一項為期3年的煤炭供應協議,將從印尼進口15億美元(96億人民幣)的煤炭。印尼是中國煤炭市場的第二大進口國,從2015-2019年,中國從印尼進口的煤炭從7300萬噸增長至1.38億噸。
  • 中國相繼和俄印籤單,澳大利亞煤炭在中國碰壁,澳洲還有機會嗎?
    近期,澳大利亞一撲船艦停靠在了中中國港口,這是因為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售煤炭,中國已經就澳大利亞煤炭存在環保問題而拒絕進入導致澳大利亞束手無冊,被拒港口。隨後,中國又與印尼參加協議,要求印尼三年來內向中國供應煤炭2872萬噸,總價值14.6億美元。俄羅斯也在向中國作出積極的回應,2020年上半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煤炭1625萬噸,比去年增長了10個百分點。唯獨沒有和澳洲達成協議,中國作為世界煤炭需求大國,進口煤炭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澳大利亞很有可能會失去中國這一需求大國。
  • 損失2306億!澳大利亞付出慘痛代價,為何仍不願向中國「服軟」?
    進入21世紀以後,中澳經濟的互補性讓雙方經貿關係日益密切,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得益於中國需求的提振,澳洲才成為當時唯一未現衰退的西方發達國家,該國所有言論都在說:澳大利亞之所以幸運全靠中國。然而,這次新冠危機來襲,對華採取一系列錯誤行動的澳大利亞再也不是當初的「幸運兒」。
  • 稀土煤炭損失400多億,我國笑回:市場行為
    根據市場消息顯示,中國已經增加2000萬噸動力煤進口配額,原本對於中國的主要煤炭進口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印尼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目前來看基本上跟澳大利亞無緣了澳大利亞煤炭開掘因為過去三個月以來,中國從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量急劇下跌,從5月份944萬噸的峰值銳減至10月份的517萬噸,11月前3周,澳大利亞煤炭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已暴跌96%。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印尼,中國也要大量進口礦產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地處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是中國「一帶一路」沿線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支點國家。礦業是印尼的支柱產業,礦產品主要用於出口,印尼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國,第五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同時還出口銅礦、鎳礦、鋁土礦等,礦產品出口總額佔商品出口總額近60%。
  • IEEFA:印尼煤炭行業能否從疫情中倖存?
    近日,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發布一份報告顯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煤價大幅下跌,使得印尼11家上市煤企中,已有6家面臨現金流問題。該研究所發布的題為《印尼煤炭行業能否從疫情中倖存?》報告中,對這11家印尼煤企的每噸煤現金利潤、實現盈虧平衡的煤價水平、疫情影響下的成本控制計劃、以及政府在當前煤價58美元/噸的基礎上徵收採礦權稅將面臨的風險。「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基準價由1月份的70美元/噸回落至58美元/噸。」報告作者、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金融分析師Ghee Peh表示。「煤價下跌或許對於全球煤炭行業而言沒有太大影響,但對於印尼而言卻是沉重的打擊。」
  • WTO已下判決書,中國再獲歷史性突破,這回澳大利亞告狀也沒用
    據觀察者網的最新報導稱,中國已與印度尼西亞籤署了一項長達三年的煤炭供應協議。未來中國將會從印度尼西亞進口高達約15億美元的煤炭,對此彭博社稱,澳大利亞很可能會因此在中澳雙邊貿易關係中處於不利地位。中國再次另闢蹊徑中國駐印尼大使肖千專門在中印尼煤炭採購對接會上發表聲明稱,在2015到2019年間中國從印尼進口的煤炭採購量增加了近90%,目前已經增長到了1.38億噸,這充分反映了在「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海洋支點」戰略的支撐下,中國與印尼之間的雙邊合作取得了顯著成就。
  • 曾國藩:忠厚老實人為什麼難成大器?只因有這3個毛病
    過去人們都說人要忠厚老實,這樣的人才能成大器,可是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上能大事者都不是真正的「老實人」,比如像劉邦、朱元璋這樣的人。看電視也能知道,忠厚老實人最多只能被重用,是一個好的員工,但不能做成自己的一番事業。為什麼他們不能成大器?
  • 澳大利亞達爾文港23億租給中國公司 美國很不安
    今年10月,山東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約合23.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籤下了對達爾文港商業設施的長期租賃權。  位於澳大利亞西北端的達爾文港,是駐澳美軍距離中國最近的港口。海運貨物由此出發前往上海,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  美國最大為光火的是,事先竟然毫不知情。
  • 鎳鐵最高 中國成印尼最大出口市場
    印尼中央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尼今年10月份貨物進口下滑明顯,進口貨物總價值僅為107.8億美元,同比下降26.93%,但其中源自中國的進口貨物最多,佔比達28.83%。同期,印尼出口額為143.9億美元,中國也是印尼最大的出口市場,約佔出口貨物總值的20.78%。其中鎳鐵佔比最高,為4.74億美元,其次是棕櫚油,為2.164億美元,其他出口產品還有化工、銅礦、不鏽鋼和煤炭等。
  • 難成大器者,身上必定有這兩樣特點
    什麼是大器的人,大器往往是能幹出一番大事也的人,一個人要想幹成一件事,就必須要有內心寧靜,做事的專注力,而難成大器者,身上必有輕率和浮躁這兩樣特點。在《道德經》中,老子舉出了輕與重,動與靜兩對矛盾的現象認為在輕重關係中,重是根本,在動與靜關係中,靜是根本,忽視了重與靜則會失去做人的根本,唯物辯證法認為在動與靜關係中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老子卻恰恰相反,在他看來心躁的作風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立身行事,草率盲動,一無效準,成大器者都知道保持重和靜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
  • 澳大利亞大火為何難撲滅
    每年9、10月份南半球春夏之際,是澳大利亞的山火季。可是,該國從去年開始燒起的這把火,延燒時間與規模遠超往年,甚至也超過了去年引發全球關注的南美洲亞馬孫森林大火,蔓延成了一場大災難。澳洲火災有多嚴重?截至1月14日,澳大利亞東南部森林大火已燃燒了4個月,從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東南部沿海地區,到塔斯馬尼亞、西澳洲和北領地,澳大利亞幾乎每個州都有林火在燃燒。大火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2000多所房屋被毀,1120萬公頃土地燒焦,至少10億隻動物被大火波及。美國宇航局的衛星照片裡,整個澳洲大陸的幾乎三分之一被濃濃的煙霧覆蓋。
  • 心理學: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
    什麼是大器的人,大器往往是能做一番事業的人。一個人想要幹成一件事,就必須要有內心力量的支撐,而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心理學:勇氣1、總想走捷徑,缺少對目標一以貫之能力一個人難成大器最大的惰性來自我們總是想走捷徑想法,不想走彎路。
  • 門店如何拿下50聽、80聽大單?關鍵在這些!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母嬰行業即將收尾的2020,「難」可能是大家脫口而出的第一個答案,其中進店率下滑、消費降級、成交大單難成為大多門店面臨的突出問題。前段時間我們分享的小縣城門店1單賣出45聽,這一信息受到諸多朋友關注。
  • 印尼總統:非法捕魚每年給印尼造成200億美元損失
    據中新社雅加達10月11日報導,印尼總統佐科日前在日惹舉行的第二次國際漁業犯罪研討會上稱,非法捕魚每年給印尼造成高達2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加上65%的珊瑚礁面對受到破壞的威脅,他呼籲全球合作打擊非法捕魚,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 烏克蘭攪黃中國120億大單,只為抱緊西方等國大腿
    現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強國,在很多領域都有明顯的突破,例如在國際貿易領域,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都非常密切,越南的水果貿易、美國的大米貿易、加拿大的豬肉貿易、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貿易等等。因為中國是人口大國和工業強國,與世界各國保持聯繫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一些國家也看中了中國這個大市場,主動和我們合作。但也有例外,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血的教訓!
  • 澳大利亞悔不當初,總理:很想和中國好好相處
    近日,澳大利亞頻繁炒作中國扣押"澳大利亞煤炭船"這一消息,聲稱澳大利亞有80艘船,價值超過53.2億元的煤炭,因為通關程序,被困在中國的港口超過一個月。莫裡森表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與中國政府進行溝通,希望能早日打破僵局。
  • 澳大利亞有3個沒想到,每個都和中國有關,終於看清一些國家
    首先,繼大麥、葡萄酒、牛肉等農副產品出口中國的業務受到影響後,澳大利亞煤炭對中國的出口也出現困難。澳大利亞媒體一開始對此不以為然,還表示中國十幾億人等著他們的煤炭來取暖和發電。 而事實證明,澳大利亞高估了自己,中國南方某些城市因為冬季空調用電量高,對環保造成一定壓力,當地政府提倡節約用電的措施,卻被澳大利亞媒體解讀為缺少煤炭,這太過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