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

2020-12-08 唐若心學

什麼是大器的人,大器往往是能做一番事業的人。一個人想要幹成一件事,就必須要有內心力量的支撐,而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

心理學:勇氣

1、總想走捷徑,缺少對目標一以貫之能力

一個人難成大器最大的惰性來自我們總是想走捷徑想法,不想走彎路。這個世界上的捷徑其實是最不靠譜的。如果我們因為僥倖獲得某種成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並不能長久。走捷徑,並不會讓我們真正珍惜自己所擁有東西。因為對於你來說,該遇到的問題都還是在那裡,一點都不少。

或許大家都聽說過了,兩點之間距離最短的是直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捷徑。

但是實際上我們發現,兩點之間距離最短的有並不一定是直線,也有可能是曲線。

這個事實也折射人生的真實狀況。對待自己的人生,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我們有時也是在走迷宮,並不一定我們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有時我們需要一些耐心等待,有時發生的過程是提醒我們積蓄自己的能力,比如合作的技能,比如等候時機,這都是需要用時間來錘鍊與訓練的。

但是無論如何請不要忘記自己的目標,相信假以時日,如果你一切都準備好了:你的能力到位,你擁有了一種準確的判斷力,你還會與他人合作,屬於你的機會也到了,某些時候,成就一件事就是水到渠成。

心理學:獨立思考

2、喜歡人云亦云,缺少獨立思考

難成大器的人缺少的第二樣東西就是不喜歡獨立思考。

《思考快與慢》告訴我們人類其實有兩個思考系統,一個是快系統,一個是慢系統。

快系統思考是一種本能思考,直覺思考。這種思考雖然快速,能夠幫助我們提高思考的速度,但是直覺並不一定完全正確。

比如我們常常喜歡替別人貼標籤就是一種人云亦云與刻板印象。殊不知,任何理論與標籤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場景都有其局限性。

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會在每個自己下的結論前都問自己,是否我的這個結論有經過系統思考,是否經得起推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慢思考過程。

獨立思維對我們的重要性,是讓我們真正將知識與能力內化過程。

知識沒有經過系統的思考與實踐往往來說都是經不起考驗的。

獨立思考需要就是我們學會去深入思考一個事情現象的本質是什麼,這需要我們學會不斷去挖掘為什麼,去找到事物的第一性原理。

比如看新聞聯播,我身邊的一個朋友,每次從新聞聯播總是能讀懂很多東西,對於他來說,新聞聯播就是一種趨勢的解讀,他會把這種趨勢應用到自己的決策,從而讓自己擁有更準確的判斷力。

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需要這種態度與精神去面對任何一件事,我們才能找到最為真實的本質是什麼,真實的答案就像那座冰山一樣,冰山下面的動機與行為可能才是產生某種結果的最終原因。

心理學:認真

3、差不多就行了,缺少極致認真

難成大事的人還有一個習慣,覺得差不多就行了。胡適曾經寫過一篇這樣的文章,專門稱呼這種人為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其實就是對事情馬馬虎虎只要過得去就行。從來沒有去思考過要非常認真的去做好他。

差不多先生在我們身上可能大都存在,比如工作馬馬虎虎幹完就行了,至於是否要幹好那就別當一回事了。

差不多這種心態是我們想要做成一番事情的大敵。這說明我們缺少極致的認真,根本無法去真正做好一件事。

如果我們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要對自己有高標準與要求。

這種高標準來自渴望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態度。李善有教授曾經說道,我們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下一步美好自然呈現。

日本動漫導演宮崎駿每出一部作品基本都是精品,每部作品間隔時間都是五六年以上。

這來源他對自己的高要求,所以他的每部作品基本上都成為經典,一個人只有極度認真的時候,才會擁有心流的體驗,最具創造力。

李宗盛曾經說過自己二十歲入行,三十年寫了只有300首歌,這個量是少的,但是他能成就歌壇的地位,與他的匠心態度離不開。

他希望每一幅作品都是他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反應。

一個骨子裡很難成大器的人說白了來自他對自己要求與態度,因為他對自己沒有要求,所以一輩子或許也就碌碌無為。

而有些人無論做什麼事,她都能用高標準高要求做好它,最終它因為這些小事一點點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不一定的高度。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相關焦點

  • 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都缺乏這3樣東西
    想成大器,可不是光通過想一想就可以實現的。你看那些已經成大器的人,跟一般人都有什麼區別呢?單從言行舉止上來看,就會讓你發現他們的不一般。當你有想成大器的想法時,不妨先看一看已成大器的他們都是怎麼做的吧!
  • 心理學:害怕選擇的人,其實骨子裡缺少這三樣東西
    有個玩笑說,之所以我們會有選擇恐懼症是因為又醜又窮,因為只要有了錢,就不存在兩個都喜歡的東西糾結買哪一個了,只要顏值夠高,也不用糾結今天穿什麼,或者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畢竟又顏任性。其實,我想說,我們嘴邊常說的選擇恐懼症,其實是缺少這三樣東西。
  • 心理學:一個人開始變廢的三個跡象,中一種,都說明難成大器
    在心理學上,推動一個人成功的恰好是他身上所具備的優秀能力,當這些優秀的品質疊加在他們身上,就會成為一種成功的助力,讓他們奔向屬於自己的羅馬。可是當一個人不具備這種能力,只會讓自身的狀況越來越糟糕。據生活觀察,一個人開始變廢的三個跡象,中一種,都說明難成大器。
  • 洛克菲勒:難成大器的人,往往有這2種表現,別等40歲後才知道
    晚年他擔心兒子將來無所事事,就寫了很多信給兒子,其中談及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想要有大作為,獲得財富,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活在別人的庇蔭下,這裡談論的不是窮富,而是態度。明明知道怎麼做,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失敗者呢?失敗的人是缺乏態度和社會責任心的人,他們的思想落後,行動遲緩。
  • 難成大器者,身上必定有這兩樣特點
    什麼是大器的人,大器往往是能幹出一番大事也的人,一個人要想幹成一件事,就必須要有內心寧靜,做事的專注力,而難成大器者,身上必有輕率和浮躁這兩樣特點。難成大器的人,總是浮躁,荀子在《勸學》中說,螃蟹有八隻腳,前面又有兩個堅硬鋒利的螯但可悲的是它連個自己棲身的洞穴都沒有,一輩子都是擠在蛇或鱔魚的穴中過日子。螃蟹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它的腿太多了便於行走,所以它喜歡四處亂逛。由於浮躁好動,結果連個安身的洞穴都挖不好。蚯蚓雖然沒有爪子也沒有牙齒,但由於專心安靜地勞作,所以既能夠上到地面,也能夠鑽到地的深處。
  • 心理學:一個人,謹記這兩個為人處世原則,將來必成大器
    心理學分析,人屬於一種共情的動物,何為共情,就是形容兩個人可以互相深入的了解,知道彼此,所以才叫共情。在如今,人類崇尚抱團取暖,只有你在人際關係中做到幫助別人,那麼別人也會助力你,這樣才會產生一種動力,互助彼此成長。據生活觀察,一個人,謹記這兩個為人處世原則,將來必成大器。
  • 曾國藩:忠厚老實人為什麼難成大器?只因有這3個毛病
    過去人們都說人要忠厚老實,這樣的人才能成大器,可是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上能大事者都不是真正的「老實人」,比如像劉邦、朱元璋這樣的人。看電視也能知道,忠厚老實人最多只能被重用,是一個好的員工,但不能做成自己的一番事業。為什麼他們不能成大器?
  • 一個人身上有這三個「跡象」,早晚可以成大器
    曾國藩在家書中用一段肺腑之言告誡諸位弟弟,能成大事者,身上都有這3個特徵,而且三者還缺一不可。一個人身上有這三個「跡象」,早晚可以成大器。下面我們來一起來看看!「識」分為知識和見識,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視野、思想等精神層面,即我們現實人所說的「認知水平」。認知水平高的人,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寬度更佔據優勢,自然可以脫穎而出、運籌帷幄,抓住有利機遇而取得成功。 有識的人,可以做帥才,就像曾國藩那樣,會識人、能用人。有才的人,可以做將才,他們可以出色完成某些具體的事情,但是難以獨當一面,也難成大事。
  • 曾國藩:成大器者,必要具備這三點,你有嗎?
    人生的追求之所以艱難,不是難在超越別人,而是難在超越自己。失敗,並不可怕,但若是被失敗打倒,心灰意冷才最可怕。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獲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並不是因為你沒有具備了足夠的能力,更多時候還是欠缺一個機遇的問題。晚清的重臣曾國藩曾告誡他的弟子:一個人想要成功,要成大器,必須具備這三個特點!
  • 沉住氣,成大器!男人慾成大器,掌握五大情緒法則,註定是人上人
    面對這樣的問題,不要急,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你就應該沉住氣、靜下心,記住一句話:沉住氣,成大器!事實上,真正成大器的男人,總能沉住氣,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錯不了;男人慾成大器,掌握以下五大情緒法則,註定是人上人。
  • 真正成大器的人,都在堅持做這五件事
    真正成大器的人,不一定是腰纏萬貫,但不會過得太窮,總是在某一個方面取得明顯的成績。混跡社會,在各種競爭中,如魚得水,從職業規劃到人生理想,總是得到的回報更多。成大器的人,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看起來一直走得很順,即便身處逆境,也能慢慢扭轉局面,變成順境。他的人生發展,總是令人羨慕。
  • 真正成大器的人,懂得這「四個守」
    一個人能不能成大器,需要機遇,更需要自身的能力很強,還需要一定的人脈資源。欲成大器的人,懂得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能夠在社會的夾縫中求生存,做到遊刃有餘。我的二表舅,今年六十七歲了。他的一生,比較坎坷,年輕的時候,在縣裡的林場上班,後來因為家裡生了三個孩子,靠工資負擔負擔不起,就離開了林場,自己去創業。
  • 古代識人術:「具有這4個缺點的人,一生難成大器」,啥意思?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大大小小的缺點和不足,就算是所謂的聖人,身上也有一些不足。但是,為何有人取得巨大成功,獲得取得財富,有人卻碌碌無為,維持生計都比較困難。究竟什麼樣的人難成氣候呢?古人總結出一句識人術:「具有這4個缺點的人,一生難成大器。」啥意思?一、好吃懶做唐代文學家韓愈曾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一語道出勤奮的重要性。
  • 真正成大器的人都明白: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這兩點,早知早發達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所謂德成大器,其實是狠狠地逼自己一把,熬過了苦難歲月,就出現了人生的光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機會只會青睞於有所準備的人。真正成大器的人都明白: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這兩點,早知早發達。
  • 心理學家:如果你有這三個特徵,證明骨子裡很幼稚,容易被人控制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做人到底是有城府好,還是幼稚一點好?有人說,世界上最快樂的是無知的人,因為他們的世界觀很簡單,不會思考許久。但這類人往往缺乏獨立能力,只會隨波逐流,被人牽著鼻子走。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帶有理智的「幼稚兒童」,保留童心的同時,仍能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不會淪落到被人控制的地步。
  • 天賦異稟,頭腦聰明,卻總是缺乏自信的星座,骨子裡很自卑
    有些人雖然十分的聰明,但是他們一直處於否認他們的環境中,或許剛開始的時候對他們造不成什麼大的影響,但是時間長了以後我們就會發現他們開始變得沒有自信,很多時候他們也在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他們肯定把這件事情做不好,其實,憑藉他們的能力,完全可以手刃有餘的完成,可想而知自信對一個人有多麼的重要。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天賦異稟,頭腦聰明,卻總是缺乏自信的星座,骨子裡很自卑。
  •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徵
    一個人,能否成為大器,通過這個人的外形特這,往往很難看出來。而一個人能否成為大器,主要跟我們的以下幾個方面關係緊密,在他們身上,往往有著一些高於普通人的特徵,特別是這五個特徵,尤為明顯:第一個特徵:有一定的學識修養
  • 《道德經》: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戒掉四個缺點,早晚必成大器
    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還必須戒掉自身的缺點,《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列出一個人最主要的四個缺點:「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需戒掉這四個缺點,戒掉一個,也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能戒掉這四個缺點,早晚必成大器!
  • 陳丹青:真正有格局的人,不會吃這3種虧,而且早晚會成大器
    他對於真正有格局的人的理解與普通人的想法不一樣,甚至與當下這一個時代顯得完全不同。 普通人眼中有格局的人就是能容得下一切事物,但在陳丹青的眼裡,真正有格局的人一定是如一張好的油畫一樣,從各方面都可以做到非常的完美,尤其是有格局的人不會在意眼前的一些東西,會給人一種不一樣的人生觀。
  • 「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哪三樣東西不能借?生活中不妨留意
    借人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小事,但這其中蘊含的門道也要讓人不得不提防,因為借的好便成了一份恩德,若借的不好甚至會讓親人反目,損人不利己,好心也成了壞事。 過去人常說:「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出門在外打拼多年,攢下一份家底,存了一份家業,一切都得來不易,需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