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哪三樣東西不能借?生活中不妨留意

2020-12-08 騰訊網

常言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人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小事,但這其中蘊含的門道也要讓人不得不提防,因為借的好便成了一份恩德,若借的不好甚至會讓親人反目,損人不利己,好心也成了壞事。

過去人常說:「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出門在外打拼多年,攢下一份家底,存了一份家業,一切都得來不易,需好好珍惜。

尤其是在「借東西」這件事上,不妨聽聽古人老話,其中利弊自可知曉。哪三樣東西不能借?古人經驗之談,生活中不妨留意。

過去的三不借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有三樣東西從不借給外人,分別是房子、刀子以及藥罐子,三樣東西各有寓意。

一、不借房

房子是立身之所,也是根之所在。在古代,房價雖然沒有現代這麼高,但是要想建造一個新房,也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造而不易,自然要好好珍惜,所以一棟老宅往往會有好幾代人住入其中。

在這幾代人眼中,房子不僅僅是建築,更是他們的家,是他們的根。遊子背井離鄉,寒冬臘月,每逢佳節,想起親人的笑臉,想起老宅深處的風光,無限感慨,思鄉。

可見,人是念舊的,所以過去的房子也承載了很多東西。另一方面,在過去人眼中建築往往關乎風水,一家人氣運之所在也。

好幾代人攢下的福氣,倘若借給外人豈不是肥水流了外人的田,竹籃打水一場空。故而,房子不能借。

二、不借刀

刀乃利器,鋒刃所嚮往往會帶來血災,帶來人禍。客觀的來說,只是一件工具,自刀耕火種開始,刀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只不過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口的增多,爭鬥、戰亂隨之產生,刀也被賦予了更血腥的使命。

致此,刀也有了主觀的意味。借刀者將刀借了出去,雖然沒有親自參與使用,但也有一份責任。

舉個例子,古代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對皇帝來說,軍隊就是他的一把所向披靡的刀。

皇帝將刀借給武將,武將用此刀開闢疆土守護家國,那麼,這把刀做了任何事情不僅與武將有關,與皇帝乃至國家都息息相關。責任,莫過於此。

三、不借藥罐

「借藥罐」在民間是存在爭議的,有的地方認為藥罐代表著疾病,將藥罐借給別人,便是將疾病給了他人,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壞事。

同時也有的地方人認為藥罐代表著「康復」,倘若有人一直常年患有頑疾,無法康復,家人便會借來他人用過的藥罐,想要借著他人康復痊癒的福氣攻克頑疾。

說法多種多樣,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藥罐子最好不要輕易借予他人,因為藥罐中藥渣殘留的藥性往往很難洗掉的,用藥不同,萬一藥性相衝就是一樁禍事。

就像現在杯子不能隨便亂用一樣,自己用自己的杯子,不僅衛生也可以避免病從口入。故而藥罐關乎生存,最好不要借給他人。

時代的演變,使得舊的道理到了今天也有新的詮釋與說法,過去的「三不借」到今天也有了新的「三不借」。

新的三不借

在今天,新的「三不借」分別是指房子、信用和金錢,房子不必多說,那麼信用和金錢又有何說法呢?

新三不借之信用

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在當代,如果一個人失信,那將會真的難以立足。

一般來說,這主要涉及到對自己信息的保護。剛剛走進社會的很多人都會抱著僥倖的心理,自認為自己了解他人,便將自己的信息不經意間借了出去(洩露了出去),殊不知別有用心者拿到這些信息之後會做出哪些可怕的事。

一位網友因為信息洩露,一天電話接到了一兩百個騷擾電話,這都算輕的。更有甚者,別有用心者會用他人信息去做出一些不法的勾當,這可比過去的借刀殺人更要陰險、狡詐並且狠毒。

一旦東窗事發,信息洩露者連同別有用心者都會受到牽連,正可謂:「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所以自己的信息、信用千萬不可借於他人,關乎責任,更關乎自身的安全。

新三不借之金錢

首先不能武斷的說不能借予他人錢財,因為借錢要看借給的人是誰,倘若是一個信用度很低的人,最好不要借,哪怕是親朋好友也要仔細思量。當然,若是自己的血脈至親,則又另當別論。

借錢,在當代是個很糾結的事,因為金錢本就關乎生存,倘若借給外人錢財,借錢容易要錢難,一個處理不當甚至還會反目成仇。

不划算,也不值得,所以借錢要慎重,如非必要最好不要輕易借人錢財。

結語

借東西,借了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在借人者和被借者雙方,我們難免會扮演其中一方,無論是哪一方我們都要謹慎對待細細思量,其中玄機盡付於此,望諸君共勉。

相關焦點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三樣?古人經驗之談
    引言古人認為生活中這三樣東西借了,家裡面會敗亡。究竟是哪三樣東西呢?尋常居家過日子,尤其是在農村,朝鄰居借東西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再融洽的鄰裡之間也不會借這三樣東西,具體是哪三樣呢?第一、嬰兒床古人覺得家族中,子孫後代的繁衍非常重要。當時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富人家庭都希望子孫越多越好。古人養育子女的成本並不高,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讀些書,沒有條件就算了。家中子嗣較多,意味著有更多的勞動力,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 「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不能借?老祖宗說的話對不對?
    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會遇到過,比如做飯著急用醬油的時候,但是家裡卻沒有了,做菜正到了關鍵的時候,平常的人都會跟鄰居家借一下。大部分人都覺得借別人東西沒有什麼關係,能別人一把是一把。但是大家可能不清楚,其實借東西這件事也是有說法的,老祖宗留下了一句話:「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關於更多俗語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下面這本書。老祖宗認為有四件東西不能隨便外借,不然會對自己家產生不利的影響。你知道是哪四種東西嗎?一起來看看吧。第一樣東西:殺豬刀殺豬刀,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殺豬的。為什麼說殺豬刀不能外借呢?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相反,城裡人往往感情冷淡,很多人在同一個樓層生活了幾十年,甚至都沒跟鄰居來往過。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 俗話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四樣?少有人知
    還有舊時代的人們認為身體的頭髮和肌膚,是父母所給予的,很是珍惜,所以不能輕易毀傷,因此都留著長長的頭髮,女子的長髮在幼童時多數梳成辮子,成親後則挽成髮髻,而男子成年後也是束髮,而清朝後卻要求男子留著長辮子,辮子垂在頭後,肯定是相當不方便的,而且那個時候窮苦人家又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打理長發呢?
  • 借東西時,說不借的尷尬,得到了緩解
    借東西時,說不借的尷尬,得到了緩解。男女聊天不為情就為錢。這句話精闢。有這麼一個朋友,我覺得註定單身一輩子。看完比賽回到家裡,不見媳婦,肉也不見了,正納悶呢,看到餐桌上有個便條,上面寫道:「老劉,我拿著羊肉到我媽家燉了。我家人多,恐怕帶不回來,到時我會把吃羊肉的經過講給你聽。」2、第一次去丈母娘家,鬧出什麼笑話?我去老公家,是我每天做好飯菜伺候他們,一家人我會做飯菜,但是不會燒他們家的土灶。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前些時到農村親戚家,小住了兩日,清晨鳥兒的嘰嘰喳喳,中午的嫋嫋炊煙,傍晚長輩,孩子的說笑聲,仿佛構成了一曲動人的鄉村交響樂。如果你身在其中,聆聽那些老人說的俗語,細細的品一品,就會感覺真的很有趣味,而且收益頗多! 比如下面這則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你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
  • 外出遊行既定規則中的三不問、三不借、你了解多少?
    但是小編還是得提醒一下小夥伴們,要做到三不問、三不借,千萬要記住,不然的話容易犯了遊玩途中的大忌,得罪別人不說,連玩都玩不好了,下面小編就和小夥伴們仔細講一下其中的奧秘吧。其實這對經常旅行的人來說根本不是什麼難事,小編主要是和不知道的小夥伴講的,正好打算出去遊玩的小夥伴可要仔細聽哦。
  • 男女關係,從「借東西」開始,會變得曖昧不斷
    任何東西,能夠握緊在手心裡,才算是真實的,任何來來去去的闖入和遇見,都不能算是好的緣分。男女關係,從借調某些東西開始,便有了曖昧不斷的傾向,比如,借對方的肩膀來依靠,對方可以憐惜和疼愛,也可以陪伴和守護,但是不能長久給你包容和依賴,每個人都會有自私性,也都需要顧及以後的安好與幸福,若不能長久相處,這短暫的心動,只能算是一場劫難。曖昧不是愛,卻比愛更傷人。
  • 夜讀|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錢有三不借 借錢這個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都有那三不借。
  • 印度學者:看不懂中國,不願借鄰居東西,簡直是「反人類」操作
    就有一位印度學者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不願意借鄰居東西,簡直是「反人類」操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印度學者是聽聞一位,到過中國居住的印度人所言,說在中國居住鄰居不願意借東西給他,讓他感到十分不解。正因為如此,印度學者才會如此評價中國,覺得中國人都比較小氣,不願意借給鄰居東西,直言這是「反人類」操作。
  • 俗語:「錢不借三」,你知道「三」指的是什麼嗎
    俗語說:「錢不借三」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下這句話,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那麼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一、錢不借三 1、「老賴」的人不借 什麼人稱之為「老賴」呢?這種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借錢不還的人。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對於這種人,真的沒必要搭理。
  •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自然與人類,沒有什麼物種是高高在上的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所製作的動畫電影,同樣也是宮崎駿先生的作品之一,這部由宮崎駿先生參與編劇的動畫電影,仍舊是滿滿的宮崎駿先生的風格!用一個非常簡短的故事給我們帶來給多的思考空間,不只是那種唯美畫面的享受,更多的則是對於人生、對於自然的思考!
  • 向「沒有」借東西:8個月患小兒麻痺卻能登上TED,赴北極玩轉世界
    於是,我查了查火星爺爺的資料,並且看了他最著名的一場TED:向「沒有」借東西。01 向「沒有」借東西怎麼向「沒有」借東西呢?為什麼要向「沒有」借東西呢?借什麼東西呢?一連串的問題,最後從視頻中找到答案:你有的東西,就讓它最大化;你沒有的東西,就要向別人借了。比如說:火車上有什麼和沒有什麼?火車上沒有舒適的空間,也不能舉辦豪華派對。那麼就有公司創意,把五星級酒店和小豪宅設計在火車裡。從「無」到「有」的創意,就是這樣產生的。
  • 人到六十歲,這三樣東西儘量少沾,晚年生活會舒坦一點,不妨留意
    古人曾言「六十而耳順」,指的是一個人到了六十歲,就應該將「中庸」當做生活態度。無論是好話、壞話儘管隨人去說,自己聽過之後也沒必要去過於糾結。 因為到了這個年紀,早已能辯明其事非曲直,根本不用為無用的事情而操心。佛家有云:「一念貪慾一念嗔,念念迷惑慾海深。口善心惡害自己,應悔從前用錯心。」。
  • 如何理解弟子規「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這句話的意思
    「借人物,及時還」看到弟子規的這句話,我想到生活中常說的一句俗話,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意思其實是一樣的,說的都是關於借還東西以及要講信譽的事情。不過弟子規的這句話似乎更詳細一些,不僅僅是說好借好還,而且還說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及時的還。
  • 借著留意話而成為星
    借著留意話而成為星在新約開頭,在天上只有一顆星;但在新約末了,有七顆星在七個地方教會中。在每一個地方教會中有一顆星,在每一個地方教會裡都有一點發光的東西,把人帶到正路上去。 大約在四十年以前,我就是被這星從錯誤的路上帶上了正路。許多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也能見證這一個事實,他們能說,『哈利路亞,在教會裡我看見了星,使我轉到正路上。』
  • 借腹生子:男子為傳宗接代,借走鄰居老婆做代孕,生孩子後不還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古言流傳至今,雖還保留一些封建氣息,但也透露了人們對傳宗接代的觀念依然有著一種責任。尤其是在農村,對男孩的渴求比城裡更加強烈。也正是因為農村對傳宗接代的重視,這才讓那些不能生育的夫妻們有了許多壓力,而且為了要個孩子,想出各種辦法。
  • 年輕人別再隨便用螞蟻借唄了!借了借唄買房被拒,這種情況十分常見
    查螞蟻借唄主要是為了了解個人的徵信情況,買房子貸款對徵信記錄的要求,是要看當地公積金準入條件,一般是近兩年不能有6次以上逾期連續3次逾期。 4、一般貸款人在進行公積金貸款的過程中,銀行都會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統查詢貸款人的徵信記錄情況。如果個人徵信記錄中,有螞蟻借唄逾期的記錄,那麼會影響貸款審批額度,甚至有可能貸款審批不通過。
  • 去鄰居家借東西,發現他家這樣晾曬衣服,真機智,拍下回去模仿!
    導讀:去鄰居家借東西,發現他家這樣晾曬衣服,真機智,拍下回去模仿!裝修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但是很多人都在吐槽「買房難,裝修更難」!小編家裡的房子面積不是特別大,而且也只有一個陽臺,為了利用起來更方便,所以陽臺就被我拿來晾曬衣服用了,這樣休閒空間就沒有了,時常會讓我有些嚮往,這天正好家裡需要安裝一些東西,但是電鑽不知道放在哪裡了,所以就決定去鄰居家借來用用,沒想到這次去鄰居家借東西大有收穫,發現他家這樣晾曬衣服,這種做法真機智,拍下回去模仿,這樣既能解決我家的晾曬問題,還能讓我多一個休閒空間
  • 除了借唄,這三個信貸品牌也很不錯,你知道哪幾個?
    隨著需要用錢的人越來越多,需求越來越大,於是除了信用卡以外的一個個小額金融借貸平臺就這麼產生了,一個個網際網路的商界大佬也紛紛慷慨解囊「借錢」給你,像支付寶的螞蟻借唄,百度的有錢花,還有京東的金條也一躍成為借貸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存在。那麼他們三者到底誰最划算呢,讓我們來對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