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2020-12-06 一木深度說

文/當年一木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對於城裡人而言,可能感覺不到這句話的分量,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很多時候,鄰居比自己的兒女還要重要!舉個例子來說,當老人生病的時候,自己的兒女遠在外地趕不回來,「遠水救不了近火」,這時候一個好鄰居能救自己的命!

在農村,這種「鄰裡情」是很深厚的。相反,城裡人往往感情冷淡,很多人在同一個樓層生活了幾十年,甚至都沒跟鄰居來往過。

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那麼,究竟是哪四樣東西呢?為何借了之後家會敗亡呢?

這4樣東西,分別是「嬰兒床、殺豬刀、拐杖、藥罐子」。乍一看,覺得這些東西沒什麼大不了的,實際上你細細品味俗語,理解透徹之後,才會發現老祖宗的話是有道理的。

-01- 嬰兒床

在古代,技術落後,育兒條件差,加上剛出生的嬰兒很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夭折。如果借來的嬰兒床年久失修,質量得不到保證,嬰兒出了什麼問題,兩個家庭都會陷入痛苦裡。

另外,關於嬰兒床,古人還有一種說法,嬰兒床除了用來給小孩子睡覺,還有另一種象徵意義:綿延子嗣。古人很重視延續香火,畢竟多一個人,多一個勞動力,可以說每個家庭都希望多添丁進口。古人擔心,如果把嬰兒床借出去,可能會對自己家的子嗣繁衍有影響,不吉利。所以,沒人願意把自己家的嬰兒床借出去 。

-02- 殺豬刀

殺豬刀這種東西,是屠夫專用工具,普通人根本用不著。如果鄰居來借殺豬刀,很可能是幹不法之事。真要是把殺豬刀借給了鄰居,出了什麼事,自己脫不了干係。況且,殺豬刀是屠夫吃飯的傢伙,萬一鄰居弄丟了,就會影響到屠夫的飯碗,這是很嚴肅的事。

此外,因為殺豬刀常年沾染豬血,煞氣很重,用來鎮宅卻是一件寶物,這麼重要的東西,當然不可能借給別人。

-03- 拐杖

在古代,拐杖不只是老人用來支撐身體、輔助走路的工具,更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比如,電視劇《楊家將》裡面的佘老太君,皇帝就賜給了她一個「龍頭拐杖」,可以用來杖責犯了錯的人,不管他身份地位有多高,「上打昏君,下打佞臣」

並且,拐杖還有長壽的象徵,本身老人自己就需要用拐杖,如果把拐杖借給了別人,這就意味著自己用不著拐杖了,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所以,對於權力和長壽象徵的拐杖,沒人會往外借出去的。

-04-藥罐子

以前經常聽到一句話,一描述一個人體弱多病,就常常說他是「泡在藥罐子裡長大的」,這麼說是因為,藥罐子與疾病密切相關。在人們的印象裡,藥罐子代表著疾病,是不吉利的,向別人借藥罐子,相當於把別人的疾病帶到自己身上。

在古代,不管家裡有多窮,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藥罐子,也用不著找別人借。並且藥罐子熬過藥之後,有些殘留的藥物,長年累月會滲入藥罐子裡。熬不同的藥,容易造成藥物混合,一旦出了問題,容易導致悲劇。把藥罐子借給別人,到時候有理說不清,也負不起這個責任。所以藥罐子不外借,這也是出於安全考慮。

-05- 寫在最後

現在城裡人,一般也不向鄰居借東西,所以根本就沒注意到「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但是在農村地區,那些上了年紀的人,基本上都懂得這個忌諱

如今看來,古人認為這四樣東西借給別人,嚴重的話會導致家破人亡,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其背後的深意,這句俗語既然能夠流傳千年,必然有一定道理,古人也是為了安全起見、圖個吉利,這也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

如果你聽到老人口口相傳的這類俗語,不要急著去否定,可以先想想其中蘊含的道理,細細品味,受益良多。

像這樣的俗語有很多,往往簡單直白,卻寓意深刻,要麼講述了生活經驗,要麼反應了人生哲理、世態炎涼。即使到了現在,很多道理,對於年輕人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可惜,很多俗語失傳了。幸好,有人收錄了不少俗語,寫進了這本《增廣賢文》裡面。

《增廣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俗語集,以押韻的俗語和文獻、語錄選編而成,主要講人生哲理、處世之道,匯集的內容很有哲理性,儒釋道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兒童啟蒙書。

如果您想讓自己的孩子增長見識,早點懂得人情世故,將來走上社會後,能夠吃得開,不妨早點買一本《增廣賢文》給孩子看看。

這套《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的原文+白話譯文+解讀,不用擔心看不懂。現在入手,再送您一本《道德經》,只要49.8元,相當於一張電影票的錢,就可以讓您的孩子獲得良好的啟蒙教育。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橫條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三樣?古人經驗之談
    引言古人認為生活中這三樣東西借了,家裡面會敗亡。究竟是哪三樣東西呢?尋常居家過日子,尤其是在農村,朝鄰居借東西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鄰裡和諧最重要,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大家都互相幫助,有困難一起解決,鄰裡關係也很融洽。但是再融洽的鄰裡之間也不會借這三樣東西,具體是哪三樣呢?第一、嬰兒床古人覺得家族中,子孫後代的繁衍非常重要。當時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富人家庭都希望子孫越多越好。
  • 「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不能借?老祖宗說的話對不對?
    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會遇到過,比如做飯著急用醬油的時候,但是家裡卻沒有了,做菜正到了關鍵的時候,平常的人都會跟鄰居家借一下。大部分人都覺得借別人東西沒有什麼關係,能別人一把是一把。但是大家可能不清楚,其實借東西這件事也是有說法的,老祖宗留下了一句話:「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關於更多俗語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下面這本書。老祖宗認為有四件東西不能隨便外借,不然會對自己家產生不利的影響。你知道是哪四種東西嗎?一起來看看吧。第一樣東西:殺豬刀殺豬刀,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殺豬的。為什麼說殺豬刀不能外借呢?
  • 俗話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四樣?少有人知
    還有舊時代的人們認為身體的頭髮和肌膚,是父母所給予的,很是珍惜,所以不能輕易毀傷,因此都留著長長的頭髮,女子的長髮在幼童時多數梳成辮子,成親後則挽成髮髻,而男子成年後也是束髮,而清朝後卻要求男子留著長辮子,辮子垂在頭後,肯定是相當不方便的,而且那個時候窮苦人家又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打理長發呢?
  • 「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哪三樣東西不能借?生活中不妨留意
    常言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人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小事,但這其中蘊含的門道也要讓人不得不提防,因為借的好便成了一份恩德,若借的不好甚至會讓親人反目,損人不利己,好心也成了壞事。
  • 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是哪4樣,竟能讓一個家庭支離破碎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提高自身的修養,管理好一個家,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後才能讓國家安寧。雖說管理好一個家庭在很多人眼中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就會給家庭帶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父子不和、夫妻不睦等等,最後導致家庭破裂。那麼到底如何管理好一個家庭呢?
  • 俗話說好:五樹進宅,人窮家敗,講的是哪五種樹?看看你家有沒有
    在民間裡,從古至今對於大槐樹的評價都褒貶不一,更多人認為槐樹不吉利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槐樹的槐字,是由木和鬼組成,所以民間也根據這種想法創造出了這麼一句: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同時大槐樹也是「五鬼木」之一,民間傳言五鬼木陰氣很重,容易招惹來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所以一般住人的院子裡都不會去栽種這幾種樹。以前的社會,講究的是男耕地、女織布。想織布,那就離不開蠶。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種樹,為啥會導致人窮家敗?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五樹是指五種有不好寓意的樹,我們知道,人類總是喜歡賦予一些事物某種含義,有好有壞,像喜鵲就是好的,這名字帶喜,感覺就能給人帶來喜事一樣,再如梅蘭竹菊四種植物,也被賦予了「君子」的含義。
  • 古人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指的哪五種樹,為什麼這麼說?
    就像老話所講的那樣,「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那麼,這裡所謂的「五樹」都是哪五種樹呢?一、梨樹。古人之所以會討厭梨樹,與「梨」的諧音有關。因為「梨」和「離」的發音一樣,所以梨樹也就被安上了「預示分離」的不詳寓意,同時確定的忌諱還有不能把一個梨子分著吃,否則分梨吃的兩個人會就此分離,心懷相思之苦。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平日裡生活禁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宅子現4喜,家中出能人」,蜘蛛也是4喜之一?看看你家有嗎
    比如這句俗語: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大意是說有好的東西到自己的家裡,家裡就會有能人出現。那到底是宅子中出現哪4喜呢?俗語「宅子現4喜,家中出能人」,蜘蛛也是4喜之一?看看你家有嗎。四是蜘蛛吊絲宋朝賈似道曾有詩曰「羽翼不長肩蓋盡,等閒覓得夜明珠」,說的是蜘蛛安然自得的生活狀態。古人之所以認為蜘蛛是福祿的象徵,更多是來自蜘蛛的習性。蜘蛛捕食依靠結網,靜待蚊蟲自投羅網,有著守株待兔、安享財富的寓意。
  • 古人忠告「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是哪三樣?老祖宗的話確實有理
    《史記·滑稽列傳》中,有一篇名為《西門豹治鄴》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這是對「俗語」最早的記載,作為古人生活經驗和思想的總結,俗語就是寓意深刻的警世恆言。
  • 俗語:「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說的是哪四喜?你家有沒?
    俗語:"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說的是哪四喜?你家有沒?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擁有漫長的歷史,先人們不斷摸索,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有物質財富,例如名勝古蹟、珍貴的寶物等,也有非物質財富,例如一些古代的技術,又或者是普及到了千家萬戶的民間俗語。今天,就來為大家講講一些俗語~古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了許多生活規律、自然現象等,最後將其口語化,變成了口口相傳的俗語。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至今受用
    中國經過幾年的發展歷程,孕育出無數的文化,像海流一樣源源不斷,在現在這個時候集合了,其中有作為歷代金科玉典被推崇的聖人的話,以一生豐富的經驗為基礎,收集了簡潔的諺語,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智慧和財富,所以俗語往往是從生活中取出來的。
  • 借東西時,說不借的尷尬,得到了緩解
    借東西時,說不借的尷尬,得到了緩解。男女聊天不為情就為錢。這句話精闢。有這麼一個朋友,我覺得註定單身一輩子。看完比賽回到家裡,不見媳婦,肉也不見了,正納悶呢,看到餐桌上有個便條,上面寫道:「老劉,我拿著羊肉到我媽家燉了。我家人多,恐怕帶不回來,到時我會把吃羊肉的經過講給你聽。」2、第一次去丈母娘家,鬧出什麼笑話?我去老公家,是我每天做好飯菜伺候他們,一家人我會做飯菜,但是不會燒他們家的土灶。
  • 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指的是哪三項,說得有道理嗎
    俗語是在特定時期,古人通過自己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民間說法,帶有比較明顯的口語化和通俗性,同時又能反映古人最真實的想法、經驗和願望。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這句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不過根據地方的不同,民間對於三項的看法,也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
  • 俗語「家有四項,不富也旺」,是啥含義?祖輩慧眼看世界的總結!
    「俗語」中的「俗」並不是庸俗的意思,只是說它比較通俗易懂,適合於民眾。因為它有口語的特性,因此俗語並不適合作文雅的書面語言,它更適合於民眾間的對話聊天。它雖通俗,卻並不單調,甚至可以說包羅萬象,從氣候時節到民俗生活,從生活常識再到人性百態,幾乎每一處每一點都有俗語的總結!
  • 如何理解弟子規「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這句話的意思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的古代,沒有現代社會的徵信系統,也沒有現代社會的司法系統,卻很少因為借東西不還而導致的社會矛盾案件的發生,也少有因借東西故意不還而導致的案件發生。而現代,老賴卻多如牛毛,大部分都是故意成為老賴,且數量仍然在不斷的增加中,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前些時到農村親戚家,小住了兩日,清晨鳥兒的嘰嘰喳喳,中午的嫋嫋炊煙,傍晚長輩,孩子的說笑聲,仿佛構成了一曲動人的鄉村交響樂。如果你身在其中,聆聽那些老人說的俗語,細細的品一品,就會感覺真的很有趣味,而且收益頗多! 比如下面這則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你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五樹指的是哪些樹?
    這些俗語有些是道聽途說的封建思想,有些是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我們今天說的「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就是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語,那麼這五樹究竟是哪五種樹呢?為什麼不能在家裡隨便栽種呢?這些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和科學依據呢? 其實農村俗語當中的講究非常多,就比如「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句話。
  • 俗語:「錢不借三」,你知道「三」指的是什麼嗎
    俗語說:「錢不借三」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下這句話,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那麼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一、錢不借三 1、「老賴」的人不借 什麼人稱之為「老賴」呢?這種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借錢不還的人。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對於這種人,真的沒必要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