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弟子規「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這句話的意思

2020-12-05 一思讀書

弟子規原文講: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別人把東西借給你了,要及時的歸還,別人借你的東西,不要小氣,不要吝嗇。

「借人物,及時還」看到弟子規的這句話,我想到生活中常說的一句俗話,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意思其實是一樣的,說的都是關於借還東西以及要講信譽的事情。

不過弟子規的這句話似乎更詳細一些,不僅僅是說好借好還,而且還說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及時的還。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的古代,沒有現代社會的徵信系統,也沒有現代社會的司法系統,卻很少因為借東西不還而導致的社會矛盾案件的發生,也少有因借東西故意不還而導致的案件發生。而現代,老賴卻多如牛毛,大部分都是故意成為老賴,且數量仍然在不斷的增加中,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是因為古代的嚴刑峻法,比如唐代,《唐律疏議》第26卷雜律中規定:「諸負債違契不償一疋(匹)以上,違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疋加二等。百疋又加三等、各令備償。」

也就是說欠了別人的東西還不起,違約20天就打20鞭子,每二十天加一個懲罰等級,直到杖打六十。並且在唐代如果實在還不起外債,可以用勞動抵帳,政府對於抵債的勞動有明確的規定,勞動一天算一天錢,直到把債還清。

古代的律法確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律法也只是為了懲戒了那些還不起的,而且這些人並非故意不還,可現在的老賴大多是惡意不換,這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想除了古代的律法的作用之外,重要原因是我們以人為本的文化。在古代借了東西不還,我們不會過於注重沒有還的物品,而更注重沒有還東西的這個人,所以我們古人借東西是很謹慎的,能把東西借給別人,其實更注重是借的人是誰。

而借東西的人也更加注重這一點,借了別人的財物,會特別注重歸還的時間,這是對借出人的尊重。所以在古代晉商之間相互借款時,不用繁瑣的手續,更不需要抵押物,如果實在還不起了,恭恭敬敬地給借款人磕上三個響頭,這件事就算是了了,人家一擺手,帳清不用還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的古人不會隨意的借出去東西,也不會隨意地借別人東西,一旦借了別人就會及時的還給別人,因為我們注重的人,而非物。

「人借物,有勿慳」講的是當別人借你物品的時候,如果你有就不要小氣。但請注意注意這個「慳」字,慳的意思雖然說是小氣、吝嗇,但「慳」字是豎心旁,所以與心理活動有關係,而不是行為,這是不同的。

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管誰借東西,心裡上都不願意借給別人,這是他的性格使然,這就叫慳。

別人來借東西,我們看這個人的信譽怎麼樣,如果是那種經常有借不還的人,那麼我們直接拒絕,這個行為雖然看起來也是小氣、吝嗇,但不是「慳」。

所以「人借物,有勿慳」的意思是說,如果來借東西的人,是一個很有信譽的人,我們不會猶豫,直接會借給他,不要有小氣、吝嗇、不願意借的心理活動。

總結起來「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不管借別人物品,還是借給別人物品都要根據實際情況謹慎的對待,不要亂借瞎借

相關焦點

  • 《弟子規》通篇解讀(新)
    很多人對「勿」字表現出了反感,有的人批判反對弟子規的理由之一就是因為內容裡「勿」字太多,如果孩子學弟子規,會嚴重影響自主性,這理由實在太牽強了。所以「我」和「吾」在古漢語中雖都是第一人稱代詞,但在語法和語氣、語義以及使用習慣上,都有一定差異。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平日裡生活禁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的意思是,農民所居住的房屋寧可借給鄰居舉辦葬禮,也不能將房屋借給夫妻一起居住。
  • 守住身體能量,讓心理支配生理,借事、借境煉心,大事可成
    一、人的能量都是從哪些渠道流失的?人的能量看似從身體的方方面面流失,但多是從六根流失掉的,歸根結底是心的散亂以及妄念叢生。六根無明妄動,特別是意根內搖,導致身心的力量耗散流失。所以人的能量會從意根流失。人體能量流失的是幻影浮雲,而真人體的能量則是恆順始終如一的。
  • 借我20喝奶茶是什麼梗和意思 借我20喝奶茶表情包組圖
    借我20喝奶茶,到時候海綿寶寶還你。這組表情包近日非常流行,很多小夥伴就在問借我20喝奶茶是什麼梗,有何內涵意思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借我20喝奶茶的梗和意思,還帶來借我20喝奶茶這組表情包的系列圖分享。
  • 俗語:「錢不借三」,你知道「三」指的是什麼嗎
    很多人際關係就是因為金錢問題而變得微妙,本來關係很好,最後卻分道揚鑣,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會有些感同身受。俗語說:「錢不借三」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下這句話,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那麼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 在嗎借我20喝奶茶是什麼梗 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經常的在網上貼吧和抖音上看到很多人發一個海綿寶寶的表情包,其中的內容是「在嗎?借我20塊錢喝奶茶,到時候海綿寶寶還你!」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在嗎借我 20 喝奶茶這個梗。
  • 你從借唄借的那些錢來自哪裡,你知道嗎?
    面對市場上眾多的產品,比如借唄、花唄、微粒貸以及分期樂等,作為消費主體的80、90後,最常用到的就是花唄、借唄這兩個產品,其中借唄則是門檻較低的貸款產品。——你從借唄借到的「錢」,都是來自阿里巴巴嗎?——金爺肯定的告訴你,它不是。
  • 在嗎借我20喝個奶茶什麼意思 騙二十塊錢買奶茶是什麼梗
    很多人都喜歡網上衝浪,因此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網絡用語超級搞笑,來看看在嗎借我20喝個奶茶什麼意思? 騙二十塊錢買奶茶的梗介紹?  奶茶是很多人都喜歡喝的,一般我們都是自己買奶茶,不過最近好像流行起了借錢喝奶茶,來看看在嗎借我20喝個奶茶什麼意思?
  • 支付寶借唄借一萬, 每個月要還多少?
    借唄」這是支付寶推出的一項貸款服務,目前的申請門檻是600多個芝麻。根據分數,用戶可以申請的貸款金額從1000元到50000元不等。貸款的最長還款期為12個月,每個人的預期年利率都不同,大多數用戶每天收入0.04 %。每天10,000元的貸款利息為4元,隨貸款償還。日利率是萬分之四,年利率基本上是365 * 0.04 % = 14.6 %。
  • 男子借唄額度2萬,一口氣全借完,又馬上還清,再看時抱頭痛哭
    大家也都知道,雖然有數據顯示花唄已經借出了3000億,但在支付寶眾多用戶當中,可是有超過1億用戶開通了花唄,平均下來也就每個人3000元左右,而且在生活當中,很多小夥伴還就只有2000元左右的額度。最近,猛男:借唄額度2萬,一口氣全借完,又馬上還清,再看時抱頭痛哭。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對於城裡人而言,可能感覺不到這句話的分量,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很多時候,鄰居比自己的兒女還要重要!舉個例子來說,當老人生病的時候,自己的兒女遠在外地趕不回來,「遠水救不了近火」,這時候一個好鄰居能救自己的命!
  • 借唄累計放款上萬億,你卻還沒有開通?教你快速開通螞蟻借唄!
    借唄可以說是支付寶最知名的貸款產品之一,相關數據顯示,借唄的放款規模已經達到上萬億,借唄的授信額度1000-300000元,期限3/6期,線下消費場景有少量9/12/24期,日利率為0.15‰-0.6‰,按日計息。
  • 借腹生子:男子為傳宗接代,借走鄰居老婆做代孕,生孩子後不還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古言流傳至今,雖還保留一些封建氣息,但也透露了人們對傳宗接代的觀念依然有著一種責任。尤其是在農村,對男孩的渴求比城裡更加強烈。也正是因為農村對傳宗接代的重視,這才讓那些不能生育的夫妻們有了許多壓力,而且為了要個孩子,想出各種辦法。
  • 使用借唄「上癮」後,借唄突然被關閉,你所欠的錢,不需要還了?
    現在的人是越來越會享受生活了,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對於「享受生活」,很有「心得」。現在不少的年輕人喜歡,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為的就是過上「精緻」的生活。不過這種「精緻」生活的背後,卻是以「透支消費」為基礎的。
  • 教育家李家聲向大眾呼籲:《弟子規》是糟粕,至今仍毒害我們孩子
    國學班一直視為童蒙經典的《弟子規》,實際是毒害兒童的大毒草,應該從國學經典中開除。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弟子規》根本不是傳世童蒙經典在很多人看來,《弟子規》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一樣,都是古代童蒙教育經典。但是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弟子規的水準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 一上港國腳借詩明志心跡暗伏!記者:信息量很大
    一上港國腳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借詩明志心跡暗伏!意有所指?有記者表示:信息量很大,前段時間,上港球員呂文君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希望俱樂部對自己家的球員好一點。隨後,有人爆料稱上港將降薪,5月更是降薪100%。但是,後來又有報導稱上港於已把5月的薪水順利發放。真真假假讓外人看著一頭霧水!就在外界以為上港續約平安無事的時候,沒想到這個時候國腳石柯出來說話了。
  •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自然與人類,沒有什麼物種是高高在上的
    但是阿莉埃蒂的嚴格的家教不允許她私自拿取這塊施捨來的方糖,果然在回到家中告知爸媽這件事情之後,嚴格的父親告訴阿莉埃蒂絕對不可以拿這塊方糖,於是阿莉埃蒂私自做主將這塊方糖還了回去!其實這一塊方糖對於生活並不容易的小人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家人仍舊選擇放棄,當然害怕隨之而來的危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怕後面所帶來的隱患!而這一塊方糖與當初借物的「冒險」中,父親不讓阿莉埃蒂拿取精緻的玩偶屋子中的任何物品是一個道理!那就是關於獨立生存的問題!
  • 【監獄公職律師說法】朋友向你借錢,借還是不借?
    【監獄公職律師說法】朋友向你借錢,借還是不借?借錢周轉,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如何從法律角度避免這種生活中的尷尬事,有人說「不要借錢給朋友,借錢給朋友就失去一個朋友」。朋友向你借錢,借,還是不借呢?結合《民法典》對借貸行為的相關規定,看看監獄公職律師怎麼說?
  • 借東西時,說不借的尷尬,得到了緩解
    借東西時,說不借的尷尬,得到了緩解。男女聊天不為情就為錢。這句話精闢。有這麼一個朋友,我覺得註定單身一輩子。看完比賽回到家裡,不見媳婦,肉也不見了,正納悶呢,看到餐桌上有個便條,上面寫道:「老劉,我拿著羊肉到我媽家燉了。我家人多,恐怕帶不回來,到時我會把吃羊肉的經過講給你聽。」2、第一次去丈母娘家,鬧出什麼笑話?我去老公家,是我每天做好飯菜伺候他們,一家人我會做飯菜,但是不會燒他們家的土灶。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三樣?古人經驗之談
    引言古人認為生活中這三樣東西借了,家裡面會敗亡。究竟是哪三樣東西呢?尋常居家過日子,尤其是在農村,朝鄰居借東西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鄰裡和諧最重要,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大家都互相幫助,有困難一起解決,鄰裡關係也很融洽。但是再融洽的鄰裡之間也不會借這三樣東西,具體是哪三樣呢?第一、嬰兒床古人覺得家族中,子孫後代的繁衍非常重要。當時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富人家庭都希望子孫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