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三樣?古人經驗之談

2020-12-06 古事今來說

引言

古人認為生活中這三樣東西借了,家裡面會敗亡。究竟是哪三樣東西呢?

尋常居家過日子,尤其是在農村,朝鄰居借東西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鄰裡和諧最重要,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大家都互相幫助,有困難一起解決,鄰裡關係也很融洽。但是再融洽的鄰裡之間也不會借這三樣東西,具體是哪三樣呢?

第一、嬰兒床

古人覺得家族中,子孫後代的繁衍非常重要。當時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富人家庭都希望子孫越多越好。古人養育子女的成本並不高,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讀些書,沒有條件就算了。家中子嗣較多,意味著有更多的勞動力,日子也會越過越好。當時人們比較迷信,認為嬰兒床是生育能力的象徵,有著特殊的意義,如果借走了,就意味著家族中的生育能力被借走,是非常忌諱的事情。

第二、香火

古人比較迷信,在家中經常燒香拜佛。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信奉鬼神。燒香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也表達對於神靈的尊重。和嬰兒床一樣,香火也是子孫延續的象徵。古人常說香火不能斷,意思就是子孫的繁衍不能斷,可見古人十分看重子孫後來的繁衍問題,因此香火是萬萬不能借的。古人怕香火借走了之後,子孫後代會受到影響,覺得家裡會敗亡。

第三、藥罐子

古人生病之後,家裡有條件的可以去街市上的藥鋪抓點中藥。中藥並不能直接服用,需要用藥罐子燉煮之後才可以服用,不像現在西藥這樣方便。因此在古代,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藥罐子,以備不時之需。為什麼不能借藥罐子呢,其實是有道理的。藥罐子經過多次燉煮之後,可能裡面有很多的藥物殘留,如果清洗不乾淨,別的病人借了去,藥物之間相互融合,而且病人的身體很虛弱,很容易出問題。而且藥罐子更像是私人的,像飯碗一樣,即使再貧困的家庭也有中藥罐子,所以古人不願意借給別人,更怕別人用了之後身體出現問題。古人說的這三樣東西,人們說法不一,這裡只是羅列了最常見的三樣,畢竟古語在傳承中也會出現偏差。

結語

古人的很多智慧經過多年的傳承演化成為一句句俗語。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很多俗語已經不符合如今時代,但是作為後人,學習古人的俗語也是繼承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

相關焦點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
  • 「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哪三樣東西不能借?生活中不妨留意
    過去人常說:「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出門在外打拼多年,攢下一份家底,存了一份家業,一切都得來不易,需好好珍惜。 尤其是在「借東西」這件事上,不妨聽聽古人老話,其中利弊自可知曉。哪三樣東西不能借?古人經驗之談,生活中不妨留意。
  • 「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不能借?老祖宗說的話對不對?
    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會遇到過,比如做飯著急用醬油的時候,但是家裡卻沒有了,做菜正到了關鍵的時候,平常的人都會跟鄰居家借一下。大部分人都覺得借別人東西沒有什麼關係,能別人一把是一把。但是大家可能不清楚,其實借東西這件事也是有說法的,老祖宗留下了一句話:「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關於更多俗語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下面這本書。老祖宗認為有四件東西不能隨便外借,不然會對自己家產生不利的影響。你知道是哪四種東西嗎?一起來看看吧。第一樣東西:殺豬刀殺豬刀,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殺豬的。為什麼說殺豬刀不能外借呢?
  • 俗話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四樣?少有人知
    還有舊時代的人們認為身體的頭髮和肌膚,是父母所給予的,很是珍惜,所以不能輕易毀傷,因此都留著長長的頭髮,女子的長髮在幼童時多數梳成辮子,成親後則挽成髮髻,而男子成年後也是束髮,而清朝後卻要求男子留著長辮子,辮子垂在頭後,肯定是相當不方便的,而且那個時候窮苦人家又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打理長發呢?
  • 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是哪4樣,竟能讓一個家庭支離破碎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提高自身的修養,管理好一個家,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後才能讓國家安寧。雖說管理好一個家庭在很多人眼中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就會給家庭帶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父子不和、夫妻不睦等等,最後導致家庭破裂。那麼到底如何管理好一個家庭呢?
  • 俗語:「錢不借三」,你知道「三」指的是什麼嗎
    俗語說:「錢不借三」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下這句話,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那麼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一、錢不借三 1、「老賴」的人不借 什麼人稱之為「老賴」呢?這種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借錢不還的人。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對於這種人,真的沒必要搭理。
  • 古人忠告「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是哪三樣?老祖宗的話確實有理
    《史記·滑稽列傳》中,有一篇名為《西門豹治鄴》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這是對「俗語」最早的記載,作為古人生活經驗和思想的總結,俗語就是寓意深刻的警世恆言。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前些時到農村親戚家,小住了兩日,清晨鳥兒的嘰嘰喳喳,中午的嫋嫋炊煙,傍晚長輩,孩子的說笑聲,仿佛構成了一曲動人的鄉村交響樂。如果你身在其中,聆聽那些老人說的俗語,細細的品一品,就會感覺真的很有趣味,而且收益頗多! 比如下面這則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你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
  • 古人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指的哪五種樹,為什麼這麼說?
    就像老話所講的那樣,「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那麼,這裡所謂的「五樹」都是哪五種樹呢?一、梨樹。古人之所以會討厭梨樹,與「梨」的諧音有關。因為「梨」和「離」的發音一樣,所以梨樹也就被安上了「預示分離」的不詳寓意,同時確定的忌諱還有不能把一個梨子分著吃,否則分梨吃的兩個人會就此分離,心懷相思之苦。
  • 俗話說好:五樹進宅,人窮家敗,講的是哪五種樹?看看你家有沒有
    家裡有一老,如同有一寶。老人為什麼叫老人?不可單單是指年紀大,還指的是他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和閱歷。老輩人所說的話,其中是蘊藏著很多深刻道理的,一代一代的流傳到現在!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都住在城市裡的高樓內,基本不會有人在家裡種樹,所以可能也很難能理解老人們說的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
  • 俗語「雙頂女孩沒人要」,雙頂指的什麼?古人經驗之談是迷信嗎?
    文|楚何知(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分享)在農村老人的眼中,如果哪家的小孫子頭頂上有兩個發旋,那麼就會被認為「脾氣犟」;甚至還有這樣兩句俗語廣為流傳,分別是:「一個旋擰,兩個旋橫,三個旋打架不要命」以及「一旋好,倆旋壞,三旋孬,四旋是個笨老跳」。
  • 夜讀|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錢有三不借 借錢這個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都有那三不借。
  • 民間俗語「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在人們生活中仍然有著重要的作用,無可厚非它不像唐詩宋詞那樣優美高雅,但它的作用卻和詩詞不相上下。俗語的體裁相對還是比較少的,大多數都是勸人向善,教人學好的。好比「酒香不怕巷子深」、「芝麻開花節節高」等等無不包涵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祈願,雖然俗語的字數都很少,但字字珠璣,句句肺腑。都是古人總結的為人處世的智慧,尤其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對古人的智慧加以理解和運用。就好比軍事家研究《孫子》,哲學家研究《老子》等等。能夠流傳下的肯定不會都是糟粕,我們應當看到其中的精華,這樣對於了解自身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種樹,為啥會導致人窮家敗?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五樹是指五種有不好寓意的樹,我們知道,人類總是喜歡賦予一些事物某種含義,有好有壞,像喜鵲就是好的,這名字帶喜,感覺就能給人帶來喜事一樣,再如梅蘭竹菊四種植物,也被賦予了「君子」的含義。
  • 「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指哪三種樹?種下真的會富三代?
    古人對風水的看重所謂的風水學說,是指人們可以通過觀察山水,觀察地形,以及觀察生活中的一系列事物,從中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氣運,也就是命運。而且風水學說的研究,不僅限於每個個體本身,同時關於一個家族,一個國家的命數也能夠通過風水得到,這也就讓人們對於風水學說更加的迷信。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做什麼事情,總是覺得通過看看風水能得到一個更為穩妥的答案,人們也更加傾向並且依賴於風水的研究。
  • 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指的是哪三項,說得有道理嗎
    俗語是在特定時期,古人通過自己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民間說法,帶有比較明顯的口語化和通俗性,同時又能反映古人最真實的想法、經驗和願望。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這句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不過根據地方的不同,民間對於三項的看法,也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
  • 俗語「家有四項,不富也旺」,是啥含義?祖輩慧眼看世界的總結!
    「俗語」中的「俗」並不是庸俗的意思,只是說它比較通俗易懂,適合於民眾。因為它有口語的特性,因此俗語並不適合作文雅的書面語言,它更適合於民眾間的對話聊天。它雖通俗,卻並不單調,甚至可以說包羅萬象,從氣候時節到民俗生活,從生活常識再到人性百態,幾乎每一處每一點都有俗語的總結!
  • 俗語:「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是哪三種樹?農村其實很常見
    古時候,很多達官貴人的家都是高庭大院,他們會在自己家的院中種些樹木,這樣看起來像是個比較有品位的人家。但是,在院中種樹不僅只有一方面的好處,你知道麼?在古代種樹也是很有講究的,古人認為種得好、種得對,對一個家庭會有很好的影響。但如果種錯了、種得不好,很可能會給家庭帶來災禍。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導讀:立秋已到,今秋雨水多不多?糧食收成如何?看看古人經驗之談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農曆六月十八日。如今距離立秋過去已經有幾天了,在今天早上筆者這裡下起了大雨,所以早上起來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天氣涼快了很多,並且還有種秋天來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