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8、2019高考全國卷Ⅰ/Ⅱ/Ⅲ試題對比分析

2021-01-08 騰訊網

編者按

「整套試卷考點著眼於教材,注重了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同時也突出了核心考點、並關注了知識的細節考查。」

「相比前兩年,長句型表述問題幾乎沒有了,長期以來,大量的針對性訓練似乎被命題專家熟知並認為學生在這方面掌握的應該可以了,今年則轉向了對知識的大跨度和全面性的考查,再一次發揮了教學指揮棒的作用」

片言可知變化,管中可窺全豹。

2019年高考全國卷Ⅰ/Ⅱ/Ⅲ的生物試題還有哪些特徵呢?相比於2018年還有哪些變化?請接著往下看……

2018、2019年全國卷Ⅰ高考生物試題比較分析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第二中學 蘇洪波

立德樹人是黨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因此,在高考命題中應遵循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愛國主義情操和社會主義責任感的形成,考查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必然要求。2019年高考生物試題圍繞「一體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在繼承2018年考查內容、試題呈現方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體現生物學科的育人價值,更好地發揮高考選才和引導教學的功能。本文嘗試以2018年和2019年高考全國卷Ⅰ生物試題為素材,從生物學核心素養、認知目標分類學和命題情境三個要素的視角進行比較分析,以期對2020屆高考複習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比較要素的確立

1.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根據「生命觀念」的定義,生命觀念形成的一般路徑是「由具體直接的生物學事實到抽象間接的生物學概念再到統攝上位的生命觀念」;「生命觀念」的外延包括多種具體種類,因此可以從抽象程度(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生命觀念)、種類劃分這兩個要素對試題進行比較;根據「科學思維」的定義,可以根據科學思維的種類這一要素對試題進行比較;根據「科學探究」的定義,可以根據科學探究的組成要素(觀察、提問、實驗設計、方案實施、結果的交流與討論)對試題進行比較;目前試題是通過提供問題情境,在考生問題解決過程中引導其深入思考,形成積極環境保護、提高民族自信等理念,因此在本次試卷分析不作單獨要素分析。

2.認知目標分類學

教育目標分類體系是1956年布魯姆團隊編寫出版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首次提出。該分類體系認為思維的最低層次是知識,其上依次是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安德森等於2001年對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進行了重要修改。修改後的教育目標分類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將教育目標分為知識維度和認知過程維度。針對不同層次的認知維度還有細化。不同試題有不盡相同的維度體現,可根據認知目標分類學對試題進行比較。

3.命題情境

在《考試大綱(2019版)》「知識內容」和《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版)》「學業質量」中均有關於「情境」的描述,即「相對簡單的情境」和「較複雜的情境」。筆者認為「相對簡單的情境」是指情境內容源於課本,可以直接利用提供的生物學事實解決題目問題,主要是布魯姆教育目標中記憶、理解(解釋和舉例說明);「較複雜的情境」指情境往往源於生產生活、科研等,可以利用所學生物學概念、思維方法、研究範式遷移運用或綜合運用,主要是布魯姆教育目標中理解(歸類)及其以上層次。

二、2018年、2019年全國卷Ⅰ比較分析

基於上述三個維度的比較要素對2018年、2019年全國卷Ⅰ生物試題進行如下表分析(以第2題和第32題為例):

注: 同一題目不同選項或空出現不同水平層次,以最高級統計。

著重號目的是指明生物學核心素養三個方面的具體要素。

2019年與2018年高考生物試題均突出了生物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在試題的呈現方式、考查內容、認知目標等方面體現出繼承與發展的特點。

1.繼承性

(1)試題情境圍繞現實問題展開,做到了新穎、真實、科學、恰當,能夠成為學生運用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載體。在信息量、邏輯性、思維複雜度等角度進行梯度設置,指向了核心素養的不同水平。如2019年的第30題和2018年第31題分別以「人的排尿反射」和「哺乳動物尿的生成」 為試題情境,既有生物學事實性知識的考查,如「存在於_____的滲透壓感受器」「排尿反射的初級中樞位於_____」,又有生物學概念的理解運用,如「……尿量減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單向的,其原因是_____」。(本段僅截取全文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見2019高考生物5)

2.發展性

(1)試卷閱讀量有所下降,增加考生思維時間。2019年試卷共2490字,兩幅圖;2018年試卷共2861字,兩幅圖、一個表格。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是建構生物學概念,形成生命觀念的重要方式。如2019年第2題要求考生根據實驗目的,利用科學思維和實驗原理獲取形成基因表達這一重要概念的實驗設計組合。(本段僅截取全文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見2019高考生物5)

三、複習建議

1.通讀教材,達成生命觀念

教師在複習時可以採用演繹法。首先拋出某一生物重要概念(如生物膜),然後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本,尋找支撐該概念的生物學事實(如細胞膜、葉綠體膜、細胞核核膜……)、下位概念(如細胞膜使細胞保持穩態;細胞器膜使細胞質保持具有不同環境的多個隔室;細胞核有核膜包圍……)。(本段僅截取全文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見2019高考生物5)

2.精讀教材,培養科學思維

教師在複習時指導學生精讀教材,體會教材正文間的邏輯性、課後習題的思維價值。如筆者複習「基因的分離定律」時,設計如下問題串:(1)支持基因分離定律的實驗證據有哪些?(目標指向「歸納與概括」);(2)驗證基因分離定律的依據是什麼?(目標指向「演繹與推理」);(3)孟德爾分離比出現的條件是什麼?(目標指向「批判性思維」)。(本段僅截取全文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見2019高考生物5)

(本文全部內容將刊登於2019高考生物5)

全國Ⅱ卷2018年與2019年試題對比分析

陝西省柞水中學 蔣立鋒

表1:

表2:

1 考點分布與備考

1.1考點分布對比

從表中考點分布數據可以看出,今年高考必修3,30分(2018年28分),主要考查點是激素調節和能量流動(2018年主要考查激素調節和種間關係);必修2,20分(2018年18分),今年主要考查分離定律的驗證和自由組合定律的簡單應用,難度較前兩年明顯偏低;必修1,25分(2018年29分),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物質跨膜運輸及細胞結構與功能;選修1考查微生物培養,以實驗設計和分析的形式考查,增加了一定難度;選修3考查植物組織培養及應用(2018年基因工程和核移植)。

通過表1對比能力考查可以看出,2019年沒有出現複雜的圖形曲線分析題目,在非選擇部分出現的3個圖形並沒有增加難度,反而有助於學生直觀理解和分析試題,人性化十足,而且,相比前兩年,長句型表述問題幾乎沒有了,長期以來,大量的針對性訓練似乎被命題專家熟知並認為學生在這方面掌握的應該可以了,今年則轉向了對知識的大跨度和全面性的考查,如生態系統伴隨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性激素伴隨減數分裂,激素調節的4個特點(以往僅要求1-2個),再一次發揮了教學指揮棒的作用。

整套試卷考點著眼於教材,注重了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同時也突出了核心考點、並關注了知識的細節考查。與2018年不同,今年並未出現所謂熱點問題的考查,相反,對冷點知識卻有考查,例如:選擇題6生物能量金字塔的倒置,選做題38(2)人工胚乳所含營養物質等。總體來看,2019年生物卷仍然保持了立足課本的樸素與不羈知識粗細的個性。

1.2備考建議

備考中要以教材為中心,突出主幹知識和重點知識的研究學習,從表1統計不難看出本套試卷與2018年試卷在代謝、遺傳、穩態調節等主幹知識考查方面是具有一致性的。同時要參照分析近些年的高考數據,要特別關注主幹知識中近些年高考的未考查點。另外,要特別關注複習備考中知識之間的宏觀聯繫和知識的全面性。

2 設問方式與備考

2.1設問方式

在選擇題部分,僅第2題的設問方式採用「敘述正確的是」的設問形式,其餘都是直接問題幹所涉及的生物學事實蘊含的道理,這種設問方式更加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分析思路的流暢性,沒有「拼盤式」的考試感。非選擇題部分,原因類設問只有3處(2018年都是4~5處),對考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論述的能力要求降低,但對思維的嚴密性和知識的全面性要求增加,如30題(3)「體液調節的特點」要求寫出4點,實際上教材中也只提到了4點,32題(3)要求寫出「所有可能的基因型」,這些要求較以往只寫出其中一兩點來說,明顯增加了難度,但這種題區分度應該不錯。

2.2備考建議

針對上述設問方式,應重點做好兩方面的備考準備,一是針對某個生物事實和生命現象進行深入而徹底的全面分析,如在能量流動的特點、植物組培的應用、淨光合的測算方法等等,6題、31題、38題就能大大增加得滿分機會了。二是在備考中繼續注重對學生組織語言表述問題的訓練,這類題目從來都是「殺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佔據較大分值,從實踐來看,如果能在課堂上注重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在試題訓練中注重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這類語言組織能力要求較高的題目是可以有效解決的。

3.題幹信息與備考

3.1閱讀審題分析

該卷文字閱讀量約2900字(註:含兩個選修題)之間,比2018年2602字略有增加,但圖表比2018年更容易看懂,基本保持了試卷對學生閱讀量的要求。按閱讀速度約240字/分鐘算,審題約12分鐘,審題、思考和寫答案各約佔三分之一,共36分鐘,閱讀量比較適中。

3.2備考建議

在平時的備考中,要加強學生審題技巧的訓練。既要生物單科選擇題專項限時訓練,也需要重難點題型個別限時訓練,做好了這些,綜合卷的時間分配訓練更容易找到學生自己的最佳模式。另外,在審題習慣和細節上,要提醒學生對關鍵詞、句及曲線數據關鍵點的關注。如今年的31題中取樣分組編號務必理清關係,後面的計算意義自然不會錯亂,32題關注「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隱性性狀,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表現顯性性狀」這個關鍵語句的就找到了該題的關鍵切入點,提供突破性的思路。

4.試題答案與備考

4.1答案書寫量和呈現方式分析

本套試卷答案書寫量約在330字(只含一個選修題答案),與2018年300字有所增加,延續了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考查的需求,大書寫量的趨勢繼續保持,正常人的漢字書寫速度大約在每分鐘40字,學生書寫這套生物答案的時間大約需要8分鐘,只要思考清楚了,書寫時間足夠,是否會繼續增大書寫量,按照目前的試題考查方式來看,沒有多少增大的空間,除非改變知識的考查方式,如實驗設計或論文。

4.2備考建議

備考訓練中,書寫快速、表述清晰、用詞專業是對答案的終極要求,其中表述清晰、用詞專業最難提高,既需要紮實的基礎知識,還需要理性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個別題目還要求版面的設計(如遺傳圖解等),需要標準化模型,這些在平時的練考中都應該及早著手訓練。

綜上,縱觀2019年高考生物試卷,在備考複習中依然要把握核心知識,抓住教材,深入細緻的研究教材,研究考綱,研究高考試題,在把握基本概念、方法、模型的基礎上,注重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另外在應試備考中要精選試題,目標明確,針對訓練,既要覆蓋「熱點」,也要關注「冷點」,從講求知識的完整性、思維的嚴密性、應用的靈活性等方面為抓手,不要被教輔資料綁架、被模擬題淹沒、被押題卷迷惑,這樣才能實現高效的備考複習。

高考理科綜合全國卷III生物部分2019年與2018年差異分析

雲南安寧中學 金志忠

高考理科綜合全國卷III生物部分2018年與2019年均緊緊圍繞「一體四層四翼」和生物學核心素養命制試題,堅持立德樹人導向,重點凸顯學科本質,注重實驗探究,注重科學勞動教育,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意識培養。但與2018年相比,2019年有了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

1.更加注重考查學生概括、歸納與表達能力

與2018年相比,2019年有兩道實驗設計的問題,均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並得出結論,此類問題主要考查學生兩方面能力:一是概括和歸納能力;二是語言表達能力。這是對學生學科素養的深度考查。

2.更加注重與現實生產、生活的聯繫

與2018年相比,2019年第29題避開了理論性極強的光合總用與呼吸作用關係分析,而是以「氮元素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為情境,以設計實驗得出結論的方式考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及科學勞動的意識,凸出了學科育人功能;第30題以「初次免疫、二次免疫」為情境,考查人體穩態與平衡觀,旨在培養學生熱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必修3所佔分值提升,與國家大力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背景相吻合

圖1 2019 年與2018年高考全國卷III理科綜合·生物試題各模塊分值

由圖1可知,與2018年相比,2019年試題中必修1、必修2模塊的分值均下降,必修3模塊分值增長了27.3%,而必修3模塊內容主要是生態學內容,這與國家大力倡導建設生態文明,構建人文與自然有機融合的大背景是相吻合的,同時也在滲透保護環境,熱愛自然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前提。值得注意的是必修2模塊的分值這幾年持續走低,2019年卷III中已經下降到15分,與選修模塊的分值一致,這似乎與遺傳學所佔的地位不太相匹配。

4.更加注重結構與功能觀、穩態與平衡觀的考查

2019年高考理科綜合卷III生物部分每題均圍繞生物學核心素養展開,但是與2018年相比,2019年試題特別突出對生命觀念中的結構與功能觀、穩態與平衡觀的考查,例如第1、2、29題等均是多角度體現結構與功能觀,第3、5、30、31題等均是多層次體現穩態與平衡觀,這些都是2019年考題的一大亮點和創新點。

5.題目文字精簡,拓展答案增多

由表1可知,2019年試題中題幹文字量減少,但是參考答案的文字量卻大幅度增加,這充分體現了高考的終極目的,即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分享,學會在有限時間內充分發揮語言基本功。

6.識記知識減少,情境模型增多

2019年試題中基於情境模型分析的試題所佔比例大幅度提高,如第4、6、29、31題等,而識記型知識的考查減少;2018年第1、2、3、6以及第4、5題的部分選項均是識記型。與2018年相比,2019年大部分試題均以背景材料為依託,需要分析和綜合,如第31題需要將概念模型轉化為數學模型再進行分析和歸納。

7.直接填空減少,實驗設計增多

由圖2可以明顯看出,與2018年相比,2019年試題中實驗設計的內容顯著增加,主要體現在第29題與第32題,直接識記填空部分減少,這也充分體現了基本知識靈活應用以便發展學生創造和創新能力。

8.遺傳規律考查變單一,但思維要求提高

2019 年高考全國卷III理科綜合·生物試題中遺傳的基本規律的考查分別出現在第6題和第32題,兩道題均只涉及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規律,不再涉及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這與2018年相比是一個較大改變。雖然只涉及基因的分離定律,但兩道題的思維要求卻極高,第6題涉及部分受精卵致死的問題,第32題需用兩種方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以上均對學生思維品質、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符合培養新時代奮進青年的宗旨。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生物全國Ⅰ/Ⅱ/Ⅲ卷考點匯總,2021屆考生務必掌握!
    2020年高考塵埃落定,它是送給全國學子們的一場特殊「成年禮」。對許多省份來說,它還是理綜卷的謝幕戰。今年的高考生物全國Ⅰ/Ⅱ/Ⅲ卷的考點有哪些特點,一起來看下。全國Ⅰ卷1.考點在各教材中所佔的分值全國Ⅱ卷考點分布全國Ⅲ卷整體難度適中偏簡單,試題類型與往年類似,偏重於考察實驗探究和教材基礎知識
  • 2019高考理綜全國Ⅰ卷物理試卷點評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2019高考首場考試散場瞬間
  • 2018高考全國卷2(甲卷 全國二卷)英語試題及參考答案
    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卷2(全國II、甲卷)試卷適用範圍: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海南。  2018高考全國二卷英語試題及答案全國卷2英語真題解析2  2018高考全國二卷英語試題及答案全國卷2英語真題解析3
  • 2020年高考全國卷Ⅰ生物試題評析及備考建議
    2020年全國卷Ⅰ生物試題具有以下特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體現了高考的服務選材和引導教學作用;試題重視生物學學科本質,突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等考查內容;試題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試題在保持難度穩定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方向,適當降低了試題信息量和作答書寫量。
  • 2019高考全國Ⅱ卷理綜化學試題考了生物知識?哈三中名師幫你分析
    東北網6月9日訊 (記者 王春穎) 201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8日上午,理科綜合考試一結束,網上微博討論區就炸開了鍋,考生們紛紛表示「化學考了生物」?為此,記者採訪到了哈三中化學教師楊銳。楊銳老師表示,試題難易適度,高頻考點突出。
  • 2019高考理綜全國Ⅱ卷物理試卷點評
    近百所高校學長飈方言應援千萬高考生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2019年全國高考首日考點側記】 高考首日結束 家長:粽子先換肉夾饃 明兒再補上(圖)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
  • 大智專家談2018年高考:面對全國卷,2019年考生如何備考?
    五、2019年高考物理備考建議首先,潛心研究2018年的大綱和說明,領會命題改革的「一核四層四翼」的體系精神,認清形勢、深化教學、創新教學,儘快適應全國新課標卷的要求。第二,瀏覽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知道模塊的調整情況,教學要契合新課程標準調整的方向,不要過高抬舉動量的地位。
  • 2018高考全國卷2理綜生物試題評析
    近幾年高考的趨勢,不在於知識有多深多廣,而在於以現有知識為依託加入能力考查。今年的全國Ⅱ卷在這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這符合《考試大綱》中著重考查考生知識、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要求。  穩中求新。整卷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兼顧了新穎性和創新性。在常規考查的基礎上,第31題中引入了新的思考和情境,提高試題趣味性的同時,也在引導考生對生命過程進行深度思考。
  • 【超全分析】2018高考各科試題分析出爐,透露2019高考重要方向!_中國
    原標題:【超全分析】2018高考各科試題分析出爐,透露2019高考重要方向!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哪些知識點容易丟分?什麼樣的答題方式能得高分?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年高考各科試題的分析,相信同學們仔細研讀之後將大有裨益!
  • 2019高考全國II卷理綜物理試題比去年難?哈三中名師幫你分析
    東北網6月9日訊 (記者 王春穎) 2019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理綜科目考試一結束,很多考生大呼試題難,也有很多考生表示「換湯不換藥」,主幹知識沒有變化。為此,記者採訪到了哈三中物理教師母玉忠和趙丹丹。
  •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綜試卷評析 合肥名師評析高考物理化學生物試題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物理試題評析(一)合肥六中 陶玲整體來說,今年全國一卷理綜物理部分難度整體與2016年相當,區分度不大,注重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及其運用,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 2019全國二卷高考理綜試題及答案 全國卷理綜二卷官方答案解析
    高考加油,祝福金榜題名。  今年高考文綜和理綜考試時間為6月8日9:00-11:30  2019全國二、II卷(甲卷)理科數學高考試卷適用範圍:甘肅青海 內蒙古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寧夏 新疆 陝西 重慶 海南。
  • 2018年高考北京高考英語卷試題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北京卷)(以下簡稱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依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和《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的要求,延續了北京卷一貫的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開放性,著重考查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
  • 2019高考理綜全國卷三試題答案官方解析 全國3卷理科綜合答案
    全國卷III適用地區有雲南、廣西、貴州、四川、西藏,閩南網(http://m.mnw.cn/)。閩南網(http://m.mnw.cn/)將在2019高考考試全部結束後,同步轉發由各省考試院官方發布的試題及官方標答,方便考生對答案估算成績,大家可以Ctrl + D先收藏網址,以便第一時間收到通知。按照往年的經驗,預計在6月8日晚上7點,即可發布!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也就是說,2020年高考全國有可能會出現基於新教材和舊教材的多套全國卷。 但無論是基於新教材出題還是基於舊教材,每一套高考題的出題方向都有共同特徵可循。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各科試題分析,對比2020年高考考點,題型哪些地方不一樣,究竟會怎麼考。
  • 2018年高考全國1卷理綜生物試題評析
    一、總體評價  能力立意,突出考查核心基礎知識是今年高考典型特點,體現了《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以下簡稱《考試大綱》)中著重考查考生知識、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要求。
  • 2019年全國II卷高考物理試題答案(下載版)
    來源:陝西省教育考試院 2020-07-07 10:14:20 2019
  • 2018年高考理科綜合生物試題評析
    大智高考生物研究院研究員 宋豔冉  2018年新課標I卷理綜考試落下帷幕,生物試題在本次考試中難度中等,考察範圍及形式與去年相比無太大變化,整體較為穩定。
  • 2019全國2卷高考理綜試卷參考答案 2019高考理綜答案解析估分
    2019全國2卷高考理科綜合試卷答案哪裡查詢?2019年高考理綜試題官方版參考答案公布,趕緊對照2019高考理綜試卷參考答案解析在線估分吧!全國卷二適用地區包括:甘肅、青海、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下面是2019年高考全國卷2理科綜合試題和參考答案解析。
  • 2020高考全國卷Ⅰ文科數學點評:維納斯後金字塔,常規解法地位重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數學專家團隊認為,今年全國Ⅰ卷高考數學試卷命題符合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說明的要求,符合課程改革方向和廣東中學數學的教學實際,難度與梯度設置合理,總體難度較往年有所下降。試題結構保持穩定,但著重考查了數學建模、數據運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