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塵埃落定,它是送給全國學子們的一場特殊「成年禮」。對許多省份來說,它還是理綜卷的謝幕戰。今年的高考生物全國Ⅰ/Ⅱ/Ⅲ卷的考點有哪些特點,一起來看下。
全國Ⅰ卷
1. 知識點分布
2. 考點在各教材中所佔的分值
全國Ⅱ卷
考點分布
全國Ⅲ卷
整體難度適中偏簡單,試題類型與往年類似,偏重於考察實驗探究和教材基礎知識。
細胞、代謝、遺傳、調節和生態專題仍然是今年高考的考查重點,和去年的分值分布沒有明顯變化,增加了對植物激素調節中信息提取的考查。
Ⅲ卷整體上來說題目簡潔直接,選擇題最長的題目字數:Ⅰ卷64字、Ⅱ卷135字、Ⅲ卷57字,圖表信息題,也就Ⅲ卷第2題,雖然要分析曲線,但是從四個選項中選出答案也是很簡單。
比如Ⅲ卷第2題,「C.本實驗中Suc是作為能源物質來提高IAA作用效果的」,如果你認為蔗糖供能,那麼KCl呢?
由題幹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實驗結果,而KCl不能作為能源物質,因此不能說明蔗糖作為能源物質來提高IAA的作用效果。這麼簡單的邏輯關係,與圖無關,圖只是個障眼法,核心是題幹的描述。
今年高考生物全國Ⅰ、Ⅱ、Ⅲ卷情境化命題比例呈上升趨勢。
全國Ⅰ、Ⅱ、Ⅲ卷的有關新冠病毒的題目,都出在了選擇題:
Ⅰ卷第1題:
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公共衛生安全意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戴口罩可以減少病原微生物通過飛沫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B.病毒能夠在餐具上增殖,用食鹽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溫可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煮沸處理餐具可殺死病原體
D.生活中接觸的物體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風險
答案:B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該病毒不能離開活細胞獨立生活。
A、戴口罩可以減少飛沫引起的病毒傳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新冠病毒,A正確;B、病毒只能依賴於活細胞才能存活,不能在餐桌上增殖,B錯誤;C、煮沸可以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進而殺死病原體,C正確;D、手可能接觸到病毒,勤洗手可以洗去手上的病原體,降低感染風險,D正確。
Ⅱ卷第1題: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雙球菌均可引發肺炎,但二者的結構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種含有單鏈RNA的病毒。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屬於被動運輸
B.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體進行蛋白質合成
C.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二者遺傳物質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雙球菌的某些蛋白質可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反應
答案:D
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不具細胞結構,主要由RNA和蛋白質構成;肺炎雙球菌是一種細菌,屬於原核生物。
A、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方式為胞吞,A錯誤;
B、新冠病毒不具細胞結構,不含核糖體等細胞器,利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進行蛋白質的合成,B錯誤;
C、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為RNA,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為DNA,二者的核苷酸不同,C錯誤;
D、抗原是指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病毒、細菌等病原體表面的蛋白質等物質都可以作為引起免疫反應的抗原,D正確。
Ⅲ卷第5題:
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下列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質,通過核酸檢測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B.教室經常開窗通風可以促進空氣流動,降低室內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狀之一是發燒,因此可以通過體溫測量初步排查
D.每天適量飲酒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因為酒精可以使細胞內的病毒蛋白變性
答案:D
病毒一般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具有嚴整的結構,營寄生生活,通過侵染宿主進行增殖,進入宿主細胞後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徵,離開活細胞後不再進行生命活動。
A、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質構成,RNA攜帶特定的遺傳信息,因此通過核酸檢測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A正確;
B、教室經常開窗通風有利於室內與室外的空氣交換,病原微生物也能隨空氣流動到室外,B正確;
C、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體內會發生免疫反應,使體溫升高,正常人體溫一般維持在37℃,因此可以通過體溫測量初步排查,C正確;
D、75%左右的酒精具有殺菌作用,飲酒的度數一般不能達到75%,且長期飲酒對人體會產生損害,免疫力下降,因此每天適量飲酒不能預防新冠肺炎,D錯誤。
29題:
Ⅰ卷的29題,Ⅲ卷的29題,題型相似,都是填表格,就是基礎知識記憶背誦,特點對比。
第30題
Ⅲ卷30題,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係?什麼是必需胺基酸?
題目給出情境,但是問題都是教材知識,常規問法。問問自己,你真的關注生命嗎?生命觀念,科學思維,落實了沒有啊!
第31題
Ⅲ卷把課本的能量流動圖解搬過來用。有些學生怎麼學也學不會的能量流動關係圖,攝入量和同化量分不清,用於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和流入下一營養級、流向分解者不知道是什麼關係。
哎,老師覺得容易學生覺得難。
第32題
遺傳題的大趨勢就是,少考偏難的概率計算,傾向於實驗設計。課標限定遺傳不能再難了,所以三套卷的遺傳題都不難。
Ⅲ卷32題,異源多倍體的概念、實驗思路與實驗步驟怎麼寫,我們都反反覆覆一輪、二輪複習講過無數次,不畏難的同學,只要不跳過不留空,這題拿分沒什麼難度。
都說選修一簡單,選修三難。但是大多數學校都選擇講選修三,因為大多數學校不具備選修一的實驗條件,選修一屬於實踐,講半天,不如做實驗。(少部分學校條件允許,上級要求,選修一選修三兩本書都講)
Ⅲ卷37題:果汁、果酒、果醋的製備。
38題基因工程+胚胎工程。
常規思路,無論你選哪個,你一定做了大量的練習題。
1、重視雙基,紮實基礎
穩紮基礎知識,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清楚記憶基礎知識,夯牢生物基礎。
2、建立知識框架和知識網絡結構
高考生物是各個板塊的綜合,一道題中考查的知識點是多個的。在生物學習中,要學會搭建知識框架,並不斷完善所建立的知識框架,使知識樹更加豐滿和細化,將分散的生物知識經過歸納整理成為系統。
3、理論聯繫實際,生產生活運用生物知識
不管是以新冠疫情還是以育種上的具體應用,全國Ⅰ、Ⅱ和Ⅲ都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的考法。
生物學的原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得來的。能將書本上的生物知識引用到生活實際中,並服務於實際運用,通過運用生物學知識對生活情景進行解釋,闡述思考過程。
理論聯繫實際是高考的熱點,要學會將生物知識應用於生活場景。結合當下發生的時事熱點,主動聯繫生物知識點,做出梳理和運用,加深對生物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4、掌握規律和解題技巧,並靈活應用
生物學習中,要不斷總結不同題目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並能運用生物學專業術語,能靈活運用,做到舉一反三。
5、信息提取、鍛鍊邏輯推理和文字表述能力
從圖表中提取有效的生物信息並轉換成生物知識,能對生物學現象和研究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後,利用生物學知識對現象或結果做出科學假設和描述,並總結出具體題型的答題方法和關鍵詞。
課程標準就是以後高考的大綱。出題專家因為疫情和洪水,降低了選擇題的難度,送你一個好心情。但是沒有改變既定的對實際生物現象的關注考查。閉門刷卷子的時代已經過去,想要生物考的好,你得真的喜歡與親近生命;有一個可以不照本宣科的生物老師;或者在一所可以帶你去走入田間,走入實驗室體驗的高中學校。這才是生命教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