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評析:縱觀五年高考生物III卷,總體試卷考察的知識以基礎知識為主,未涉及較偏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以學生實驗能力、綜合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為主導考察方向。在知識點的結構上,五年試卷必修一/三知識點的比例偏重,弱化了必修二知識點的難度,所以從宏觀上看,這可能是全國卷III的一種趨勢,通過加強必修一/三的知識降低高考難度,同時增強綜合能力來達到篩選考生的目的。
一、 五年試卷知識構成(知識點雙向細目表)
二、試卷特徵分析
(一)重基礎
通過對五年試卷分析,簡單基礎題分值約佔一半,著重考察生物學基本知識及核心概念。選擇題涵蓋必修一、二、三的部分主幹知識,即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呼吸作用、分離定律、內環境穩態、體溫調節等,多數為教材中的基礎性知識。命題角度新穎,考查考生對新情境中提取信息、理論分析與知識運用能力。
(二)凸能力
生物試題的非選擇題主要涉及代謝、調節、生態、遺傳等主幹內容,重點考查考生的思辯能力,落實核心素養中的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五年試題中有多次要求寫出實驗思路及解釋事物現象的原因,體現了科學思維考查中基於證據的論證這一重要的素養要求。特別是對實驗驗證的設計,分析性強、綜合度高,難度較大,重在考察了學生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同時考察了學生對實驗的設計能力。
(三)強實驗
近年來高考理綜生物試題對考生實驗設計和表述能力的要求較高,要求考生能綜合分析題幹信息,利用所給材料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和預期結果分析,並進行規範的語言表述。在實驗設計思路的設問中,要求考生能領會並準確表達出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實驗的前提條件等;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應把握住 " 驗證 " 這一要求,說明不同結果所對應的實驗結論。
綜上所訴,近年全國卷Ⅲ總體難度適中,考察形式新穎,題目淺入深出,看上去簡單,但細細評味有深度有廣度,重視生物學實驗的考察,具有鮮明的生物學科特點,體現了高考選拔性功能。
三、2021年備考建議
(一)夯實基礎
1.要堅持以生物學主幹知識為根本,構建翔實的知識網絡,加強對不同模塊或模塊內知識的綜合,有意識的設立小專題,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
2.引導學生回歸書本,全面細緻複習,尤其關注來自教材中小字部分。
3.在教學中滲透新課程理念中的結構與功能觀、物質與能量觀、穩態與平衡觀等生命觀念,使學生對生物學概念能夠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
(二)加強實驗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科學,教學中儘可能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實驗前,讓學生認真預習、充分準備,理清實驗思路,在操作過程中,讓學生真正以探究者的身份去觀察,去思考,去領悟,而不是看著書本一步步操作。還要加強實驗設計題型的專題訓練,以提升科學探究能力,同時深入挖掘課本中的實驗素材、探索生物學科學史,這是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最好的培養。
(三)信息專練
對獲取信息這類習題進行專題訓練。例如強化對圖表、曲線等類型題的方法指導,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物學科學前沿,做文獻類習題專練。答好信息題首先要調整學生做這類題的態度,要認真獨立思考並完整作答,不要放棄,也不要一邊做一邊看答案。其次要學會提煉出題幹中關鍵信息,並且要結合所學生物學知識進行答題,同時還要錘鍊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要運用生物學語言答題,表達要規範嚴謹,因果關係的敘述要符合邏輯,語言表達要完整。
(四)落實核心素養
高考試卷命題大多從生活實際出發,考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必備知識,同時非選擇題中重點考查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生態題的背景引導我們深入思考生態問題以及人類應該怎樣去承擔社會責任。從五年的試題的命題立意中我們清晰的感受到命題的改革與創新,在教學中我們要真正地以生物學科知識為載體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