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
居如建康
一下雪,南京就變成了建康。
戊戌年末,大雪如約而至。此時離居住樣板面市已兩月有餘。不出所料,市場給予了積極正面的反饋,溢美之詞不絕。再見此宅,驚異於其在隆冬中所展現的另一種氣質。冬與春所得到的體驗是那麼的不同,在這裡空間與時間維度都保持著延展的彈性。
即便使用的是現代構造技藝工法,仍能深刻體味到江南氣息。
是的,對於周邊文脈的協調這個問題,我們從來不缺乏答案。模仿、裝飾性的懷舊帶來的僅僅只是一種表面上敷衍的結合,古典平庸的抽象化、虛構一個老舊的意識形態完全沒有辦法將哲人氣質進行傳遞。基於對地方歷史的理解,對重量、結構和裝配的理解,創作者移情於建築,使用標識化的節點做法,將抽象形式的元素從回憶中剝離開來,以精簡成生活的本質。
院落雪景
九月森林
宅有三院,以南院最為明媚。水面、草地、石板以幾何形狀寫意組合。水中有橋、橋有廊、廊有亭,一派蕭散簡遠。尤其以亭的構建為妙,屋面將結構、遮雨、柔光三層關係分離處理,於縱向兩排格柵、兩組圓柱呈對角布置,釋放陽角壓力,贏得一片輕鬆。石牆沉默,漣漪閃爍,獨坐幽篁,是非無處落腳,憂喜自上眉梢。水面如鏡將風捲雲舒、日月星辰、遠山魅影一一收納入這方圓。亭中掛有大型植物畫作一副,與周邊寫意植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並非隨意觸發,我們有理由懷疑這甚至包含著創作者有意造作的成分。「生命之境界有隔,我需要一些略顯可愛的世俗滿足感。」於是,便呈現出如此的率意而為。
A戶型
A戶型南院
北院入口謙遜、道路轉折、雨篷微微下壓,高大植物襯於雨篷後、立於天井中。高、中、矮植物分級種植,漫步石徑,樹葉輕撫身側,才入家門旋即感受到這份溫柔溼潤。此時,晚歸者映於白牆上的剪影被忙碌的廚娘盡收眼下,透過捲軸般橫向展開的窗欞,一時竟難以分辨誰才是畫中之人。專業化動線的廚房在家庭使用中很少遇見。出入分置,入口結合門廳,出口面朝餐廳。創作者用一組「空間面紗」序列,利用視覺完美法則,在客廳餐廳部位取得了相對完整、穩定的完美空間。此空間的透明邊界又與南院呈現出一種無縫狀態,模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內外空間聯繫的增強,將人們從建築有限的內部空間中釋放出來。
A戶型一層入戶空間
A戶型一層客廳
A戶型一層餐廳
A戶型一層廚房
在藝術畫作的引領下,拾階而上,到達二層居住區。主臥系統伺服空間中置,電動霧化玻璃,將私密性和通透性切換自如。空間面紗再一次粉末登場,不同功能空間之間的功能透析以及非透明狀態下的交通問題都由其承擔解決。以歙硯製作而成的洗手臺盆、隱藏式的下水線路處理、衝淋房陰角弧形處理,以及拼接的考究等處處都呈現出對生活細節的推敲。
A戶型樓梯空間
A戶型二層主臥衛生間
A戶型二層主臥
三層面積不大,趣味點不少。首先他用一種度假式居住理念提出一種解決小空間使用的方案,房間與房間之間可分合,戶外與室內可分合。電梯廳頂部與原有屋面層剝離開來,形成新的天井,四周縫隙將自然光引入並擠壓成束,落於光線昏暗的牆體飾面上,神秘感油然而生。使用者在與頂部光線的互動中,產生了對天光方向的強烈嚮往。
A戶型三層主臥
A戶型三層主臥
?
A戶型頂層電梯間
除去南北,還剩一院,翻遍平面也難尋到。人多稱之為「天井」,創作者寧可多呈一份尊重,名為「光院」。儘管尺度較小,光院很好地完成了對地下天光的輸送及空間氣息的循環工作。通過將伺服功能用房中置,地下空間自然的分裂成交通、休閒兩大區域。交通與車庫貫通,休閒與光院相接。最簡練的排列組合營造出帶有清爽感的平面功能構成。
A戶型地下一層休閒空間
結廬三姿
食人間煙火,而後有居。抒發情感,而後生活。土地厚熱,下探的屋簷,從庇護開始,到仁愛結束,居住方式的探討從未繞開時代。
現代主義建立的模塊式特徵,最初是解決勞工階層的生存居所,此後,由演變而獲得再生的公寓住宅,承擔起億萬生民的生存寄託,除去解決情感問題,其實用性幾乎無所不能,並由此承載出設計的機遇與價值,由需求引發的市場化建造表現為直接、速度、局部、複製、趨勢感,總結為被消費。「消費」是「建造」服務「居住」的驅動源,人類最基本的居住層級,「消費式居住」在都市化進程的蔓延中無處不在。
B戶型
居住繞不開時代,更繞不開時間,風土習俗無形中掌控著一切,當建築者披著傳統或當代的外衣,手握現代或後現代的利劍,建造心中的理想國,建築者的欲望,可以瞬間描繪一個宏大的敘事,而生活只在意愛與被愛的點滴,不卑不亢的與時間相守前行,生活中被檢驗的,人與人、人與人造物之間的矛盾,被階段性激發顯現,並非像建立「消費式居住」那樣,在建造之前,以站在時間軸中間段的立場,去總結時間軸,忽略生活隨時間變化的生長感,迴避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生活中,允許新人物的加入,對物理空間產生的對抗與包容,允許人物性格的改變,對場域作出的調整餘地,允許季節變化對日常習慣的幹擾,「生活式居住」更尊重人性的通達,建造的想像力,品味當下,將欲望變作一粒美好的種子,播向生活的冗長。
B戶型院落
中國道家哲學的「無為」與西方現代主義建築觀念「少即多」在某個維度上是相通的,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長度,是一個恆定的時間,那麼我們每過一天,都是在人生的長度上作出減法,不是嗎?生活的欲望讓我們飽含熱情,對未來憧憬,積極回應生存矛盾,但欲望的反面呢,一個永遠無法滿足的物慾橫流,得到越多負擔隨之,新的「人-物」矛盾需要解決,就像一個大房子,需配置更多的人力去維護清潔,院子裡的花草需精心養護,我們建立一個個看似美好安全的空間壁壘,心靈卻難以安放。
B戶型院落夜景
其實大自然早已給予了一切,清晨的露珠,在朝陽的映射下晶瑩剔透,陽光穿過庭院的嫩綠,透過窗欞的影,灑落在書案的紙頁間,塌前清茶讀書格物,縱情山水鬥轉星移。熱愛!來自天地的變化,歲月的痕跡,心性的磨礪。「情感式居住」像是閱盡世間繁華的歸者,冷眼旁觀生活信眾相互追逐的影子,對生活最本真的部分心存敬畏。
B戶型入門空間
B戶型一層客廳
B戶型一層餐廳
B戶型一層廚房入口
B戶型一層廚房
B戶型一層局部
長空瑣記
對於每一個人總有那麼一位導師,他的出現似乎比其他導師都更為重要。與我而言,【長物之宅】的創作者勉強算是這樣一個人吧。或許說不上極具魅力,但卻是充滿了吸引力。他能夠哀時撫琴、醉酒當歌,當然包括探索覺知的入口以及揣摩具象的形態......
如文震亨所繪,晚明時期文人戀物超然物外,寄情於物,終究戀上的卻非物趣本質,渴求凸顯的恰是文人其自身之高雅氣質,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狀態。
B戶型二層主臥入口
B戶型二層主臥
B戶型二層主臥衛生間
B戶型三層公共空間
B戶型三層次衛
是居住建築就始終擺脫不了其住所本質帶來的功能目標,自然也不能單純以空靈格物的審美來品調。然「作為高級別住所,在滿足了生活、消費兩大基本功能後,是需要我們把大規模的注意力集中在其情感需求上的。」創作者數次強調:「建築者並非空間的主導者,我們需要與使用者一同在建築中遊走。」這種追求滿足身體經驗的意圖非常明顯——追求不能語言文字化的東西,借「物」來脫離語言上的建築主義,用體驗來描述空間。以物明理,用形而下來傳達形而上本身就是一件具備挑戰性的行為。只因獨特體驗來源於不同個體,在造空格物過程自身感受及其對象給予的反哺。
B戶型地下一層讀書空間
B戶型地下一層品酒區
B戶型地下一層入戶空間
【結廬三姿】-蜚長離
【居如建康】- 八路
【九月森林】- 八路
【長空瑣記】- 八路
2019年5月17日
項目名稱:長物之宅 - 九月森林四期樣板單元
建築立面設計:GOA大象
景觀設計團隊: 北京順景園林
室內設計&庭院設計:名谷設計機構&東琪及道
陳設設計&執行:名谷設計機構蜜麒麟陳設組
室內&庭院主持設計師: 潘冉 / Jaco Pan
特約藝術家:楊勇
撰文:蜚長離 八路
攝影:李國民 金嘯文
項目地點:中國 南京市 浦口區象山路29號
項目面積:A戶型320平方米;B戶型350平方米
主要材料:氟碳鋼板.葡萄牙米黃大理石.木飾面.烤漆板
竣工日期:2018.12
潘冉 | Jaco Pan
社會職責
名谷設計機構創辦人
東南大學客座教授
國際室內建築師聯盟成員(IFI)
老門東歷史街區評審委員會設計顧問
CCTV-2 【空間榜樣】欄目點評嘉賓
潘冉先生從傳統築造功法到藝術領域與建築的內在聯繫出發,完整清晰的認知設計學脈絡與設計踐行的高度統一,代表作:【來院】、【小東園】、【竹裡館】 等作品中透出的人文氣息,暗藏人與自然的內在關係,並喜從江南文人精緻生活態度中,解讀空間美學與哲思,被譽為當代建築室內設計東方精神推動與踐行之代表人物。
國際榮譽
德國【Red Dot Award】紅點設計獎
德國【IF Design Award】設計獎
德國WAF世界建築節獎&INSIDE世界室內設計獎
美國建築設計獎【American Architecture Prize】年度設計公司
日本【JCD Design Award】全球100. 銀獎
英國【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師獎
義大利【A Design Award】設計獎 建築類「金獎」&室內設計類「金獎」
美國IDA國際設計賽事建築類和室內設計類特別提名、銀獎、銅獎
倫敦設計獎【London Design Award】 金獎
英國著名室內設計雜誌"FX"組織評選的【 FX International Interior Design Awards】 國際室內設計評選(Mixed-use development)組別的最終國際大獎得主,亦是2017該獎唯一華人獲獎者
臺灣TID室內設計大獎
香港【Perspective】雜誌頒發的【40under40】亞洲室內設計卓越設計師獎
【精品家居】雜誌 BEST100 AWARD中國最佳空間設計大獎
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年度公共空間大獎】【年度餐飲空間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