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網絡上最火的蜘蛛就是白額巨蟹蛛了:個體較大、容易發現、家中常駐……甚至霓虹人還對它進行了娘化:
但在國內網站上,目前最普遍的叫法卻是「白額高腳蛛」,這兩個名字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讓我們從名字開始,先看一下它的拉丁學名:
Heteropoda venatoria (Linnaeus, 1767)
林奈老爺子命名的種類,同時也是 Heteropoda 屬的模式種。Heter 拉丁詞綴,可以翻譯為「異」。而 poda 則是「腳」的意思。因此屬名 Heteropoda 可以翻譯為「異足蛛屬」。 venatoria 是獵人,指代它捕食時的身姿像獵人般敏捷。
就目前分析的情況來看,那該叫「狩獵異足蛛」了。但為什麼目前最普遍的稱呼卻叫「白額高腳蛛」呢?白額好理解,特徵使然,合情合理。但是高腳蛛的名字,這鍋要薄霧大哥來背了:
從這條微博開始,「白額高腳蛛」這個名字便響徹了大江南北。在我看來,雖然「白額高腳蛛」、「狩獵異足蛛」、白額巨蟹蛛都是指代 Heteropoda venatoria 這個物種,但在目前中國大陸,白額巨蟹蛛卻是官方承認的說法。「白額高腳蛛」在薄霧君普及前只在臺灣地區流行,而且明明是巨蟹蛛屬,用「高腳蛛」來稱呼也有些不恰當。「狩獵異足蛛」或「白額異足蛛」,則是由於巨蟹蛛屬 Heteropoda 的名字被歷史沿用,暫且擱置了。在1984年,由胡金林先生編著的《中國農林蜘蛛》中便使用了白額巨蟹蛛這一名稱。
《中國農林蜘蛛》中使用白額巨蟹蛛作為中文名,是該種最早的中文名。
目前官方最權威的2016年《中國物種名錄 蜘蛛目》中的記載,個人也認為稱作白額巨蟹蛛更為恰當些。
「是我,是我先,明明都是我先的……白額高腳蛛也好,狩獵異足蛛也好,還是白額異足蛛也好……」—白額巨蟹蛛。
另一方面,白額巨蟹蛛其實是一個家族,一共有四個亞種:
Heteropoda venatoria venatoria (Linnaeus, 1767)
白額巨蟹蛛指名亞種,也就是平時所說的白額巨蟹蛛。泛熱帶廣布。
Heteropoda venatoria emarginata Thorell, 1881
白額巨蟹蛛延展亞種。蘇門答臘分布。
Heteropoda venatoria foveolata Thorell, 1881
白額巨蟹蛛微凹亞種,紐幾內亞分布。
Heteropoda venatoria pseudomarginata Strand, 1909
白額巨蟹蛛偽邊亞種,爪哇分布。
產於模里西斯(19-20)、菲律賓(21)與多米尼加共和國(22)的白額巨蟹蛛,可以看到不同個體之間的差別。
至於該如何辨認白額巨蟹蛛呢?白額白額,除了它那可達20cm的巨大體型之外,白色的額就是最重要的鑑別要點了。國內的巨蟹蛛幾乎只有它具有白額。
但在國外,情況就不一定了:
Heteropoda opo Jäger, 2014(54-56) 也是具有白額的巨蟹蛛,但是頭胸部花紋出賣了它。
雄性白額巨蟹蛛的花紋是兩個斑,類似骷髏的眼窩,而雌性則沒有。
有句話說的好:脫離白額談花紋都是耍流氓。下圖就是頭胸部具有類似斑紋卻沒有白額的Heteropoda obe Jäger, 2014。
最近呢,網上出現了一種說法,說是家裡飼養白額巨蟹蛛會有效減少蟑螂的數量。個人認為這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相關的實驗表明,當蟑螂在某一區域大量分布時,白額巨蟹蛛才會發揮一定的天敵作用。而家裡的環境較為寬闊,蟑螂密度很低。因此對蟑螂的殺害效果還是有限的。
同時,家中空間很大,開放縫隙較多,而巨蟹蛛又喜好夜間活動,因此也存在蜘蛛從家中跑掉的可能。
作為家中較為常見的蜘蛛,白額巨蟹蛛的毒性也是大家所關心的一個方面。在湖南農業大學的相關論文中,有著如下一段話,相當於一劑定心丸了:
*******************************
想了解有關昆蟲的一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巍巍昆蟲記
新浪微博:混世魔王張巍巍
微信互動:actias
****************************
識得自然萬物:痴迷自然、熱愛分享
「識得自然萬物」成員,回復「自然」可獲得完整聯盟成員名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