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帶雨林樹木生長也有周期變化
在一年四季分明的地區,樹木會有年輪等周期性明顯的特徵,那麼在沒有明顯季節變化的赤道附近地區,熱帶雨林樹木的生長也會有周期性變化嗎?日本研究人員在追蹤觀察馬來西亞熱帶雨林後給出了肯定結果。 日本京都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生態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對馬來西亞基納巴盧山的熱帶雨林進行了長達
-
非洲樹木之王:堪比「奧特曼」的奧古曼「木材科普012」
由於赤道橫貫的緣故,奧古曼生長地區地區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炎熱潮溼且全年溫差都不大,這非常適於樹木的生長。與北部不同,南部地區屬於熱帶草原氣候,這對奧古曼樹木來說是一場生存的考驗。能夠經受住這場考驗的我們都擁有非比尋常的頑強生命力和漫長的生長周期。
-
青藏高原所指向夏至日的光周期鐘調控高寒樹木生長及養分利用研究...
在寒冷氣候環境下,樹木生長主要受低溫和土壤養分有效性的限制。許多研究表明,環北極和高山林線的近百年樹輪寬度指數並沒有隨夏季溫度的增加而普遍增加,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異常生長響應」(divergent growth response)。國際學術界針對這種「異常生長響應」現象的解釋缺乏共識,主要爭論焦點是:樹木生長的溫度敏感性是否隨氣候變化發生改變?樹幹徑向生長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葉生理過程的調控?目前,仍缺乏長期定位觀測數據來理解上述科學問題。
-
為什麼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 為什麼有的樹木不是一年一個圈?
為什麼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 為什麼有的樹木不是一年一個圈?時間:2016-12-09 09:31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 為什麼有的樹木不是一年一個圈?
-
揭開古老樹木生長之謎——矽化木
矽化木是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前,樹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後,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矽替換而成的樹木化石。它能保留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顏色一般為土黃、淡黃、黃褐、紅褐、灰白、灰黑等。樹木被沉積物掩埋之後,樹幹周圍的化學物質如二氧化矽、硫化鐵、碳酸鈣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進入到樹木內部,在壓力和溫度的雙重作用下,矽與其分解時的雜質組合在一起再次結晶
-
大樹的生長速度是否在變慢,現在的樹木比以前更「脆弱」嗎?
在北美西部,大部分森林正在被快速生長的單針葉林所取代,而西伯利亞森林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被砍伐。在熱帶地區,儘管有砍伐森林的選擇,但最大和最古老的樹木也未能倖免。在亞馬遜河流域,科學家發現熱帶雨林中的樹木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死亡的次數是在被草包圍的非隔離環境中死亡的三倍。這有兩個原因。
-
透過樹木年輪讀取冷暖變化信息
今年1月29日,由來自13個國家的45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通過分析樹木年輪和歷史文件並結合氣候模型得出結論,歐洲過去30年的夏季是2000多年來最熱的夏季。德國吉森大學的於爾格·盧特爾巴赫爾教授表示,這種程度的變暖「前所未有」,原因不是火山爆發、太陽活動等自然因素,而是人為結果。
-
樹木年輪—大自然的「活檔案」,它忠實地記錄著自然界的變化!
樹木是自然的產物。它們忠實地記錄了大自然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因此,它們被稱為「活檔案」。一株株默默無聞的樹,就想一部無字天書。如果你了解了它們,你就會知道很多大自然的秘密,這樣我們不僅可以了解過去,還可以預見未來。何謂年輪在每個生長周期中,樹木會在髓心周圍形成一個同心木層,稱為生長環。
-
世界上有一種神奇的樹木—牛奶樹
牛奶樹是一種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植物每當在熱帶雨林的乾旱季節裡,這種樹木就會產生一種像牛奶一樣的汁液。用刀割開樹皮,這種乳白色汁液就會流淌出來。這是一種能夠飲用的汁液,不僅顏色與牛奶相似,就連味道以及營養成分都和牛奶十分相似。
-
南美熱帶雨林,砍伐學問很大
但記者在南美國家蓋亞那和蘇利南亞馬孫熱帶雨林採訪幾家中企後,這一觀念被徹底顛覆:適度砍伐不僅不會毀壞森林,而且還有利於保護森林。適度砍伐不會降低森林覆蓋率森林覆蓋率是指森林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比率。在各大洲中,拉美的森林覆蓋率最高,其中南美的蓋亞那和蘇利南超過80%。而且,兩國的森林基本都是亞馬孫熱帶雨林。
-
它是熱帶雨林的象徵,可用來做冰片,卻不知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熱帶雨林在地球上有著非常廣泛的分布,在人們看來,這些熱帶雨林是維護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是沒有了它們對於地球二氧化碳的吸收,估計地球氣溫會升高很多。可是目前很多地方的熱帶雨林被瘋狂的破壞,也使得很多的珍貴物種被破壞掉了。
-
亞馬孫熱帶雨林大火持續 樹木被燒成木炭
亞馬孫熱帶雨林大火持續樹木被燒成木炭 2019-09-13 03:50
-
熱帶大型樹木固碳量佔一半 以非洲雨林最多
近日《全球生態學與生物地理學》刊文稱,熱帶雨林中蓄積的生物質總量有近半都是由大型樹木提供的,決不可低估大樹對於緩解氣候變化起到的重要作用。來自全球40多個研究機構的數十位科學家,在遍布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120餘處低地雨林當中搜集了約20萬株大型樹木的數據,經過分析研究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儘管不同雨林地帶的大樹其碳儲存各不相同,但是大樹所起到的碳儲存作用卻都是十分重要的。非洲熱帶雨林的碳儲存量最多,平均每公頃森林儲存了418噸碳。
-
這種像鹿角的植物,竟生長在別的樹幹上!它會吸取樹木的營養嗎?
它會吸取樹木的營養,對樹木造成損害嗎?1.「枝葉尖尖像鹿角」漢語對於動植物的命名,往往是取其外形特徵。鹿角蕨這種植物就是典型的代表。這是一種分布在熱帶的蕨類植物,葉片不光形似鹿角,而且在上面還有細密的絨毛,用手摸起來,還真有點鹿茸的感覺。其實鹿角蕨是一個植物屬,有些種類長得也不像鹿角。
-
【生態】樹木傳奇|油楠:熱帶雨林「儲油庫」
推薦詞 油楠是我國熱帶雨林的高大喬木,也稱「柴油樹」,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油楠樹幹富含油狀液體,經鑽孔後可大量泌油,稍加處理可作燃料油使用,活似建在大森林中的天然「儲油庫」。
-
熱帶雨林尖峰嶺探秘(原創圖文)
在熱帶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層的植被,上面還有高達150-180英尺的樹木像帳篷一樣支蓋著。下面幾層植被的密度取決於陽光穿透上層樹木的程度,照進來的陽光越多,密度就越大。19世紀,德國植物學家辛伯爾廣泛收集和總結了熱帶地區的科學發現和資料,把潮溼熱帶地區常綠高大的森林植被稱作為熱帶雨林,並從當時的生態學角度對它進行了科學描述和解釋。
-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及成因
熱帶雨林氣候特徵:全年高溫多雨,無明顯的季節區別。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及成因1熱帶雨林氣候特徵熱帶雨林分布的地區這裡無明顯的季節變化,白天溫度一般在30℃左右,夜間約20℃。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乾旱期。主要出現在南美洲亞馬遜平原,非洲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的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
-
Climate Dynamics:樹木年輪去除生長趨勢的新方法
史鋒等-CD:樹木年輪去除生長趨勢的新方法樹木年輪作為一種氣候代用地質記錄具有定年準確、樣本重複性強和分布廣泛等優點,已成為對接和延長儀器觀測氣象數據、表徵區域和全球氣候變化規律的首選。然而,由於樹木的生長速率隨樹木年齡增加而非線性降低,其作為一種強低頻信號幹擾樹輪年表(尤其是寬度指標)對氣候低頻信號的解譯。因此,在利用樹輪指標重建氣候之前,如何剔除非氣候的生長趨勢信息,一直以來是樹輪氣候學界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
生長在沙漠中的樹木,有600年的歷史,樹木倒後一千年不爛
在我們印象當中,沙漠當中是很難有植物在這裡生長的,因為在沙漠當中缺少水分,而且大部分的地區都是沙子沒有什麼養分,不適合植被的生長,一望無際全都是漫天的沙子,不過在我們國家不斷的努力治沙過程中也有很多地區已經生長出植物來。
-
科普|園林樹木百家姓——水
在園林樹木界也有不少以水為姓的,這主要與它們的適生環境有關。以水為姓的園林樹木多數適生於水邊,但並不代表它們都喜水溼。水邊環境有的土壤長期被水浸潤,在這樣的土壤上生長的植物多喜水溼,而水邊陡坡不存水,較為乾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植物多耐乾旱。今天我們就分別介紹幾種北京地區常見的水姓園林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