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生態學與生物地理學》刊文稱,熱帶雨林中蓄積的生物質總量有近半都是由大型樹木提供的,決不可低估大樹對於緩解氣候變化起到的重要作用。
來自全球40多個研究機構的數十位科學家,在遍布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120餘處低地雨林當中搜集了約20萬株大型樹木的數據,經過分析研究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儘管不同雨林地帶的大樹其碳儲存各不相同,但是大樹所起到的碳儲存作用卻都是十分重要的。
非洲熱帶雨林的碳儲存量最多,平均每公頃森林儲存了418噸碳。據該研究估算,非洲雨林裡胸徑超過70公分的大樹至少儲存了整個雨林44%的碳蓄積。另外還有研究認為,非洲雨林裡生活的大量食草動物也有助於大型樹木的生長繁盛,因為食草動物的進食阻礙了小型樹木的生長。
亞洲的熱帶雨林平均每公頃林木蓄積了393噸碳,其中的大型樹木約儲存了154噸碳,大約佔到總蓄積量的39%。而拉丁美洲的熱帶雨林平均每公頃蓄積了288噸碳,其中四分之一都是儲存在大型樹木當中。
該研究高度評價了大樹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多年生的高齡大樹非常具有代表性。
來自中國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科學家費裡?斯力克(Ferry Slik)負責組織了此項研究,他表示:「大型樹木的植株數量只佔森林樹木總量的不到5%,但其所佔林木蓄積量卻超過50%,因此熱帶雨林的林木蓄積量在全球變化中顯得十分脆弱。哪怕少許大樹的消失都會對森林的林木蓄積造成大量流失,尤其是乾旱少雨的糟糕情況變得越來越頻繁,而且強度越來越大。」
大型樹木具有重要的生態學功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還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合適的棲居場所。但是大樹能夠更好地滿足木材供應,因此伐木者對大樹構成了嚴重威脅。在選擇砍伐對象時,多年生的高大喬木成為首選。
此外,據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在生態環境發生變化之際,樹木也尤其脆弱,乾旱、野火、疾病都會對樹木的生存造成很大傷害。在此基礎上,此次研究再次呼籲社會應該意識到保護大型樹木的緊迫性,以維護氣候模式的穩定性,保護生物環境的多樣性。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