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全球樹木多樣性分布不均 熱帶地區種類最多

2020-11-2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 德媒稱,樹木的多樣性在世界上分布不均。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大陸生長的物種不到100種,但在熱帶雨林中,每0.5平方公裡就會發現數百種不同的樹種。為了理解這些差異並保持多樣性,由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繪製的新的樹木地圖可能會有所幫助。為此,研究人員將1600項對不同的地方和區域的調查結果綜合成一個資料庫。

據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2月24日報導,從這幅地圖上,人們可以看到,大多數樹種分布在溫暖潮溼的熱帶地區,例如亞馬遜地區、剛果盆地或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在衣索比亞的哈倫納山區,也有許多不同的森林類型脫穎而出。

報導稱,氣候對森林多樣性的影響最大。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彼得·克爾說:「炎熱和潮溼的氣候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但是樹木對全球變暖的適應速度可能過於緩慢。他表示:「在歐洲,森林仍跟不上1萬年前冰河時代冰川退縮的速度。」實質上它們始終走在回到原來狀態的路上。上一個冰期代也應該是北半球生長的不同物種很少的原因。

報導稱,在巴西、非洲或東南亞的部分地區,森林目前面臨巨大的壓力。克爾說:「在最具生物多樣性的地方,森林砍伐造成的威脅也最大。」這使得生物多樣性的記錄變成與時間的競賽。

相關焦點

  • 熱帶大型樹木固碳量佔一半 以非洲雨林最多
    近日《全球生態學與生物地理學》刊文稱,熱帶雨林中蓄積的生物質總量有近半都是由大型樹木提供的,決不可低估大樹對於緩解氣候變化起到的重要作用。來自全球40多個研究機構的數十位科學家,在遍布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120餘處低地雨林當中搜集了約20萬株大型樹木的數據,經過分析研究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儘管不同雨林地帶的大樹其碳儲存各不相同,但是大樹所起到的碳儲存作用卻都是十分重要的。非洲熱帶雨林的碳儲存量最多,平均每公頃森林儲存了418噸碳。
  • 美媒:植樹是對抗全球變暖最好方法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美媒稱,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對抗全球變暖的最有效方法是大量植樹。種1萬億棵,或許更多。據美聯社7月4日報導,瑞士科學家說,世上也有足夠的植樹空間。研究報告的作者說,植樹的大量好處將很快顯現,因為年輕的樹木能從空氣中清除更多的碳。熱帶地區具有清除最多碳的潛力。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氣候變化生態學家託馬斯·克勞瑟說,「這是迄今最廉價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也是最有效的方案。
  • 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地區,其中,雪豹、藏羚、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棕熊、巖羊等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有許多已被列入全球珍惜瀕危物種。文/張添福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中新社西寧3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9日介紹,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紅外相機照片和幾萬條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 科普: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及對我國的影響
    新華社北京8月6日專電(記者 孫俠)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發生熱帶氣旋數最多的地區,對我國沿海有著重要影響。    據介紹,世界氣象組織對1968年至1990年資料的統計結果表明,全球每年平均約有83個熱帶氣旋發生。
  • 《當代生物學》: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問世
    蜜蜂便是最早感知到這一變化的動物之一,因此,乾旱地區的蜜蜂數量比熱帶地區還要多。這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及合作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作者通過對2萬多種蜜蜂的數據分析,繪製出了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該成果於2020年11月20日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
  • 樹木的敵人,居然是維持熱帶雨林多樣性的幫手?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解釋,熱帶森林是如何能在不讓少數物種佔優勢或讓許多其他物種滅絕的情況下,保持其驚人的樹木多樣性的。個別樹木的種子通常會被齧齒動物、哺乳動物或鳥類帶到很遠的地方。而新地區的真菌和節肢動物以不同物種為目標,使得種子有機會生根發芽。研究人員說,這種限制成年樹附近同種樹木的補充產生了一種長期穩定的效果,有利於稀有樹種,而不利於常見樹種。這項新研究推翻了先前的理論,證明了樹木與其「敵人」的相互作用對於維持熱帶森林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是非常重要的。
  •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2020-03-09 18:46:12,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地區,其中,雪豹、藏羚、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棕熊、巖羊等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有許多已被列入全球珍惜瀕危物種。
  • 拉丁美洲和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當屬巴西無疑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熱帶美洲、熱帶亞洲和熱帶非洲的雨林雖然分開為三大片,但它們都有非常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點。由於生長環境終年高溫潮溼,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在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可長到80多米高度,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
  • ——全球首張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繪製完成
    蜜蜂便是最早感知到這一變化的動物之一,因此乾旱地區的蜜蜂數量比熱帶地區還要多。 這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動物所)及合作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對2萬多種蜜蜂的數據分析,繪製出了全球首張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11月20日,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
  • 分析數據2萬多種,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問世
    蜜蜂便是最早感知到這一變化的動物之一,因此,乾旱地區的蜜蜂數量比熱帶地區還要多。這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及合作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作者通過對2萬多種蜜蜂的數據分析,繪製出了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該成果於2020年11月20日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
  • 全球首張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繪製完成
    蜜蜂便是最早感知到這一變化的動物之一,因此,乾旱地區的蜜蜂數量比熱帶地區還要多。這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及合作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作者通過對2萬多種蜜蜂的數據分析,繪製出了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該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當代生物學》。
  • 曹務春/趙方慶合作團隊首次闡明6大蜱種基因組多樣性及病原體分布特點
    防控蜱及蜱媒傳染病,亟需對蜱生物特性的遺傳背景、物種基因組多樣性、病原體-宿主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的深度認識。然而蜱基因組研究一直是一項空白,全球也僅有肩突硬蜱1個蜱種的基因組發布,嚴重製約了蜱及蜱媒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 「「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熱帶雨林感受生物多樣性的神秘和獨特。,也是世界上戶外保存植物種數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最多的植物園,但園內的生物多樣性仍然是個謎。熱帶雨林特有的「絞殺現象」西雙版納植物園立足中國熱帶,面向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開展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 熱帶地區生態窒息,救還是不救? (雙語)
    Time is running out in the tropics: Researchers warn of global biodiversity collapse熱帶地區時日無多——研究人員警告說全球生物多樣性會因此崩潰A global biodiversity
  • 全球植物種類最豐富島嶼「家底」摸清了—新聞—科學網
    紐幾內亞島是馬來群島東部島嶼,位於澳大利亞以北、太平洋西部、赤道南側。該島在地質歷史上是大洋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產生的,地理上又位於世界著名的華萊士生物區附近,因此動植物多樣性異常複雜,既包含了舊世界的動植物區系,又具有澳新界動植物區系的特點,許多物種均是世界珍稀瀕危物種。 「紐幾內亞是東南亞唯一一個地方性物種多於非地方性物種的島嶼。」
  • 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圖將於10月4日揭曉(圖)
    10月4日,全球82個國家2000多名科學家共同參與的「海洋生物普查」研究項目,將在倫敦發布全部結果,佔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裡面生活著什麼生物,人們屆時將能知曉這些奧秘  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圖完成  張田勘  「海洋生物普查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會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也就說,從緯度角度來看,年太陽輻射能的分布規律為從低緯往高緯遞減,按照熱量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全球的熱量帶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而熱量是一個地區氣候類型形成的重要基礎,是氣候類型名稱的頭一個詞,比如熱帶地區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地區的氣候類型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夏幹氣候);溫帶地區的氣候類型包括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寒帶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極地氣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氣候)。
  • 英媒:中國電商資源分布不均 縣城像歐洲村裡像非洲
    原標題:英媒:中國電商資源分布不均 縣城像歐洲村裡像非洲  英國路透社7月30日報導,原題:中國農村顧客正在他人幫助下網購 程永浩(音)回到離開20年的河南老家,在村裡開了家小賣部幫助村民們網購。   儘管在其第一季度網上訂單中,來自農村地區的訂單量還不到1/10,但農村電商業務的增速正令大城市相形見絀。前景確實誘人,但在收穫回報前,須先教會農村居民們——通常年齡較大、收入低且不熟悉技術——如何淘貨和購買。這正是程等人的任務——在阿里巴巴設立的服務中心幫助村民網購。   有跡象表明,中國農村的零售業形勢正改變。
  • 全球首張「蜜蜂地圖」出爐!非洲、中東大量蜜蜂種類未被發現
    > 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起草了第一張全球蜜蜂多樣性地圖,以幫助追蹤這種重要授粉者的種群分布。
  • 我國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紅樹林,受熱帶海洋氣候的影響
    紅樹林地處雷州半島,受熱帶海洋氣候的影響,沿海灘涂上分布著較大面積的紅樹林植被。是除海南島外我國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此外,保護區內擁有數量和種類眾多的鶴類,鸛類,鷺類等水禽及其它溼地動物。據初步統計,僅鳥類就有82種,其中留鳥38種,候鳥4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