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權威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2020-12-05 食品夥伴網

  2020年4月15日,以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孫全才和高瑞昌教授為通訊作者的標題為「Absorption, metabolism, and bioactivity of vitexin: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efficacy of an important nutraceutical」的綜述在《Critical Reviews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在線發表。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對天然植物來源的生物活性成分用於功能食品和藥物開發上感興趣。其中包括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且已經被人熟知的黃酮類化合物。天然產生的黃酮類化合物,存在於許多植物物種中,已被報導顯示出一系列的健康益處,如有能力預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幾乎所有的類黃酮都是糖苷,它們的糖基與配基上的羥基(O-糖苷)或碳(C-糖苷)結合。與類黃酮相比,O-苷類黃酮,由於C-糖苷更穩定,更能抵抗酸性、鹼性和酶解,因此具有更多樣的生物活性。類黃酮C-糖苷存在於綠豆、甜菜根、竹子和天人菊等植物中。這些植物早已作為食物被食用,並在亞洲被當作藥用植物使用了3000年。今天,它們仍被廣泛用於解毒、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皮膚病、心臟病、炎症和各種其他功能障礙。

 

  Vitexin作為一種重要的黃酮類化合物,可作用於人體的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臟和血管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等多個系統,從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此外,vitexin被揭示出與脂肪代謝、葡萄糖穩態和肝保護相關的一些新的有益作用。為了更好地了解這種化合物作為營養成分的潛力,我們收集篩選並客觀的回顧了最近的文獻。

 

  本文首先簡要綜述了vitexin的吸收和代謝,然後討論了其對腸道菌群的影響,最後重點介紹了vitexin的生物活性及其相關分子機制的最新研究進展。

 

  附:簡介

 

  高瑞昌,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大學食品生物工程與智能裝備方向帶頭人,中國食品科技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1. 食品蛋白質加工與綜合利用方向主要聚焦在食品蛋白質的結構與加工功能關係研究;2. 水產食品組分與營養功效方向主要聚集在水產原料的營養組分開發和功效關係研究,特別是蛋白多肽等活性物質的功效研究;3.食品風味化學研究主要開展傳統水產品風味形成機理與控制技術、發酵食品新型發酵劑的篩選和食品優良風味增強技術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0餘項。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Food Chemistry,Food& Function發表SCI論文40多篇。

 

  孫全才,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江蘇省雙創博士。2017年博士畢業於麻薩諸塞大學阿姆斯特分校食品科學系,主要從事食品中活性物質的分離、提取與活性機制研究,以及食品化學汙染物農藥的糖脂代謝幹擾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Food& Function等雜誌發表論文30多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