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位芳綸製造「防彈服」技術高 超導800億容量大

2020-11-24 網易財經

鈮酸鹽無鉛壓電陶瓷可用於製造傳感器、驅動器等設備,國內鈮酸鋰晶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對鈮酸鋰晶體材料的研究處於領先地位。

從研發到生產需要的是技術上的革新,從生產到產業化則需要從製作工藝、成本等方面考慮。新材料的誕生最終是要實現推廣,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新材料、新技術帶來的便利。

本文將重點介紹目前生產階段的新材料,這些材料目前已完成最關鍵的技術突破,但距離產業化尚有一段距離。但要相信,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這些新材料將很快能夠實現大規模生產。

據統計,這些材料主要集中在高性能複合纖維、超導材料與先進陶瓷、稀有金屬與功能合金等領域。

高性能複合纖維:

間位芳綸打破國外壟斷

高性能複合纖維包括碳纖維、芳綸和玻璃纖維。其中芳綸包括間位芳綸、對位芳綸和對位芳綸複合基材三種材料,技術含量高,是傳統氨綸材料的升級替代品。

間位芳綸可作為耐高溫阻燃纖維,對位芳綸可用於安全防護、航空航天、光纜增強、蜂窩結構及橡膠骨架增強材料及繩纜等領域,目前主要用於軍隊製造防彈服裝。具有很高的技術門檻。

國內市場上泰和新材(002254.SZ)是芳綸產品的龍頭企業,間位芳綸產能已經居全球第二,在對位芳綸優勢較為明顯,公司技術優勢更為明顯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有望開啟國內軍用防彈衣以及高端車用製品的巨大需求。

玻璃纖維行業相對成熟,主要包括無硼無氟改性玻璃纖維、耐酸玻璃纖維、耐鹼玻璃纖維、耐輻照玻璃纖維、低介電玻璃纖維、高矽氧玻璃纖維、石英玻璃纖維、高強玻璃纖維等8種新材料。

其中無硼無氟改性玻璃纖維可作為風電葉片基材、壓力容器及高壓管道等,耐酸玻璃纖維煙氣脫硫、化工及海洋工程用容器及管道等,耐鹼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耐輻照玻璃纖維可作為核電站絕緣材料和保溫隔熱材料,低介電玻璃纖維用作高溫介電材料、印刷電路板、通訊器材、高速數字電子系統,高矽氧玻璃纖維用作耐熱材料,石英玻璃纖維作為高溫介電材料,高強玻璃纖維可用作航空航天、風電葉片。

不過國內大多數企業都還停留在生產初級的玻纖紗階段,長海股份(300196.SZ)擁有玻璃纖維上中下遊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和配套,最值得關注和跟蹤。

超導材料與先進陶瓷:

高溫超導濾波器量產尚需時日

按照「十二五」規劃,至2020年,我國超導限流器潛在市場容量1500億,超導材料潛在市場容量800億。

超導材料主要包括低溫超導材料、高溫超導材料和磁控直拉單晶矽用低溫超導磁體三種新材料。

其中低溫超導材料用於超導核磁共振成像儀、超導磁共振譜儀、磁控直拉單晶矽用超導磁體,高溫超導材料用於輸電線纜、超導電動機、變壓器、儲能,推動裝置、高溫超導濾波器,磁控直拉單晶矽用低溫超導磁體用於300mm以上磁控直拉單晶矽爐。

目前國內有綜藝股份在研製和生產高溫超導濾波器,全球範圍內只有美國能夠生產。截至最新,綜藝股份的產品已達到軍用水平,但離量產尚需時日。

先進陶瓷主要包括鈮酸鹽無鉛壓電陶瓷、高壓陶瓷電容器、高溫絕緣陶瓷組件、高純熔融石英陶瓷粉料、太陽能矽多晶鑄錠用石英陶瓷坩堝等11種新材料。

其中,鈮酸鹽無鉛壓電陶瓷可用於製造傳感器、驅動器、諧振器、濾波器、蜂鳴器、電子點火器等設備,國內鈮酸鋰晶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對鈮酸鋰晶體材料的研究處於領先地位。

高溫絕緣陶瓷組件抗彎強度300MPa,擊穿強度達到22KV/mm,可用於製造多晶矽鑄錠爐、燃料電池,目前大連電瓷(002606.SZ)有所生產,另外主營產品超高壓和特高壓絕緣子,技術含量高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家能供應400KN以上懸瓷絕緣子的供應商之一,目前在國內的特高壓項目中市場份額第一,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高純熔融石英陶瓷粉料具有高純、超細的特點,應用於新能源、電子信息行業。國內國瓷材料(300285.SZ)可提供生產。

稀有金屬與功能合金:

11大類涉及86種新材料

稀有金屬主要包括鎢鉬材料、鉭鈮材料、核級稀有金屬材料和稀貴金屬材料四大類。

其中鎢鉬材料主要包括鎢窄帶、寬幅鎢板高品質鉬粉及鉬坯、大規格鉬板、大規格鉬電極、鉬銅合金、鈦鋯鉬(TZM)合金、噴塗鉬絲、稀土鉬合金等9種新材料。

鉭鈮材料主要包括高比容鉭粉、細晶鉭片、高品質鈮片、高性能鈮合金4種新材料。

核級稀有金屬材料主要包括鋯合金材和銀銦鎘材料。

稀貴金屬材料主要包括貴金屬納米催化材料、銠催化材料、鈀催化材料、鉑催化材料、貴金屬化合物及均相催化劑、高活性鉑系電極漿料6種新材料。

其中高比容鉭粉比容量150000~250000μFV/g,製造的電容器具備更強的電容量,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對此材料有所研究產出。

功能合金主要包括包括高性能靶材、先進儲能材料、新型銅合金、硬質合金材料、新型金屬纖維多孔材料、金屬粉體材料和其他材料7大類。

其中高性能靶材主要包括超高純鋁、鈦、銅濺射靶材和蒸發顆粒,超大尺寸高純鋁、銅、鉻、鉬濺射靶材等14種新材料。

先進儲能材料主要包括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鎳鈷錳三元氧化物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尖晶石錳酸鋰正極材料等8種新材料。

新型銅合金主要包括銅錫鋯、銅鉻鋯系銅合金,鉍、矽、鍗系環保型銅合金,高性能無鈹彈性銅合金,銅鎳錳合金等8種新材料。

硬質合金材料主要包括納米晶碳化鎢鈷硬質合金、超粗晶碳化鎢鈷硬質合金、微型刀具材料、深孔加工工具材料等11種新材料。

新型金屬纖維多孔材料主要包括鐵鉻鋁金屬纖維多孔材料、不鏽鋼金屬多孔材料、鎳基金屬多孔材料等6種新材料。

金屬粉體材料主要包括低松比銅粉、銅/錫擴散粉、超細預合金粉等5種新材料。

其他材料主要包括非晶合金、高等級高磁感取向矽鋼、細化磁疇型高磁感取向矽鋼等15種新材料。

本文來源:理財周報 作者:戴建敏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年產1000噸間位芳綸項目
    年產1000噸間位芳綸項目  一、項目概況  1、市場分析:間位芳綸,聚間苯二甲醯間苯二胺(PMIA)纖維,又稱芳綸1313、芳綸Ⅰ。目前,我國間位芳綸產能在8000噸/年左右,預計到2015年有望達到10000噸/年,到2020年有望達到1.5萬噸/年。長期以來,我國芳綸的需求量依賴進口,嚴重受制於人。估計目前年消費量在8000噸左右。
  • 國家標準委發布批准發布《間位芳綸短纖維》等354項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委發布批准發布《間位芳綸短纖維》等354項國家標準 2015-09-21 11:23:47 來源:中國紡織報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公布了
  • 泰和新材2018年淨利1.56億 擬投12億擴大芳綸產能
    泰和新材2018年淨利1.56億 擬投12億擴大芳綸產能今日,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泰和新材. 002254.sz)披露2018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21.72億元,同比增長39.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56.25%。
  • 日本帝人將在泰國建立間位芳綸纖維工廠
    日本帝人將在泰國建立間位芳綸纖維工廠 2013-10-22 13:20:07 來源:中國紡織網 日本帝人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帝人公司(泰國)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全資附屬公司
  • 芳綸躋身航空航天關鍵材料 技術突破加速國產替代
    財聯社8月11日訊,據報導,全球兩大芳綸巨頭之一日本帝人利用對位芳綸製造的降落傘被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採用,將在明年2月火星著陸中發揮關鍵作用。採用芳綸製造的降落傘,可適應火星惡劣環境,質量較普通材料降低50%,是目前最可靠、最堅固且最有彈性的降落傘。
  • 我國芳綸已進入快速發展期
    其中,最有價值的品種有兩個:一個是間位芳綸,我國命名為芳綸1313;另一個是對位芳綸或芳綸Ⅱ,我國命名為芳綸1414。芳綸1313和芳綸1414雖然化學結構相似,而性能差異卻很大,應用領域也有所不同。芳綸1313以其出色的耐高溫絕緣性被稱為防火纖維,成為高品質功能性纖維;芳綸1414以其極好的金屬特性被稱為防彈纖維,在高性能纖維中佔據核心地位。
  • 兩大芳綸業務齊頭並進 泰和新材半年報業績亮眼
    公司業績大幅增長源於兩大芳綸業務齊頭並進,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導力量。芳綸成為影響公司業績的核心業務。  根據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的間位芳綸方面,受競爭環境改善、需求大幅增加影響,上半年市場供應持續緊張,間位芳綸產品銷量大幅增長。
  • 芳綸纖維 —— 一個低調隱形王者
    芳綸纖維全稱「芳香族聚醯胺纖維」, 指85%以上的醯胺鍵直接連在苯環上的長鏈合成聚醯胺纖維,連接醯胺鍵的為芳香環或芳香環的衍生物,具有阻燃、耐高溫、高強度、高模量、絕緣等突出性能,是一類新型的特種高分子材料。目前,市場上有兩種芳綸實現了廣泛的商業化應用和生產,分別是間位芳綸和對位芳綸。間位芳綸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阻燃性、電絕緣性、化學穩定性和耐輻射性。
  • 芳綸加工的分級理論
    如織出防割的手套,編成芳綸纜繩,或通過編織、表面塗覆聚四氟乙烯和潤滑劑製成芳綸盤根作為密封材料等。利用漿粕短纖維可以抄紙和製造無紡布,其具體的工藝分為纖維打漿、分散、抄紙、烘乾、熱壓、捲紙等,生產的捲紙主要有間位和對位芳綸紙。間位芳綸紙有較好的強度,及極佳的熱性能和絕緣性能。
  • 泰和新材:芳綸量價齊升撐起業績增長 氨綸上新項目尋求突破
    氨綸、芳綸苦樂不均   公司氨綸、芳綸兩大業務2018年表現迥異。   芳綸行業則從2017年起進入高景氣周期。氨綸行業競爭相對寡頭,市場容量相對較小,目前,全球芳綸產能約為12萬噸,主要產能被美國杜邦、日本帝人公司所佔據。其中,間位芳綸產能約為4萬噸,對位芳綸產能約為8萬噸。
  • 芳綸1313和芳綸1414的區別
    目前國內尚未有芳綸1414規模化生產企業,煙臺氨綸的芳綸1414已進入中試階段,為國內芳綸1414的先行者。據我們了解,目前中試進展順利,公司方面正在朝著2010年底前達產的既定目標穩步前進。由於芳綸1414在軍事方面的應用較為廣泛,美國杜邦長期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制約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和開發。
  • 芳綸纖維
    芳綸複合材料是我國特種纖維領域「十二五」發展的重點之一。其中,對位芳綸被稱為「王牌纖維」,我國因在關鍵工程化技術方面未獲突破,國內供應一直依賴進口。
  • 美國推出新型剪切增稠液體技術防彈服
    據「國際纖維雜誌」國際記者ADRIANWILSON報導,美國最近又推出了一種新型液態性織物處理技術,可以顯著地增強服裝的防護性能。北美地區最大的防彈服(body armor)生產商Armor Holdings公司已首次獲得該剪切增稠液體[(Shear Thickening Fluid)(STF)]技術特許,準備年末用此工藝進行生產,關於該新產品的其它特許事宜正在洽談中。
  • 【行業動態】21世紀的重要材料:聚芳醯胺-芳綸(下)
    目前,芳綸頭盔、芳綸防彈衣等已廣泛應用於多國部隊,如中國、俄羅斯、美國、德國、日本、荷蘭、以色列等。2、安全防護領域個體防護裝備的阻燃耐高溫性能是保障人員安全的重要條件。隨著材料科學技術及紡織加工技術的發展,阻燃防護服已經由暫時性阻燃整理、半耐久性阻燃整理逐步發展為耐久性阻燃整理以及本質阻燃材料的應用。
  • 泰和新材:對位芳綸國產替代,有序擴產增厚盈利
    文張超 梁晨 簡介 公司專業從事氨綸、芳綸等高性能纖維,主導產品為紐士達氨綸、泰美達間位芳綸、泰普龍對位芳綸及其上下遊製品。
  • 北京英納超導技術有限公司 超導概述
    在被稱為數字時代的今天,人們卻依賴著為昨天設計的電力系統,唯一的變化是電纜越來越粗、機組越來越大。一方面,能源供應越來越緊張,另一方面,大量電能卻被浪費在所使用的傳統材料上。當前,我國電網的電能損耗約佔總發電量的9%,其中90%左右是由電纜損耗的。到2010年,按預測的裝機容量,中國在輸配電網上將損失二到三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在美國,每年僅在輸電線路上的損失就高達40億美元。
  • 泰和新材:芳綸業務帶動2019年業績增長38.32%
    雖然國內氨綸行業整體供過於求,但受益於間位芳綸、對位芳綸兩大業務板塊的增長,公司盈利水平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5.42億元,同比上升17.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6億元,同比上升38.32%;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上升34.62%。
  • 什麼是芳綸阻燃面料?
    芳綸阻燃纖維(學名:間位芳香族聚醯胺,國內稱為芳綸1313纖維)是永久阻燃纖維,具有耐熱、高強度、高耐磨、柔軟性好、低收縮性、化學結構穩定、燃燒無熔滴、不產生毒氣等優點。 用芳綸阻燃纖維織成的布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可在250攝氏度的溫度下長期使用,其熱收縮率僅為1%。纖維軟化溫度為373攝氏度,超過400攝氏度才開始分解,分解時布面增厚,纖維膨脹,布面外900-1300攝氏度隔絕熱量傳遞而不開裂。
  • 芳綸產品供不應求 泰和新材業績持續大幅增長
    年報顯示:氨綸絲營業收入9.48億元,營業利潤1.04億元,毛利率10.93%,而芳綸絲收入5.88億元,營業利潤1.50億元,毛利率25.52%。芳綸帶給公司的利潤已遠遠超過氨綸。公司表示:2017年業績大幅增長正得益於芳綸業務帶來的利潤增量遠遠高於設備檢修對氨綸業務的影響。
  • 常熟私企終結芳綸纖維依賴進口
    芳綸纖維是目前世界上高性能纖維中用途最廣的纖維,由於技術難度高,以前只有美國杜邦公司和日本帝人公司進行產業化生產,因產品用於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製造技術極其保密,技術引進根本不可能,我國對該產品完全依賴進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啟動對位芳綸的研製工作,但在關鍵技術上一直難於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