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超 梁晨
簡介
公司專業從事氨綸、芳綸等高性能纖維,主導產品為紐士達氨綸、泰美達間位芳綸、泰普龍對位芳綸及其上下遊製品。其中氨綸主要應用在紡織領域及醫療衛生領域,用於增加織物的彈性,芳綸一直是國防軍工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主要用於軍警作戰服、蜂窩結構材料,防彈衣、防彈裝甲等。目前公司已具備參與軍工科研生產許可的所有資質。
投資要點
芳綸業務助力公司毛利率、盈利增長
22019年,受益於間位芳綸、對位芳綸兩大業務板塊的增長,公司盈利水平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實現收入25.42億元(+17.01%),實現歸母淨利潤2.16億元(+38.32%),毛利率為18.15%(+0.82pcts)。分產品來看:氨綸業務收入為15.08億元(收入佔比59.32%),毛利率0.16%(-2.05pcts);芳綸業務收入10.10億元(收入佔比39.72%),毛利率44.22%(+6.81pcts)。可以看出公司芳綸業務規模化擴展,有效地提升了芳綸業務的整體毛利率,同時也提高了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
各業務版塊有序建設擴產:
氨綸業務:公司是國內首家氨綸生產企業,其產能及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前列。但近年來隨著氨綸應用的普及,需求增速逐步放緩,產能過剩的局面已延續多年。短期看整個行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長期來看,氨綸行業面臨難得的整合機遇,預計未來行業集中度將會不斷提升。
針對上述情況以及氨綸市場及價格低迷,公司實行煙臺、寧夏雙基地戰略。在煙臺園區新建高效差別化粗旦氨綸項目(1.5萬噸/年),推動差別化產品提效率、上規模、增效益;在寧夏地區,大力實施低成本擴張策略,著重發展規模化、低成本、高效率氨綸產品,新建綠色差別化氨綸智能製造工程項目(3萬噸/年)。根據實施進度,逐步對落後產能進行淘汰。通過新舊動能轉換,重築氨綸業務的競爭新優勢。
芳綸業務:公司是國內芳綸行業(分為間位和對位芳綸)的領軍企業,其間位芳綸及對位芳綸產能目前均居全國首位。芳綸行業的競爭相對寡頭,主要是美國杜邦、日本帝人所主導。自2017年起,由於供應偏緊、需求增長,行業供需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產銷兩旺的形勢比較明顯,盈利情況不斷改善。
根據公司五年發展規劃,公司計劃將對位芳綸、間位芳綸各擴產至1.2萬噸/年。間位芳綸方面,公司在煙臺園區實施防護用高性能間位芳綸高效集成產業化項目,新建產能為8000噸/年,預計2020年三季度投產;對位芳綸方面,公司在寧夏地區擴建的3000噸/年高性能對位芳綸工程項目目前已經試產成功,實現全線貫通,目前擁有4500噸/年產能。
對位芳綸軍事化應用需求增長,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我國對位芳綸需求超過1萬噸/年,但80%以上依賴進口,主要產能被美國杜邦、日本帝人公司所佔據。6月18日,公司公告寧夏3000噸/年對位芳綸產線正式投產,根據公司預測,項目投產後,預計年均可貢獻4.27億元收入以及1.02億元利潤。疊加公司原有1500噸/年產能,公司將擁有4500噸/年對位芳綸產能。對位芳綸可用於防彈衣、防彈裝甲等方面,隨著我國軍事化訓練不斷增加以及中美摩擦的不斷加劇,對位芳綸的軍事化應用需求將快速提升,同時公司也將在國產化替代中充分受益。
實施重大重組,整合集團,拓展下遊產業鏈
公司擬吸收合併母公司泰和新材集團、收購民士達65.02%股權並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5億元配套資金,發行價格為9.27元/股。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對集團資產進行整合,減少層級,提升企業決策效率、優化公司治理結構;通過收購民士達股權,公司業務將向下遊芳綸紙及其衍生產品延伸,高性能芳綸纖維產業鏈更加完善。
收購民士達芳綸紙業務,增加公司收入
收購後完成後,公司將持有民士達96.86%股份。民士達主要產品為間位芳綸紙和對位芳綸紙及其衍生產品,擁有芳綸紙產能2200噸/年,目前年產量大約500噸。其中間位芳綸紙可用於飛機、艦船、高鐵等蜂窩芯材結構件,對位芳綸紙可用於航空航天蜂窩芯材。下遊客戶包括航空工業等軍工用戶,而隨著相關型號裝備量產,收購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業績承諾方面,民士達於2020-2022年收入不低於1.51億元、1.65億元和1.72億元。若重組未能於2020年完成,則承諾延後至2023年,收入不低於1.74億元。
受疫情影響,公司一季度收入下降
公司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實現收入4.89億元(-25.46%),實現歸母淨利潤0.53億元(+28.43%)。儘管公司收入下降,但受公司毛利率提升(24.74%,+14.42pcts)的影響,公司利潤實現穩定增長。我們認為毛利率上升是由於公司氨綸業務逐步減虧。全年來看,公司收入一定程度會受疫情影響,但在芳綸業務以及新舊動能轉換,成本降低的影響下,毛利率提升,公司全年有望實現盈利。
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國內芳綸龍頭企業,隨著新增產能釋放,有助於公司業績增長,而對位芳綸國產替代進程的不斷推進,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同時,公司寧夏基地產品投產,將有效控制成本,增厚盈利。不慮考重組及配套融資時,我們預測公司2020-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49億、3.58億、4.68億,EPS分別為0.41元、0.59元、0.77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3.97倍、23.65倍、18.09倍;考慮重組及配套融資時,公司2020-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68億元、3.80億元、4.92億元,EPS分別為0.38元、0.54元、0.70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5.71倍、25.20倍、19.44倍。在不考慮重組時我們認為公司2020年PE在40倍左右相對合理,6個月目標價16.33元,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疫情影響超預期、產能投產不暢等。
盈利預測:
數據來源:wind,中航證券金融研究所
公司主要財務數據
本文數據來源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wind資訊
投資有風險 入市需謹慎
以軍工品質深入軍工研究
用軍工研究服務軍工行業
中航證券研究聚焦金融、軍工,擁有20餘人的全市場規模最大的軍工研究團隊,依託航空工業集團強大的軍工央企股東背景,深度覆蓋軍工行業各個領域,緊密跟蹤全球軍工態勢,全面服務一二級市場,並重點覆蓋高端製造、計算機、電子、通信、傳媒等新興行業,兼顧農業、醫藥生物、休閒服務、食品飲料等行業。
張超(證券執業證書號:S0640519070001),中航證券首席分析師,負責軍工、機械、電子、通信、計算機、傳媒等行業;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儀系,空軍裝備部門服役八年,有一線飛行部隊航空保障經驗,後在空裝某部從事總體論證工作,熟悉飛機、雷達、飛彈、衛星等空、天、海相關領域,熟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及國內外軍工產業和政策變化;2016-2018年新財富第一團隊核心成員,2016-2018年水晶球第一團隊核心成員。
185-1934-1727
zhangchao@avicsec.com
梁晨(證券執業證書號:S0640519080001),中航證券軍工分析師,從事軍工行業研究;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碩士,熟悉軍工材料、軍工信息化、民參軍相關等領域。
152-0145-5851
liangc@avicsc.com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泰和新材(002254)公司點評報告:對位芳綸國產替代,有序擴產增厚盈利
對外發布時間:2020年6月28日
中航研究精選
2020/06
宏觀:推進股票交易制度改革,重啟T+0時機或已成熟
非銀:券商投行業務市場競爭格局
軍工:大飛機C919產業分析:大國重器,因大而生
軍工:深度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報告:軍工電子國家隊,自主可控核心力量
航空報國
航空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