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 日前,泰和新材發布公告,在現有對位芳綸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將進行工藝創新和裝備升級,投資12億元,新建聚合、紡絲、溶劑回收裝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形成年產6000噸對位芳綸的生產能力。項目達產後,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8.10億元,利潤總額1.77 億元。另外,公司與關聯方共同增資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有限公司從而增加公司氨綸產量的議案也已通過股東大會批准。
據了解,芳綸已被國家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 號)中明確提出「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發展水平」。發展芳綸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對於我國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業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市場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對位芳綸是典型的軍民兩用產品,其中軍用方面主要用於單兵防護、武器裝備等,民用方面主要用於移動通訊、汽車領域、體育用品等。對位芳綸纖維織物具有高抗張強度、高彈性模量和低密度的性能特點,能迅速將子彈的衝擊能量吸收並分散轉移,避免造成「鈍傷」,因而防護效果顯著,被譽為「終極防彈材料」,廣泛應用於防彈衣、防彈頭盔、搜排爆服和軍警作訓服等個體防護裝備,能有效地提高軍隊的快速反應和防護能力;集優越的防彈、輕量化、隱身性能於一體,可用於海、陸、空、火箭軍各軍種的先進武器裝備,提高武器裝備性能,增強我軍作戰能力。
芳綸纖維還可以增加光纜的剛性和強度,廣泛應用於室內外光纖和電力纜的增強件,對推動我國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2012年7月,我國將寬帶升級工程上升為國家戰略,即「寬帶中國」戰略,隨後幾年,對高模量對位芳綸的需求急劇增加。未來,隨著5G網絡的建設升級,對位芳綸在信息通信領域的用量將會進一步提高。對位芳綸可用於汽車膠管、內飾、輪胎、剎車片和密封件等,可提高汽車的節能環保指標,並增強相關部件的耐疲勞性能,延長使用壽命;在體育用品、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全球對位芳綸產能約8萬噸,主要集中於杜邦、帝人等國際巨頭。我國對位芳綸有效產能約2000噸左右,主要以泰和新材為主;而國內對位芳綸年需求量超過1萬噸,其中80%以上依賴進口。據有關機構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對位芳綸的需求量仍將持續增加,預計每年將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泰和新材表示:公司作為我國芳綸產業的領導者和領軍企業,經過近十年的市場開拓,公司對位芳綸在人才、技術、市場、產品品種等方面已經建立了相對競爭優勢,市場知名度不斷提高,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自2015年以來,公司雖然進行了幾次改造擴能,但現有產能依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提升市場保障能力迫在眉睫。
據了解,該項目初步規劃建於煙臺開發區化工園內,聚合、紡絲、溶劑回收裝置各2套,年生產各種規格的對位芳綸6000噸。項目第一套3000噸裝置計劃於2019年底前投料試車,第二套3000噸裝置計劃於2020年10月投料試車。(朱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