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002254):未來幾年的發展重點主要在於芳綸產業

2020-11-24 中國紡織網

  「魯」力同心誠實守信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山東轄區上市公司2020年度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9月29日在全景·路演天下舉行。泰和新材(002254)董秘、證代董旭海表示,未來幾年,公司的發展重點主要在於芳綸產業,以擴大在國內的相對競爭優勢,並縮小與國際大公司的差距。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紡織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紡織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yuln@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泰和新材(002254):芳綸擴產氨綸復甦,看好未來發展
    泰和新材
  • 口罩股泰和新材收購芳綸紙企業:股價不漲反跌不是每種防護服都用於...
    2月10日,A股上市公司泰和新材(002254,股吧)發布公告獲得煙臺國資委同意收購專業生產芳綸紙的新三板企業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民士達),由於正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泰和新材本身是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護產品原料的龍頭企業,因此引發投資者聯想是否因此擴大相關產能,進而帶來股價暴漲機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泰和新材成為高性能纖維行業領軍者的秘密是什麼?
    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和新材」)總經理宋西全表示,技術創新驅動企業責無旁貸,這也是泰和新材三十餘年始終堅持的發展之路。 創新鑄高性能纖維領軍者 從1989年氨綸一期工程紡絲成功,到2004年芳綸1313工程順利投產,再到2008年對位芳綸中試線試產成功……,如今泰和新材(002254.SZ)已經發展為總資產26億多元,員工1200餘人,產業鏈橫跨氨綸、間位芳綸、對位芳綸等多個領域的行業龍頭。
  • 泰和新材:投資12億元建設6000噸對位芳綸產能
    另外,公司與關聯方共同增資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有限公司從而增加公司氨綸產量的議案也已通過股東大會批准。  據了解,芳綸已被國家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 號)中明確提出「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發展水平」。
  • 泰和新材2018年淨利1.56億 擬投12億擴大芳綸產能
    泰和新材2018年淨利1.56億 擬投12億擴大芳綸產能今日,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泰和新材. 002254.sz)披露2018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21.72億元,同比增長39.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56.25%。
  • 泰和新材:芳綸量價齊升撐起業績增長 氨綸上新項目尋求突破
    泰和新材(002254)4月21日晚間披露的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共實現   芳綸行業則從2017年起進入高景氣周期。氨綸行業競爭相對寡頭,市場容量相對較小,目前,全球芳綸產能約為12萬噸,主要產能被美國杜邦、日本帝人公司所佔據。其中,間位芳綸產能約為4萬噸,對位芳綸產能約為8萬噸。
  • 泰和新材: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吸收合併煙臺泰和新材集團...
    中國市場對芳綸紙的旺盛需求始於電氣絕緣領域,近年來,芳綸紙在電氣絕緣領域的需求保持穩定的同時,在未來發展態勢良好的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5G通訊技術等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得到迅速推廣應用。2、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及國際貿易局勢推動 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芳綸紙及其下遊行業進行大力扶持,如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17年引發《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辦產[2017]2063號),提出制定了軌道交通裝備等9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
  • 泰和新材:對位芳綸國產替代,有序擴產增厚盈利
    其中氨綸主要應用在紡織領域及醫療衛生領域,用於增加織物的彈性,芳綸一直是國防軍工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主要用於軍警作戰服、蜂窩結構材料,防彈衣、防彈裝甲等。目前公司已具備參與軍工科研生產許可的所有資質。中長期來看,氨綸行業面臨難得的整合機遇,預計未來行業集中度將會不斷提升。 針對上述情況以及氨綸市場及價格低迷,公司實行煙臺、寧夏雙基地戰略。
  • 泰和新材擬吸收合併控股股東 泰和集團作價21.69億元實現整體上市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泰和新材(002254)1月20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吸收合併控股股東泰和集團,同時發行股份購買煙臺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民士達」)65.02%股份,並向包括國豐控股在內的合計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募集配套資金。
  • 泰和新材5億定增獲近20億資金申購 重組完成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002254.SZ)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事項順利完成,意味著此次資產重組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24億重組完成集團實現整體上市   此次非公開發行主要作為泰和新材資產重組的資本補充。   同時,通過收購民士達股權,泰和新材的主營業務向下遊芳綸紙及其衍生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延伸,高性能芳綸纖維
  • 泰和新材芳綸纖維成功供應新加坡武裝部隊新型軍服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泰和新材(002254)日前成為新加坡武裝部隊新型軍服的芳綸纖維供應商。6月19日,新加坡武裝部隊宣布,到今年年底,新加坡陸軍作戰部隊的士兵將配備一種「混合型」雙層面料的軍服,軍服的面料由阻燃合成材料和芳綸組成。據了解,這款新型軍服中的芳綸纖維由泰和新材提供。
  • 芳綸產品供不應求 泰和新材業績持續大幅增長
    中國證券網訊 4月24日晚,泰和新材公布2017年報與2018年一季報。年報顯示:氨綸絲營業收入9.48億元,營業利潤1.04億元,毛利率10.93%,而芳綸絲收入5.88億元,營業利潤1.50億元,毛利率25.52%。芳綸帶給公司的利潤已遠遠超過氨綸。公司表示:2017年業績大幅增長正得益於芳綸業務帶來的利潤增量遠遠高於設備檢修對氨綸業務的影響。
  • 泰和新材吸收合併泰和集團獲批 煙臺國企整體上市將再添一例
    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芳綸產業集群  根據交易預案,本次交易分為三個部分。按照發行價格9.27元/股計算,合計發行股份2.56億股,交易完成後,泰和集團持有的泰和新材2.17億股股票將被註銷,交易後實際新增股份3922.02萬股。  本次交易完成後,泰和新材吸收合併泰和集團實現母公司資產整體上市,國豐控股將成為泰和新材控股股東,煙臺市國資委仍為泰和新材實控人。  作為中國高性能纖維領域龍頭企業。
  • 泰和新材:芳綸業務帶動2019年業績增長38.32%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3月30日晚,泰和新材發布2019年年報。雖然國內氨綸行業整體供過於求,但受益於間位芳綸、對位芳綸兩大業務板塊的增長,公司盈利水平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5.42億元,同比上升17.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6億元,同比上升38.32%;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上升34.62%。
  • 芳綸躋身航空航天關鍵材料 技術突破加速國產替代
    財聯社8月11日訊,據報導,全球兩大芳綸巨頭之一日本帝人利用對位芳綸製造的降落傘被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採用,將在明年2月火星著陸中發揮關鍵作用。採用芳綸製造的降落傘,可適應火星惡劣環境,質量較普通材料降低50%,是目前最可靠、最堅固且最有彈性的降落傘。
  • [年報]泰和新材:2013年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公司近期不存在可能對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產生嚴重不利影響的重大風險。公司2013年可能面臨的其他風險因素及其對策詳見本報告第四節「董事會報告 七、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五)風險因素分析」。第二節 公司簡介 一、公司信息 股票簡稱 泰和新材 股票代碼 002254 股票上市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稱 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簡稱 泰和新材 公司的外文名稱(如有) YANTAI TAYHO ADVANCED MATERIALS CO.
  • 兩大芳綸業務齊頭並進 泰和新材半年報業績亮眼
    中國證券網訊 7月30日晚間,泰和新材披露了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9.97億元,同比增長18.77%,連續兩年增幅超過1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億元,同比增長62.66%,連續兩年增幅超過60%。
  • [年報]泰和新材:2011年年度報告
    針對這一局面,公司重點實施區域化管理、差別化競爭策略,充分發揮在質量、品牌、網絡、品種等方面的綜合優勢,著重加大終端大客戶的開發力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公司保持了行業領先的開機率和產銷率水平,產、銷量創出歷史新高,市場佔有率也有所上升。公司間位芳綸業務發展較好,成為2011年利潤的主要來源。
  • 泰和新材擬吸收合併控股股東同時收購芳綸紙龍頭民士達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萬華化學吸收合併控股股東實現整體上市受到多方肯定後,泰和新材亦將步其後塵。11月25日,泰和新材發布臨時公告並停牌。公司表示,擬由公司吸收合併煙臺泰和新材集團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煙臺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
  • 泰和新材擬12億元投建6000噸/年對位芳綸工程項目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駱民)泰和新材9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在現有對位芳綸生產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工藝創新和裝備升級,投資12億元新建聚合、紡絲、溶劑回收裝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形成年產6,000噸對位芳綸的生產能力。項目達產後,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8.10億元,利潤總額1.7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