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頭效應加劇!隆基、晶科、晶澳等十大企業坐擁145GW產能,擴產348GW

2021-01-16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寡頭效應加劇!隆基、晶科、晶澳等十大企業坐擁145GW產能,擴產348GW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當屬光伏行業強勢回歸之年,整體裝機規模突破40GW,戶用光伏超常發揮貢獻10GW新增裝機。製造端更是「產銷兩旺」,據統計2020年前十光伏組件企業出貨量預計突破100GW,較2019年大漲三成以上。(實際數據以財報為準)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作者:燕七)

從組件企業過去一年的動態來看,儘管遭遇疫情、原材料短缺等外部因素阻礙,但企業產能擴張並未停歇,另一方面為擺脫「卡脖子」的困境,組件企業開始完善產業鏈版圖,並與輔材企業籤署長單來確保產能供應。

TOP10 企業組件產能突破145GW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結合企業財報、公開信息等統計,2020年隆基、晶科、晶澳、天合、東方日升等前十組件企業總產能在145GW以上。其中隆基預計組件產能達到30GW,晶科、天合組件22GW,晶澳和阿特斯組件產能在16GW左右,東方日升組件產能12.6GW。

分來看來,隆基股份截至2020年6月末單晶矽片年產能約55GW,單晶組件年產能約 25GW。預計2020年底隆基矽片、電池片、組件產能分別為80GW、30GW、30GW。隆基表示,2021年年底組件產能超過45GW,具體看嘉興7GW產能投放進度,預計2021年1季度達產。

到2020年12月,晶科能源電池片產能約11GW,加上雲南楚雄基地20GW的產能布局,到2021年底公司電池產能將攀升至30GW以上。2020年公司將實現單晶矽片產能18.0GW、PERC電池(包括N型)產能10.6GW、自產組件產能22.0GW。

晶澳科技截至2019年底擁有矽片產能11.5GW,電池產能11GW,組件產能11GW。預計到2020年底,晶澳組件產能將超過16GW,矽片和電池環節產能達到組件產能的80%左右。

天合2020年底組件總產能預計能達到22GW左右,2021 年底組件總產能預計能達到 50GW 左右。2021年底電池產能合計達到 26GW左右規模,其中210mm大尺寸電池產能在2021年底佔比達到70%左右。

阿特斯2020年底矽錠、矽片、電池片和組件產能將分別達到2.1GW、6.3GW、9.6GW和16.1GW。到2021年底,阿特斯組件產能將提高至25.7GW。

東方日升2020年光伏組件年產能為12.6GW,預計2021年電池產能20GW,組件30GW。其中兼容210的電池組件達到13GW和16GW。

目前正泰新能源組件產能5GW,隨著鹽城5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投產,2021年正泰組件產能將超10GW。

隨著尚德電力無錫1.5GW、常州3.5GW高效組件生產基地以及印尼500MW高效光伏電池組件一體化項目投產,全球擁有10GW產能。後續淄博、揚州、鎮江的基地在有序建設中。

億晶光電鞏固垂直一體化產業,截至目前具備約5000MW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產能。

550GW擴產規劃&製造基地分布

2020年,光伏組件企業公布了浩浩蕩蕩的擴產計劃,涉及矽料、矽片、電池、組件全產業鏈。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不完全統計,前十大組件企業規劃超550GW,其中電池組件擴產規模為348.8GW,矽片擴產規模202.7GW。

隆基今年公布70GW矽片、矽棒擴產計劃,電池擴產30.5GW,組件擴產規模15GW。

晶澳今年公布121.6GW矽片、矽錠、拉棒擴產項目,電池擴產22.1GW,組件擴產約32.76GW。

晶科今年擴產49.3GW電池項目,組件擴產規模18.8GW。

天合擴產41.5GW電池,其中包含和通威在四川金堂建設15GW高效電池項目,組件供擴產35GW。

阿特斯今年公布10GW電池、21GW組件擴產規劃;東方日升公布了23GW電池組件擴產計劃;協鑫集成公布了62.5GW組件,10GW電池擴產計劃,其中合肥組件配套項目一期為15GW。

正泰新能源今年公布5GW電池和組件擴產規劃;億晶光電擴產4.5GW電池,2GW組件;尚德今年公布了9.5GW組件擴產計劃。


註:本表格僅為企業擴產項目統計,尚無法確定實現投產的項目規模,數據僅供參考

從製造基地分布來看,雲南擴產規模110GW,江蘇擴產規模共106GW,此外內蒙古、浙江擴產規模分別為69.1和54.5GW。

具體來看,隆基股份目前單晶矽棒、矽片生產基地主要集中於陝西西安、寧夏銀川和中寧、雲南麗江、華坪、保山、騰衝、曲靖和楚雄、江蘇無錫和馬來西亞古晉;單晶電池、組件生產基地主要集中於江蘇泰州、浙江衢州和 嘉興、安徽合肥和滁州、寧夏銀川、陝西西安和鹹陽、山西大同和馬來西亞古晉。

晶澳生產基地布局在河北、江蘇、上海、安徽、內蒙古、雲南、浙江、越南、馬來西亞等地。

天合光能:全球光伏製造基地主要分布在江蘇(鹽城、宿遷、常州)浙江義烏、新疆吐魯番、安徽合肥、內蒙古包頭、湖北、泰國、越南。

晶科全球共有十一大製造基地:四川樂山、新疆、安徽滁州、浙江義烏、浙江玉環、青海、雲南楚雄、浙江海寧、江西上饒、美國、馬來西亞。

阿特斯在全球共有17個生產基地,分別為嘉興、宿遷、常熟、蘇州、鹽城、阜寧電池廠(2.4GW)、洛陽矽片廠、包頭、泰國、越南、印尼、巴西、加拿大等地。

東方日升: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浙江寧波、江蘇金壇、浙江義烏、河南洛陽、安徽滁州、馬來西亞等地。

正泰新能源:生產基地分別位於泰國,海寧、杭州等地;協鑫集成生產基地位於徐州、句容、馬鞍山、金寨、張家港等;尚德電力的製造基地在無錫、揚州、淄博、鎮江以及美國、日本等地;億晶光電基地位於江蘇常州、內蒙古、新疆等地。

籤千億元長單,提前鎖矽料、玻璃輔材

2020年矽料價格跳漲以及第三季度光伏玻璃等輔材價格上漲,光伏組件企業受採購、供貨兩頭擠壓,苦不堪言。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多晶矽價格上漲趨勢愈加明顯,為避免供需失衡影響產品供應,光伏組件企業早早開始囤貨。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2020年三季度以來,天合、隆基、晶澳、晶科、阿特斯、日升等企業共籤署了近千億元的長單,鎖定矽料、玻璃等材料。根據協議,大部分企業採取鎖量不鎖價形式。

其中天合成為大買家,共與大全、通威、上機數控、中環、亞瑪頓等籤署了矽料、矽片、玻璃採購協議,金額超200億元。

晶澳與京運通、新特新能、亞瑪頓、彩虹新能源分別籤署了矽片、矽料和玻璃採購協議,總金額約160.55億元。

晶科今年向福萊特以及通威採購3.38億平方米玻璃和9.3萬噸多晶矽。

隆基向亞洲矽業、新特能源、大全採購了50.76萬噸多晶矽,並向南玻A採購65億元光伏玻璃。

東方日升向上機數控採購22.5億片單晶規模,總額約113億元。

以下為詳情: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某企業在雲南省規劃300GW單晶矽片產能 單晶矽片企業為何仍在瘋狂...
    300GW,該企業目前坐擁楚雄(切片)、保山(只拉晶)、騰衝(只拉晶、保山園中園)、麗江(只拉晶)、曲靖(拉晶、切片)五大生產基地,其中楚雄只負責切片,目前正在建設的三期有六個車間共30GW的矽片產能,施工現場規模宏大。
  • 原材料緊缺價格攀升 天合、晶澳、隆基開啟資源搶奪戰
    上有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攀升,下有投資商駐廠催貨,「兩頭受氣」的組件企業試圖通過擴充一體化產能來補齊短板,尋找出路。據索比光伏網統計,天合、晶澳、晶科、隆基等組件龍頭企業多點開花,在產業鏈各環節大肆擴產,其中組件280GW、電池272GW,儼然有把二、三線企業擠出市場的趨勢,但光伏玻璃受政策限制,無法大規模擴產,膠膜的擴產也顯得「微不足道」。
  • 復盤:近期20家光伏企業擴產情況!
    隨著各地的陸續復工,2020年光伏企業工作的序幕正式拉開。然而,大幕一拉開,接踵而來的就是各個企業的擴產公告。  經不完全統計,近期的部分擴產情況如下:  1)通威——2023年實現29萬噸矽料、100GW電池片產能  2)隆基——收購3GW電池、7GW組件產能,擴產20GW矽片、10GW電池片產能  3)晶澳——擴產1.2萬噸矽棒、1.6GW矽方、10GW電池、10GW
  • 晶澳、天合、晶科、隆基等相繼鎖定矽料、矽片、玻璃長單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從今年1月至今,光伏企業豪擲近686億元鎖定未來原料的供應。籤署矽料共計約36.37萬噸,價值230億元以上;矽片119.87億片,價值348.82億元和總價107億元的光伏玻璃。
  • 隆基股份雲南楚雄投資10GW單晶矽 加劇光伏單晶和多晶組件競爭
    隆基股份雲南楚雄投資10GW單晶矽 加劇光伏單晶和多晶組件競爭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4 23:10
  • 國內重點單晶矽企業產業布局全解
    2015年起,單晶在性價比上實現對多晶矽片的超越,光伏單晶化似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國內眾多企業紛紛布局。寡頭壟斷格局明顯2018年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矽片分別出貨30億片和36億片,合計佔全國矽片總產量的 32%,佔單晶矽片總產量的70%。截至2018年底兩家合計產能已達53GW,寡頭壟斷格局明顯。
  • 中電彩虹砸106億擴產攪動市場風雲!
    誰也沒有想到,光伏玻璃剛剛形成的雙寡頭格局,會因為中電彩虹的突然發力,而產生變局。  資料顯示,本次中電彩虹擴產項目將建設10座每座日出料量為1000t/d(噸/天)的光伏玻璃窯爐及配套加工生產線;項目計劃分三期投資,全部達產後年可實現光伏玻璃成品約3.7億平方米。
  • 總產能137GW! 光伏企業7-10月電池擴產項目盤點:正泰、晶澳、愛旭...
    2020年7-10月,國內新增建設和規劃中的高效太陽電池產能高達137GW,為技術和設備供應商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182和210大尺寸矽片電池已是大勢所趨,但哪種尺寸成為未來的主流,仍然充滿爭論。高效太陽電池產能正在轉向182和210大尺寸電池。市場和政策都要求PERC電池進一步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 2019光伏組件企業出貨量排行出爐 前三甲拿下半壁江山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前十光伏組件企業出貨量超67GW,佔去年總產量(98.6GW,光伏行業協會數據)的68%。強者恆強 前三甲出貨佔比超51%從去年的出貨量來看,晶科、晶澳、天合光能為前三甲,其組件出貨均突破10GW大關,總量為34.56GW,佔據前十企業組件出貨總量的51%。從產能來看,有6家企業產能超過10GW。
  • 隆基、晶科、東方日升等光伏巨頭企業在美國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內光伏市場需求萎縮,湧現出東方日升、隆基、晶科等一批批有實力的光伏企業赴美淘金。實際上,2015-2016年,隆基組件海外銷售幾乎為零,2017年海外出貨佔比僅有10%左右,2018年超過30%,到2019年將達到50%-60%左右。從歷年組件出貨看來,呈現逐年漲高態勢。目前在日本、北美、澳洲、歐洲等16個國家和地區均有布局,對於美國這塊肥沃的土壤,公司十分青睞,在隆基近期最新電話會議上獲悉,在馬來的產能布局重點考慮對美國的供貨,美國市場出貨量將達到3GW左右。
  • 金博股份:碳基複合材料龍頭,將受益於矽片擴產+技術迭代
    東吳證券11月29日發布對金博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金博股份:國內領先的碳基複合材料產品供應商公司主業聚焦於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及產品,主要產品包括坩堝、導流筒、保溫筒、加熱器等,均為光伏行業長晶爐熱場系統的關鍵部件
  • 又迎大規模擴產!光伏兩大巨頭合計投資超200億,個股受益名單來了
    此外,其2019年已向通威股份提供250MW整條HJT產線設備。 此外,隆基股份也於昨日晚間發布擴產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預計在曲靖(一期)投建年產10GW單晶電池項目,投資總額約56億元,計劃在2022年投產。 招銀國際新能源研究團隊認為,光伏發電平價時代的到來,將進一步推動全球光伏裝機需求的增長。
  • 盤點:今年光伏都有哪些企業大事件?
    (以下按照首字母排序)1、愛旭擬投200億加入擴產熱潮,擴產緊跟大尺寸產品趨勢國內掀起擴產熱潮,愛旭股份於今年8月也加入其中。公司公告稱,擬在義烏投資建設年產36GW的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預計200億元,建設周期預計為7年。
  • 隆基&晶科Topcon電池:量產主流效率24%以上!
    近期,從隆基、晶科的公開表態中可以發現,兩家公司將先切換至Topcon電池的轉換效率都已經提升至24%以上,預期將先由PERC切換至Topcon技術。隆基曲靖電池片效率:24%+2019年11月20日,隆基股份發布《關於籤訂曲靖(一期)年產 10GW 單晶電池建設項目投資協議的公告》隨後,在上證e互動平臺上,隆基股份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曲靖項目的電池轉換效率為24%以上,將進一步提高公司高效電池產能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