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0億元!晶澳、天合、晶科、隆基等相繼鎖定矽料、矽片、玻璃長單

2020-11-26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經歷矽料漲價、光伏玻璃價格暴漲後,在原輔料危機感的驅動下,多家組件龍頭紛紛出手籤訂原材料及輔料長單,鞏固長期保供。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從今年1月至今,光伏企業豪擲近686億元鎖定未來原料的供應。籤署矽料共計約36.37萬噸,價值230億元以上;矽片119.87億片,價值348.82億元和總價107億元的光伏玻璃。

從矽料端籤署的合同來看,單晶矽片龍頭隆基為確保矽片生產原材料供應,鎖定了亞洲矽業未來5年共計12.48萬噸的多晶矽料,平均2.5萬噸/年。據機構測算,按2.6g/W的矽耗率計算,五年內約定採購的多晶矽料12.48萬噸共可生產矽片48GW。2020年底,隆基矽片產能將達到75-80GW,若訂單採購份額均攤至五年合同期,以2020年產能計算,該矽料訂單將能滿足隆基矽片年產所需矽料的12%左右。

2020年上半年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第一的晶科能源,鎖定了通威股份9.3萬噸矽料,供應期為2020年11月至2023年12月,合同鎖量不鎖價。據行業人士測算,9.3萬噸多晶矽預計對應33.7GW的組件規模,按照3年計算,對應平均11.2GW/年的組件規模。

晶澳太陽能全資子公司東海晶澳與新特能籤署9.72萬噸多晶矽採購合同,供應期為2020年10月至2025年12月,平均每年採購1.9萬噸多晶矽。這有利於晶澳科技完善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加強物料供應保障穩定性,完善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上機數控今年加碼單晶矽業務,7月6日其全資子公司弘元新材宣布在包頭投資建設年產8GW單晶矽拉晶生產項目。8月,上機數控連續兩次籤署多晶矽採購合同,累計購買近4.87萬噸多晶矽。下遊訂單籤約不斷,1月,天合光能與上機數控籤訂3.67億片單晶矽片採購合同,11月2日天合光能跟上機數控再度籤署採購210單晶矽片採購合同,5年總計20GW,對應每年4億片。

另外,今年光伏玻璃供應短缺造成價格大幅上漲,大壓縮了組件企業利潤空間,部分企業組件供貨甚至出現影響。因此,保障光伏玻璃穩定供應也成為龍頭企業的重點。3月,晶澳科技與彩虹新能籤署了3年價值21億元的玻璃長單;隆基與南玻籤訂了5年價值65億元的長單;天合光能與亞瑪頓籤署了2年價值21億元的長單。

受量價齊增的影響,光伏玻璃企業的營收和淨利潤均較去年同期均有提升。南玻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5353516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00.85%。營業收入 3044056708 元,比上年同期9.76%。亞瑪頓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41.42%,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3284.96%。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隆基、晶科、晶澳等十大企業坐擁145GW產能,擴產348GW
    隆基、晶科、晶澳等十大企業坐擁145GW產能,擴產348GW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當屬光伏行業強勢回歸之年,整體裝機規模突破40GW,戶用光伏超常發揮貢獻10GW新增裝機。製造端更是「產銷兩旺」,據統計2020年前十光伏組件企業出貨量預計突破100GW,較2019年大漲三成以上。
  • 原材料緊缺價格攀升 天合、晶澳、隆基開啟資源搶奪戰
    受供應限制,矽料價格從七月底的6萬/噸一路上漲至接近10萬元/噸,目前仍處在8.5萬元/噸的高位,期間矽片、電池片一路跟漲,組件最終也「被迫」漲價;光伏玻璃則是供應鏈價格上漲的另一個主力,國內3.2mm光伏玻璃價格7月份還只要24元/平方米,如今已上漲至42元/平方米,最高報價50元,且有價無市。
  • 晶矽矽片電池尺寸標準化的必要性
    近期,東方日升、晶澳、通威、阿特斯、晶科等光伏企業的光伏組件、多晶矽、矽片等項目陸續開工、投產。
  • 天合光能籤65億元單晶矽片保供應 光伏「尺寸之爭」白熱化
    產業鏈「急行軍」今年三季度以來,光伏產業鏈上遊矽料、玻璃等一度供應短缺、價格飆漲,處於行業中遊的組件廠商受制約情況嚴重。保障供應鏈、搭建光伏全產業鏈是當前中遊企業管理層的心頭大事。11月19日晚間,天合光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同中環股份公司籤訂採購框架合同。天合光能擬於2011年向中環股份下屬企業採購210尺寸單晶矽片,合計數量不少於12億片,預估合同總金額為65.52億元。
  • 光伏玻璃漲價 巨頭「抱團叫苦」
    飛漲的價格讓光伏企業「抱團叫苦」,11月3日,六大組件廠商:東方日升(300118)、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股份(601012)、天合光能(688599)和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在11月3日聯合發布了一封倡議書。其中指出,當前產業鏈上遊的玻璃產能卻面臨嚴重短缺,已嚴重影響到光伏組件的生產和交付能力。
  • 光伏玻璃漲價,巨頭「抱團叫苦」
    飛漲的價格讓光伏企業「抱團叫苦」,11月3日,六大組件廠商:東方日升(300118)、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股份(601012)、天合光能(688599)和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在11月3日聯合發布了一封倡議書。其中指出,當前產業鏈上遊的玻璃產能卻面臨嚴重短缺,已嚴重影響到光伏組件的生產和交付能力。
  • 2019年矽料矽片龍頭企業財報:單晶全面反超,隆基中環領跑
    矽業分會的數據顯示,在矽料環節,2019年我國多晶矽廠家減少到13家,其中產能達到萬噸以上的有保利協鑫、新特、大全……等10家企業,這10家產能共計40.9萬噸/年,約佔國內總產能的94.5%,頭部集中度加強,價格較為平穩,整體小幅下滑,多晶用料價格下滑幅度大於單晶用料;矽片環節也是如此,產能超過2GW的企業有中環、隆基、陽光能源……等9家,9家產量佔比達到85.5%,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單晶市佔率上升
  • 高紀凡與天合光能面對的「局」——風起雲湧_世紀新能源網 Century...
    2019年,按照Global Data發布的數據顯示,天合光能憑藉9.7GW的組件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位,前面兩位分別為晶科、晶澳。天合富家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底,原裝戶用光伏系統累計出貨量超1GW,穩居行業領軍之列;縣級經銷商超過1700家,鄉鎮服務網點超過15000個。而截止到2019年底,天合富家也僅僅成立兩年。
  • 光伏玻璃3個月價格漲七成 有組合企業稱曾考慮建廠生產
    據證券市場周刊報導,此次公布的光伏競價轉平價上網清單中,晶科科技共中標7個項目、合計203.341MW。其中5個地面項目合計200MW;2個分布式項目合計3.341MW。  財報顯示,晶科科技在2020年上半年上半年共開發新項目28個,裝機容量合計約1470兆瓦,平價項目佔比超過85%。憑藉自身優勢,平價項目申報全部中標。
  • 光伏巨頭「鏖戰」大尺寸矽片 產業格局加速洗牌
    一位不願具名的新能源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各大廠商激烈爭論大尺寸矽片標準的背後動因之一是為了佔據未來5到10年的市場主導權。6月下旬,由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等七家企業聯合發布的M10(182mm×182mm)矽片尺寸標準倡議,將「182mm」和「210mm」的尺寸之爭推向高潮。
  • 光伏競爭新格局:矽料緊平衡,電池結構性短缺
    9月25日,通威發布公告,宣布與隆基合作。根據《合作協議》,多晶矽料供需合作雙方以每年10.8萬噸多晶矽料的交易量為基礎目標。隆基的矽料需求優先從通威採購,通威矽料優先保障給隆基。對於隆基而言,面對當下矽料供給偏緊張的局面,尋求上遊穩定供貨來源也是十分必要。    無獨有偶,11月17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將與天合光能(22.950,2.15,10.34%)合作,共同成立項目公司並投資四個光伏產業鏈項目,合計投資額150億元。
  • 隆基、晶科、東方日升等光伏巨頭企業在美國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內光伏市場需求萎縮,湧現出東方日升、隆基、晶科等一批批有實力的光伏企業赴美淘金。據東方日升市場總監莊英宏介紹:「目前公司還鎖定歐洲、巴西等國家,正在這些國家開花結果。」基於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半導體材料起家的隆基已躍居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矽棒和矽片製造商,目前國內市場無人企及,然而隆基的野心在其國際化道路上可見一斑,對於海外市場隆基早有謀劃,據李振國透露:「2016年開拓國際化業務,大概到2017年底,各項準備工作基本上完成。」
  • 2020的大尺寸矽片轉換熱潮
    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股價破百,報收100.10元/股,漲8.57%;晶科科技(601778.SH)報收7.68元/股,漲5.79%;晶澳科技(002459.SZ)報收43.10元/股,漲5.84%。「如果用一個關鍵詞總結2020...
  • 保障210供貨,天合近期共籤35.67億片矽片、8500萬㎡玻璃 ,總額約...
    保障210供貨,天合近期共籤35.67億片矽片、8500萬㎡玻璃 ,總額約201億 北極星光伏會展網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