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重離子醫院的科技「創新說」

2020-12-01 澎湃新聞

創新的初心,始於國人常見且難治性腫瘤及患者對「生」的需求。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創新的內涵就是運用世界最尖端的腫瘤放療技術,針對國人常見的難治性腫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作為國內首家同時擁有質子和重離子兩种放療技術的醫療機構,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以下簡稱「醫院」)開業5年餘,目前已累計治療患者出院2800例,其中,2019年治療患者出院828例,創開業以來新高,躋身國際同類粒子機構先進水平。

醫院治療量達到第一個1000例歷時30個月,實現第二個1000例時間縮短至18.5個月,年平均增長率達28%。數據的背後,是「科創基因」支撐起了醫院的創新發展……

創新,始於一個想法

「創新,有時只關乎一個想法,就好像是地球圍繞太陽轉,還是太陽圍繞地球轉?」醫院常務副院長、頭頸腫瘤放療專家陸嘉德說。

「旋轉」的問題,是醫院質子重離子技術臨床應用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醫院引進的質子重離子系統設備沒有配備旋轉機架,旋轉機架可實現粒子束流從不同角度進行照射,滿足更多臨床治療需求。由於技術難度大、研發成本高,旋轉機架成為質子重離子治療裝置開發中的難題之一。

運動是相對的,機器不轉?人轉!陸嘉德解釋:「如果是人轉的話,相對來說研發成本會低很多,技術實現也簡單得多。」基於這一想法,醫院首先研發了旋轉治療艙,治療過程中,根據粒子射線照射角度的需要來調整旋轉治療艙的角度,實現了對腫瘤的多角度照射。

隨後,醫院又自主研發了等中心旋轉治療椅,可供選擇的治療角度達360度,尤其是那些對射線入射角度有更靈活要求的特殊部位腫瘤,患者的正常組織將得到更好的保護。2019年,醫院應用等中心旋轉治療椅成功開展了全球首例坐姿重離子治療。

等中心旋轉治療椅粒子治療限束設備

此外,醫院還自主研發了粒子治療限束設備,並於2018年成功開展我國首例質子治療溼性眼底黃斑變性臨床研究。目前,已治療50餘例眼底黃斑變性病例,患者視力恢復明顯。

創新,終有一個過程

所有的創新都有一個過程,是不斷發現與滿足需求的過程。醫院經過五年多的發展,已從粒子技術的學習者、追趕者,到與國際先進粒子機構並行發展,並在重離子技術臨床應用創新等領域漸成領跑者。

以我國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鼻咽癌為例,光子放療後復發比例約為10-20%。復發性鼻咽癌的治療手段較為有限,再程光子放療後,患者2年生存率不足50%,且60%的患者會發生嚴重副反應。為此,醫院潛心開展重離子治療復發性鼻咽癌的科研攻關,這在國際尚無經驗可循。

「最初我們也是如履薄冰,非常小心謹慎。但我們的做法是嚴格按照臨床研究的標準要求——劑量遞增性研究,並認真總結分析每個患者的副作用,根據早期副作用預判遠期副作用,把控放射劑量,一點一點地遞增。」陸嘉德回憶。

最終,醫院臨床團隊確認了重離子放療局部復發鼻咽癌的最佳劑量為63GyE/21分次。目前,醫院已治療鼻咽癌近600例,常規光子放療後復發鼻咽癌佔58%,經重離子治療後效果良好。

創新,且要持續發力

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醫院創新持續發力,不斷優化減少重離子治療次數、提高重離子治療比例,形成了中國「本土化」診療方案。醫院首創局部復發鼻咽癌重離子再次放療的治療規範,已成為鼻咽癌粒子放療領域認可的國際標準。

醫院創新上的持續努力與突破並不限於鼻咽癌一個病種。2015年,醫院前列腺癌重離子治療為4.6周內照射23次,2018年優化至3.2周內照射16次,2019年進一步優化至2.4周內照射12次。

醫院的惡性腦膠質瘤重離子治療後生存時間達到21-22個月,中位生存時間接近2年,遠優於美國同類機構的14.6個月。目前,醫院開展的頭頸部腫瘤放療前瞻性臨床研究有6項,國外也僅有3個粒子中心開展6項在研項目。

創新需要持續發力,其基礎在於經驗的傳承與推廣。今年3月,醫院臨床專家團隊推出質子重離子治療SOP第8版,成為國內質子重離子放療的臨床應用操作指南。同時,醫院發起並作為兩家主編單位之一,由國際著名的Springer出版社出版了全球首部質子重離子治療指南性專著,為全球同行提供了具體的臨床治療實踐方法。

專家介紹

陸嘉德 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常務副院長,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高層次人才。歷任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國立大學醫院高級顧問醫師、放療中心主任、副院長。2001年與2003年分別獲美國放射醫學院及新加坡醫管局放射治療專家資質。

國際多部腫瘤放射治療專業書籍、叢書及《放射腫瘤學雜誌》主編、總主編。從事腫瘤放射治療研究二十餘年,長期致力於腫瘤精確放射治療,特別是頭頸部腫瘤的放射治療治療(含質子重離子治療)及多學科綜合治療和研究工作。

文章來源:華東科技傳媒《【專訪】陸嘉德:質子重離子的科技「創新說」》

記者:魏路

相關焦點

  • 「專訪」陸嘉德:質子重離子的科技「創新說」③
    創新的初心,始於國人常見且難治腫瘤及患者對「生」的需求。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的創新內涵就是要用目前世界高端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針對國人常見的難治腫瘤,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本周,小編帶您走進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看看《陸嘉德:質子重離子的科技「創新說」》,有哪些亮點?
  • 創新「領跑者」 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交出五年成績單
    位於張江科學城的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5月8日交出開業五周年成績單:五年來,醫院累計治療患者出院2692例,年度質子重離子治療患者數超過國際同類機構同期最好水平,治療瘤種基本覆蓋中國居民常見惡性腫瘤,重點病種臨床療效已領跑國內外行業。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打響 「中國品牌」—新聞—科學網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掛牌成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
    圖說: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掛牌成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在即將迎來開業五周年之際,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再添發展新機遇:昨天,復旦大學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籤署協議,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掛牌成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
  • 3000例,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累計治療數迎來重要裡程碑!研發創新...
    在勇攀腫瘤放療領域世界「制高點」的徵程上,上海迎來一個重要裡程碑—9月30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累計治療出院患者突破3000例。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透露,上海質子重離子技術已經覆蓋國內常見惡性腫瘤,重點病種還將進一步做精做強。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在國際...
    圖說:醫院自主研發的旋轉治療椅系統,確保患者全新坐姿體位的安全有效治療 院方供圖(下同)從「追趕者」到「領跑者」,坐落於張江科學城的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以自主創新為引擎,全力做好臨床技術應用攻關,不斷提高質子重離子這一尖端技術在腫瘤治療中的療效,精耕質子重離子技術創新研發。
  • 被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拒之門外」後怎麼辦
    在傳統放療的基礎上,新型的尖端質子重離子治療技術的出現,讓全世界範圍內的癌症患者重新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不過,目前來說,質子重離子治療並沒有在各個地區普及,所以,想要接受這種治療,還是有一些困難的。但是,不得不說,質子重離子射線的殺癌效果是令人震驚的。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讓腫瘤治療的「中國方案」成為現實
    今年是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正式運營5周年。5年來,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治療的腫瘤病例數達到3100例,每年有百分之二十幾的增長率,去年,質子重離子治療患者出院828例,創開業以來的新高,單日治療患者數、單月治療出院患者數等均創開業以來的新紀錄,並超越國際同類機構同期最好水平。
  • 復旦大學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合作共建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
    2020年1月14日,復旦大學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籤署協議,雙方合作共建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上海市質子重離子臨床技術研發中心),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掛牌成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王興鵬代表雙方籤訂《合作共建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協議書》,並與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陳建平董事長共同為「復旦大學附屬質子重離子醫院」揭牌。
  • 「領跑者」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5年治療出院2692例患者
    均為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供圖四年半前,64歲的張先生罹患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來院治療前,他曾因其它泌尿系統疾病做過大手術,不願再次「大動幹戈」的張先生選擇在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接受前列腺癌重離子治療。隨訪至今,腫瘤病灶完全消除,排尿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避免了二次手術。
  • 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引來最牛放射物理師
    原標題: 集聚全球頂尖人才造福患者 ——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建成記(下篇)圖片說明: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調試設備。49歲的患者多年肝硬化,誘發肝癌。去年6月,作為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臨床試驗階段遴選出的患者,他總共接受4次重離子(碳離子)治療,放療後半年時進行療程評估,結論是:肝癌病灶完全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截至今年4月,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臨床試驗的35位患者結束放療後6個月的隨訪與觀察,結果顯示:質子重離子技術放療腫瘤患者,安全有效!
  • 中國人壽質子重離子醫療保險產品再升級 國壽如E康悅質子重離子...
    來源:金融界網站為進一步滿足客戶「科技診療+健康服務+健康保險」的診療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近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對國壽如E康悅質子重離子醫療保險產品進行升級,推出了國壽如E康悅質子重離子醫療保險(優享版)產品
  • 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目前每個療程平均費用27.8萬元
    在為腫瘤患者提供全方位治療的同時,醫院創新服務理念上,通過引入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流程管理,結合中國患者的心理狀態,力求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型醫療運行模式。  給患者多點時間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常務副院長陸嘉德,之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的副院長,他帶來了新加坡的標準化、人性化醫療管理經驗。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累計治療患者突破3000例
    圖說: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累計治療患者突破3000例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又迎來一個重要裡程碑:9月30日,醫院累計治療出院患者突破3000例,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前提下,醫院臨床診療效率進一步提升
  • 質子重離子醫院:貴,不入醫保,不是神器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已於近日正式開業,這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全球最尖端的腫瘤放療領域。接近理想的癌症治療質子、重離子技術,其實就是利用質子或重離子射線,經過同步加速器加速後高速引出,射入人體,聚焦能量作用於腫瘤組織的一种放射治療方法。也被稱為「質子刀」、「重離子刀」。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完成千例治療(附就診全指南)
    「與國際同類機構開業後同期收治數相比,重離子醫院處於領先地位。」重離子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說,「針對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情況,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專家團隊還將繼續聚焦重點病種,通過對質子重離子放療數據統計和分析,優化不同病種質子重離子放療的最佳模式,精打細算做好治療療效和患者經濟成本的『數學題』。」
  • 國內首例,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治療
    中國首個擁有質子重離子技術的醫療機構——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迎來一項新的臨床突破。一名脈絡膜黑色素瘤患者正在接受重離子治療。本文圖片均由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提供7月22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孔琳教授團隊聯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錢江教授團隊,成功開展國內首例脈絡膜黑色素瘤的「無創」重離子治療,順利為患者進行了第一次針對腫瘤病灶的「立體定向爆破」。院方透露,脈絡膜黑色素瘤是一種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在國內發病率居眼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歷經五年「蝶變」 累計治療患者突破3000例
    國慶節前夕,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傳出喜訊:歷經五年有餘的「蝶變」,在勇攀腫瘤放療領域世界「制高點」徵程上,醫院又迎重要裡程碑,累計治療出院患者突破3000例,其中重點病種佔比64%,重離子應用達94.5%。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六成收治患者來自長三角
    以患者需求為導向,質子重離子醫院突出重離子技術優勢,圍繞鼻咽癌、顱內顱底腫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5個重點病種開展臨床治療。截至今年5月31日,醫院已累計收治患者1310例,其中全部採用重離子或採用重離子聯合質子治療的患者1200例,佔91.6%。總體來說,1310例患者的腫瘤病情控制情況良好,疾病指徵平穩、不良反應情況均在合理、較低範圍內。
  • 積極鼓勵民資進軍質子重離子產業
    質子重離子項目系統性要求高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全國愛心護理工程養老服務專家團常務副團長張建亞向本報記者說,質子重離子項目系統性要求高解答這些問題的前提是要了解質子重離子放療技術應用於臨床,需要建設一個新型的專業機構,很多國家都稱之為「治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