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華導演最喜歡用的女演員是林盈,35歲時演《傷逝》中的18歲子君

2021-01-08 文學私秘

北影廠的水華導演一生中拍了七部影片,如果加上基本拍完而未公映的《西沙兒女》的話,那麼,他的拍片量也不過是八部。

而在他已經拍完的七部電影中,最後一部於1984年導演的《藍色的花》,質量很差,嚴重偏離水華正常的導演水準。尤其是電影的後半部分,故事發生地點在青海的西部地區,同樣的地點,謝晉在《牧馬人》打造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油畫般的逼真場景,但《藍色的花》裡的同樣的地域,卻顯得蒼白而單一,缺乏一種真實感。

其實這一段的故事拍攝,水華並沒有來到現場,他當時患有心臟病,現場導演是由這部電影另一個合作導演馬秉煜完成的。

馬秉煜也是沒有拍成的電影《西沙兒女》的副導演。從後來馬秉煜獨立導演的電影並沒有什麼反響來看,一直跟著水華拍攝電影的馬秉煜也沒有成大器。可見,導演一職並不是跟班學習就能夠無師自通的。

水華導演的電影裡,可以看出一個規律,他喜歡在電影裡選用非表演專業的演員,出演其中的女性角色。

這一點,連在水華導演的《烈火中永生》中扮演小蘿蔔頭的方舒也覺得難以理解。

方舒的母親是中央音樂學院的。方舒奇怪的是,那些年,導演特別喜歡從音樂學院的學生中尋找演員。

其實,方舒說的這個導演就是水華。

水華是1963年籌拍《烈火中永生》的,他當時來到了音樂學院,尋找扮演小蘿蔔頭的小演員,當時方舒剛過六歲,被水華成功地相中。

而在這之前,水華導演還在音樂學院裡選中了林盈,在他的《革命家庭》裡扮演一個演員表中沒有名字的路人甲角色。

《革命家庭》劇照

《冰上姐妹》劇照

這是電影開首部分,一群學生圍坐在電影的女主角身邊,聽她講述「我的一家」故事,這其中的一個梳著小辮的女孩,就是林盈。她當時在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讀高二,主修鋼琴。

《革命家庭》中的小蓮

而在《革命家庭》裡扮演女兒的劉桂齡也正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主修鋼琴,與林盈習練的樂器竟然不謀而合都是鋼琴。

合理地想像一下,如果不是林盈同時還參加長影廠正在拍攝的《冰上姐妹》,那麼,很可能《革命家庭》裡扮演女兒小蓮的角色,要由林盈擔任。

《冰上姐妹》是林盈參加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曾經執導過《平原遊擊隊》《英雄兒女》的武兆堤。劇組在東北地區拍攝的時候,沒有找到合適的角色人選,便派副導演董克娜到北京來尋找適合的演員。

董克娜找到北京體委,讓北京體委推薦具有冰上運動功底的合適人選。林盈和她的姐姐一起被推薦給劇組。

林盈的父母是北大教授,憑藉得天獨厚的條件,她3歲時就在北大未名湖畔練習滑冰,9歲時曾經獲得北京市冰上運動比賽花樣滑冰少年組亞軍。

時年16歲的林盈最終走進了《冰上姐妹》劇組,在劇中扮演熱情洋溢的李小玲,這是一個並不重要的角色,但是她也是影片中最為活潑的一個人設,為電影較為單調與沉悶的主線衝突,提供了活躍的因子與元素。

林盈在片中朝氣側漏的青春氣息,使人想到日後根據王蒙小說改編的電影《青春萬歲》中的楊嗇雲的個性設定。

《冰上姐妹》表現的是運動員題材,但在情節設置上有一點尷尬,電影裡人物的情感線索,處於犬牙交錯的狀態。三個有情感經歷的女性與兩個男子,建立了複雜的感情糾葛。其中,兩個處於競爭對手位置的運動員,最後電影裡安排其中的一位愛上了另一位的哥哥,這樣,之前的她們的暗中較量的緊張關係,便得到了沒有緣由的化解。而另一位具有姐妹關係的運動員,又與同一個男子有了瓜葛,這裡的妹妹在賽場上讓出冠軍,而姐姐則讓出了自己的暗戀中人。

電影的最早原型,就是一位師妹運動員故意讓師姐獲勝,師姐明白後,鼓勵師妹勇往直前,爭奪冠軍。現在電影把愛情的讓位與賽場上的讓位交織在一起,使電影的故事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

儘管電影的情節上有一些怪裡怪氣的設定,但這部電影卻大受好評。據資料記載,這部電影與《寶蓮燈》《五朵金花》成為當時出口第三世界國家數量最高的影片。

林盈後來回憶說,她在影片裡有一段獨舞,導演讓她處於眾星捧月的核心位置,擺出幾個造型,有著運動與音樂歷練基礎的林盈設計了幾個動作,輕擺楊柳,展現風姿,得到了導演的好評。

1963年,水華拍攝《烈火中永生》時,再度邀請已經考入音樂學院的林盈在片中扮演青年學生孫明霞。

與四年前的在《冰上姐妹》中那個風風火火的女孩形象相比,《烈火中永生》中林盈表現出了角色的沉穩、熱情而單純的特質,拉開了與之前的角色距離,顯現出林盈在刻畫人物方面的可塑能力。

為拍這個電影,林盈耽擱了一年,五年制的學業,直到1966年才從音樂學院畢業,畢業後,分配到天津農場,她藉故未去,後來到中央芭蕾舞學院擔任鋼琴伴奏。

1981年,水華拍攝《傷逝》的時候,再次啟用了林盈,而這時林盈已經35歲,而劇中角色的年齡才18歲。

這部可以稱著是水華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其實在今天看來,並不成功。它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物都像是木偶一般,人物的情緒碰撞,完全是靠旁白來解釋,演員在電影裡幾乎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最激烈的矛盾衝突,都是通過畫外單來完成的,人物的一笑一顰,都像是對解說詞的圖解。

從靜態來看,人物的造型頗為符合電影的情境設定,但是人物一旦運動起來,便脫離了電影情境的規定。

尤其是林盈這時候已經人到中年,還要演繹出少女的那份天真爛漫,實在是勉為其難。

在《烈火中永生》中,她對孫明霞的那份純真的展現,完全是一種本色表演,但到了《傷逝》中,她不得不通過濃妝豔抹來還原角色的那份少女的妙出天然的氣質。厚重的裝飾之下,影片裡體現出的是一個即將步入中年期女演員的臃腫與遲鈍,靈氣與輕捷已經蕩然無存。

《傷逝》中,在暗色的鏡頭下,林盈尚能接近角色需要的年齡,一旦在明媚的光影襯託下,演員的蒼老松馳狀態便一覽無遺,歲月不饒人的無情規律在這時候的林盈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之後,長影廠拍攝《人到中年》的時候,也曾經邀請過林盈扮演劇中的陸文婷。

據林盈自己說,林盈曾經演過影片的一場戲,因為出國在即,她只得半途而廢。她在採訪時說,她對此感到有兩個遺憾,一個她沒有完成角色的塑造,另一個是她做了一件她從不會做的違約的事。

林盈說:《人到中年》的導演孫羽認為她是影片角色的最合適的人選,認為林盈毀了他的電影。

孫羽認為,《人到中年》中的陸文婷應該更柔弱一些,相比之下,拍攝這部電影的潘虹當時才28歲,正處於人生的青春勃發的時期,在銀幕上,她還是顯得過於年輕,過於漂亮,也過於健碩了。

林盈當時的丈夫是中央芭蕾舞團拉小提琴的張雲章。改革開放初期,出國潮洶湧,其夫執意要移居國外,因林盈父親是從泰國回國,那裡親戚較多,便選擇了泰國,一直呆到1984年,之後一家移居到加拿大。但是這份感情並沒有維持多久,1991年,林盈與丈夫離婚。之後,她一直在加拿大教授鋼琴。一兒一女繼承了家學傳統,繼續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

在水華導演的電影中,林盈應該是他電影裡的少見的拍攝了三部電影的女演員。

水華喜歡使用非職業性演員,他在《林家鋪子》中選用了一名舞蹈演員扮演片中的林小姐,我想這個原因,是水華不希望他的電影裡的人物表情過於繁複,而沒有接受過系統訓練的演員,能夠更容易傳達出他想塑造的那種不至於喧賓奪主的內斂資質吧。

水華電影裡沒有什麼大開大闔的愛情激蕩,總是平樸地展現出生活中的自然流淌,與這樣他所設定的電影風格相合拍,也必須依靠那些沒有表演欲望的演員自然而然地傳達出那份最接近生活的誠意,這也是林盈能夠被水華重用的原因吧。

林盈日後能從容地淡出影視圈,在加拿大淡薄地從事鋼琴教學,也能看出她的這種個性,頗為符合水華電影裡需要的人物設定。

相關焦點

  • 杜鳴心作品音樂欣賞|故事片《傷逝》
    第4《中國銀幕》頁第4期《中國銀幕》介紹了水華導演拍攝的《傷逝》,點擊右邊的標題→拍攝中的故事片《傷逝》。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輯都很好,但他們在觀眾中的反響並不強烈,原因很多,所以我們不一一討論。電影《傷逝》長90分鐘,有1/2的長度有音樂,這是作曲家的「大活兒」。
  • 《白毛女》導演水華是個怎樣的人?家人講述其拍電影幕後艱辛
    我公公水華是一位著名電影導演。我看過他導演的所有電影,電影裡的故事精緻細膩且串聯緊湊,畫面與場景均給人一種美好的藝術享受。他對演員的選擇也是十分嚴謹的,總體原則是大方、美麗、優雅。正因如此,他導演的電影時看時新,我每次觀看,都會有新的感受。
  • 44歲的劉敏濤被中年女演員們羨慕了
    ,呼籲導演們能給30+、40+的女演員多些機會。「玉珍」這個角色年齡跨度很大,需要從16歲天真活潑的年輕少女演到50多歲老鬢斑白的中年婦女。面對這個挑戰,當時年紀尚小的劉敏濤其實並不是十分透徹地理解這個角色,只是希望努努力,儘量把事情做好。
  • 第三代導演的四位代表,你知道都有誰嗎?
    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少午時期在饑寒困苦中度過。為生活所迫,姐姐被賣給了人家。他剛剛十三歲就不得不到工廠當童工,從事他力不勝任的繁重勞動。由於反抗工頭的打罵,而遭到解僱。以後在王統照的幫助下,勉強讀了幾年書。因在青島禮賢中學求學時,因反對國民黨被開除。崔嵬主演過《宋景詩》、《海魂》、《老兵新傳》、《紅旗譜》等影片。
  • 40歲演12歲?男演員扮嫩起來,「丫頭教」都要輸
    可張魯一今年已經40歲了,竟然演12歲? 那感覺,頗有一種羅志祥寫《男孩,女孩》小作文時的天真。 更刺激的是,12歲的他還要和同齡演員對戲,我給你們截取一小段看看,有多刺激。 爸爸,我還沒有成年,我不要當皇帝。
  • 水華導演的《革命家庭》中的三個孩子,他們的扮演者去向如何?
    而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則是北影的著名導演水華。但是水華拍電影有一個特點,就是進度太慢,精雕細刻,雖然能夠打造精品,但也帶來了電影周期太長的弊端。之前他執導的電影《革命家庭》拍了兩年才拍完,對一些重點場景,他是反覆推敲,不到自己滿意不停止修改。這也是導致《西沙兒女》最終沒有及時拍完的原因之一。
  • 41歲章子怡演15歲少女,33歲趙麗穎演13歲少女,讓真正的少女演啥
    1987年出生的趙麗穎已經33歲了,在《有翡》電視劇中飾演13歲的少女周翡備受網友吐槽。有種強行裝嫩的感覺。少女眼神中潛藏的靈氣、天真全然不在。硬要用表情凹出那種少女感,觀眾看起來違和感十足。看這劇照,甭說是13歲少女,就算是說23歲少女也難以至信。三眼皮、大眼袋隱隱約約的雙下巴、不再緊緻細膩的皮膚,完全不像少女的樣子。這種違和感十級濾鏡加仙女妝容也難以抹去。
  • 我國第三代導演知多少?
    我國第三代導演知多少?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衝突,以及在民族風格、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那麼他們有誰呢?
  • 愛的釐米:和佟大為同是70後,胡可都演26歲女明星的媽媽了
    和胡可同齡都是44歲的塗松巖,他演的是關雨晴的姐夫,和胡可也隔了一個輩分。劇中比胡可小一歲的左小青(關雨晴的姐姐)也只是一個5歲孩子的母親。44歲的胡可居然都演了26歲的女明星鄭合惠子的媽媽。胡可還那麼年輕,居然都演媽媽了,真的讓人很驚訝。最近一次見胡可演的電視劇還是和陳建斌等人主演的《三叉戟》。她演的也是女主角。
  • 從53歲金喜愛到41歲李寶英,韓國中年女演員為何總能演出爆款?
    近期熱播的《花樣年華-生如夏花 》就使用插敘的方式講述一對學生時代的昔日戀人在40歲時的重逢,但當兩人都已結婚、社會地位也出現了巨大差異,相對著重撒狗血或發糖的年輕人的韓劇愛情故事,這些中年人劇集更呈現出一種中年人的愛情形態和心境。有不少國內劇迷用元稹的詩來形容男女主角的情感:「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60歲宋丹丹說再也不演小品了,我卻覺得這是完美結局
    歷史在靜待一位女演員出場。離大年三十還有十來天,89年春晚導演組差點愁到禿頭,臺裡準備的 7 個小品都被斃掉了,晚會時長不夠,導演臨時拉宋丹丹救場,從開始想到排練一共五天就攢完了劇本。他們決定讓小品《懶漢相親》上臺。上春晚是很多演員夢寐以求的事情,但臨時接棒的宋丹丹卻提心弔膽,更何況公公得知後,瞪著她說:「幹嘛?拿肉麻當有趣?」
  • 87版紅樓夢:戲裡演兩個反角,戲外是慈愛大叔,為女演員哭過
    可戲外,李頡老師卻是一個很慈愛的大叔,他甚至為女演員哭過。那時候高宏亮連戀愛都沒談過,可是他卻要演已有一妻一妾,到處拈花惹草,「唯色是命」的璉二爺,這著實難倒他了。好在有李頡老師的指導。李頡老師告訴高宏亮,在演王熙鳳和平兒吃醋的戲時,賈璉不能去勸架,他應該是很得意地笑,因為兩個女人為他吃醋嘛。
  • 娛樂圈最令人羨慕的女星,35歲長著18歲的臉,老公因她不接吻戲!
    娛樂圈最令人羨慕的女星,35歲長著18歲的臉,老公因她不接吻戲! 說到娛樂圈大家應該都會想到那些當紅明星吧,比如關曉彤,張一山,楊紫等等,這些也都是童星出道的,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位也是童星出道的,在娛樂圈裡還有著一個最乾淨的女星稱號,她就是李小萌。
  • 當25歲孫怡和35歲的譚卓撞衫,才知道甜美和大氣哪種長相更耐看
    孫怡在這部電視劇中,就是女主「姜生」。這位93年出生的女演員,今年才25歲。可是早早就和圈中的男神董子健結婚,還生下了可愛的小女兒。她身穿一件印花連衣裙,袖口荷葉邊的設計,更加增添了衣服的甜美可愛。孫怡腳踩一雙棕色高幫的尖頭靴子,一頭中分捲髮精緻靚麗,整個人都散發著年輕女生的甜美氣息。
  • 《白晝流星》幕後公開:22歲劉昊然拍戲一條過,還把導演演哭了
    10月10日剛剛過完生日的劉昊然,今年剛滿22歲。16歲《北京愛情故事》出道,又因《唐人街探案》系列而走紅,帥氣陽光的外形和紮實的演技讓他備受業內肯定,同時也圈粉無數。22歲的他自信曬出死亡角度的自拍照,算是對自己生日的慶賀。
  • 紀錄片《浩劫》導演克勞德·朗茲曼去世,享年92歲
    東方IC 資料法國紀錄片大師克勞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於7月5日在巴黎聖安託萬醫院去世,享年92歲。朗茲曼從影近半世紀,但導演的作品總計僅十部。在其中,以1985年的《浩劫》(Shoah)影響力最巨,足以令其名垂青史。死訊傳來之際,正值其新作《四姐妹》(Les Quatres Soeurs)在法公映,不免更加令人唏噓。
  • 流金歲月中綿亙記憶--中國第三代導演的黃金時代
    回溯世界電影的發展史,在中國卷中,必定有以謝晉為代表的第三代電影人所書寫的濃墨重彩之筆:成蔭的《南徵北戰》、水華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謝鐵驪的《早春二月》、謝晉的《女籃五號》……中國的第三代導演在自己的時代,用充滿愛國主義的知識分子的電影語言,構成了新中國電影的重要基石。
  • 峨影廠導演馬紹惠追憶於藍:她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於藍在電影《烈火中永生》中塑造的革命烈士江姐的形象深入人心,讓她幾乎成了江姐的代名詞。峨影廠導演馬紹惠當年曾在《烈火中永生》中扮演角色,他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透露了與於藍交往的故事。《烈火中永生》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水華執導,趙丹、於藍、張平、項堃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65年在中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小說《紅巖》,講述在重慶解放前夕,江姐在丈夫被敵人殺害後,去華鎣山區參加農村武裝鬥爭,由於甫志高的出賣,她和許雲峰被捕,他們在獄中保守黨組織秘密,同敵人展開頑強鬥爭的故事。於藍在其中塑造的革命烈士江姐的形象深入人心,讓她幾乎成了江姐的代名詞。
  • 「嫦娥」愛上「邢捕頭」後,相差13歲演夫婦?卻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嫦娥」愛上「邢捕頭」後,相差13歲演夫婦?卻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最近幾年國內非常流行大叔級男友,為了滿足觀眾們的需求,市場上出現了很多中年男演員和年輕女孩談戀愛的電視劇,可國內的實力中年男演員只有那麼幾個,導致這些電視劇中出現了非常奇怪的組合,當「嫦娥」愛上「邢捕頭」之後,這對相差13歲的「夫婦」,簡直讓人有些太上頭。
  • 42歲女演員駁斥「少女感」,怒懟片方,女性被物化已成市場趨勢?
    42歲的章子怡近日因"少女感"一詞再次上熱搜,這次她為拒絕與"少女感"捆綁營銷發聲:"我演王寰的時候38歲,下個月42歲,這兩個數字哪個跟'少女'有關?我是很清醒的……我是本本分分地塑造角色,其他對我的消費大可不必!"能夠像這樣有底氣地喊話,放眼望去,娛樂圈還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