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隻斑嘴鴨放飛南洞庭湖

2021-01-09 瀟湘晨報

大益陽客戶端訊(通訊員 王龍)6月24日,2.6萬隻人工馴養的斑嘴鴨在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漉湖東湖腦實驗區放飛,從人工飼養環境進入野生自然環境生活,目前部分斑嘴鴨已遷徙至東洞庭湖區。

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組織實施《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的函(林函護字〔2020〕50號)及湖南省林業局(湘林護〔2020〕16號)關於野生動物馴養退養的要求,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沅江市林業局與斑嘴鴨馴養戶一道,在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漉湖東湖腦實驗區放飛人工馴養的斑嘴鴨2.6萬隻,保護區漉湖管理站隨後進行了跟蹤巡護。據巡護監測發現,部分放飛的斑嘴鴨已遷徙至東洞庭湖區域,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將此情況通報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兩大保護區將聯手保護放飛斑嘴鴨種群安全並做好疫源疫病防範及科研監測等工作。

【來源:益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禁食陸生野生動物,漢壽這名養殖戶放飛兩萬多隻斑嘴鴨、鴻雁等
    近日,常德漢壽縣對縣域內在養存欄的3萬餘只斑嘴鴨、鴻雁和白骨頂,採取就近和符合生態環保的原則,在沅、澧水流域、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息風湖國家溼地公園和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對其放歸自然。至此,漢壽縣已全面完成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轉型退出工作。
  • 衡陽:300多隻斑嘴鴨飛抵江口越冬
    300多隻斑嘴鴨飛抵江口越冬開啟了夏候鳥、冬候鳥「交接班」大幕,別錯過這觀鳥絕佳時機結伴遷飛的斑嘴鴨■劉九江 攝衡陽日報訊 (記者 胡亞華) 一陣緊過一陣的秋風吹過,天氣漸次轉涼,萬千候鳥又踏上了南遷北飛的徵程。
  • 男子養鴨三十年 養殖斑嘴鴨後 第一年就血本無歸 500隻跑了400隻
    早年他看中了斑嘴鴨的潛力,便購進了500隻斑嘴鴨,可沒過幾天就讓他傻了眼。第一次養殖宣告失敗。500隻斑嘴鴨跑半路飛走了400隻。第一年程松慶可以說是血本無歸。可程松慶卻並不氣餒,他知道自己以前養家鴨的方法並不適合斑嘴鴨的養殖,於是程松慶便去了某某地方學習養殖斑嘴鴨。學習一年後,回來的程松慶可以說是滿載而歸。果然第一年的養殖就讓他成功翻身。
  • 7隻斑嘴鴨在解放公園「安家」,結伴而行應是「一家人」
    湖面碧波蕩漾,岸邊綠樹成蔭,一群斑嘴鴨在湖面自在嬉戲,似在觀賞雨中美景。這是解放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葉向東28日拍攝的一張照片。當天下午,他路過該園落虹橋時,發現橋下的湖面上有7隻斑嘴鴨在遊動。為避免驚擾到鴨群,他隨即用手機拍下了這一幕。斑嘴鴨在解放公園安家。
  • 候鳥飛抵浙江漩門灣 400多隻雁鴨類將戴「國際身份證」
    南遷候鳥飛抵浙江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 辛慧 攝中新網台州11月17日電(範宇斌 黃瀟以 辛慧)時下,浙江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以下簡稱「漩門灣溼地公園」)碧波蕩漾,蘆葦搖曳。辛慧 攝在漩門灣溼地公園鳥類救護站,專家們正在仔細測量記錄一隻斑嘴鴨的體重、翅長等數據。記錄完畢後,專家給這隻斑嘴鴨套上了鼻環,鼻環上為國際統一的惟一編碼,相當於給這隻斑嘴鴨配發了國際通用的「身份證」。一隻完成環志的綠翅鴨。
  • 房縣森林公安局解救「三有」保護動物斑嘴鴨
    上午8時30分許,房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在房縣城關鎮北街(老十字街)查獲行為人楊某某正在出售的野生動物活體斑嘴鴨5隻。    民警查獲的斑嘴鴨  經過觀察所查獲的斑嘴鴨健康狀況良好,下午16時許,民警冒雨驅車趕往房縣城關鎮半島灣,將查獲的5隻斑嘴鴨放歸自然。
  • 海鹽 斑嘴野鴨「飛」申城
    海鹽 斑嘴野鴨「飛」申城  本報訊 7日,在海鹽縣尼松野鴨專業合作社的立體生態馴養基地裡,成群斑嘴野鴨漫天飛。合作社負責人周進良介紹,今年首次引進5萬隻斑嘴野鴨在基地「試水」養殖,其中3萬隻是種鴨,明年將孵化出100萬隻鴨苗,分發給附近農戶養殖。斑嘴野鴨每隻售價在150元以上,憑藉其「野性」深受上海市民的喜愛。
  • 12萬候鳥進駐洞庭湖,還等什麼?相約嶽陽,先睹為快!
    受一下今天的大風嶽陽的天氣真的「凍」真格了不管大風大雨都阻止不了來洞庭湖越冬的水鳥今天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得知今年環洞庭湖越冬水鳥初期同步調查已經結束>目前已有近12萬羽越冬水鳥進駐洞庭湖預計隨著寒潮加劇近期還將有更多候鳥來此越冬據介紹,洞庭湖今冬較往年退水要遲些,為適時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鳥現狀,11月16-17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中科院亞熱帶生態所、西洞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組成9支調查隊伍,分赴東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橫嶺湖區域,開展環洞庭湖區越冬水鳥初期調查
  • 南洞庭湖上百鳥飛
    大益陽客戶端訊(記者 盧鵬翔 通訊員 鍾祖彪 王首珺)由於今年洞庭湖上汛期比往年要長,外湖水位直到現在才稍微有所退卻。連日來,在南洞庭湖一處叫做蒸缽湖的水域,湖邊的高地一半還淹沒在淺淺的湖水裡,一半漸漸地露出了水面,吸引了須浮鷗、鷺鳥等各種候鳥前來栖息、覓食,享受禁捕退捕後洞庭湖上豐盛的美食。蒸缽湖是南洞庭湖上一處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的保護地,這裡蘆葦茂盛,水面寬闊,魚類資源豐富。雖然現在青頭潛鴨已往北遷徙,但仍然有數千隻夏候鳥須浮鷗遷徙至此,在這裡開始繁衍生息。
  • 大批越冬候鳥飛抵西洞庭湖溼地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西洞庭湖溼地。位於湖南常德境內的西洞庭湖溼地,是我國重要的鳥類保護區。11月11日在湖南西洞庭湖拍攝的候鳥每年秋冬季節,這裡都會成為候鳥遷徙的通道和停歇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西洞庭湖溼地已迎來近2萬隻羅紋鴨、小天鵝、蒼鷺等候鳥。11月11日,成群小天鵝在湖南西洞庭湖休憩(無人機照片)湖南西洞庭湖的候鳥。
  • 一隻琵嘴鴨的血色遷徙之旅
    【小琵嘴鴨】這是只雄性琵嘴鴨(野鴨的一種,體形中等),出生於五個月前,身長還不到50釐米,體重不過一斤。即便從野鴨的視角,它也還只是個半大孩子。11月3日凌晨,琵嘴鴨的旅程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精力有限的它,已經疲憊不堪。於是,它和同伴們決定落腳休息一下。它早已經注意到,那裡有一片很大的灘涂,可以找到食物和水。它看中了一片蘆葦叢中的水塘,那裡很適合降落。
  • 大茘黃河溼地:黑鸛、綠頭鴨和斑嘴鴨 和睦共處美好景象
    大茘黃河溼地:黑鸛、綠頭鴨和斑嘴鴨 和睦共處美好景象 新年伊始,在陝西大荔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綠頭鴨和斑嘴鴨和睦共處的畫面成為一景。它們棲息在溼地「竊竊私語」或在空中自由翱翔。黑鸛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都是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映出多種顏色。
  • 愛寵物之昊東:萌寵之綠頭鴨和斑嘴鴨,你知道多少呢
    愛寵物之昊東:萌寵之綠頭鴨和斑嘴鴨,你知道多少呢文/愛寵物之昊東哈嘍,小夥伴們,這裡是你們的朋友小編愛寵物之昊東,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我,記得一定要點擊關注哦,這樣可以賜給小編愛寵物之昊東更多的力量哦。好了,閒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吧。
  • 「精靈」來了,南洞庭湖更美了
    向左滑動 通過近些年治理,南洞庭湖自然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珍稀鳥類、稀有水生動物等紛紛現身南洞庭湖。 2017年11月,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10隻中華秋沙鴨。
  • 從西伯利亞來到上虞 一隻琵嘴鴨的血色遷徙之旅
    琵嘴鴨覺得,自己需要好好休整一下。它在空中滑過一道優美的弧線,降落到了一片看上去很安全的水域。可是,它感覺被什麼纏住了,掙扎不脫——那是該死的盜獵分子事先設好的陷阱,一張網。不出意外,這隻琵嘴鴨很快就會迎來自己不幸的命運——成為某張餐桌上的一道野味。它能死裡逃生嗎?
  • 飛不走的野鴨好養又賺錢,男子靠養殖斑嘴野鴨一年利潤能賺百萬
    程懷光的父親程松慶,有著三十多年的家鴨養殖經歷,馴養斑嘴野鴨,從前幾年開始一步一步摸索起來,剛開始養了500隻野鴨和500隻大雁,養了以後,500隻野鴨飛走380隻。第一年養殖程家父子血本無歸,看來傳統的家鴨養殖經驗,不適應野鴨的馴養,好在這次失敗讓程松慶對於野鴨的生活習性有些了解,再加上外出學習別人的養殖經驗,程松慶開始了新的探索。
  • 西湖鴛鴦和斑嘴鴨「在一起」了?專家並不看好:公鴛鴦出軌成性
    攝影師「探客」 供圖西湖里,鴛鴦和斑嘴鴨「在一起」了不過,專家並不看好這段愛情,因為公鴛鴦出軌成性昨天早上,網友「木子」和「探客」給錢江晚報發來一張意味深長的照片。他們說:「是西湖愛美好了呢還是因為愛情,他和她竟然不管不顧在一起了。是真的!」兩位網友說的他和她,是西湖里的一隻鴛鴦和一隻斑嘴鴨。在寒潮來臨之前,他們不顧一切地在一起了。
  • 給一隻斑尾塍鷸安裝追蹤器後放飛,它去了哪裡做了什麼?太了不起了!
    從飛行速度來看,不出意外,這隻斑尾塍鷸如今早已經抵達了南半球的大洋洲。上圖是斑尾塍鷸環志放飛後至10月31日飛離杭州灣時的活動軌跡圖。從圖上可以看到,這隻斑尾塍鷸留在杭州灣期間,活動的範圍並不算大。最西進入了庵東鎮四灶浦以西的漁塘,最東也只到了觀海衛鎮,東西兩端的距離約19.5公裡。平時,它也很少越過海堤,基本上只在離海堤2.5公裡以內的海塗上活動。
  • 永登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及時救助受傷野生保護動物「綠頭斑嘴鴨」
    經專家鑑定,該 " 大鳥 " 名為 " 綠頭斑嘴鴨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棲息在永登縣莊浪河流域的特有野鴨品種。之後,民警專門驅車,將 " 綠頭斑嘴鴨 " 送到永登縣森林派出所進行專業救護,待痊癒後將放飛回歸大自然。民警呼籲:隨著生態環境極大改善,莊浪河流域內棲息著綠頭斑嘴鴨、赤麻鴨、白天鵝、白鶴、白鷺、大雁、雉雞等眾多野生保護動物。
  • 自帶「鏟子」覓食的琵嘴鴨
    喜歡來神農架大九湖溼地公園越冬的鴨類有綠頭鴨、綠翅鴨、斑嘴鴨、白眉鴨、紅頭潛鴨、鳳頭潛鴨、斑背潛鴨、紅嘴鷗、琵嘴鴨等。 琵嘴鴨體型,比綠頭鴨小一些,但嘴巴卻比綠頭鴨的黃嘴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