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人,要在戰場上
他們的親人在流血,他們的家園被廢墟吞噬,他們的足球在令人敬畏地滾動,他們說:為了國家,我在戰鬥⋯⋯
實習記者 張蕾
迪拉•哈貝布在電視上看到,小時候跟自己一起踢球的朋友被炸死了,朋友的家人在哭泣。
2007年初的一天,哈貝布代表伊拉克足球隊在外徵戰。第二天,是他20歲的生日。隊裡特批他休假,因為爆炸就發生在他爸爸工作的商場旁邊,而死掉的那個朋友,正是緊挨著他家的鄰居。
1月16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部的穆斯坦西裡亞大學附近發生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65人死亡、132人受傷。當天,巴格達其他地方還發生多起爆炸襲擊,共造成至少103人死亡、240多人受傷。
1月17日,巴格達以東的薩德爾城一家餐館附近發生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5人死亡、33人受傷。
1月22日,巴格達市中心一個商業區接連發生兩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75人死亡、160人受傷。同日,巴格達東北部哈利斯鎮的一個市場遭炸彈和迫擊炮彈襲擊,造成至少12人死亡、29人受傷。
1月25日,巴格達凱拉代區發生一起汽車炸彈襲擊事件,造成25人死亡、約50人受傷。
1月26日,巴格達一寵物市場發生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3人死亡、33人受傷。
1月27日,巴格達東部連續發生兩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0人死亡、35人受傷。
1月30日,巴格達東北部小鎮哈奈根在舉行阿舒拉節紀念活動時發生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1人死亡、38人受傷。
哈貝布朋友的死,只是為這些羅列不下的數據貢獻了一筆。同樣貢獻數據的還有他的父親,所幸只是胳膊受了傷,並不嚴重。還有他的叔叔,戰死沙場,這使得當時在庫德斯坦(土耳其邊界)軍隊中服役的哈貝布得以回歸正常生活。
哈貝布的隊友哈卡德•默罕默德,其叔叔的兩個孩子,在兩年前的一次恐怖襲擊中死去;阿里•阿巴斯在九個月前失去了父親,那些日子裡,隊友必須日夜陪在他身邊;門將薩布裡的妻弟在亞洲杯期間喪生,之後,他蓄起鬍鬚⋯⋯
這些關於死亡的簡單陳述來自於球員自己,來自於伊拉克國奧隊的主教練亞哈雅,來自於隊醫阿邁德•沙克•默罕默德。他們可以平靜地回憶,但皆是一語帶過。
• • • •
10月17日,平壤,伊拉克男足國奧隊與朝鮮隊互交白卷,結束了又一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預選賽,伊隊繼續保持著小組第一的排名。
三天前,這群年輕人在北京中關村和順義某小型俱樂部之間奔波——他們應贊助商的邀請來京進行適應性訓練。當球隊的大巴車駛過一座有點奇特的建築時,不知誰先叫了起來,招呼其他人都來看——鋼筋曲曲折折地穿插編織,好像鳥的窩。他們只覺得奇特才呼朋引伴,但馬上有人告訴他們,那裡正是他們的目標。
這讓他們想起祈禱:真主保佑,明年還能回到這裡。
要想明年再次在這個巨型的「鳥巢」前經過並停留,這群孩子要接受主場不在國內的傷心事實,要忍受和調節奔走於約旦、敘利亞打「主場」的勞頓,要一走上球場就完全忘記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人身安全所受的威脅。
• • • •
哈貝布從軍隊退伍回來,撿起曾經在街道、花園、廣場、空地上踢過的足球,接著,他進了伊拉克國奧隊、國家隊。
「踢球是天賦, 我已經踢了20年球了。」對於家鄉,哈貝布懷念卻不願過多談及,只有話題轉向讓他快樂的足球時,他才開始打開話匣子。
「在國外踢球,很想家,一想家就打電話,每天每小時都在打電話。」
雖然軍旅生涯提前結束並踢上足球,對哈貝布來說是件幸運的事;但如果要他在當兵和踢球之間必須做個非此即彼的取捨,他還是會選擇當兵。同樣的問題,拋給阿里•哈桑、阿里•卡哈•阿布達奈比、哈卡德•默罕默德等伊拉克足球運動員,回答也基本如此。
阿里•卡哈•阿布達奈比是隊裡的「開心果」,淘氣得很,但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反覆強調兩個字——「國家」。
「國家需要我去當兵我就去當兵,要我去當運動員我就去當運動員。」
「我們在這兒,其實跟軍人沒有什麼兩樣。跟對手踢球就像在國內跟敵人搏鬥一樣,心裡渴望的除了勝利沒有其他的東西。和伊拉克的軍人一樣,在場上戰鬥。這戰鬥是為了國民的微笑和幸福。」哈卡德•默罕默德說。
「現在在伊拉克,唯一能獲得自由的,就是足球;唯一能享受到快樂的,也就是足球。」雖然這種快樂,要到國外才能享受到,但一生下來就會踢球的哈貝布說,他在國外踢球的時候,國內通過電視轉播看到他們踢球,也是一種快樂。
隊員們相信,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在因為他們而榮耀。
(責任編輯:胡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