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踢球受傷沒在意 先冰敷後洗澡差點截肢

2020-12-04 騰訊大渝網

小嚴的左腿已經做完手術。(受訪者供圖)

歐洲杯剛剛結束,葡萄牙和法國的決賽讓許多球迷意猶未盡。不過,對躺在病床上的小嚴來說卻是最大的遺憾,「因為剛剛做了手術,在醫院錯過了決賽。」就在10天前,因為一場球賽,小嚴差點截肢。

大意

踢球時被踢中小腿

這傷很常見就沒管

昨天,29歲的小嚴躺在重慶市人民醫院創傷科的病床上,剛剛手術完的左腿包著層層紗布,一動也不能動,「我是差不多20年的球迷了,又因為前段時間的歐洲杯,所以隔幾天就要約兄弟夥踢球。」

住院前,小嚴的最後一場球是在6月30日晚上,兄弟夥幾個約在江南體育館踢的。下半場臨近結束,看著自己的隊伍要贏了,小嚴有些興奮,帶球跑動也格外賣力。

就在小嚴帶球時,對方球員來拼搶,對手一不小心,想要斷球的腳狠狠踢在了小嚴的左小腿上,當時小嚴就直接跌坐在地,「踢球這種傷很常見,當時根本沒在意。」看著小腿上只是青了一塊,也不是特別疼,小嚴緩了一會兒,站起來繼續把比賽踢完了。

糟了

冰敷後又洗熱水澡

傷處變烏黑長水泡

踢完球,小嚴開車回到位於大坪的家裡時,已經是晚上10點。這時他才想起要處理左腿上的傷。根據十多年的踢球經驗,小嚴從冰箱裡拿出冰塊,敷在了已經有些腫脹的小腿上。

敷了二十多分鐘,因為天氣熱,加上運動後身上全是汗,小嚴拖著傷腿洗了個熱水澡後,就睡下了。

到了凌晨,左腿劇烈的疼痛讓小嚴從夢中驚醒。此時,左腿被踢傷的部位漸漸變成了烏黑色,小腿正在迅速腫脹,用手指一按,硬得和石頭一樣。

疼痛讓小嚴無法入睡,到了早上4點多,烏黑的傷處開始長出一個又一個大大的水泡,不到一個小時,水泡已經將傷處整個長滿了,「我當時已經疼得不行了,也曉得糟了,天一亮就去了醫院。」

後怕

接連犯下幾個錯誤

小嚴差點左腿截肢

7月1日一早,重慶市人民醫院創傷科醫生經過檢查,立刻對小嚴的左腿進行了急診手術,「你再晚來幾個小時,左腿就只有截肢了!」醫生的話,讓小嚴後怕不已,他不明白,一點小小的青紫傷,怎麼在一夜間變得這麼嚴重。

小嚴的主治醫生、重慶市人民醫院創傷科副主任醫師馮懷浩說,「本來可能沒這麼嚴重,你犯了很多錯誤,才導致了現在需要開刀的結果。」

馮醫生稱,在被踢傷以後,小嚴並沒有對傷口作出正確的判斷,他以為只是輕微的青紫,而實際上已經有了很小的內出血,如果此時冰敷,並且停止劇烈運動,內出血就不會增大,「結果他接著踢球,增加了傷害。」

小嚴回家後冰敷了又立刻洗熱水澡,一冷一熱,刺激了血管和肌肉內神經,引起了小腿骨筋膜室內肌肉神經因急性缺氧缺血,誘發傷處骨筋膜室症候群早期現象,才導致了出水泡、劇烈疼痛等現象。「他到醫院時,已經出現了肌肉壞死的徵兆,再晚一點肌肉就會開始壞死。」

馮醫生稱,如果肌肉壞死嚴重,就會有殘疾的可能性,甚至截肢。

提醒

如果很痛傷口處蒼白

或是骨筋膜室症候群

醫生通過手術,為小嚴放出了小腿肌肉內多餘的壓力和壞血,小嚴正在恢復中。等到左小腿肌肉組織重新長好後,可能還要接受植皮手術。

躺在病床上的小嚴,除了遺憾沒有見證葡萄牙奪冠的勝利,更多的則是後怕,「以後踢球要注意了,不要看到不嚴重就不管了,差點就殘廢了!」

馮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中,人都會有磕碰傷的可能,不嚴重的情況下只是毛細血管皮下出血,只要處置得當都不會有事。但是,如果患處劇烈疼痛、傷口不是紅腫而是蒼白的顏色,且患者脈搏有明顯減弱的話,就一定要立刻送往醫院處置,「很可能就是出現了骨筋膜室症候群。」

而出現這種症狀的患者,首先要對患處進行冰敷。與常規處置不同的是,切忌抬高患處,應立刻停止劇烈運動,「儘快送醫院治療。」

視頻僅供延伸閱讀,與本文無關

相關焦點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傻傻分不清
    我們經常會在國際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受傷後,馬上會有隊醫拿出噴霧劑對著患處噴或者拿出一個袋子蓋在患處,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對患處進行降溫處理。噴霧劑一般是易揮發的化學藥劑,通過快速蒸髮帶走皮膚表面熱量,形成冰敷的效果。而袋子裡面裝的就是冷卻劑,直接給患處降溫。為什麼歪果仁受傷了用得是冰敷而不是熱敷?難道不應該是拿條熱毛巾敷一下?
  • 春遊受傷怎麼辦?專家教你冰敷!
    □鄭凱    冬天人體運動量較少,春天天氣轉暖後戶外活動時,身體可能會不適應;或因運動劇烈,造成運動損傷。如果限於條件一時去不了醫院,應先進行「冷處理」。即冰敷。  受傷後,首先要立即停止行走、運動或勞動等,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受重量,然後及時冰敷。
  • 運動受傷後治療方式的選擇 熱敷還是冰敷
    不過很多人會因為沒有掌握好運動的正確方式而常常受傷,受傷部位常常有發腫發青發紫的現象。所以很多時候需要拿東西敷一下。那麼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呢?下面尋醫問藥網為大家來說明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的問題。
  • 運動受傷後絕不能冰敷?急性筋膜炎發作時千萬不能按摩
    此時最重要的是降低發炎反應,吃消炎止痛藥、冰敷以及緩和是好選擇,而不宜使用按摩、推拿等過度刺激的手法。醫生通常會建議:筋膜急性發炎時要多休息,不可以按摩。因為此時去按摩無法放鬆肌肉緩減疼痛,還可能使筋膜炎越按越嚴重。
  • 跑步受傷後如何選擇冰敷熱敷?一點妙招巧妙解決
    北京時間10月4日,受傷是跑步愛好者經常遇到的麻煩事,受傷之後,一個新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到底是應該冷敷,還是應該熱敷?  如果您查詢一些資料,會發現上面寫的很籠統:「24小時之內冰敷,24小時之外熱敷」,也有的說「前三天冰敷,後三天熱敷」。
  • 受傷了,冰敷?熱敷?到底怎麼用?
    在運動生涯中各位跑友難免都會遇到一些運動傷害的發生,而在不舒服產生的期間,該冰敷還是熱敷?又應該要冰多久才能換成熱敷?成為了一大難題。不同的觀念之下也有各種的不一樣的說法,有人主張冰敷即可,有人認為熱敷效果較佳;時間方面來說,傷後的24、48、72小時適合使用冰敷,三種不同的冰敷使用時機,也都有各自的說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看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王凱平醫師告訴大家如何適當的傷後的治療方法及使用的時機吧!提示!冰敷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別搞錯了!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 熱 敷 熱敷則可以提升肌肉溫度,使局部血液循環增快,加速組織新陳代謝,有助於移除肌肉疲勞或傷後所產生的堆積或炎性物質,所以有消炎的作用。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關節扭傷、長骨骨折等是骨科常見的創傷,為了保證骨與關節功能的迅速康復,傷後的正確處置就變得十分重要。冰敷、熱敷以及適度的按摩理療是簡單易行且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其中,冰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尤其在我們機體發生急性損傷之後。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冷敷止痛熱敷消炎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冷敷冰敷的效應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 英國男子飛機上被蜘蛛咬傷 差點截肢
    編者按:近日,外媒報導男子飛機上遭毒蜘蛛咬傷 差點丟掉整條腿的新聞。這種叫棕色遁蛛毒蜘蛛是如何混進多哈-開普敦航班乘客艙內的?醫生表示如果再晚一點來醫院他就只能截肢處理了,目前受害者準備怒告航空公司索賠。很多人都害怕蜘蛛。英國的一位受害者被飛機上的蜘蛛害的差點截肢,一怒之下他決定索賠。
  • 熱身開春運動必修課:運動前先熱身 運動後可冰敷
    由於跟腱部位的神經和血供都不豐富,受傷後往往不會出現明顯的腫脹,因此很多人即便跟腱斷裂也沒有明顯感覺。有的人錯誤認為是腳扭到了。   實際上,跟腱斷裂是有一些信號可以識別的,第一個信號是聲音,運動過程中發生跟腱斷裂時,一般會聽到腳後跟「嘎嘣」一聲響。第二個信號是感覺,腳好像被人踢了一下。
  • 肌肉拉傷,先冰敷後熱敷?不按這4步處理,效果多不好!
    前段時間打球扭傷了腳腕(踝關節),朋友們都說:「沒關係,先冰敷後熱敷,保你很快就會好的!」於是我就照他們說的辦了,結果腳腕還是腫了起來。肌肉韌帶拉傷後,很多朋友都知道不能立刻熱敷,這樣會造成損傷處的腫脹加劇,不利於今後的康復。運動損傷後合理的處置方式就是馬上冰敷患處,這樣做可以起到消腫、止痛、減少組織二次損傷的作用。
  • 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別搞混了!冷熱敷錯,會加重傷痛!
    冰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冰敷冰敷可以促進皮下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因而起到止血與消腫作用;冷刺激在減輕充血的過程中,也減輕了疼痛感覺末梢的壓力刺激,抑制疼痛感覺的傳導,有效起到止痛、減輕炎症擴散的作用;冷卻療法還可以減緩代謝率和損傷周圍組織的氧需求量,因此抑制了損傷部位向健康區域的擴張
  • 關節扭傷後冰敷要選對時機
    □記者林輝通訊員陳燕    關節扭傷或是肌肉拉傷,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的事情,一般的醫學專業書籍和科普書上都說要冷敷或冰敷。不過,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王紅軍提醒,選擇冰敷的時間非常重要,正確的做法是在受傷後儘快進行冰敷。
  • 受傷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短短一篇文章說清楚!
    冰敷一下?腳踝崴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
  • 【曙光·科普】腳崴了:冰敷還是不冰敷?
    蔡先生選擇打開冰箱,把冰塊抱在毛巾裡,想用「冰敷」的方法緩解疼痛……沒想到,不僅沒什麼用,腳踝反而腫地更高了。無奈之下,他只能來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冰敷的目的是什麼?冰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止血。當損傷發生時,受傷部位的血管破損,局部會出血,冰敷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收縮,達到止血的目的。通常動脈血管裡面的壓力比較大,靜脈血管裡面的壓力比較小,所以,在受傷的第一時間採用冰敷的方法把動脈血管「凍住」,對於止血更為重要。什麼時候冰敷?
  • 運動損傷:扭傷後想辦法馬上冰敷
    扭傷後立刻冰敷是關鍵 扭傷是運動損傷中較為常見的一類。一旦運動中出現扭傷,應立即停止活動、保護受傷部位,避免加重損傷。省人民醫院骨科王榮茂主任醫師介紹,扭傷後,最好在現場找到冰塊立刻冰敷,損傷早期(24~28小時內)冰敷可以起到收縮毛細血管、減少出血、避免傷處繼續腫脹的作用,所以十分關鍵。如果找不到冰袋,就應該用繃帶或衣服把傷口纏緊,減少出血。
  • 疫情後運動意外受傷頻發,專家提醒:扭傷後48小時內都要冰敷
    運動時意外受傷怎麼辦?心肺復甦需要注意哪些點?昨天(6月3日),浙江省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體育醫院的蔣阿丹和葉林玉兩位醫生在省全民健身中心帶來了一堂乾貨滿滿的運動講座。運動康復科主治醫生蔣阿丹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大家都缺少運動,一段時間不運動後,肌肉記憶缺失,再運動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也就漸漸增多。這段時間,發生皮膚擦傷、踝關節扭傷等運動損傷的情況非常多見。」「遇到踝關節扭傷,一般處理分三步,冰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
  • 崴腳後怎麼辦?休息、冰敷、加壓、抬高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足踝外科副主任護師顏晗介紹,臨床上不少人因崴腳後處理不當導致踝關節不穩,最後發展成習慣性崴腳不得不手術治療。崴腳即踝關節扭傷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大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很多人覺得崴腳是小事一樁,其實,崴腳後大約有80%~90%的傷者伴隨有踝關節韌帶的損傷或撕裂。
  •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崴腳後別再只會冰敷
    「趕快冰敷!」這是同學們下意識的第一反應。那麼在崴腳後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冰敷對足踝部損傷的好轉到底有多大作用?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腳踝的損傷似乎算不上什麼大事,腳崴了歇歇不就好了嗎?躺到床上,一周以後又是運動場上的一條好漢。雖然我們足踝部的肌肉、骨骼、韌帶恢復正常,但本體感覺、骨骼排列卻未恢復到之前水平,導致關節的發力模式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