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身開春運動必修課:運動前先熱身 運動後可冰敷

2020-12-08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熱身開春運動必修課

  早春的氣溫乍暖還寒,人體運動系統的機能還未從冬天的休息狀態完全喚醒,如果運動前準備工作不充分,難免一不留神就會出現運動損傷。特別是蟄伏了一冬的年輕人,倘若突然進行打羽毛球、打籃球、踢足球這種劇烈運動,甚至有可能發生肌腱斷裂。早春運動,應當做好充分的熱身,逐步增加運動強度。

  運動急跑急停 跟腱需要保護

  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醫院運動醫學科裡接診的跟腱斷裂患者就會較平時有所增加,而且以30多歲的青壯年居多。這類人群都有共同的特徵:平時運動量不大,甚至根本不動。一到周末就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打羽毛球、踢足球。運動開始前,他們一般都沒有做準備活動的習慣或者準備活動不夠充分。

  由於年齡增長,30多歲的人肌肉力量會下降。玩上兩三個小時,身體就會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與此同時,很多急跑急停的動作都集中在跟腱上,尤其是從事羽毛球、足球這類對抗動作非常明顯的運動時,一個停步或邁步,跟腱過度拉扯就可能斷裂。

  由於跟腱部位的神經和血供都不豐富,受傷後往往不會出現明顯的腫脹,因此很多人即便跟腱斷裂也沒有明顯感覺。有的人錯誤認為是腳扭到了。

  實際上,跟腱斷裂是有一些信號可以識別的,第一個信號是聲音,運動過程中發生跟腱斷裂時,一般會聽到腳後跟「嘎嘣」一聲響。第二個信號是感覺,腳好像被人踢了一下。第三個信號是沒勁兒,也是跟腱斷裂最常見的表現,表現為腳無力,無法蹬地、躍起,腳後跟提不起來。

  運動專家提醒,跟腱斷裂往往不是偶然的,前期一定存在慢性勞損的過程。有的人可能一開始只是跟腱反覆出現慢性疼痛,但並沒有在意,依然在進行大運動量的活動。隨著運動次數的增加,這種慢性損傷逐漸累積,變成了隱藏的「地雷」。一旦某一次運動量過大,比如一次過度用力的彈跳,就有可能成為引爆這枚「地雷」的導火索,跟腱就急性扯斷了。

  運動前先熱身 運動後可冰敷

  跟腱的慢性損傷是不可逆的,那麼是否為了不引發跟腱斷裂今後就不能再跑跑跳跳了呢? 對於沒有明顯症狀的慢性跟腱損傷患者,在運動時只要使用護具、黏膠帶等,限制跟腱的活動範圍,就可以避免損傷進一步加劇。如果疼痛和腫脹得比較嚴重,最好到醫院先進行處理或治療,幫跟腱加固。

  當然,防治跟腱斷裂最好的辦法還是每次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讓身體預熱。最好先慢走,然後再慢跑10圈左右。慢跑到微汗,開始拉韌帶,要把踝關節周圍的韌帶全部拉開,這點非常重要。接下來,就可以正常參加稍劇烈的活動了,根據自己的年齡,運動30至60分鐘,可以稍事休息,適當放鬆。

  如果跟腱本來就有病變,運動結束後,可以用冰塊敷一下腳後跟,冷敷是處理紅腫、發熱、疼痛的理想方法,尤其是針對跟腱部位。需要強調的是,跟腱有慢性損傷的人在運動過後不要熱敷或按摩。不然,增生、擴張的血管會從腱膜長進跟腱裡面,反而會加劇各種不適。

相關焦點

  • 運動損傷:扭傷後想辦法馬上冰敷
    對於不少熱愛體育運動的學生來說,暑假是到體育場上一展所長的大好時機,然而,此時也是運動損傷高發期。如果處理不當,會增加許多本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會落下終身的遺憾。 扭傷後立刻冰敷是關鍵 扭傷是運動損傷中較為常見的一類。一旦運動中出現扭傷,應立即停止活動、保護受傷部位,避免加重損傷。
  • 運動必備,兵哥哥教你這樣做訓練前的熱身運動
    在訓練後,會出現肌肉酸疼、甚至訓練拉傷等情況,因此,在訓練前做好熱身運動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請陸軍邊海防學院烏魯木齊校區的學員給大家分享一組簡單、高效的熱身運動,讓大家充分熱身,以便更好地訓練。動作一:開合跳動作要領:雙腿同時發力,身體向上躍起,同時雙腿向身體兩側分開,約為肩寬的1.5倍;雙手同時也從身體兩側畫圓向上抬起,在頭頂上方擊掌;動作到位後,再次雙腳同時發力將身體躍起,恢復原來的立正姿勢。頻率:每天3組,每組15秒。
  • 疫情後運動意外受傷頻發,專家提醒:扭傷後48小時內都要冰敷
    運動時意外受傷怎麼辦?心肺復甦需要注意哪些點?昨天(6月3日),浙江省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體育醫院的蔣阿丹和葉林玉兩位醫生在省全民健身中心帶來了一堂乾貨滿滿的運動講座。疫情期間運動較少,這段時間大家都漸漸出門運動起來了,隨之而來的運動損傷也漸漸增多。運動康復科主治醫生蔣阿丹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大家都缺少運動,一段時間不運動後,肌肉記憶缺失,再運動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也就漸漸增多。這段時間,發生皮膚擦傷、踝關節扭傷等運動損傷的情況非常多見。」
  • 練習瑜伽記得熱身,3式瑜伽拉伸韌帶,充分打開身體,運動更輕鬆
    【瑜伽心得】學習瑜伽時不僅要勤學苦練,多多觀察瑜伽動作也必不可少,在訓練中積累自己的心得體會,將每一式瑜伽動作仔細打磨,讓運動更高效,讓身體更健康!【文章導讀】練習瑜伽記得熱身,3式瑜伽拉伸韌帶,充分打開身體,運動更輕鬆!
  • 「速凍」天氣健身運動別逞強 易對身體造成危害
    馬先生說,當日他的訓練內容是針對臀、腿,但教練特意交代他熱身運動要做充分,長褲也不能輕易換下,目的都是防止受涼的肌肉在重量訓練中拉傷。 位於臺灣街的一間普拉提工作室裡,教練小冉告訴記者,近來每次訓練開始前,她都要求學員先跳繩100至300次,再用泡沫滾軸松解肌肉,有的學員跳完繩就微微冒汗了,全身的肌肉也激活了。
  • 很可怕的事:有人認為跑步前不需要熱身?
    熱身屬於運動中不可缺失的環節,我們都知曉其重要性,比如提高關節的活動度,防止受傷等等。然而在實際運動時,很多人並沒有做到位,對待熱身大都是草草了事。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也許是時間不夠,也許是環境因素。總之一兩次空開熱身直接進入運動環節,並不會引發什麼可怕的後果,但是久而久之形成的壞習慣,不利於運動的可持續性。
  • 堅持運動是個好習慣,但是你每天運動的方法真的正確嗎?
    運動前應先正確熱身運動前的熱身是防止運動時受傷的關鍵,熱身不僅能防止肌肉拉傷,並且能夠增加您關節活動的範圍,增大運動時的動作幅度,提高身體協調性。但是很多人的熱身都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很多人往往認為跑跑步、伸伸腿就是熱身,殊不知熱身也是有講究的。首先要做好全身性動態拉伸,把身體的每一個關節都活動開,提高身體溫度,增強身體靈活性。
  • 崴腳後怎麼辦?休息、冰敷、加壓、抬高
    崴腳後怎麼做 護長支招「八字決」   顏晗說,由於崴腳後處理不當可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且自己很難判斷崴腳的嚴重程度,因此建議崴腳後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的足踝專科就診,如果已經形成了習慣性的崴腳,則必須去醫院的足踝專科檢查治療,如果急性崴腳後沒有條件馬上去醫院,則應牢記「休息、冰敷、加壓、抬高」八字方針,及時自我處理。
  • 這樣運動直接進了搶救室,還要切腸子!如何運動來教你
    曾經有新聞報導一大學生在吃完晚飯後立即投入籃球場中運動而突發劇烈腹痛以及噁心嘔吐,在就醫後切除小腸才得到治療。可能很多人疑惑,飯後運動為什麼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其實這種情況被稱為腸扭轉,大多數是出現在吃飽後劇烈運動的人身上。什麼是腸扭轉?
  • 運動後想吐怎麼辦 運動後想吐原因有哪些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在運動完了之後,就會出現頭暈、噁心想吐的症狀,那麼這個也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運動後噁心想吐的原因有很多,那麼運動後想吐怎麼辦?它是哪些原因引起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運動後噁心想吐怎麼辦1、含薄荷糖如果運動時出現噁心不適,含一塊薄荷糖,會很好的穩定胃腸功能。2、運動後不要立即休息劇烈運動之後不要一結束就休息,避免大腦因為供血不足缺氧而出現噁心嘔吐現象,應該在劇烈運動之後,進行適當的走動,做做深呼吸,緩解肌肉疲勞。
  • 約120萬人調查發現:最佳的運動並非跑步和遊泳,而是此項運動
    人們總會說運動有助身心健康,運動能抗癌防癌,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如何運動,甚至還有人一直在保持著錯誤的運動方式,對於健康幾乎沒有助益。如果能夠找到對身體益處更多的運動,堅持正確的運動方法,對人們的身體更有好處。如果問你,你覺得哪項運動是最佳運動?跑步?遊泳?打太極?都不是。
  • 輕微拉傷後第一要務是冰敷 可邊運動邊康復(圖)
    問:新快報記者 答:張東  1  輕微受傷後冰敷是第一要務  問:平常打籃球,腳崴一下、大腿被頂一下非常常見。如果是腳踝韌帶或者膝蓋韌帶受傷了,在現場應該如何處理?  答:韌帶及肌肉的損傷統稱為軟組織傷,簡稱軟傷。大腿被頂一般不會有問題,而如果是韌帶損傷了,就要注意了。運動中的輕微損傷以冰敷為第一要務。
  • 荒野健康:運動後各肌肉群拉伸有哪些方法?
    俗話說:運動前熱身,運動後拉伸!!!但訓練者在拉伸時,切記要根據自己的狀態採取適當的方法,而不是盲目拉伸,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接下來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運動後各肌肉群拉伸的方法啦。炒雞乾貨,建議點讚收藏喲!!!
  • 運動受傷後治療方式的選擇 熱敷還是冰敷
    當代人肥胖的問題層出不窮,因此運動成了一個重要的減肥方法。不過很多人會因為沒有掌握好運動的正確方式而常常受傷,受傷部位常常有發腫發青發紫的現象。所以很多時候需要拿東西敷一下。那麼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呢?下面尋醫問藥網為大家來說明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的問題。
  • 妊娠階段安全運動十三原則
    以下的這些原則都可以確保你和寶寶在運動過程中不受傷害。1.確認你的醫療保健服務如果你懷孕前就是個運動愛好者,那麼妊娠期間很有可能你會繼續運動。然而某些情況下孕媽運動並不是好事,因此在制定運動計劃前和你的醫生商量好這件事,以便你的運動習慣不會讓胎兒處於危險之中。2.
  • 太天真,減脂運動有三大要求
    在運動過程中把注意力都轉移到了電視節目上,而忽視了運動的準確姿勢以及運動技巧。運動姿勢不正確,不僅會讓運動效果大打折扣,還可能導致肌肉損傷。因此,建議在家最好不要一邊看電視一邊運動。2.運動前不做熱身運動運動前做熱身運動能提醒肌肉進入運動狀態,減少運動中的受傷風險。而且,熱身運動也是運動,能夠消耗熱量。運動前先做熱身可以提高運動的燃脂效率。
  • 專家:運動三十分鐘才有效果?如何在短時間內更好運動
    我們都知道,生活是與運動緊密相連的,運動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運動過程中,可以鍛鍊到身體上的肌肉,塑造優美的體型,維持身體健康。誠然,運動對我們有著諸多的好處,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運動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做基礎和頻繁反覆的練習作為保障的。
  • 每天堅持運動,並不一定健康?3種「無效運動」,勸你別再做
    很多的人都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生命在於運動。對於現代人來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隨之而來的也有多種多樣的疾病以及其他方面的困擾。此時運動是一種非常好的發洩方式。同時我們也一直被灌輸這樣的思想,那就是運動是有益健康的。那麼不是每天堅持運動的人,身體就一定健康的嗎?
  • 想要達到最好的減肥效果,是先做有氧運動,還是先無氧運動?
    對於減肥是先有氧運動還是先無氧運動,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認識下這兩個概念:什麼是無氧運動,什麼是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
  • 運動場所開放後過度訓練?專家提醒謹防這個症狀!
    近期,運動場所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逐漸開放。記者從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獲悉,高強度運動訓練、學校軍訓等均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現在復工復產復學,專家提醒,鍛鍊較少人群應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制定計劃,不能過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