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身開春運動必修課
早春的氣溫乍暖還寒,人體運動系統的機能還未從冬天的休息狀態完全喚醒,如果運動前準備工作不充分,難免一不留神就會出現運動損傷。特別是蟄伏了一冬的年輕人,倘若突然進行打羽毛球、打籃球、踢足球這種劇烈運動,甚至有可能發生肌腱斷裂。早春運動,應當做好充分的熱身,逐步增加運動強度。
運動急跑急停 跟腱需要保護
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醫院運動醫學科裡接診的跟腱斷裂患者就會較平時有所增加,而且以30多歲的青壯年居多。這類人群都有共同的特徵:平時運動量不大,甚至根本不動。一到周末就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打羽毛球、踢足球。運動開始前,他們一般都沒有做準備活動的習慣或者準備活動不夠充分。
由於年齡增長,30多歲的人肌肉力量會下降。玩上兩三個小時,身體就會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與此同時,很多急跑急停的動作都集中在跟腱上,尤其是從事羽毛球、足球這類對抗動作非常明顯的運動時,一個停步或邁步,跟腱過度拉扯就可能斷裂。
由於跟腱部位的神經和血供都不豐富,受傷後往往不會出現明顯的腫脹,因此很多人即便跟腱斷裂也沒有明顯感覺。有的人錯誤認為是腳扭到了。
實際上,跟腱斷裂是有一些信號可以識別的,第一個信號是聲音,運動過程中發生跟腱斷裂時,一般會聽到腳後跟「嘎嘣」一聲響。第二個信號是感覺,腳好像被人踢了一下。第三個信號是沒勁兒,也是跟腱斷裂最常見的表現,表現為腳無力,無法蹬地、躍起,腳後跟提不起來。
運動專家提醒,跟腱斷裂往往不是偶然的,前期一定存在慢性勞損的過程。有的人可能一開始只是跟腱反覆出現慢性疼痛,但並沒有在意,依然在進行大運動量的活動。隨著運動次數的增加,這種慢性損傷逐漸累積,變成了隱藏的「地雷」。一旦某一次運動量過大,比如一次過度用力的彈跳,就有可能成為引爆這枚「地雷」的導火索,跟腱就急性扯斷了。
運動前先熱身 運動後可冰敷
跟腱的慢性損傷是不可逆的,那麼是否為了不引發跟腱斷裂今後就不能再跑跑跳跳了呢? 對於沒有明顯症狀的慢性跟腱損傷患者,在運動時只要使用護具、黏膠帶等,限制跟腱的活動範圍,就可以避免損傷進一步加劇。如果疼痛和腫脹得比較嚴重,最好到醫院先進行處理或治療,幫跟腱加固。
當然,防治跟腱斷裂最好的辦法還是每次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讓身體預熱。最好先慢走,然後再慢跑10圈左右。慢跑到微汗,開始拉韌帶,要把踝關節周圍的韌帶全部拉開,這點非常重要。接下來,就可以正常參加稍劇烈的活動了,根據自己的年齡,運動30至60分鐘,可以稍事休息,適當放鬆。
如果跟腱本來就有病變,運動結束後,可以用冰塊敷一下腳後跟,冷敷是處理紅腫、發熱、疼痛的理想方法,尤其是針對跟腱部位。需要強調的是,跟腱有慢性損傷的人在運動過後不要熱敷或按摩。不然,增生、擴張的血管會從腱膜長進跟腱裡面,反而會加劇各種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