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場所開放後過度訓練?專家提醒謹防這個症狀!

2020-12-05 經濟日報

近期,運動場所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逐漸開放。記者從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獲悉,高強度運動訓練、學校軍訓等均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現在復工復產復學,專家提醒,鍛鍊較少人群應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制定計劃,不能過度運動。

「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常見於劇烈運動後,是指人體的橫紋肌受到損傷,肌細胞被破壞,導致肌細胞內容物及毒物溶解釋放進入血液循環,而引出一系列症狀。近些年參與運動的人逐年增加,與運動相關的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長。」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醫務監督醫師朱敬先表示,患者通常表現出嚴重的肌肉疼痛,尤其是參與劇烈運動的肌肉。更嚴重後果包括腎功能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酸中毒。

「臨床以及文獻均證實,體操、馬拉松、CrossFit等強度較大的運動項目,更易發生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症。」朱敬先表示,在大學生軍訓、健身等運動過程中甚至是一些低強度重複運動也可誘發橫紋肌溶解症。「只要是首次進行一種不熟悉的運動或針對不常使用的肌群進行訓練且強度較大,均可能誘發。」

如何預防發生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朱敬先表示,運動前應充分熱身,運動後及時拉伸放鬆,新的運動項目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最好有專業人士評估和指導。

「對於橫紋肌溶解大家也不必過度恐慌。對於初學者,一定要先找到一個專業的場館,最好是在教練的評估和指導下,從最基礎的動作開始學習,掌握正確的動作後,再循序漸進地增加強度訓練。」CrossFit-MET綜合體能訓練館張滕錛教練提醒,對於有一定訓練基礎甚至是中高級訓練者,在重新開始的恢復訓練中要更加注意,因為對比初學者,他們更有能力把自己弄傷,在恢復期切忌按以前的強度和計劃直接開始訓練,應該先以低強度的核心和有氧訓練為主,適應一到兩周後再逐漸增加強度。

相關焦點

  • 高強度運動造成肌肉溶解?「傷不起」的過度運動
    尤其運動軟體在微信朋友圈流行後,許多人開始喜歡通過軟體「監督」自己運動,並在朋友圈裡曬出運動戰果。   醫學專家說,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人的體質,然而,短期內運動過猛造成的運動過度則會給人帶來骨關節、肌肉和心臟方面的損傷。另外,長時間高強度運動也可能造成運動過度,比如登山運動。
  • 訓練過度是什麼感覺?
    過度訓練的症狀有哪些?文/賈志新 圖/網絡無論是普通跑者講故事,還是精英運動員講傳奇,提到成功二字,總離不開另外兩個字,那就是:苦練。但苦練,就意味著正確嗎?什麼叫訓練過度?把握住訓練量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很多跑者擔心自己的訓練量不夠,總是把自己練到精疲力竭,但成績卻並沒有提升到自己的預期。
  • 你有過「過度訓練綜合症」嗎?
    最新研究表明,「過度訓練綜合症「與肌肉本身密切相關。——文:酸柚 圖片:網絡過度訓練綜合症,一般指的訓練量過大(過度訓練)以至於後續產生形影相隨的疲憊感以及糟糕的運動表現,持續時間可達數月數年,有時候甚至會直接終結運動員的職業生涯。
  • 中科院生化專家:我從不推薦馬拉松|過度運動,免疫力下降?
    來自中科院的生化細胞專家沈義棟,在造就平臺(中國TED)的演講上,表達了自己的一個個人觀點:從來不推薦馬拉松。想必你一定會困惑,為什麼會這樣說?難道運動也存在邪惡面?在了解詳情之前,我們先來客觀看看運動這件事。運動百益,而無害麼?
  • 健康度寒潮 | 專家提醒戴好口罩,做好「三暖」 科學運動
    為此,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及煙臺市中醫醫院心病科主任馬俊與中醫藥預防保健與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連清。  戴好口罩 避免流感傳播  寒冬天氣是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雖然目前大家普遍佩戴口罩,防護意識有所提高,但煙臺市疾控中心提醒,流感預防切莫掉以輕心,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 市食藥監局提醒:謹防諾瓦克病毒 貝類煮熟才能吃
    為有效預防諾瓦克病毒感染性腹瀉,日前,上海市食藥監局發布謹防諾瓦克病毒的提醒,稱幼兒、老人、孕婦和其他免疫力較弱的人,應避免進食沒有烹煮的食物或含有不會被煮熟的原料的食物,如三文治、色拉等。所有食物,特別是貝類海產,必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 「龍宮」探險謹防潛水疾病
    小劉被救助上岸後,呼吸又淺又急,不停咳嗽。   【專家提醒】潛水員在水裡上浮時,隨著水壓的減小,肺內氣體會膨脹。如果膨脹氣體不能及時排出去,肺內氣壓就會高於潛水服內氣壓,造成肺氣壓傷。潛水員因為上升速度過快導致肺內膨脹的氣體來不及排出,就會引起肺組織撕裂。   為了有效防範,潛水員在水下要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上浮速度過快。
  • 提醒|冬日來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提醒|冬日來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2020-12-02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如果戴著口罩跑400米,每一程都保持相同強度,越到後來耗氧量就會越大,身體可能出現類似低血氧症的反應,「心律失常、頭暈噁心、無法集中注意力這些症狀,與低血氧症相似。一旦繼續維持這種缺氧的狀態,就有可能發生猝死。」專家認為。在專家看來,年齡並非運動引發猝死的主因。
  • 運動減肥:當身體出現這4個症狀時,說明你運動過度,累過頭了
    眾所周知,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體內新陳代謝。不僅如此,運動還可以有助於體內脂肪燃燒,塑身減肥,所以很多人為了達到完美形態,不惜一切加大運動量。但是,當身體出現肌肉拉傷、頭暈、乏力、想嘔吐、記憶力衰退、體質變差等不良症狀的時候,就表示運動過頭了。
  • 你的鍛鍊是否過度?運動專家教授測量「晨脈」判斷身體疲勞狀態
    9月1日是第12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天下午,由市衛計委、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的「第12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主題宣傳暨健康大講堂」活動上,專家提出,鍛鍊固然是好事,但如何科學鍛鍊、健康鍛鍊,同樣是學問。預防過度訓練,市民可以關注「晨脈」變化。
  • 過度運動的4大徵兆!符合1點,說明你該休息了
    而真正的運動過度,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比如:長時間沒有運動的人,一下子瘋狂鍛鍊幾小時,或者連續負重深蹲200個,這樣的行為就很容易出現肌溶解,傷害自身健康,嚴重的直接危及生命。其實,運動過度也是有跡象可循的。過度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出現這4大徵兆!若符合1點,說明你該休息了!
  • 深蹲導致急性腎衰 運動過度十大徵兆
    數據統計,長沙市中心醫院7月份以來共計收治橫紋肌溶解患者24人,皆為健身房踩動感單車、蛙跳、深蹲或者參加公司組織的拓展訓練、學校組織的軍訓等劇烈運動後發生。  運動是增進健康、益壽延年的重要手段。然而,運動量並非越大越好,運動過量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健康。注意運動過量的10個徵兆。
  • 謹防過度消毒!專家論文闡明哪些方法無效且有害,或誘發遺傳變異
    消毒應該科學地進行 要避免過度 根據該通知,各地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為依據,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等方案和標準開展醫療機構、病例居住過的場所、轉運車輛等特定場所的消毒。
  • 【提示】謹防諾瓦克病毒 貝類煮熟才能吃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諾瓦克病毒可以存在於海鮮中,食用未煮熟的貝類食物是導致諾如樣病毒胃腸炎暴發流行的最常見原因,尤其是生蠔,較易受諾瓦克病毒汙染,是高風險食品。  在餐飲環節,市食藥監局也提醒,生熟食品及工用具要分開,避免交叉汙染。餐具和接觸熟食品的工用具、容器在使用前必須嚴格清洗消毒,最好是煮沸或蒸汽消毒,加熱時間應在10分鐘以上。
  • 海島潛水謹防減壓病 專家:上浮速度需放慢
    海島潛水謹防減壓病 專家:上浮速度需放慢 2018-11-16 13不久後就感覺四肢關節疼痛、左上臂肌肉疼痛,有麻木感。回到上海後,症狀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便前往醫院就診,懷疑是「減壓病」。  該院急診醫學科葛曉利醫生解釋,減壓病不常見,通常是潛水時減壓不當所致。當然,潛水後感覺不適未必都是減壓病,確診需專業醫務人員評估診斷。  據悉,減壓病有輕有重,嚴重時可造成偏癱,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 專家:一切說視覺訓練能治療近視的宣傳都是騙人的
    原標題:專家澄清:視覺訓練不能治療青少年真性近視當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不斷增加已是不爭的事實。通過視覺訓練就能治療近視嗎?上海眼病防治中心專家許琰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視覺訓練不能治療真性近視,一切說「視覺訓練能夠治療近視」的宣傳都是騙人的。
  • 涉疫場所重新開放後是否可前往?專家:病毒不會在外環境自我複製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施國慶表示,新冠病毒是一種只能在人及其宿主、或者中間宿主的活細胞中增殖的微生物,不會在外環境中自我複製和增殖。施國慶介紹,汙染環境和物品中的病毒不會有數量上的增加,一旦死亡或被消毒劑滅活,就不會存在可以感染人的病毒。
  • 熱身開春運動必修課:運動前先熱身 運動後可冰敷
    運動開始前,他們一般都沒有做準備活動的習慣或者準備活動不夠充分。   由於年齡增長,30多歲的人肌肉力量會下降。玩上兩三個小時,身體就會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與此同時,很多急跑急停的動作都集中在跟腱上,尤其是從事羽毛球、足球這類對抗動作非常明顯的運動時,一個停步或邁步,跟腱過度拉扯就可能斷裂。
  • 採用適宜運動負荷防止過度鍛鍊造成傷害 - 國家體育總局
    與鼓勵和呼籲大眾參與健身相比,提醒健身不要過度的聲音往往非常微弱。在運動成為風尚的當下,這個提醒實際上並非多餘,近期已有好幾個關於過量鍛鍊引發早衰、腎衰竭的新聞見諸媒體了。      在北京體育大學教授任弘看來,認識和了解過度鍛鍊,首先要知道運動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