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化專家:我從不推薦馬拉松|過度運動,免疫力下降?

2021-01-10 瘦龍健康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3542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馬拉松,這幾年越來越流行。

馬拉松魅力很大,很多人特別喜歡,有專業運動員、也有業餘愛好者。

喜歡跑步的人,一開始可能是因為它健康,後來慢慢有心理變化,更多是一種享受,一種信仰。

很多人因為長期跑步,跑馬拉松,跑出了問題,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視頻。

來自中科院的生化細胞專家沈義棟,在造就平臺(中國TED)的演講上,表達了自己的一個個人觀點:從來不推薦馬拉松。

想必你一定會困惑,為什麼會這樣說?難道運動也存在邪惡面?在了解詳情之前,我們先來客觀看看運動這件事。

運動百益,而無害麼?

有人說,參加體育鍛鍊後,情緒更好了,睡眠也改善了;有人說,堅持運動後,整個人更精神了;還有人說,鍛鍊讓TA更放鬆了……的確,鍛鍊的好處多了去了。

→2007年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僅僅跑步20分鐘,就可以起到抗抑鬱藥的作用,幫你釋放心情;

→201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氧運動可以增加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從而增強記憶力;

→體育鍛鍊還能讓你更輕鬆、更快速入睡,改善你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

→一項為期6周的研究發現,進行有氧運動的人,精力水平得到改善,疲勞感下降;

→發表在《風溼性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患有膝關節疼痛的人,僅僅進行了4個月的舉重運動,疼痛就減少了43%。

→跑步還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 ……

是不是有種說也說不完的節奏,但,你我在大談益處的時候,其實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即『度』。

沈先生在自己的演講中,也專門指出:你應該進行適度的體育鍛鍊。

那麼,當你超出鍛鍊的度時,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影響呢?

過度運動帶來更多氧化損傷

在聊到運動的害處之前,先來跟我想像一個場景,一輛放在室外的車,在風吹日曬下,出現了生鏽情況,每次出現這種狀況,你都用各種辦法去保養它,它就會煥然一新。

但是,當生鏽狀況非常嚴重,超出了你的保養能力的時候,車子會不會越來越難看,甚至最終報廢?

現在,回歸正題,假若你就是那輛車,而生鏽就是自由基,保養方式是用各種抗氧化劑來抵消這些自由基,但是,當自由基太多,且抗氧化劑不足以抵消它們的時候,最終就會帶來永久性損傷。

沈先生強調,適度的體育鍛鍊,就會帶來適度的過氧化物(過氧化物是造成自由基的主因),你身體裡的抗氧化劑能應付這個場面。

這就相當於給你的身體進行模擬考一樣,經常適度運動,會讓身體有足夠的應考能力。

但是,「應考能力」的鍛鍊,也需要講究方式。

今年9月,一篇研究綜述中指出,運動引起的活性氧(ROS)產生,對健康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可能取決於運動期間活性氧產生的水平,與細胞抗氧化劑系統保護細胞免受氧化劑挑戰的能力之間的平衡。

沈先生就指出,當你的運動強度過大,超過人體的應對能力,那麼,就可能打破平衡,產生太多的過氧化合物,進而對身體造成損傷。

這一點,在丹麥的一項大型研究中就涉及到,研究者發現:那些輕中度跑步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在12年內的死亡風險更小。

但是,劇烈慢跑者,與久坐者的死亡率竟然相似。

也就是說,高劑量的跑步,不僅是不必要的,而且還可能侵蝕低劑量跑步,所帶來的長壽益處。

但是,過度運動的害處,不止表現如此,還可能降低你的免疫力、影響你的腸道健康……

過度運動,免疫力下降?

是的,把控好運動量的確重要,有些運動方式,不但會讓免疫力降低,還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風險:

→過度運動降低免疫力

2008年,有研究人員將試驗小鼠分成2組,第1組舒適地躺在它們的籠子裡,另1組在跑步到筋疲力盡為止。

持續3天之後,將這2組小鼠暴露於流感病毒中,隨後開始檢測這些小鼠的發病率。

結果驚奇地發現:第2組小鼠(跑步組)死於流感的數量不止高於第1組,而且症狀更嚴重。

類似的人類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高水平運動員出現上呼吸道疾病的佔66%,久坐的人佔45%,而休閒運動員最少,只佔22%。

Incidence rate ratios for illness werehigher inboth the control subjects and elite athletes than in therecreationallycompetitive athletes.

在綜合其他各種相關研究的前提下,運動科學家用『J形曲線』來模擬運動的免疫效果。

運動和免疫力的『J形曲線』,

→過度運動影響腸道健康

2017年的一項研究分析中發現:隨著強度和運動時間的增加,腸道受損和腸道功能受損的風險也成比例增加。

具體而言,腸道細胞受到損傷,腸道變得更加滲漏,使通常存在並分離到腸道的病原性內毒素進入血流。

→過度運動損傷心臟

2009年發行暢銷書籍《超跑》(Born to Run)中,講述了美國人Micah True的故事,他決定與墨西哥的Tarahumara印第安人一起生活和跑步,每天通常跑25到100英裡(1英裡約等於1.6公裡)。

到2013年3月的一天,他在12英裡的跑步訓練中去世,享年58歲,屍檢期間,發現他的心臟因炎症浸潤而腫大和增厚,冠狀動脈有輕度冠狀動脈硬化。

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德國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對照組中108位慢性馬拉松運動員,和久坐不動的人的心臟,結果發現:

跑步者有更多的冠狀動脈斑塊積聚,這是心臟病的危險因素。

另外,過度運動還可能帶來肌肉損傷。

而且,更可怕的一點是,如果你過度運動,同時,以補充能量為出發點,大量吃高碳水化合物,還可能紊亂代謝,誘發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等。相關閱讀→這樣運動,免疫力反而下降?什麼運動增強抵抗力效果最好

關鍵的瘦龍說

現代社會出現了兩極分化嚴重,運動也是,很多人不願意運動,還有很多人對運動上癮,過度運動。

運動有很多益處,仍舊要注意把控一個度,超過界限後,不但會帶來壞處,還可能抵消益處。

那麼,怎麼樣運動才能把控好度呢?方法其實很簡單:

→避免長時間+高強度訓練,反而去嘗試一些中等強度的訓練,比如瑜伽、普拉提等等,把控時間,不要透支自己的體能;

→每周花3天時間做力量訓練,比如深蹲、舉啞鈴等等,每次45分鐘左右可以,超過2個小時可能會過量;

→注意運動時間,儘量不要晚上睡前做劇烈運動,早上空腹訓練其實效果更好;

→確保2次運動之間,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比如隔一天做一次運動。

最後,想要說的是,在飲食上,儘量去刻意吃一些抗氧化能力強的食物,去增加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儘量減少米麵糖的攝入,減少炎症和氧化應激反應……

相關焦點

  • 高強度運動造成肌肉溶解?「傷不起」的過度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力,但過度的運動適得其反,會給人帶來骨關節、肌肉和心臟等方面的損傷。所以,建立科學、合理的運動理念比運動更為重要。尤其運動軟體在微信朋友圈流行後,許多人開始喜歡通過軟體「監督」自己運動,並在朋友圈裡曬出運動戰果。   醫學專家說,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人的體質,然而,短期內運動過猛造成的運動過度則會給人帶來骨關節、肌肉和心臟方面的損傷。另外,長時間高強度運動也可能造成運動過度,比如登山運動。
  • 人體免疫力下降,可能與這4個因素有關,不妨了解一下
    據數據顯示,人的免疫力將在30歲以後呈下坡路走勢,加上不規則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導致免疫下降的速度增快,所以一旦進入中老年時期,人體將會面臨各種慢性疾病發作,這和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有著直接關係。一、人體免疫力下降,可能與這4個因素有關,不妨了解一下1、飲食習慣現在人們工作忙沒時間吃早餐,很多上班族會選擇不吃早餐,餓到中午才去吃,還經常熬夜、喝酒、挑食、暴飲暴食,這些導致身體免疫力逐漸下降,得不到身體所需要營養物質,身體自然而然的就會越來越垮掉。
  • 體育專家解讀健身誤區之一:運動負荷與恢復問題
    參與運動時的誤區,如同健身路上的「雷區」,如果不對誤區加以了解,健身路上就會處處「踩雷」。不僅起不到預想的鍛鍊效果,甚至會造成運動損傷。特請體育專家就「運動負荷與恢復問題」「運動減肥問題」「運動營養問題」,就健身時常見的誤區進行解讀。        誤區一:羽毛球健身會傷膝蓋  羽毛球是大眾喜聞樂見的運動之一。
  • 馬拉松備戰計劃推薦:切忌急於求成 耐力是基礎
    今天,我們就根據專家的建議,給大家提供一個賽前兩三個月的訓練計劃,希望對廣大馬拉松愛好者的備戰有幫助。  儘管揚州的馬拉松只是半程,但一聽到「馬拉松」這三個字,不少人仍然有些望而卻步。事實上,專家認為,不必受過專業訓練,只要你有一定的身體基礎,通過賽前兩三個月的科學訓練,每個人都能夠完成比賽。
  • 運動場所開放後過度訓練?專家提醒謹防這個症狀!
    近期,運動場所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逐漸開放。記者從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獲悉,高強度運動訓練、學校軍訓等均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現在復工復產復學,專家提醒,鍛鍊較少人群應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制定計劃,不能過度運動。
  • 如何增強機體免疫力?專家給你講明白
    本期健康沙龍邀請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和第940醫院的相關專家,給大家談談如何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疾病。記者:免疫力是指什麼?哪些因素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我們該如何提高免疫力?現代免疫學認為,提高免疫力是人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生理反應,增強免疫力是指通過一定手段來使自身免疫力加強。陳婷婷(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感控科主任):生物機體生理規律表明,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免疫功能不斷下降,感染疾病的發病率大量增加。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吸菸、酗酒、缺乏鍛鍊等壞習慣也會讓身體抵抗力下降。
  • 最詳細的馬拉松運動負荷解答!
    我一直說:「運動訓練過程中,受傷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怕,但我們要遏制一些不必要的受傷」。 我們要認識 馬拉松運動負荷,它是由一個多因素、多層次結構組成的完整系統。這個系統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層次的局部結構構成的。
  • 中外專家總結了5個方法,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
    由此可見,無論是因為失眠或熬夜等,導致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的人,身體體免疫力會下降。高質量的睡眠與體的免疫力息息相關。然而,一些人很多時候,有足夠豐富的睡眠時間,可躺在床上就是難以入睡。美國《女性健康》雜誌整理出心理、睡眠、急診醫學等十多位專業人士推薦的免疫力改善方法;其中有5項與改善睡眠質量有關。
  • 免疫力為什麼會持續下降?少做這些事,恢復免疫力也許不是問題
    免疫力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免疫力低下就代表著我們的身體素質不好,身體素質不好就會經常患各種疾病,從而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影響。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免疫力是我們自身的防禦機制,它可以幫助我們身體識別或消滅外來病毒的入侵。可想而知,免疫力對我們的身體來說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
  • 你的鍛鍊是否過度?運動專家教授測量「晨脈」判斷身體疲勞狀態
    9月1日是第12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天下午,由市衛計委、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的「第12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主題宣傳暨健康大講堂」活動上,專家提出,鍛鍊固然是好事,但如何科學鍛鍊、健康鍛鍊,同樣是學問。預防過度訓練,市民可以關注「晨脈」變化。
  • 採用適宜運動負荷防止過度鍛鍊造成傷害 - 國家體育總局
    與鼓勵和呼籲大眾參與健身相比,提醒健身不要過度的聲音往往非常微弱。在運動成為風尚的當下,這個提醒實際上並非多餘,近期已有好幾個關於過量鍛鍊引發早衰、腎衰竭的新聞見諸媒體了。      在北京體育大學教授任弘看來,認識和了解過度鍛鍊,首先要知道運動負荷。
  • 71項研究匯總:運動能降低22%癌症死亡率!選哪種運動最好?
    有粉絲諮詢小艾:「我上周檢查出癌症,醫生說還處於早期階段,我想通過運動的方式提高抵抗力,減少癌症的表現,那麼運動到底能不能夠治療癌症症狀?有什麼運動可以抗癌?」運動能抗癌,估計很多人不相信,但是這有科學研究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抗癌能力。
  • 運動對心臟有何好處?專家推薦「4+1」運動,有效預防心血管病
    研究表明,平常習慣運動的人,心肺功能都比較好。專家也指出,正確的運動方式,能極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那麼,正確的運動方式是有哪些呢?專家推薦:心臟需要「4+1」,其中「4」是指常見的四種運動方式,「1」指的是呼吸方式,即運動時,需要配合正確的呼吸,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呢?
  • 帶狀皰疹的原因找到了,免疫力下降在其中,第一位是什麼?
    常見病因:免疫力下降這是很多人以為的帶狀皰疹發病原因,確實免疫力下降時很多人發病的誘發因素,一旦患者產生細胞免疫力降低,例如在發熱、感冒、腫瘤或者紅斑狼瘡等情況下,病毒會受到快速的激發,從而導致神經節的發炎與壞死,同時還會促使病毒順沿周圍神經擴散到皮膚而導致皰疹。第一位病因:感染水痘-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後,在臨床上表現為水痘或隱性感染。
  • 運動減肥:當身體出現這4個症狀時,說明你運動過度,累過頭了
    眾所周知,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體內新陳代謝。不僅如此,運動還可以有助於體內脂肪燃燒,塑身減肥,所以很多人為了達到完美形態,不惜一切加大運動量。但是,當身體出現肌肉拉傷、頭暈、乏力、想嘔吐、記憶力衰退、體質變差等不良症狀的時候,就表示運動過頭了。
  • 過度運動的4大徵兆!符合1點,說明你該休息了
    有個粉絲問我:每天4點半起床,慢跑10分鐘,快走50分鐘,但是白天會覺得睏倦想睡覺,這是不是運動過度了?小編的回覆是:你這是缺眠而已。科學的健身方法是循序漸進,提高身材線條,讓身體逐漸變得強壯起來,免疫力也會有所提高。
  • 我為什麼跑馬拉松?
    要說這幾年國內最火的運動,馬拉松不是第一也肯定能排進前三。跑馬拉松到底是種什麼體驗呢?來看看長跑愛好者,堅持跑了 20 多年馬拉松的村上春樹的是怎麼講的:須知痛苦是這項運動的前置條件,正是刻意去經歷這種痛苦,才能更好地感知我在活著這一狀態。馬拉松背後的生意經跑馬拉松的人多了,魔幻的事也接踵而至。
  • 跑馬拉松30公裡就撞牆?我要把這牆撞得粉碎
    我在哪?我為什麼要來給自己找虐? 我腦子是不是有問題,為什麼要報名? 我的雙腿有了自己的想法,它要罷工了? 我要不要放棄?體內的糖原耗盡,會發生明顯體力不支,導致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 什麼是真正的撞牆? 在公眾號後臺也有首馬的跑友向我們提出了疑問。
  • 如何調整免疫力?請記住這些小方法
    如何調整免疫力?而免疫卻有點複雜,免疫力低下肯定不好。但我們的免疫力其實就是一次次的小感冒、生病過程中被鍛鍊出來的。所以如果從小對孩子過度保護,不利於免疫力的形成和完善。那免疫力越高越好嗎?崔松表示,如果你的免疫系統過於敏感,面對本來不需要那麼嚴防的東西,比如花粉、海鮮、灰塵等等,都草木皆兵、如臨大敵的話,就會產生「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