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鍛鍊是否過度?運動專家教授測量「晨脈」判斷身體疲勞狀態

2021-01-14 上觀

9月1日是第12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天下午,由市衛計委、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的「第12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主題宣傳暨健康大講堂」活動上,專家提出,鍛鍊固然是好事,但如何科學鍛鍊、健康鍛鍊,同樣是學問。預防過度訓練,市民可以關注「晨脈」變化。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劉欣研究員說,鍛鍊可使心率加快,這主要是人體能量消耗增加、新陳代謝加快,人體會通過增加心跳來促進心臟泵血,提高心輸出量、加快氧氣輸送、轉運各種代謝物質,促進皮膚、肌肉等組織散熱。隨著健康理念的普及,很多人開始重視鍛鍊,但科學鍛鍊意識尚未到位。預防過度訓練,市民可以關注「晨脈」變化。所謂晨脈,即清晨起床前靜臥時的脈搏,測量晨脈可以判斷疲勞狀態。如果經過一段時間鍛鍊後,每天晨脈有所下降,那說明訓練是有效的,心肺功能正在逐步提高。但如果某一天晨脈突然升高(比前一天高出5次/分鐘以上),則說明前一天晚上休息不足或前一天訓練強度過高,身體還沒完全恢復,處於疲憊狀態,需要補充休息。

 

鍛鍊過程中,通過及時的監測心率,可以判斷是否達到預期的強度,必要時作出調整。專家說,一般可選擇心率帶、心率表、戶外運動心率測試儀來監測;常規心率監測方法主要包括:鍛鍊過程中暫停、鍛鍊結束即刻監測、測量10秒×6,得到每分鐘脈搏數。不過專家最後表示,力量訓練、拉伸訓練等非有氧運動,一般不採用心率指標監控強度。

 

活動上醫學專家還提出,健康飲食方法,重在「做減法」,市面上流行的奶茶、星巴克等,甜甜的飲料雖好喝,卻是健康大忌。長寧區新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周祥俊醫生說,「減油、減鹽、減糖」是健康飲食的基礎。根據中國膳食指南規定: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至30克;鹽攝入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肥胖、胃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2-3歲幼兒攝入量不超過2克、4-6歲攝入量不超過3克、7-10歲攝入量不超過4克、65歲以上老人不超過5克;添加糖攝入過多的危害,齲齒、膳食不平衡、肥胖,推薦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逐步養成健康飲食模式,也即,拒絕油炸食品、拒絕高糖飲料、拒絕重口味,方可避免「病從口入」。

 

據悉,此次活動倡導「三減三健」專項活動,即「減油、減鹽、減糖」、「健康骨骼、健康體重、健康口腔」,督促市民養成良好生活方式。整個9月,全市還將開展「上海市健康生活方式活動周」系列宣傳活動,通過開設健康大講堂,組織市民健身操大賽,發起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市民調查等形式,傳播健康生活方式,同時配合第30個「全國愛牙日」組織開展健康科普。

 

相關焦點

  • 過度疲勞,身體會發出抗議!這3種信號提醒你身體已達到極限
    現在很多上班族一天的工作都離不開電腦,而我們整天面對這種電子顯示屏會產生視覺疲勞,加之長時間久坐沒有運動,就會使自己氣血不暢,感到疲勞。一、記憶力減退,神經衰弱長期疲勞會使我們用腦過度、腦供血不足,導致我們的大腦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所以會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的現象,如不及時改正,還可能有神經衰弱、小腦萎縮的風險。二、影響生育能力男性朋友長期處於身體疲勞的狀態會使體內的雄性激素代謝紊亂,器官功能下降,從而導致精子的數量和質量下降,影響男生的生殖健康和生活狀態。
  • 過度運動的4大徵兆,你只要符合1點,說明你該休息了
    最主要的就是循序漸進,然後慢慢提高身體的線條,讓身體慢慢變得強壯,當身體真正的運動過度時,其實對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運動過度有哪些徵兆!其實關於運動過度,我們自己也是可以發現的,身體會出現這四大特徵,如果你中招了,其中一點,那麼說明你真的需要停止運動,該休息一段時間了!
  • 運動堅持不下去了,不是你懶,是它的錯——運動性疲勞
    當我們一開始決定要運動的時候,心裡總會抱著極大的熱情和動力。但是過不了多久,大多數的人發現自己越來越疲憊,越來越不想鍛鍊,最終埋怨自己毅力不行而放棄了鍛鍊。其實這跟毅力沒有關係,這是運動訓練和運動性疲勞相遇了,而導致了你身體上的不舒服。不是你的錯,原來是運動性疲勞的錯。運動性疲勞運動持續一段時間後,機體不能維持原強度運動,即為運動性疲勞。
  • 高強度運動造成肌肉溶解?「傷不起」的過度運動
    過度運動引發滑膜炎和骨質增生   陳巖是貴陽市一名普通的公司職員,對於長時間在辦公室久坐的他來說,工作之餘會選擇在綠茵場上踢踢足球鍛鍊身體。最近,陳巖又迷戀上了登山,幾乎每周都會到市外登山,不過這兩天,他明顯感到膝蓋不適。
  • 採用適宜運動負荷防止過度鍛鍊造成傷害 - 國家體育總局
    與鼓勵和呼籲大眾參與健身相比,提醒健身不要過度的聲音往往非常微弱。在運動成為風尚的當下,這個提醒實際上並非多餘,近期已有好幾個關於過量鍛鍊引發早衰、腎衰竭的新聞見諸媒體了。      在北京體育大學教授任弘看來,認識和了解過度鍛鍊,首先要知道運動負荷。
  • 消耗相同卡路裡,哪種運動強度對身體更好?一項10萬人研究告訴你答案
    在選擇運動項目時,很多人會考慮運動強度。但在消耗同等卡路裡的情況下,到底哪種強度的運動對身體更好呢?《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告訴你高、低強度的運動對身體的影響,並教你選對適合自己的「最佳運動」。
  • 過度運動的4大徵兆!符合1點,說明你該休息了
    而真正的運動過度,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比如:長時間沒有運動的人,一下子瘋狂鍛鍊幾小時,或者連續負重深蹲200個,這樣的行為就很容易出現肌溶解,傷害自身健康,嚴重的直接危及生命。其實,運動過度也是有跡象可循的。過度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出現這4大徵兆!若符合1點,說明你該休息了!
  • 疲勞之後不可劇烈運動(名醫講堂)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當感覺不太舒服或運動中特別疲憊的時候,要及時停下休息。當身體勞累疲憊時,一定不要再做劇烈運動,否則會讓心臟長時間處於超負荷狀態很多人養成了每天運動的習慣,甚至在疲勞之後還做劇烈運動,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 拓福健身|過度運動的危害有哪些?
    不論是跑步、有氧運動還是力量訓練...並不是運動量越大就越好「適度原則」絕對要把握過度運動,可能超乎你的想像!有這些情況出現,你就該注意了!| 身體疲勞 |運動後身體疲勞很正常,但如果疲勞現象持續了2~3天或更久,就可能是運動過度的表現了。
  • 中科院生化專家:我從不推薦馬拉松|過度運動,免疫力下降?
    來自中科院的生化細胞專家沈義棟,在造就平臺(中國TED)的演講上,表達了自己的一個個人觀點:從來不推薦馬拉松。想必你一定會困惑,為什麼會這樣說?難道運動也存在邪惡面?在了解詳情之前,我們先來客觀看看運動這件事。運動百益,而無害麼?
  • 睡多久都疲勞?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談到疲勞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陳其華說,疲勞既可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之一。一般生理性疲勞可在較短時間內自行消失,若疲勞感經常出現或持續時間較長,則可發展到亞健康狀態甚至成為某些疾病的症狀。如何判斷「慢性疲勞症候群」?
  • 這幾種症狀要注意,過度運動並不好
    所以說有的人就會採取過激的方法,兩天之內的任務量,總想在一天之內解決,這就會導致過度運動。長時間堅持合理的規律性的運動,對於身體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如果盲目地進行過度運動,將會對身體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或許過度運動並不是我們的本意,下面就跟大家講述幾個方法來對是否已經產生過度運動進行判斷。
  • 運動鍛鍊是如何改善人體健康的?
    Villeda小組的研究生Alana Horowitz和博士後Xuelai Fan想知道運動--不僅僅是年輕的身體--是否也能通過血液帶來類似的好處。【2】Cell:研究揭示運動使人健康的分子機制!並開發新型檢測方法!
  • 深蹲導致急性腎衰 運動過度十大徵兆
    運動過度的十大徵兆  1、胸悶頭暈  如果說運動的時候你已經感覺到胸悶氣短,頭暈目眩,有點喘不上氣,實際上就是說是相對於你身體能夠承受的運動量來說,你這時候已經是運動過量了。比較的嚴重的就是會有暈眩的感覺出現,或者及時直接的暈倒。
  • 科普:訓練疲勞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疲勞分為哪幾種嗎
    疲勞會限制鍛鍊的表現,另外,你在特定一天所經歷的疲勞程度可能會發生變化。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有些日子比其他日子更容易進行運動,或者走更長的時間?這些變化可能與你前一天的睡眠狀況,鍛鍊前的飲食,壓力水平以及身體的水分是否充足有關。
  • 自測你的身體疲勞指數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綜合美國《赫芬頓郵報》整理出讓你感覺累的13個原因。如果長期缺乏激情、感覺疲憊,可能是出自以下13個原因,逐一擊破,才能重煥活力。1身體脫水脫水會導致身體各機能反應遲鈍,比如血流量降低、心臟負荷加大等,從而易疲倦。建議:喝水量取決於身材大小、活動水平等指標。
  • 關於心率,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相信想提高運動能力的運動員一定有一個測量自己心率的儀器,當然這必須是一個精度良好的儀器 在休的過程中 晨脈是衡量一個休息運動水平的一個重要工具。因為早晨醒來人體只有最基本的生命代謝活動在進行,此時的代謝基本上是基礎代謝。 有心率設備的可以記錄一下當天晨脈數據,沒有的也沒關係,早晨醒來,不要下床,不要說話,不要做任何運動,平躺1分鐘,用手搭計算脈搏數,得到當天的晨脈。
  • 運動減肥:當身體出現這4個症狀時,說明你運動過度,累過頭了
    眾所周知,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體內新陳代謝。不僅如此,運動還可以有助於體內脂肪燃燒,塑身減肥,所以很多人為了達到完美形態,不惜一切加大運動量。但是,當身體出現肌肉拉傷、頭暈、乏力、想嘔吐、記憶力衰退、體質變差等不良症狀的時候,就表示運動過頭了。
  • 中華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制定《不同人群居家鍛鍊專家建議》
    中華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組織相關專家,針對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三類不同人群居家鍛鍊提出建議,指導居家人群安全有效科學鍛鍊。02居家活動不足對身體的危害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指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如果戴著口罩跑400米,每一程都保持相同強度,越到後來耗氧量就會越大,身體可能出現類似低血氧症的反應,「心律失常、頭暈噁心、無法集中注意力這些症狀,與低血氧症相似。一旦繼續維持這種缺氧的狀態,就有可能發生猝死。」專家認為。在專家看來,年齡並非運動引發猝死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