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場所重新開放後是否可前往?專家:病毒不會在外環境自我複製

2020-11-29 封面新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施國慶。

封面新聞記者粟裕

7月17日,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4場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施國慶表示,新冠病毒是一種只能在人及其宿主、或者中間宿主的活細胞中增殖的微生物,不會在外環境中自我複製和增殖。

施國慶介紹,汙染環境和物品中的病毒不會有數量上的增加,一旦死亡或被消毒劑滅活,就不會存在可以感染人的病毒。

涉及疫情的公共場所,包括病人及感染者工作或者去過的場所,在病人和感染者已經全部隔離、汙染的環境和物品進行了清理和徹底消毒處理後,經過消毒的效果評估是合格的,公共場所的環境就是安全的。

相關的工作人員經過隔離醫學觀察及核酸檢測,也沒有發生感染,那麼公共場所可以重新開放。恢復開放後,與其他類似的公共場所的日常防控是沒有區別的,大家可以放心前往。

他強調,在常態化防控情況下,希望每個人都能繼續加強做好各項工作,保持人際間的距離,在人群密集場所和環境狹小空間要戴好口罩。

相關焦點

  • 衛健委專家:新冠病毒不會在外環境自我複製、增殖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施國慶17日在發布會上表示,與其他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只能在人及其宿主或者中間宿主活細胞中增殖,不會在外環境自我複製、增殖。所以汙染環境及物品中的病毒是不會有數量上的增加,一旦死亡或者被消毒劑滅活的話,就不會存在可以感染人的病毒。涉及疫情的公共場所,包括病毒及感染者工作或去過的場所,在病人和感染者已經全部隔離,汙染的環境和物品也進行清理和徹底地消毒處理,同時經過消毒的效果評估也是合格,那麼公共場所的環境就是安全的。
  • 國家衛健委專家:新冠病毒不會在外環境自我複製、增殖
    中新網北京7月17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施國慶17日在發布會上表示,與其他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只能在人及其宿主或者中間宿主活細胞中增殖,不會在外環境自我複製、增殖。
  • 吳尊友:多地涉疫汽車零部件核酸陽性 提示了什麼?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吳尊友:多地涉疫汽車零部件核酸陽性,提示了什麼?近日,全國多地通報涉疫汽車零部件新冠核酸檢測陽性,引發社會關注。其原因何在?又該如何應對?本報記者就此獨家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 低溫天氣,新冠病毒是否會物傳人?
    不少市民擔憂,低溫的天氣裡,新冠病毒會不會更活躍?汽車零部件被抽檢出陽性,是不是意味著,非冷凍食品也可傳播病毒?那麼,人們還能安心網購嗎?◆通報:鄭州某4S店零部件外包裝抽檢樣本呈陽性1月5日晚,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發布消息稱,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汽車4S店零部件外包裝抽檢樣本呈陽性,涉疫貨品已封存。
  • 是否感染能自我檢測?網際網路讓愛滋病快速檢測更可及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林苗苗、鮑曉菁)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愛滋病病毒檢測建議提出,把感染者自我檢測作為一種途徑。專家表示,自我檢測是早期篩查愛滋病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應正確了解愛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不必過度「恐艾」。
  • 頂尖病毒學專家JVI發文:來源於蝙蝠的新型流感病毒變異後可在哺乳動物中複製
    ,會增強病毒在哺乳動物中的複製能力。對6周齡雌性BALB/c小鼠鼻腔進行不同突變體H18N11病毒接種,2周的觀察期內小鼠體重正常,也未出現病狀。在接種後3天/6天小鼠解剖後的病毒滴定實驗發現,感染野生型H18N11病毒的小鼠,無論接種3天還是6天後,僅在一隻小鼠的肺部檢測到病毒。
  • 學術外院 | 病毒複製、網絡走紅與帶病生存
    根據美國主流教科書《現代病毒學導論》,病毒是「亞微觀的寄生性的含有蛋白質衣殼的遺傳物質顆粒」。與細菌不同,病毒體型更加微小,有傳染性,本身沒有細胞,需要劫持其他生命體(活細胞)以自我複製的方式進行增殖,才能完成生命活動。病毒能在真空中存活,也能懸浮在空氣中,甚至能在極端嚴寒中藏匿,其身影似乎無處不在,人類受病毒侵襲的危險從未解除。
  • 浙江疾控專家:茶水可殺滅並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原標題:省疾控專家新發現:茶水可殺滅並有效抑制細胞內新冠病毒複製 )
  • 複製失敗後「倒戈」 這種病毒「殘次品」或是新冠剋星
    複製失敗後「倒戈」 這種病毒「殘次品」或是新冠剋星這種顆粒比正常病毒小,所以它複製起來可能要比正常的病毒更快。但細胞工廠裡病毒複製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使得正常的病毒複製變得很困難。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
  • 進口海鮮和食材中會不會有病毒存活?專家回應
    進口海鮮和食材中會不會有病毒存活?2、包括海鮮在內的食物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但存在被新冠病毒汙染的可能。新冠病毒汙染食品或食品包裝材料後,在食品或食品包裝材料上不能繁殖,常溫存活時間有限,但在低溫下新冠病毒存活時間延長,因此目前還不能排除低溫冷藏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作為病毒載體造成新冠病毒汙染環境並形成人群傳播的可能性。
  • 運動場所開放後過度訓練?專家提醒謹防這個症狀!
    近期,運動場所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逐漸開放。記者從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獲悉,高強度運動訓練、學校軍訓等均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現在復工復產復學,專家提醒,鍛鍊較少人群應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制定計劃,不能過度運動。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抑制病毒複製為基礎,阻止CICS進程
    RNA病毒複製所需的RNA複製過程和逆轉錄病毒複製所需的逆轉錄過程,在人體細胞中不會發生。因此病毒如果要複製,必須用自己的聚合酶,如RNA病毒的RNA複製酶(RdRp)和逆轉錄病毒的逆轉錄酶(RT)。核苷和核苷酸是病毒核酸的組成部分,無論人體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或病毒的RdRp和RT,它們核酸合成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沿著核酸的5』端到3『端進行合成。
  • 自我裝配、自我複製、自我調控是細胞的基本屬性
    二、細胞的基本特徵 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一切有機體都由細胞構成(除病毒外),細胞是構成 有機體的基本單位 細胞具有獨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謝體系,細胞是 代謝與功能的基本單位②具有一層質膜,通過質膜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和 信息交流。 ③具有一套完整的代謝機構 細胞區別於無機界最主要的特性是:在結構上具有 自我裝配的能力。在生理活動中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在增殖上具有自我複製的能力。自我裝配、自我複製、 自我調控是細胞的基本屬性。 支原體是具備這三項要素的最小細胞。
  • ...是否更強 專家:病毒變異是正常現象,關鍵看其生物學功能是否改變
    近日,據冰島國家廣播公司網站報導,一家基因公司對冰島新冠肺炎檢測中發現的大約40種新冠病毒變體進行基因測序,發現有一人同時感染兩種新冠病毒變體。這是否意味著新冠病毒正發生快速變異?變異後的病毒是否傳染性更強?
  •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很可能。專家認為:新冠病毒的發展趨勢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就是像2003年的SARS病毒,自動消失;第二就是像流感一樣,與人類長期共存,最後通過疫苗控制。並且他們認為第二種可能更大。
  • 讓「寄生蟲」DI顆粒幹擾新冠病毒複製能力
    對於DI顆粒的誕生,陳純琪用了一個「病毒工廠生產殘次品」的比喻。當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後,細胞就變成了一個病毒工廠,病毒在工廠裡完成RNA的複製以及蛋白質合成裝配,複製生產出一個個完整的病毒顆粒。這些病毒顆粒被製造出來後,釋放出廠再去感染其他細胞。
  • 外媒:科學家研究用分子寄生蟲技術幹擾新冠病毒複製能力
    該機構日前發表正式聲明稱,將探索在新冠病毒等冠狀病毒(例如一些與人類緊密相關但不會引起人類嚴重疾病的冠狀病毒)感染過程中是否存在缺損性幹擾顆粒。研究人員將驗證這種顆粒是否具有幹擾並消滅存在於感染細胞中的新冠病毒的能力。如果該方法有效,下一步將進行實驗鼠測試。
  • 講座回顧 | 李熙:從「自我指涉」到「自我意識」
    中/南/哲/學/前/沿/論/壇從「自我指涉」到「自我意識」2019年12月11日晚,中南大學哲學系在校本部科教南樓
  • 《群星》《無敵號》中描述的自我複製機器是什麼?
    為了搜救這艘強大的戰艦,人類派遣了同樣集合了最先進技術的巡洋艦「無敵號」前往瑞吉斯3號行星。探險隊首先在星球上看到了類似城市的遺蹟,而後,在找到「神鷹號」殘骸之後,他們又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灰雲。這種灰雲由金屬微粒構成,結構簡單靈活,沒有智能,行為模式類似於蜂群,能夠自我複製並激發一種可以破壞人或機器人記憶的高頻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