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120萬人調查發現:最佳的運動並非跑步和遊泳,而是此項運動

2021-01-08 呼吸內科丁惠珍

人們總會說運動有助身心健康,運動能抗癌防癌,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如何運動,甚至還有人一直在保持著錯誤的運動方式,對於健康幾乎沒有助益。如果能夠找到對身體益處更多的運動,堅持正確的運動方法,對人們的身體更有好處。

如果問你,你覺得哪項運動是最佳運動?跑步?遊泳?打太極?都不是。在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刊登的一則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運動。這項研究中涉及的120多萬人都屬於18歲以上的成年人經過5年的研究,分析了他們日常的運動,包括運動的類型、運動頻率、持續時間以及強度和人體健康的關係。

在這120萬人中出現了75種不同的運動類型,可以說這是一項大數據研究。分析結果就發現揮拍運動是對人體健康收益最高的運動類型,能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而遊泳能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第三名是有氧運動,能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

這樣的結果是否讓你吃驚?其實提到運動人們大多只會想到跑步,而對健康影響更大的揮拍運動卻被人們忽視。羽毛球,桌球,網球等都是比較常見的揮拍運動。為什麼揮拍運動能在眾多的運動中脫穎而出,成為最佳運動?

首先在揮拍運動的過程中,人體上肢和肩膀等部位能夠得到鍛鍊。在這兩個部位有著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以及肩背部位的肌肉,增強肌肉,從而更能夠鍛鍊全身。此外在揮拍運動時,身體需要快速的移動,從而能夠鍛鍊身體的協調和平衡能力,下肢肌肉也能夠及時得到鍛鍊。

並且揮拍運動大多需要眼睛一直盯著球看,不僅有助於視力提高,還能增強人體手眼協調能力,從而鍛鍊腦部。這些好處和簡單的跑步相比,顯然更加全面。也因為揮拍運動能綜合鍛鍊人體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才具有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的特點。

在找到了最佳運動的類型是揮拍運動後,你知道怎麼進行運動嗎?保持怎麼樣的運動頻率對健康更有好處?這項約120萬人的調查也給出答案。

在運動強度上,調查發現,一個18歲的普通成年人,每次運動的最佳時長應該保持至少45分鐘,但不超過60分鐘為宜。因為在這樣的運動時長內,人體更能夠得到充分的鍛鍊,而如果運動時長不足45分鐘,對於健康的幫助會略微差一些。但如果超過60分鐘,也可能造成過量運動,產生反作用。

運動頻率上,建議成年人每周運動3至5天比較好,如果能夠達到1天1次,那麼對健康的影響更好。能堅持做到,或許還能通過運動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從而降低全因死亡率。

了解了這些,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運動起來,找人陪你一次進行揮拍運動了?別急,這些運動的注意事項多了解,也能減少運動可能帶來的危險和身體損傷。

01運動前進行5-10分鐘的熱身

不管是什麼運動,在鍛鍊前,都需要進行一定的熱身活動,通過活動關節,拉伸韌帶等行為讓人體內的器官都活躍起來,肌肉也能做好準備,迎接接下來的運動。如果沒有做好熱身,很可能讓身體難以適應高強度的運動,對關節的磨損和肌肉拉傷也會更嚴重。

02運動時可根據自己的體質循序漸進

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運動的強度大多不一樣。年輕人可能很輕鬆就能做到運動45分鐘,但中老年人則需要循序漸進,可以先從30分鐘開始,感覺身體體力跟不上了,也別硬撐,適當的休息。等到適應了運動強度後,在酌量增加運動量,對健康更有助益。

03運動後避免大量飲水

很多人因為運動流汗,身體會處於缺水的狀態。運動後立馬大量飲水也是常見的誤區,最好適度飲水,並且選擇淡鹽水,更有利於身體吸收,補水。在運動過程中,也應該有意識的適量補水。

約120萬人的調查發現,最佳運動並非跑步和遊泳,而是揮拍運動。如果你能了解運動強度,頻次以及運動的誤區,或許對健康更有好處。

相關焦點

  • 對健康最佳是哪種運動?不是跑步,不是遊泳,而是它,告訴你答案
    研究者從這120萬人的日常裡,一共識別出75種運動,並對他們進行長期的跟蹤統計,所以結果是非常的有可信度的。在這120萬人中出現了75種不同的運動類型,可以說這是一項大數據研究。分析結果就發現揮拍運動是對人體健康收益最高的運動類型,能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而遊泳能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第三名是有氧運動(如跑步),能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
  • 跟蹤調查了23萬人後,研究發現跑步的人比不跑步……
    而《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一篇研究表明,每周跑步一次,每次不超過50分鐘,速度低於8公裡/小時,對健康有著顯著好處。且通過研究人員對23萬人的14項研究進行分析,發現無論男女,平時跑步比不跑步的人死亡風險降低27%。
  • 《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並非跑步傷了你的膝蓋!
    過量和高強度的跑步可能會引發關節問題,但對於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跑步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圖片來源:《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健身跑步對膝蓋健康有好處《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得出的這個結論,來自這一期的一篇薈萃研究——《系統性回顧與薈萃分析:健身跑步、競技跑步與髖關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之間的聯繫》。
  • 71項研究匯總:運動能降低22%癌症死亡率!選哪種運動最好?
    2016年的時候,華中科技大學的科研人員在《英國癌症雜誌》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關於運動和預防癌症的相關研究。該研究匯總了以往全球71項相關研究結果,結果表明,運動與癌症死亡率之間有密切關係,運動能夠使癌症患者整體的死亡率降低22%。
  • 跑步作為思考者的運動
    跑步似乎需要比我們大多數人想像的更多的高層次思考。根據一份新的報告,這項運動似乎以令人驚訝的方式改變了大腦的運作方式。研究發現長跑運動員的大腦在已知有助於複雜認知的領域與健康但久坐的人的大腦有著不同的表現。這一發現表明,跑步不僅僅是盲目地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
  • 6種公認的燃脂運動排行榜,跑步竟然只排第五
    原創內容,擅自搬運者必究 很多胖子選擇的第一減肥運動,就是跑步。 確實,跑步是一種非常低成本的減肥運動方式,對於場地以及其他因素都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只要你有一雙跑鞋就可以開跑。
  • 有4種運動方式的減肥,或比跑步更有效,更省時,不妨一試
    導語:跑步目前是很對減肥人士的選擇,跑步能夠讓我們全身的器官得到鍛鍊,除了達到健身的效果,還有減肥的效果,但是如果你想要更快減肥燃脂的話,跑步並不是最佳的選擇,這四種運動,效果更好,時間更短,能夠儘快燃燒你的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
  • 不知道讓孩子學什麼運動?青少年最佳運動能力培養期給你答案→
    青少年最佳運動能力培養期 經過新冠疫情,體育逐漸受到各位家長的重視。你知道嗎?不同體育項目適合在不同的年齡學習。作為家長,應該知道各個年齡階段,適合孩子鍛鍊哪種體育運動能力,千萬別錯過孩子的最佳運動能力培養期。
  • 消耗相同卡路裡,哪種運動強度對身體更好?一項10萬人研究告訴你答案
    在選擇運動項目時,很多人會考慮運動強度。但在消耗同等卡路裡的情況下,到底哪種強度的運動對身體更好呢?《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告訴你高、低強度的運動對身體的影響,並教你選對適合自己的「最佳運動」。
  • 47萬人研究:快走是項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英國萊斯特大學採集了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其中大部分人年齡都超過50歲。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慢的72.4歲;走的快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為85.2~86.8歲,慢的為64.8歲。
  • 什麼運動最能緩解壓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去跑跑步,運動一下,心情就能好很多。這是因為運動能促進內啡肽、多巴胺的釋放,是天然的情緒助推器,能增強樂觀和滿足感。那麼,所有的運動都能緩解情緒嗎?緩解的程度都是一樣的嗎?
  • 什麼運動燃脂最快?有跑步有遊泳,你應該猜不到第3個是什麼
    小編在前段時間看到這麼一句話「男人說喜歡微胖的女生,並不是真的微胖,而是該胖的地方胖,不該胖的地方不胖,這樣的女生才叫微胖」。其實很多女性朋友,也都非常的苦惱自己的身材,在身材走形的時候,想著如何將自己的身材瘦下來,但是當瘦下來之後,卻又發現某些部位也跟著瘦下來了。
  • 23萬人追蹤研究:只要跑步就能延壽!再也沒理由犯懶了
    23萬人追蹤研究:只要跑步就能延壽!再也沒理由犯懶了愛跑步的人有多賺?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一項涉及23萬人的研究顯示:與不跑步的人群相比,任何程度的跑步都能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7%、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30%、癌症死亡風險降低23%。堅持跑步,就相當於擁有了一項長壽資本,再也沒理由犯懶了。
  • 跑步對抑鬱症的調節效果最好?這一說法有異議!
    據此,《柳葉刀》精神病學分刊發表了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分析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程度。其中就多種運動,運動的效果,以及不同的人群,從年齡、性別、職業等等方面做了調查,聚焦現代人常見的抑鬱、焦慮、壓力大等問題提出了更科學的研究數據。 論斷一:運動比不運動要好 無論採取何種運動,只要你動起來,精神+健康的狀況就會好一些; 這一點,對於有抑鬱障礙的人群也一樣。
  • 醫學雜誌發布:有益身體健康的運動排名,遊泳第二,第一不是跑步
    世界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最近發表了一個關於運動的研究結論,可能出乎許多人的預料。研究發現了揮拍類的運動對於身體收益最好。比如羽毛球,網球可以減少47%的全因死亡率。遊泳排在第二位減少28%的全因死亡率。有氧運動,慢跑,快走,太極拳等排第三位,可以減少27%的全因死亡率。
  • 《柳葉刀》:運動每年讓390萬人免於過早死亡
    2周不運動,心血管功能下降1.8%參與研究的人員平時每天能走1萬步以上,但實驗要求平均每天減少約1萬步的運動,並且增加了103分鐘的坐著時間。14天後,他們的心血管功能下降了1.8%,而且心肺功能下降,腰圍增加。但恢復正常活動14天後,血管功能恢復到了原來的基線水平。
  • 哪些運動高效又燃脂?快來了解一下!
    理由是經過一夜睡眠,身體中的糖原已經被消耗殆盡,晨起跑步,身體只能直接消耗脂肪來提供熱量。這個理由聽上去挺有道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經過一夜睡眠,最多消耗體內不到1/4的糖。這還是假定睡眠時,身體完全靠糖分解供能計算出來的理想值。事實上,睡眠中這480大卡的熱量近一半是由脂肪分解提供的,也就是說一夜睡眠實際消耗約60克糖。
  • 公認的減肥運動排行榜出來了,跑步排第三,它才是「黑馬」
    邁開腿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適當的運動不僅能夠達到減肥瘦身的目的,而且還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讓身體更加的健康。在我們身邊各種運動也是層出不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堅持下去,就能夠起到很好的減肥瘦身效果。但是你知道什麼運動減肥效果最好嗎?不妨來猜猜看。
  • 你該做哪些運動才能提升?
    骨質疏鬆這四個字已經成為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根據2019年的一項統計數據發現,全臺灣已經有700萬人有骨質疏鬆的症狀,近半數的人骨質密度不足,然而,對於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常見的有透過飲食及藥物來治療外,選擇正確且適當的運動方式也成為重要的一環,雖然,運動能增加骨質密度及改善骨骼的健康狀態
  • 遊泳運動後的營養補充和保養
    夏季氣候炎熱,擁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你會選擇什麼運動來增強體質保持健康呢?這個時節的養生運動是少不了的,哪些運動可以稱之為夏季養生運動呢? 遊 泳 遊泳能提高人們的呼吸系統功能,減少代謝廢物在血管壁上的沉著,同時,保持大腦皮層的興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