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崴腳後別再只會冰敷

2020-12-08 騰訊網

在籃球、足球、羽毛球以及跑步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意外受傷事件,其中崴腳所佔的比例更加高一些。上周小編在籃球專項課上打比賽時,隊友在我身後崴腳應聲倒下。「趕快冰敷!」這是同學們下意識的第一反應。那麼在崴腳後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冰敷對足踝部損傷的好轉到底有多大作用?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腳踝的損傷似乎算不上什麼大事,腳崴了歇歇不就好了嗎?躺到床上,一周以後又是運動場上的一條好漢。雖然我們足踝部的肌肉、骨骼、韌帶恢復正常,但本體感覺、骨骼排列卻未恢復到之前水平,導致關節的發力模式發生改變。不知不覺中,為今後的再次傷病留下了隱患,例如習慣性崴腳,或膝關節、髖和脊柱的慢性疼痛或損傷。

常見的崴腳的危害

1、脊柱側彎

2、出現XO型腿

3、肌肉筋膜的張力增大,韌帶鬆弛

4、頭頸肩腰背的疼痛

踝關節扭傷的處理原則

說到崴腳後的急性期處理,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RICE:休息、冰敷、加壓、抬高的經典運動損傷處理原則。但急性期的運動損傷原則隨著人們在臨床實踐中的不斷改進,現在提倡的是POLICE原則。強調了損傷後的合理的制動與肌肉載荷。

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軟組織的癒合分為三期,炎症、修復和重塑。所以只有經歷了第一個炎症階段,損傷後的軟組織才能進入修復和重塑階段,也就是說炎症反應是必須要發生的。因此,在崴腳後第一時間採取冰敷可能會減緩發炎並且延長組織修復的時間,對崴腳後的康復並無顯著功效,但短暫的冰敷作為暫時的止痛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好的方法是在軟組織損傷後,先進行簡單的檢查評估,以確定是否受傷以及受傷部位,迅速的分析,確定受傷的性質、部位、範圍。儘早地根據現場評估進行合理的動作或手法矯正,在炎症發生後採取足踝部的淋巴貼扎或筋膜松解。及時的動作矯正,使腳踝骨第一時間復位並保持穩定,有利於損傷的快速好轉。

POLICE運動損傷處理原則

1、P-protect 利用專業護腳或繃帶進行加壓包紮,以減輕腫脹。包紮時注意鬆緊適宜、力度均勻,不要過度加壓,否則會加重肢體的腫脹、缺血。由於包紮手法不易掌握,建議最好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

2、OL-optimal loading 採取合理的肌肉載荷,減小或避免肌力的喪失。

3、I-ice 受傷後短暫冰敷10-20分鐘,休息20分鐘,重複1-2次(主要用於緩解疼痛)。

4、C-compression 加壓包紮患處,使足踝部穩定。

5、E-elevation 增加靜脈淋巴回流,減輕腫脹,促進恢復。用墊枕抬高患肢,高於心臟,不能抬高踝關節的同時上身坐起,那樣踝關節的血液不能向心臟有效的回流,從而達不到消腫的效果。

注意:若通過檢查評估有類似骨折現象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作者:中國康復醫學會體育保健康復專業委員會 ,王嵛、葛瑩瑩、水杉斌

主審: 中國康復醫學會體育保健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斌

文章來源:中國康復醫學會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

相關焦點

  •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適量」運動知多少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適量」運動知多少 2020-07-28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崴腳後怎麼辦?休息、冰敷、加壓、抬高
    原標題:處理崴腳 牢記「八字訣」   崴腳損傷可輕可重,不及時正確處理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足踝外科副主任護師顏晗介紹,臨床上不少人因崴腳後處理不當導致踝關節不穩,最後發展成習慣性崴腳不得不手術治療。
  •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時間:2018-12-26 15:12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有時候走路著急,經常會不小心崴到腳。而且一些女性朋友喜歡穿高跟鞋,走路不穩,也很容易崴腳。
  • 骨傷科主任:「崴腳」有3個跡象,別冰敷了事!快去醫院
    核心提示: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崴腳」,有些人崴腳後當沒事一樣,繼續該幹嘛幹嘛,盛朝輝中醫師則認為,崴腳並非小事,如果反覆扭傷引發韌帶斷裂,可能需要手術救治。 指導專家:深圳寶安中醫院(集團)骨傷科二區主任 盛朝輝 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崴腳」,有些人崴腳後當沒事一樣,繼續該幹嘛幹嘛
  • 拜登因逗狗崴腳骨折,康復師:防止崴腳應少穿軟底鞋_運動
    喬治·華盛頓醫學院協會的執行醫學主任,拜登的初級保健醫生Kevin O'Connor在後續聲明中寫道,最初的X光片沒有顯示任何明顯的骨折,但後續的CT掃描證實,拜登的側骨和中間楔形骨出現骨折,需要穿幾周的醫用康復靴。 拜登先生崴了腳,有最專業的醫生和康復團隊負責治療。如果我們自己崴了腳,忍一忍就能好嗎?
  • 崴腳後到底熱敷還是冰敷,資深崴腳倒黴蛋告訴你,咋處理好得更快
    很多朋友崴腳脖子,都表現為外側韌帶的痛疼、腫脹和活動不便,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儘管大部分人的崴腳並不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可處理不當就會造成踝關節穩定性下降,發生反覆崴腳的問題。一旦下次崴腳時受到的外力衝擊過大,就會造成韌帶撕裂或踝骨骨折,患者的踝關節就有致殘的危險。
  • 處理崴腳要牢記「八字訣」:休息、冰敷、加壓、抬高
    建議崴腳後最好及時去醫院的足踝專科就診   文/羊城派記者 陳輝 通訊員 遊華玲  很多人崴腳後覺得小事一樁,根本就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崴腳後大約有80%-90%的病人伴隨有踝關節韌帶的損傷或撕裂。不少人因崴腳後處理不當導致踝關節不穩,最後發展成習慣性崴腳不得不手術治療。
  • 崴腳後這4原則千萬要記住!
    崴了腳, 一般人的處理方法就是熱敷冰敷, 貼個藥膏、按個摩。 那這麼做,到底對嗎? 1 受傷後,先冰敷or熱敷?
  • 腳崴了千萬不可用藥酒搓 最有效辦法是冰敷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主任醫師潘翠環教授、康復技師方麗婷 腳崴了,馬上用藥酒搓搓,好像已成為很多人的本能反應。但是,康復學專家警告,千萬別!最有效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冰敷。當然,最好能學會用RICE原則來處理踝關節扭傷。需要注意的是,踝關節扭傷48小時之後才能熱敷。此外,平時多做提踵訓練,可以鍛鍊踝關節周圍的肌肉,降低踝關節扭傷的風險。
  •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專業知識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科學健身與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崔新雯
  • 崴腳可不是小事!專家教您正確處理方法
    那麼,為什麼會崴腳,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呢?一、什麼情況下會崴腳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是指在摔倒、踩空等情況下,踝關節超出了正常的活動範圍,出現過度的內翻或者外翻,使踝關節周圍的韌帶和關節囊等軟組織受到拉傷,甚至出現撕裂,從而導致踝關節處疼痛、腫脹的一種情況。
  • 崴腳後冰敷會造成風溼性關節炎嗎
    ◎ 本報記者 高原 高文超  近日,一位熱心讀者王先生致電本報,對於11月2日在12版刊登的《崴傷腳馬上搓藥酒是對還是錯》中所述「崴了腳後的
  • 冰敷 VS 熱敷,冰敷如何正確使用,居然還有那麼多原則!
    沒錯在很多運動損傷,如崴腳、扭傷、急性損傷等中常常會利用冰敷,一些專業訓練後也會利用冰敷作用在身體上,以求緩解疼痛、消除水腫、減少出血、減輕症狀、加速恢復等。一般專業運動員身上是應用冷療機,很多專業的體育機構都為運動員提供了專門的冷療機。
  • 腳崴了,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判斷扭傷嚴重程度 崴腳後,首先需要自己對損傷進行基本判斷。 看體育比賽經常看到。 關於冰敷 關於冰敷,方法和時間上都存在一些誤區,需要特別加以說明。 損傷後開始冰敷的時間越早越好,可以更大限度預防腫脹形成和加重,以及減輕炎症反應。 冰敷方法是每間隔2小時持續冰敷20分鐘為宜,以防寒冷傷害甚至凍傷,反而不利於痊癒。
  • 陝西省保健學會神經內科專委會籌備會圓滿成功
    ,「陝西省保健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籌備會」於2020年11月19日在西安市第三醫院召開。陝西省保健學會神經內科專委會是由神經內科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以及神經內科臨床醫療、教育、預防、康復、保健等單位資源竭誠並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是陝西省保健學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陝西省神經內科領域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 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 這些事項需注意
    在工作生活當中,人們難免會有受傷的時候,有時,一不小心,可能將腳部崴傷,十分疼痛。那麼,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呢?崴腳之後要注意什麼?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冰敷和熱敷在崴腳之後,一般是二十四小時之內,需要對傷處進行冰敷,這樣可以抑制腫脹出血,減少疼痛。在一到兩天之後可以熱敷,這樣可以告訴血液循環。
  • 輕微拉傷後第一要務是冰敷 可邊運動邊康復(圖)
    如果還能繼續比賽的,可以用彈性繃帶和運動膠布包紮保護後上場。運動後要立即繼續冰敷。  方便的話,可以購買消腫止痛酊或者雲南白藥膏,然後用彈性繃帶纏繞包紮保護。  對於輕微的軟傷,可以遵循國際通用的R.I.C.E 原則。「R」即休息,專業稱制動,就是受傷部位儘量避免繼續運動。
  • 骨科醫生告訴您: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在許多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都佔有一席之地,如燙傷、牙痛、高熱、腦外傷、腦缺氧、昆蟲咬傷……骨科更是如此,關節術後、肢體腫脹,崴腳扭傷後合理冰敷作用大:止痛:減緩神經傳導速度,使疼痛的耐受力提高而局部止痛
  • 扭傷後24小時內用冰敷?那可不一定,聽聽專業康復師怎麼說!
    崴腳、扭腰後冰敷?熱敷?受傷了趕緊拿紅花油搓一搓,揉一揉,回去熱敷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腰扭了,腳崴了,第一時間就會有人這麼告訴你處理。有人說「24小時內冰敷。」這樣說不嚴謹。組織損傷後,冰敷可以「熱脹冷縮」,使毛細血管收縮,防止出血腫脹,控制發炎範圍。損傷的程度不同,急性期的時間也是不同的,損傷輕的,24小時後症狀就已經相對穩定,而損傷嚴重的,2~3天後炎症仍然很活躍。所以,具體什麼時候用冰敷,要根據患者損傷部位的情況決定。
  • 3個動作,遠離習慣性崴腳
    崴腳後沒有進行正確的處理和保養,導致踝關節周圍的韌帶鬆弛、穩定性變差,踝關節就容易出現二次扭傷,形成「慢性踝關節不穩」,即習慣性崴腳。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崴過腳的人裡,有40%會發展為習慣性崴腳。習慣性崴腳是一種長期的慢性損傷,不僅會影響日常活動,還可能誘發骨折、出現關節炎,形成惡性循環。如果沒有引起重視,等疾病發展到晚期,就只能通過手術進行補救了。因此,崴腳後進行正確的處理並及時就醫,才能避免埋下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