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號科考船,在深海熱液區首次觀測到氣態水存在的證據。該成果今天(28日)在地球科學權威刊物《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上正式發表。
深海熱液俗稱「黑煙囪」,是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之間的火山口,有200多米高,形狀與煙囪幾乎一模一樣,其附近的溫度高達400℃。深海熱液又可以被稱為「熱液硫化物」。「熱液硫化物」是日益受到國際關注的海底礦藏。
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具有良好的開發遠景。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並具有巨大的生物醫藥價值。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深海熱液區發現由大量「蘑菇型」熱液煙囪結構形成的倒置湖,結果表明,該區域倒置湖內水體,從頂部至底部依次為高溫蒸汽相、熱液流體與海水混合相以及底層的正常海水相,頂部流體的溫度最高可達383.3℃。
據專家介紹,氣態水能夠在該區域的海底之上存留,得益於該區域獨特的熱液煙囪構造。而此次新發現,有助於揭示此類低密度氣相熱液噴發系統的熱液硫化物礦化過程以及對深海環境的影響。
原標題:重磅!中國在深海熱液區發現大量倒置湖,並首次觀測到氣態水存在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