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60大壽竟發生這2件怪事:鳥不飛魚不遊,李蓮英趕忙說!

2020-11-22 鄉下傑妹兒的日記

在中國歷史上,受到千夫所指、萬人唾罵的女人恐怕沒有超越慈禧的。慈禧貪婪享受且無知無畏,沒有什麼能比她的這句名言更能代表她的本性了——「誰讓我一時不高興,我就讓他一輩子不高興」。慈禧說這句話的是在她六十大壽宮中收到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消息後。當時,一些大臣想把這事兒收斂收斂,但慈禧卻說:「今日令吾一時不歡者,吾亦令彼終身不歡。」因此,

這個60歲的老太太仍然在皇宮裡搞出一派歌舞昇平的假象沒有窮盡地享受並且快樂著。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兩件「怪事」並在其後誕生了一句名言,今天,我們就在這裡一起來說說。 現在,有很多人甚至一些學者都說慈禧沒有自己親自當皇帝,是因為她對大清還存在一份「忠心」,其間或多或少包含著的是對於這個女人那麼一點點讚美的意思。

然而,即使人們不能完全弄清持此說者的真實用意,也很容易會發現慈禧的「野心」遠要比親自當皇帝陰毒和無恥。1889年慈禧55歲,她宣布撤簾歸政給已經大婚親政的光緒皇帝之後,自己搬入寧壽宮居住。這時候,她開始處處刻意模仿乾隆,想要與大清的這位男帝一比高低。乾隆晚年修寧壽宮,將皇位傳給兒子嘉慶,自己做一邊做太上皇一邊在那裡養老。

慈禧搬進寧壽宮當然也有這層意思,但很顯然,在其他方面她沒什麼本事的,只能與乾隆攀比享受了。因為乾隆壽辰要去圓明園慶賀,並在沿途大擺排場,慈禧在自己六十大壽之前,早就盤算著去頤和園像乾隆那樣風光風光。 為此,清政府早在一年前就預算撥出3千萬兩銀子的專款,為慈禧舉辦盛大的慶壽典禮,一切標準都按照乾隆的來,除將皇宮、頤和園妥為籌辦外,還要在西華門至頤和園的幾十裡大道旁,

沿途點綴景觀,搭建經壇、戲臺、彩殿、牌樓,組織僧道念經,戲班演戲,夾道歡迎,供她途中觀覽。 然而,就在這些「點景」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時,北洋水師的鐵艦全軍覆沒。因此,有人說慈禧的慶壽工程是挪用了海軍軍費的。對於具體數字一說是260萬兩,一說是600萬兩。但也有一部分人說此事根本不存在,依據是最早把挪用海軍軍費這件事披露出來的是翁同龢,而後來把它推出去的則是梁啓超。

並稱梁啓超曾經有過一次這樣的描述:他到北京來。看到很多兵敲鑼打鼓地在那兒貼告示,過去一看,是關於頤和園園工的告示。他看完了以後,發現最後落款是海軍衙門,所以後來他發了很多感慨,說這個海軍衙門就是走狗衙門,讓這幫人去管海軍,甲午戰爭怎麼能不失敗呢?

然而,這種爭議是沒有必要也毫無意義的,因為,慈禧舉辦慶壽典禮大把大把花銀子是鐵板釘釘的事實,她這種太過於豪華奢侈的鋪張浪費在當時的背景下壓根兒就是沒有必要存在的。而北京的大小官員們為博取這位她的歡心,像發了瘋般地想盡法子去撈錢,以便給她送上一份厚禮,更是說明了當時清廷從上至下的腐敗。雖說,慈禧最終還是對此做出了一些讓步,她的六十大壽只是在寧壽宮中黯然度過,但這中間發生的兩件事更是說明了她的無知。

搞壽慶放生是必然,慈禧六十大壽放生是鳥和魚。據說這個節目是李蓮英精心設計的,他首先放生的是一群鳥。打開鳥籠,鳥們齊刷刷地飛出去了,可是沒過一會,這些鳥又齊刷刷地飛了回來,落在慈禧旁邊的樹上。此時,李蓮英趕忙對諛媚說:「老太后仁慈,鳥兒都不願意飛走。」隨後,李蓮英帶慈禧到昆明湖旁放生魚,數百條魚被齊刷刷放進了湖裡,但十多分鐘這些魚又都回來了。李蓮英又奉承道:「太后吉祥,連鳥和魚兒都不願意離開。」

慈禧信以為真,真以為自己具備了仁慈與吉祥的神吸引力,重重賞賜了李蓮英。事實是,那些鳥兒自從出生以來壓根就沒有飛出過籠子,籠子一開,它們便激動地亂飛,但因為長期被困在籠,在外面撲騰幾下就沒什麼沒力氣了,也便紛紛落下;至於魚是因為湖裡的水溫度不一,深處的水溫涼,岸邊的水溫熱,而魚們在放生前的水溫與岸邊的水溫基本一致,它們不願意接受深處的水溫,所以便遊回了往岸。

慈禧分明在宮裡待久了,不懂得這些,甚至將這看成她本人身上散發出的祥兆,進而讓自己活在了一個夢裡,而這個無知的夢也恰恰迎合了她的「心意」。對此,當時的詩人們諷刺說,北洋水師的鐵艦全軍覆沒,倒是頤和園的石頭船永不會沉沒。這個石頭船就是頤和園裡的「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指黃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靜了,寓意天下太平。

船體用大理石雕成,上層建築為木質,象徵大清朝江山,向石頭船一樣永不傾覆,是慈禧品茗、欣賞雨景的地方。鳥不飛魚不遊船不沉,慈禧能力與水平也就只能是接受李蓮英奉承的「仁慈吉祥」了,而那些還在為她辯解的人還能說些什麼呢?這背後全是她那句因為過壽而說出的名言,那句臭名昭著的話。

相關焦點

  • 慈禧慶祝60大壽準備放生,為何鳥不飛、魚不遊?只因李蓮英這樣做
    慈禧一生驕奢淫逸,過著難以想像的高質生活,她的吃喝住行以「浪費」二字形容最適合了。清政府在她的管理下糜爛不堪,地方官員貪汙盛行,導致民間百姓痛不欲生。在列強入侵時,慈禧扔不惜使用大量軍費籌辦她的六十大壽,光是這點,就足以說明清朝的滅亡與她有很大的關係。
  • 慈禧太后60大壽,張之洞送來一個「扁方」,慈禧看罷連聲說好!
    慈禧太后過60歲大壽,時任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別出心裁地送給慈禧一件寶貝。並讓慈禧「鳳顏大悅」,連稱其懂自己心思。從那以後,慈禧便離不開此物了,這到底是件啥寶貝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慈禧太后作為大清國的最高統治者,以一個婦人之身,打壓政敵,將同治,光緒兩位皇帝玩弄於股掌之中,一生揮霍無度,其奢靡程度令人咋舌。慈禧對於自己的生日非常看重,因此滿朝文武更是不敢怠慢,每到慈禧大壽的時候,眾多臣子都想著辦法去弄珍奇異寶,博得老佛爺的歡心。
  • 慈禧太后下葬那天,發生了三件怪事,其中一件至今無法解釋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統治了清政府50年左右的政治舞臺,說到慈禧太后死後的安葬,據說當時發生了三件怪事,即使是現在,也沒有正確的解釋,讓我們看看當時發生了什麼三件奇怪的事情?首先:慈禧太后的一生充滿了權力和影響,她死後的葬禮也很奢侈,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後,按照她的意願舉行了盛大的葬禮,這使當時的外國人和中國人都感到驚訝,安葬那天,陽光明媚,但慈禧太后的靈柩經過崇文門後,天空突然閃過一道閃電,起初,人們不太注意,但隨之而來的是雷電和暴風雨,人們非常震驚和害怕。
  • 慈禧紅人李蓮英真實相貌:滿臉膿包,面露陰險,最終落個身首異處
    提到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太監,很多人會聯想到明末的魏忠賢和清末的李蓮英。進宮前,李蓮英叫李進喜,1848年生於河北。父母親都是剃頭匠,家裡雖然貧窮,卻勉強能維持,但天有不測風雲,1857年河北發生大旱災,家家戶戶都餓死了許多人,李進喜被賣到宮中當太監,1864年李進西被派去侍奉當時還是皇后的慈禧太后。自幼看著父母為賓客剃髮梳妝長大的李進西,入宮前父親也曾一度傳給李進西家教。
  • 太監總管李蓮英陪伴慈禧53年,守孝百日才離宮,死後身首異處
    更何況,這麼長的受歡迎時間,可見他為人處世的手腕,其次慈禧死後,李蓮英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慈禧太后死後失去了最大的保佑,為慈禧守孝百天後離開了深宮大院,安靜地結束了他的餘生。這表明李蓮英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不是依靠自己是老太監,太監的負責人繼續在宮殿工作,這樣的話恐怕到最後自己怎麼死都不知道。但是,出宮後的李蓮英只過了三年就去世了。
  • 光緒帝去世的真相:不是慈禧謀害,更不是李蓮英所為,而是……
    慈禧謀害說;2. 袁世凱進藥毒害說;3. 李蓮英害死說;4. 自己正常病死說;但是總結下來的話,李蓮英害死說最為不可信,為何呢?因為光緒對李蓮英其實是感恩的。在西逃時,慈禧和光緒出宮匆忙,什麼也沒帶,而此時正逢寒冬時節,李蓮英和慈禧都有被子蓋,但是光緒沒有,這時,李蓮英趕緊去將自己的被子給光緒拿來,自己卻蹲在牆角。後來光緒說:"要是沒有李蓮英,我早就活不到今天了。"所以說,既然李蓮英對光緒有恩,那麼光緒對他是不錯的,又何談害死呢?在這四個說法中,恐怕只有袁世凱進藥毒害說最值得商榷。為何呢?
  • 李蓮英入宮40年,靠幾手絕技讓慈禧一刻也離不開他,屹立宮中不倒
    李蓮英入宮40年,靠幾手絕技讓慈禧一刻也離不開他,屹立宮中不倒李蓮英――公認的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慈禧可是一個事兒多的麻煩人,她不僅是麻煩,還非常的自私,非常的奢侈無度。所以說能夠慈禧面前站穩腳跟的人並不多。
  •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慈禧太后是怎麼死的
    緊跟著慈禧也死了,有人說,慈禧直到自己時日無多,害怕她死後,光緒帝重新執政,再啟維新。於是在她死之前,先把光緒帝給害了,光緒帝死後,她才安心的去了。 那慈禧到底是怎麼死的呢,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大太監李蓮英。因為心思細膩,能說會道,並且有一手梳頭的手藝,深得慈禧的歡心。李蓮英也憑藉自己的身邊,將自己的表姐李氏安排在慈禧身邊伺候。
  • 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只因「黃道吉日」
    中國史上有諸多的歷史人物妄想「長生不老」,但是長生不老對於一個身體會隨著時間慢慢衰老的肉體來說簡直就是遙不可及,除了秦始皇有過這種念想之外,臭名昭著的慈禧也有過此種妄念,可是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就只是因為「好日子」嗎?
  • 揭秘慈禧太后最怕讓別人知道的一件事!竟對一隻壁虎耿耿於懷?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女人登上政治巔峰的一大典範,她雖然位居高位,卻不斷的對西方列強求和,諂媚求榮,最終親手葬送了大清王朝,被後世徹底的冠上了賣國賊的名號。政治上的慈禧雖然昏庸獨裁,但是她的生平卻也發生了很多趣事,有些更是讓慈禧極為避諱,不準別人談起的。那麼究竟慈禧太后最怕讓別人知道的一件事是什麼?這件事和守宮砂又有怎樣的關係?男人世界的小編為你揭開謎底。
  • 清末荒唐事:宮女犯錯罰鞭笞,李蓮英褪褲欲打,卻被一物驚呆
    清末荒唐事:宮女犯錯罰鞭笞,李蓮英褪褲欲打,卻被一物驚呆文/董賊是也我們都知道清朝是一個很混亂的朝代,不僅僅民間很亂,很多地方都在鬧著革命,要造反,而且皇宮內部也很亂,很多人都想要掌握當時的政權,無論是朝中的大臣,還是皇宮裡的其他人,當時的皇帝沒有一點點的權力。
  • 慈禧太后初次見電燈,既可笑又可悲,張口就問:這茄子還會發光?
    第一回見汽車,慈禧很是新奇,上車坐了一圈之後,更是吃驚,隨口就給大臣們來了一句,洋人的汽車跑那麼快,這一回得吃多少草啊!此言一出,讓大臣們差點沒笑出聲來,這要是常人定然是哈哈大笑,但是現在肯定是不敢笑,只能強忍著告訴慈禧,這汽車不吃草。後來,慈禧看到開車的洋人坐在自己前面,覺得十分不敬,於是就下令拆了司機的座椅,讓他跪著開車。
  • 此人曾是慈禧最愛,死後卻身首異處,棺材只有一顆頭顱和一條辮子
    有人說:「清朝半壁江山,都壞在李蓮英手裡了。」平心而論,李蓮英權詐貪婪,是個罔顧大體只知利己,太后老佛爺跟前一條忠奴而已,若跟明朝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那還未免太抬舉他了!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並因得了慈禧的歡心而左右逢源。
  • 慈禧得了一種「病」,不敢找太醫,只好偷偷地找宮外的大夫
    若是說起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人,那就不得不提起慈禧太后了,她的一生可以說十分的傳奇,把持清朝幾十年,而這幾十年,對中國來說是十分關鍵的幾十年。但是慈禧太后卻只知道享樂,對於國家的發展和百姓的死活則可以靠邊站站。
  • 發生2件怪事我沒警覺,次日出事故破財2000:災禍來臨前有預兆?
    如果不是這些天,發生在我身上的各種怪事,我或許一輩子對此都半信半疑,稀裡糊塗。但如今,抬頭仰望星空,更顯神秘色彩,我開始陷入了反思……事情已經過去兩天了,我之所以今天才開始動筆,寫下這件事,是因為我在考證一些信息。
  • 他是慈禧的寵臣,最後卻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楊立山是慈禧非常寵信的大臣,他善於逢迎,但又不是一味討好之徒。他非常懂得為官之道,一路升遷做到了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高位,但因為憐憫光緒而被慈禧怒罵。他和李蓮英關係匪淺,幸得李蓮英保全才得以免受懲處。可是最後他卻被斬首於菜市口,甚至沒有人肯去為他收屍。
  • 地球上發生的四件怪事,第三個和外星人有關,至今都無法解釋
    就連很開放的外國人,也相信上帝的存在,當然,也有一些怪事得到過科學的證實,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那些科學也無法解釋的怪事。神秘事件,據了解該島嶼一直以來都是寸草不生、鳥不拉屎。當駕駛員像往常一樣駕駛在往澳洲國王島的空中,卻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一個「不是飛機的長形物體」亮著幾盞耀眼的大燈,正盤旋在飛機前方,駕駛員想追趕他,可這不明物體連忙避讓之後卻消失於茫茫的天空之中,這件事情很容易就讓我們想到了UFO,但和他一樣,這還都是未解之謎。
  • 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在海洋中,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鳥,甚至能潛到水下幾十米去追魚類。但這次,有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隻海鳥不是在水中捕捉魚類,而是魚飛在空中,落入海鳥的口中,難得一見動物獵食奇景。
  • 慈禧臨死前,突然迴光返照,留下兩道可恥的遺囑後一命嗚呼
    可以說,在晚清的政壇上,慈禧的影響力無人能比,同治、光緒都只是傀儡。與一代女皇武則天相比,慈禧為了掌控大權,也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方面與武則天有一拼。但是,在治國才能方面,她與武則天相差十萬八千裡。不僅生活極度奢侈,且遇到西方列強的威脅時,只是一味地求和,籤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