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偉大的植物》這本書的時候,腦海裡跳出了南方有喬木這五個字,南方的植物有什麼?是我最喜歡的三角梅,是夏天的冰凍楊梅,是亭亭玉立的竹,是泉州的刺桐花,是端午的菖蒲,是我見過或沒見過,是我知道或不知道的草木果竹的植物。
南方有喬木,而我初相識,本書採用古文譯註,配上精美的水彩草木圖片,甚至貼心的給出了貼士,書裡更寫出了關於這些植物的來源,民俗,醫藥,奇談方面的故事。這本植物學風物圖圖志,印證了今人傳承古人的心血智慧。
《偉大的植物》通過草木果竹四個分類來展開介紹,翻開本書的目錄,我發現很多我沒聽過,更別說見過,突然想起了那句「我在你眼前,你卻不知道。」
豆蔻花
我聽你的名字千百遍,然而未曾見過你的影子,這是我對豆蔻花的印象,豆蔻年華誰都知道,豆蔻指代少女十三歲,但是你看豆蔻花,幼苗如蘆葦,葉片像姜葉,花呈穗狀,被捲曲的嫩葉包裹生長,就像十三歲的少女的青春年華,吸引人。
菖蒲
每年端午就能看見菖蒲的影子,那個時候門上都會掛上它,菖蒲,菖蒲, 很抱歉現在才了解你,我竟然一直以為你只是防疫驅邪的草,除了鎮靜,抗驚厥,你竟然還有增強記憶和抗氣管收縮的功能,菖蒲,我們商量一下,讓我增強一下記憶吧!這樣下次我們見面就不會見而不識了。
刺桐
在木分類裡我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詞—刺桐,刺桐花作為泉州的市花,刺桐見證了泉州的歷史變遷,而今它還在繼續見證。然而我卻未認真看過它的模樣,今日竟然在書上看見了火紅的刺桐花,紅色的刺桐花給人一種火熱的感覺,但是刺桐皮的作用卻是不得了,有祛風溼,舒筋通絡,治風溼麻木,腰腿筋骨疼痛的作用,甚至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但是過量會有麻痺神經的作用,但最後一句的時候,我想到的是那豈不是可以拿來當麻醉劑。
檳榔
看見這兩個字的時候,我突然唱起了「阿里山的姑娘」這首歌,檳榔來自臺灣,吃在嘴裡像在嚼木頭一樣,看圖上的檳榔總讓我覺得像椰子樹。
荔枝
楊貴妃最喜歡的荔枝,紅色的外殼,白色的肉,甜的很,但是容易上火,害我好幾年都不吃荔枝,但是把它泡水裡洗澡一下,就不那麼容易上火了。
楊梅
楊梅怎麼吃,當然是冰凍楊梅了,冰的你牙疼,但是吃下去很爽不是?紅色果肉,汁多,一摘一籮筐。
橘
這個世界上什麼味道最好聞,那我想橘子的味道是其一,尤其是夏天聞到橘子的香氣,心情會很好,黃色的果肉和果皮刺激著我們的視覺,甜甜的果肉,多汁,香氣沾滿一手。
龍眼
龍巖龍眼傻傻分不清?龍巖的特產龍眼是真好吃,白色的果肉包裹著黑色的核,穿著土黃色的外衣,把它曬乾便是桂圓了,跟荔枝一樣是上火的東西,但是桂圓是補的東西,對女性很好,就是對上火的人不友好。
竹,挺拔,堅毅,跟梅蘭菊並稱四君子,與梅松又被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而我亦喜竹,因為竹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竹君子也。
想種一片竹林,在林中彈琴散步,聽風吹過竹林發出的沙沙聲。
但是種什麼竹比較啦!這個問題你還是要考慮一下的,比較竹的品種多,有雲丘竹,一個竹節就能造船,一節兩丈長。有雖然名字貌美,但用來打磨犀角和象牙,卻比鐵器都銳利的思簩竹(這裡的思應該還有一個草字頭,但是這個字沒找到。)有石林竹,強韌且銳利,適合削成刀具,鋒利無比。還有會長竹筍的思摩竹,名字倒是挺禪學,簞竹能織布,越王竹像個纖細的小姑娘,踩在石頭上晃動著身影。由此可見竹猶如人一樣秉性各異,不知我所遇是何種性格的竹。